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教材分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做一个具有良好品质的少年,本课通过展现三个儿子在妈妈提水时候的不同举动及老爷爷的评价,向学生传达孝敬父母的思想。本课用两课时完成教学,第一课时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 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吕品老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字处理>中的第一课.教材的前两个单元分别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初步>.根据教材设计,学习本课之后将依次介绍电子报刊、版面设计、文字排版、图片编辑、超链接、排版技巧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创建表格》。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在Word中插入和修改表格,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学习表格知识,学好本课将为后  相似文献   

4.
本课的教学内容参考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北京市海淀区信息技术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创建表格》。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在Word中插入和修改表格,这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学习表格知识,学好本课将为后续深入学习绘制表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教材分析《填充颜色》一课是画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属于信息加工与表达模块教学范畴。本课是对前面画图知识的延伸,同时又为学习后面画图程序中其他工具的使用奠定了基础。本课共有三个部分的内容:打开文件;填充颜色;设置不同轮廓和填充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教材分析我校初一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是由吕品老师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字处理》中的第一课。教材的前两个单元分别是《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知识初步》。根据教材设计,学习本课之后将依次介  相似文献   

7.
创新整合点借助多媒体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教材内容,达到资源共享;增加课堂教学及学生学习信息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材分析《只有一个地球》是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个主题的内容。本课从人类生存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朗文版英语教材Primary English For China中第七册第6课At the mall的Part A部分.本课要让学生学会怎么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熟悉的购物场景,同时再学习一些相关的词汇.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本套历史教材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编写的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的配套教材.<元朝的统一>对这套教材的第三册乃至整个中国史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本课的重点内容是元朝的统治政策、行省制度与中西方的交往三部分.  相似文献   

10.
●教材分析本课为广州市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为把圣诞节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本课借助信息技术将西方国家过圣诞节的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呈现给学生,结合音乐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和认知兴趣。本课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运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是青岛版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FlashMX软件、掌握了图层与元件等相关知识,并且已经学会制作简单的关键帧动画,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知识铺垫。运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做好了制作运动渐变动画的知识储备,但是并没有实际动手制作过,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制作运动渐变动画,从而让他们的知识由理论转化为  相似文献   

12.
教材分析 《宣传海报》是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本课是在初步学习了画图软件以及“利用写字板进行文字输入”的基础上开展学习的,通过用画图软件创作一个作品,达到运用画图中的文字工具和进一步熟练汉字输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参考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温馨一家人》。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进行图文混排的方法,为生活、学习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本课同时还穿插了感恩教育,渗透了德育,让学生体会母亲的辛劳,表达对母亲的感谢。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人教版第三册第三课浏览网络方面的知识。是在学会输入网址、使用主页设置、收藏夹、历史记录等基础上,进入本课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检索网络信息。主要包括对搜索引擎的了解;结合南京景点,分类目录和关键词查找网络信息。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本课参考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九册第三单元,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动作路径”,掌握在PowerPoint 2003中运用“动作路径”动画制作相应的动画效果的方法。学生对动画都很感兴趣,但在前面学到的PowerPoint 2003中的动画效果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制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本课参考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九册第三单元,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动作路径,掌握在PowerPoint 2003中运用动作路径动画制作相应的动画效果的方法。学生对动画都很感兴趣,但在前面学到的PowerPoint 2003中的动画效果远远不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影子乐园》这一课的知识点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12课《调整图形》的内容。本课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对图形进行"翻转/旋转"以及"拉伸/扭曲"的方法。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已有一个学期,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对画图软件的基本功能有了一定掌握,对画图软件也有一定的兴趣。"翻转/旋转"以及"拉升/扭曲"相对于之前学过的画图软件中工具的教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这节课只要让学生基本学会恰当地使用这两个命令即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图像"菜单中的"翻转/旋转"命令、"拉伸/扭曲"以及“拉升/扭曲”相对于之前学过的画图软件中工具的放学来说有一定难度。因此,这节课只要让学生基本学会恰当地使用这两个命令即可。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整合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故事,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具的不足,使教学难点简单化。教学设计中有意地渗透的美学教育,也丰富了学生对角的认识。●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8页的内容。教材首先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四边形,知道四边形的特征,并通过各种四边形的分类,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本课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先锋英语第一册Unit 9 How many教学内容的第六课时,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掌握句型How many…are there?There is/are…,并能在真实的环境中,尝试应用句型描述事物的数量,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为书中Uncle booky's story time,意在通过这个小故事,再次复习、巩固本课的重点句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