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液相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丙烯腈(PAN)膜,在PAN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单体氮乙烯吡咯烷酮(NVP).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DSC、XPS对PAN改性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温度、接枝时间对PAN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单体接枝温度下,PAN改性膜对NaCl、MgSO4混合盐体系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偏氟乙烯膜(PVDF),在PVDF膜表面引入疏水性单体苯乙烯,达到改变膜表面孔径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目的.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改性前后的PVDF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PVDF膜接枝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PVDF改性前后膜的孔径分布,考察了改性条件对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PVDF膜改性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了接枝温度、接枝时间等接枝条件对PVDF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和接枝时间的延长,PVDF改性膜的孔径分布变窄,纯水通量下降,接枝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聚偏氯乙烯超滤膜的辐照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14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经Co-60辐照,接枝乙烯基单体,再经磺化,成为磺化聚氟乙烯超滤膜。研究了辐照剂量、接枝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和磺化反应的条件等。试验表明,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增强。此外,还讨论了膜改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改性聚丙烯中空纤维膜及其动电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对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表面进行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引发接枝反应。红外拉曼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分别接枝到膜表面。设计了中空纤维膜流动电位测定装置,测定膜表面的流动电位,根据Hel mholtz-Smoluehowski方程式计算了不同单体接枝情况下聚丙烯膜表面ζ电位以及电荷密度,以表征膜表面改性的程度。结果表明,接枝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的膜表面ζ电位以及电荷密度分别为-16.39mV、11.8×10-6C/m2和-20.44 mV、14.7×10-6C/m2,膜表面的荷电性能改变能够改善膜的表面性能,尤其是对分离带负电的胶体溶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辐照接枝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经Co-60辐照,接枝乙烯基单体,再经磺化,成为磺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研究了辐照剂量、接枝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和磺化反应的条件等.试验表明,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增强.此外,还讨论了膜改性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采用远程氩气等离子体对聚丙烯(PP)微孔膜进行表面亲水处理,并引发接枝丙烯酸单体实现永久亲水改性.研究了放电参数及样品位置对于亲水性及接枝率的影响,并运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光电子能谱(XPS)对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微孔膜进行了表面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功率对处理后的微孔膜的表面亲水性和接枝率有较大影响:在低功率时,放电中心位置的微孔膜经等离子体处理后亲水性最好,同时该位置的接枝率也相应最大;而在高功率时,则是距放电中心20cm位置的微孔膜的亲水性和接枝率优于其他位置.#红外光谱显示在低功率时膜表面有羧基生成,而在高功率时则仅生成醛基酮基羰基.对于高功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P微孔膜,SEM结果显示在放电中心位置的膜表面有丝状胶合现象发生,XPS结果显示在距放电中心20cm位置处的膜表面含氧量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能电子束预辐照接枝丙烯酸(AA)/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对PTFE多孔膜进行亲水改性,并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等对接枝率,接枝反应对多孔膜表面形貌膜和化学组成以及亲水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接枝率随混合单体中AA含量增加而增大,而且随辐照剂量的提高而增大,PTFE多孔膜的接枝覆盖层增加膜表面的亲水基团含量,同时对膜的亲水改性效果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8.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一步法亲水化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能电子束预辐照接枝的方法,研究了液相丙烯酸(AAc)和苯乙烯磺酸钠(SSS)双元混合体系对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接枝改性,用一步法直接制备了含有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强亲水性PVDF微孔膜.考察了辐照剂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单体配比以及反应溶液pH值等对接枝率的影响.采用FT-IR、接触角和水通量表征改性前后的膜表面性质和膜性能.结果表明,接枝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增强,接触角随接枝率的增加而降低,水通量随接枝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高接枝率时膜表面和膜孔被接枝链堵塞.  相似文献   

9.
王海涛  魏俊富  王翱  陈远  赵禹  杨闯 《功能材料》2013,44(4):573-576,580
为了解决烟用聚丙烯(PP)滤嘴材料对烟气吸附性能差、降焦性能低等问题,采用等离子体辐射引发的方法,在烟用聚丙烯纤维基体上分两步接枝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单体,制备了聚丙烯高吸附滤嘴。讨论了单体浓度、辐照时间、阻聚剂浓度对聚丙烯纤维接枝率的影响。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后的聚丙烯纤维基体的表面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MPS单体被成功接枝到PP纤维上。当改性后聚丙烯纤维的接枝率为22.8%时,改性后聚丙烯纤维滤嘴对烟气的过滤效果比改性前明显提高,烟气中的总粒相物比未改性滤嘴降低了30.5%,焦油及烟碱含量分别降低43.2%和31.7%。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乙醇溶剂中以盐酸溶液为催化剂进行水解后对管式ZrO2陶瓷膜进行表面修饰,进一步用化学接枝法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到改性ZrO2陶瓷膜上,制备pH敏感型陶瓷复合膜.系统考察了不同偶联反应条件对氧化锆陶瓷膜的硅烷化改性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丙烯酸单体浓度对pH敏感膜渗透通量及pH开关系数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及水通量测定等对改性前后膜结构和pH敏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以乙醇为溶剂进行硅烷化改性后,成功引入了碳-碳双键,并将丙烯酸成功接枝在陶瓷膜表面;单体浓度对pH敏感的膜通量及pH开关系数有重要的影响;所制备膜显示了良好的pH敏感性能.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紫外预辐照聚丙烯膜,再用溶液接枝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聚丙烯腈微孔膜,对聚丙烯微孔膜进行亲水改性。研究了紫外光照射时间、单体、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其最佳反应条件为紫外光照20 min,单体体积分数15%,引发剂用量2×10-3mol/L,反应温度60℃。用红外、扫描电镜对聚丙烯膜接枝前后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同时对膜的接触角、吸水率和水通量进行测试,发现其亲水性能和水通量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传统聚烯烃棚膜在生产中电晕处理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且表面极性功能持效期较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以上问题,文中采用反应挤出技术路线,将2种不同的极性单体——马来酸二丁酯(DBM)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接枝于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mLLDPE)上,吹膜得到接枝改性聚乙烯膜,并通过电晕与涂覆纳米涂层进一步增强其表面极性,使其达到超亲水状态。通过不同的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电晕强度、单体种类及含量对接枝改性膜表面极性的影响,以及它们与纳米涂覆液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得知,电晕后薄膜表面产生了C=O,C—O极性基团,并且发生了碳链断裂;通过接触角测试证实,相比于未改性聚烯烃膜,接枝后改性聚烯烃膜的表面极性显著提高,达到相同接触角所需的电晕能耗大大降低;通过扫描电镜对纳米涂液涂覆后的改性聚烯烃膜表面形貌研究发现,极性单体DBM的接枝能够增强膜表面与超亲水纳米涂覆液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大幅减少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涂层裂痕;最后,氙灯加速老化试验证实,接枝的DBM单体可以有效延缓涂覆膜的表面极性老化失效过程,延长改性涂覆膜的持效期。论文展示了接...  相似文献   

13.
通过紫外辐照接枝法在酚酞基聚芳醚酮(PEK-C)超滤膜表面依次接枝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制成了一种亲水性、表面载有两种不同电荷的纳滤膜.通过测定膜对不同盐溶液表观截留率的变化,系统研究了单体浓度、接枝时间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成的亲水性两性纳滤膜对高价正负离子...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辐照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接枝于聚氨酯(PU)膜表面,得到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改性PU膜(PU-g-PNIPAAm)。采用SEM和IR对接枝前后PU膜的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分析,计算其接枝率和透湿率,并考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PNIPAAm通过紫外辐照成功接枝于PU膜表面;当NIPAAm单体浓度为5%(质量分数)时,接枝率最高;PU膜的透湿率在接枝后显著降低,更接近于人体皮肤;PU-g-PNIPAAm膜在32℃附近发生明显的溶胀行为变化。该接枝改性多孔膜有望用作人工皮肤的表皮材料。  相似文献   

15.
高频放电氮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纳米碳化硅粉体,进而在碳化硅表面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接枝聚合,在纳米碳化硅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失重分析(TGA)测试表明该聚合膜是通过化学键连接在碳化硅表面的,X射线衍射光谱(XRD)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改性的碳化硅粉体只是其表面性质发生了改变,其晶体结构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利用聚砜中空纤维膜内表面作为接枝层,进行动态表面光接枝聚合反应的研究——在气态条件下进行引发并在液态条件下进行接枝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用二苯甲酮作为引发剂,丙烯酰胺作为亲水性接枝单体,聚丙烯酰胺链可以被接枝到膜表面.通过对反应前后的接触角、水通量和截留率的测量,发现分离膜的亲水性和孔径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接枝聚合的程度随着参数和实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如引发时间、单体浓度、聚合温度和聚合时间等.此方法对于制造较小孔径的中空纤维超滤膜提供了新思路,是非常值得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对流延聚丙烯膜(CPP)进行接枝改性.系统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OP)和单体MMA的量等因素对CPP膜接枝率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以后的CPP膜性能得到提高,能满足多种包装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射线辐照接枝丙烯酸改性PVDF超滤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60γ射线共辐照方法对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进行接枝丙烯酸(AAc)辐照改性,研究了在一定辐照剂量下AAc体积分数对接枝率的影响,以期达到改善其亲水性的目的.试验表明,在吸收剂量为25 KGy时,接枝率在较低浓度时随AAc体积分数的增大而线性增大,AAc体积分数大于0.40后,接枝率基本不再变化;采用表面水接触角、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分析了膜的表面性质及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了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辐照改性后膜表面接触角大幅下降,且随接枝AAc体积分数升高而降低;辐照改性后PVDF超滤膜表面膜孔数量减少,纯水通量降低,截留率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紫外辐照法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接枝于聚四氟乙烯(PTFE)膜表面,得到聚氮异丙基丙烯酰胺接枝改性PTFE膜(PTFE-gPNIPAAm)。采用SEM和IR,对接枝前后PTFE膜的形貌结构及成分进行表征分析,计算其接枝率和透湿率,并考察其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胀性能。结果表明,通过紫外辐照,PNIPAAm接枝于PTFE膜表面;当NIPAAm单体浓度为5%(质量分数)时,接枝率最高;PTFE膜的透湿率在接枝后显著降低;PTFE-gPNIPAAm膜的溶胀行为在32℃附近发生明显变化。该接枝改性多孔膜有望用作具有温敏特性的易剥离皮肤伤口敷料。  相似文献   

20.
利用常压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技术,在非对称聚丙烯腈(PAN)超滤膜的表层微孔内接枝填充聚合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EO360OHMA)大分子单体,制备具有芳烃优先透过性能的渗透汽化复合膜.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水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复合膜的形貌和化学结构.以质量比为m(甲苯)∶m(正庚烷)=1∶4的甲苯/正庚烷混合物(80℃)为模型体系,考察了DBD处理时间、输入电压和接枝单体浓度对复合膜的接枝度和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常压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制备的渗透汽化复合膜具有较好的芳烃/烷烃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