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本文根据700 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条件,充分吸收350 MW~660 MW超临界CFB的设计、运行经验,提出了700 MW高效超超临界CFB锅炉方案及整体布置.锅炉总体采用M型布置,单炉膛单布风板结构,炉膛内布置屏式受热面,不设置外置式换热器,炉后布置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尾部采用双烟道挡板调温,热力系统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性高,可有效实现高效超超临界蒸汽参数与CFB锅炉燃烧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针对绥电公司800 MW超临界机组掺烧褐煤的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后对制粉系统及锅炉运行参数、锅炉效率和机组经济性的影响,分析了大比例掺烧褐煤后在制粉系统和机组安全运行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效益方面所取得的成效.通过计算,2011年1~10月,绥电公司800 MW超临界机组掺烧褐煤共节约费用约1.9亿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3.
珠海电厂一期工程2×700 MW机组锅炉是日本三菱公司制造的亚临界强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汽包炉。锅炉按∏型户外布置设计。 锅炉为单炉膛四角布置燃烧器,燃烧器上下可以摆动±30。。锅炉高度61 700 mm,炉膛断面尺寸21 463×18 605 mm。采用四角切圆燃烧,切圆直径1 010.46 mm和1 402.72 mm,逆时针旋转。采用直吹式制粉系统,配有6台三菱重工生产的MRS碗式中速磨煤机。 锅炉额定工况下主蒸汽温度540℃,再热蒸汽温度568℃,给水温度278℃。 锅炉受热面布置和国产300,600 MW机组基本一样。 自机组调试以来,锅炉高温受热面…  相似文献   

4.
李学飞 《电工技术》2019,(24):25-26
某公司2号660MW 超超临界锅炉在后期运行中存在较大的炉膛出口烟温偏差、主再热汽温偏差、前后墙部分水冷壁管壁温偏高、制粉系统出力不足、低负荷 NOx偏高、末过和末再受热面超温、局部结焦等问题,严重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提出通过调整燃烧器切圆、优化燃烧、运行调整等手段,解决了锅炉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富氧煤粉燃烧锅炉概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亚临界300 MW机组锅炉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富氧燃烧锅炉原则性热力系统,并分别从炉膛辐射、对流受热面、尾部受热面、制粉系统及气体污染物的处理与回收等方面进行了富氧燃烧锅炉的概念设计。计算与分析表明,大约35%O2/65%CO2混合气氛下的富氧燃烧锅炉具有明显的优势,锅炉炉膛部分的辐射换热份额大大增加,炉膛辐射换热量较空气燃烧增加约15%;对流换热所占份额减少,相对于空气燃烧减少约19%;锅炉烟气侧的运行阻力大幅度减小;工质在炉膛内的辐射吸热将增加约42%,更多的过热受热面移入炉膛上部,锅炉总的受热面数量低于空气燃烧锅炉;制粉系统磨煤电耗显著降低,磨煤效率提高;锅炉制造成本与运行费用有望较大幅度降低,可部分地弥补由于制氧而增加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内蒙古大唐国际克什克腾发电厂2×1 000 MW超 超临界火电机组工程锅炉、制粉系统及磨煤机选型,配合开发 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关键 技术。开展1 00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制粉系统的优化研 究,提出克什克腾电厂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选型参 数,并提出了1 000 MW褐煤锅炉制粉系统参数选择范围,为 1 000 MW等级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制粉系统的性能变化给锅炉燃烧带来的影响,以某电厂1 000 MW超临界机组锅炉配套的制粉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制粉系统各项运行指标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分析了在不同电负荷下煤粉细度R_(90)对锅炉运行的影响,得到了制粉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并且可将锅炉燃烧所受电负荷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8.
结渣性煤种锅炉燃烧设备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煤的结渣特性对锅炉燃烧设备的设计选型具有重大影响。通过采用工程统计学方法,得到了国内典型的600 MW及1 000 MW锅炉切向及墙式燃烧方式条件下,炉膛的设计数据。分析了燃烧器功率、布置方式及其对受热面结渣和底渣含碳质量分数的影响,提出了以易结渣煤作为设计煤种时,600 MW及1 000 MW锅炉炉膛热力特性参数的推荐范围。对制粉系统,提出宜优先考虑采用动静态式粗粉分离器。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基于超临界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实际运行状态的传热建模方法.根据炉膛受热面运行特性确定其结构和污染状态参数,采用参数预测所获得的受热面吸热量,进而给出适合于中间点焓值预测的蒸发受热面传热计算模型,该模型可清晰地描述中间点焓值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超临界600 MW机组直流锅炉改变煤种、水煤比、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的试验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中间点焓值;当锅炉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型可用于修正热工过程调节参数,指导蒸汽温度调节.  相似文献   

10.
周江  俞明芳  杨卓军 《热力发电》2013,42(2):117-120
利用超超临界1 000 MW机组锅炉高温受热面炉膛内壁温测量数据以及锅炉运行实时数据,分析炉内壁温变化与机组负荷、受热面出口壁温、测点位置等的关系,得到炉内高温过热器和高温再热器壁温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受热面出口壁温不能真实地反映炉内实际壁温;壁温与机组负荷变化一致;高温过热器炉前侧壁温随机组负荷的上升有所下降,炉后侧壁温与机组负荷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1.
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广东河源 517025深能合和电力(河源)有限公司超超临界600 MW机组的HG-1800/26.25-YM1型变压运行、带再循环泵系统、单炉膛、切圆燃烧、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Ⅱ型布置锅炉采用6台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汽轮机为CLN600-25/600/600型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两缸两排汽、凝汽式.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壁温监测主要依靠布置在炉膛外的少量热电偶,炉内管壁温度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通过对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蒸发受热面传热、炉膛热流量分布、蒸发管参数建模以及受热管内强制对流沸腾换热的模拟,实现了全炉膛蒸发受热面管壁温度和燃煤发热量的在线测量。开发的超临界压力直流锅炉炉膛受热面壁温监测预报系统在一台1 000 MW应用成功。采用试验方法测试了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炉外壁温的测量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在-2.47%~+3.83%,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监测误差在-6.99%~+5.32%。  相似文献   

13.
张苏闽 《电力工程技术》2019,38(2):159-162,168
泰州电厂二期2×1 000 MW机组是我国 “十二·五”节能减排科技支撑示范项目,也是世界首台应用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的机组,分别于2015年9月和2016年1月投入运行。从二次再热发电技术出发,系统分析了泰州二期工程机组中锅炉钢架结构、受热面管排布置、锅炉调温以及十级抽汽回热系统等优势技术,从机组运行可靠性、环保排放指标以及经济性3个方面分析了机组3 a来的运行情况以及与国内、外同行业相关机组指标对比。结果表明泰州电厂二期2台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运行稳定、环保排放指标优良、经济效益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14.
300MW和600MW燃煤机组燃烧器设计特点的探讨(一)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首台引进型300MW 和600MW 考核机组以及国产300MW 机组自然循环锅炉燃烧器的设计参数、设计方法及其特点,阐述了烧煤特性是燃烧器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以及燃烧器与炉膛和制粉系统的关系.着重指出了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是锅炉燃烧设备的主要保护系统,对确保大容量锅炉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1 000 MW 超超临界机组锅炉优化吹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已有的分散控制系统或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以锅炉整体及局部能量和质量平衡原理为基础,采用试验的方法,对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各主要对流受热面进行优化吹灰试验研究,并建立测量模型和优化吹灰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超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优化吹灰系统能够实现对各对流受热面污染程度的实时在线监测,指导吹灰运行操作,实现按需吹灰,能够有效地减少锅炉各对流受热面的吹灰磨损,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并能够有效地降低蒸汽耗损和排烟温度,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张建玲 《湖南电力》1996,16(1):15-16,21
石门电厂#~1机组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1021/18.2—WM10型锅炉,采用钢球磨中储式负压制粉系统,冷一次风机热风送粉,采用轴流式送风机和引风机。空预器为容克式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式空预器,锅炉为正方炉膛,四角布置的直流式燃烧器切圆燃烧,并布置A、B、C、D、E五层煤粉  相似文献   

17.
为准确预测锅炉屏式受热面的热流密度和蒸汽流量分配,以某电厂1000 MW超超临界П型八角反向双切圆锅炉为研究对象,采用炉膛CFD和水动力耦合分析模型计算方法,结合机组实际BMCR工况的运行数据和仿真值对模型和程序进行修正,分析炉内燃烧及辐射能量传递规律,分析屏式受热面烟温偏差及蒸汽流量偏差,总结屏上能流交换分布规律,对后续工程或改造工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300 MW机组锅炉掺烧无烟煤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掺烧无烟煤对锅炉机组安全、经济性的影响,进行了掺烧对比试验。试验采用运行统计和对比实测的方法,试验中只变煤种和煤粉细度等,测量相关参数,计算锅炉各项热损失。对比试验表明:300MW机组的燃贫煤锅炉掺烧30%无烟煤后,对锅炉热效率、制粉单耗、受热面壁温等带来一定影响,且负荷越低,影响程度越大。180MW和300MW负荷掺烧工况下的锅炉机组净效率降低1.5%~0.5%,折合供电煤耗5.0~1.7g/(kW.h),炉膛出口烟温升高约40℃;蒸汽受热面管壁温度两侧偏差加大,部分管壁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19.
锅炉火检不稳的原因及系统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唐洛河发电厂1~4号机组均为300 MW燃煤发电机组,其中1,2号机组采用双炉膛式汽包锅炉,3,4号机组采用单炉膛汽包锅炉.4台锅炉安全监控系统(FSSS)的火焰监测系统均采用FORNY公司的火焰监测器.1,2号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后,火焰检测系统经常火检不稳.  相似文献   

20.
莱城电厂300 MW机组配套的1 025 t/h亚临界压力控制循环锅炉,采用美国燃烧工程公司(CE)技术。该炉为单炉膛四角切向燃烧方式,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制造,并配用沈阳重型机械厂制造的型号为BBD4062的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第一台机组自1999年移交试生产以来,运行稳定,2套制粉系统带额定负荷运行(设计3套制粉系统带锅炉BMCR负荷,2套制粉系统带额定负荷),达到了设计要求,创造了第一台机组投产试运连续安全运行123天的好成绩。到目前为止,全厂已安全生产达350天以上,无非计划停运。1 喷燃器运行中结焦现象 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