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快速准确对施工期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地下洞室群监测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考虑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动态性确定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安全等级。采用Microsoft Visual C#.Net编程语言、Python语言和SQL Server 2008数据库技术研发了一套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动态安全评价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国内某在建大型水电站的地下洞室群,能够准确确定围岩危险区域,实时指导施工过程,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保证了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乌东德水电站右岸地下厂房洞室群地质条件复杂,大规模洞室开挖导致围岩变形问题突出,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及人员安全。引入高精度微震监测系统,分析微震时空演化特征,结合现场施工动态、地质资料和常规监测数据,揭示地下厂房围岩损伤特征;对比地下厂房围岩外观变形监测数据,探讨围岩大变形过程中震源参数演化规律,提出围岩大变形预警方法。研究表明:微震时空分布规律能够很好地反映地下厂房施工动态对围岩扰动情况,微震事件聚集演化与围岩变形损伤密切相关;围岩大变形开始前,微震活动频率增加;能量指数迅速增长至较高水平,视体积均匀增加;微震信号频率呈降低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地下厂房洞室群后续开挖、加固及围岩大变形风险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垭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稳定性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垭水电站地下厂房在施工过程中主厂房上游边墙和下游边墙曾出现过有害变形而影响围岩稳定问题,经洞室围岩原位监测成果与有限元计算成果对比分析,认为经工程措施处理后的地下厂房洞群围岩整体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分析不同岩石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典型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破坏模式和变形特征,阐明岩石强度应力比与洞室围岩的承载能力、破坏模式、变形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洞室群效应及其对洞室群围岩稳定的影响、谷坡地应力场特征、地应力分级标准、大量已建水电站洞室群布置设计统计资料、数值分析成果、既有相关研究成果、工程经验,创建基于岩石强度应力比的大型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方法,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和相关计算公式。该方法主要根据岩石强度应力比,结合场址地应力场特征、围岩结构面发育特征等进行地下洞室群的布置设计,较为全面地考虑了影响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的主要因素,适用于各种地应力水平和复杂地质条件的地下洞室群布置设计。  相似文献   

5.
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进行水布垭地下厂房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8,他引:22  
选取清江水布垃水利枢纽工程地下厂房区,采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3D),模拟施工开挖过程,研究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洞室群围岩的开挖变形形态与应力状态,分析了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的稳定性,并对层水洞顶拱进行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6.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厂房岩体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溪洛渡超大型地下洞室群玄武岩组内层间与层内错动带使得围岩非连续性和各向异性损伤问题突出,采用损伤弹塑性理论对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以良好的施工组织与工艺水平对潜在的不稳定区域和地质缺陷部位实施精细化光面爆破,严格控制围岩的开挖损伤并保证岩梁等的优良成型。针对关键部位和地质缺陷部位进行补强加固并实施安全监测,利用现阶段监测成果对围岩稳定性预测进行检验,并对实际围岩安全性进行评价。针对典型复杂地下洞室的地质条件、稳定性分析、开挖与支护程序、安全监测成果分析等岩体工程实践环节的回顾,在设计理念和工程实施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可为类似超大地下工程实际提供直接借鉴。  相似文献   

7.
福建街面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围岩为沉积岩,岩层平缓,地质构造发育,地下水活动较强烈,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厂房稳定问题是该工程的难点.本文从地下厂房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期监测成果、运行期监测成果等方面对其洞室稳定性进行评价,得出了地下厂房洞室是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锦屏I级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支护设计与施工控制以及整体稳定性等问题十分突出,施工期已经明显呈现出高应力、低强度应力比条件下围岩的卸荷变形与破坏特征。根据锦屏I级地下厂房层状岩体力学特性,采用考虑卸荷演化的层状岩体本构模型及其数值模拟方法,反演获得初始地应力场以及层状岩体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锦屏I级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获得一些对高应力下锦屏I级水电站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围岩稳定与支护安全等方面的认识,提出洞室群围岩应力释放调控、松弛区承载力调控以及变形开裂调控等适时工程调控措施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洞室群整体开挖完成后的现场监测结果和围岩稳定现状等证实了所提出的认识和调控措施的合理性,表明层状岩体本构模型及其数值模拟分析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高应力下层状岩体中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期的工作性状。  相似文献   

9.
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包括6条引水隧洞、地下厂房、主变室、尾调室和2条尾水隧洞,布置于大渡河左岸花岗岩山体中.本文在简介洞室群布置、工程地质条件、监测设计和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地下厂房、主变室和尾调室等三大洞室的变形量级与变形特征,评价了洞室群的稳定性.瀑布沟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围岩质量整体较好,变形一般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屈服条件对地下洞室围岩稳定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破坏特性,提出了围岩剪切、拉裂、压碎、卸荷和扰动影响程度等围岩稳定破坏评判指标,这些指标更加合理地描述了地下洞室在开挖过程中围岩的不同破坏特性,有效地反映了围岩产生开裂、卸荷、应力集中和扰动累积的破坏原因,为地下洞室开挖稳定评判提供了较好的量化依据.论文采用D-P、M-C等面积圆、Z-P三种屈服准则对拉西瓦地下厂房洞室施工开挖过程进行了分析比较,对照各种围岩破坏指标,论证了不同屈服准则对洞室围岩稳定的影响;通过与施工开挖的监测数据对比,说明了不同岩性采用不同屈服准则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地下洞室监测位移场的反演和围岩稳定评判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地下洞室开挖过程中有限的位移监测仪器仅能反映局部围岩变形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整个洞室围岩变形空间场的围岩稳定评判方法。首先通过物理场,对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引入监测数据以外的围岩变形信息,然后进行三维空间反演。根据反演结果,运用警戒线法对洞室整体围岩进行评价。该评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瀑布沟、溪洛渡等大规模地下洞室的施工开挖围岩稳定分析中。实践表明,该方法能及时反映整个洞室群围岩的变形情况,相对其他数值计算方法能对围岩稳定做出快速、精确、直观的评判。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现状及其应用于工业建设中的意义,研究了地下空间在工业建设中的利用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3.
俞志杰  袁勇 《工业建筑》2006,36(Z1):805-808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下空间也得到大力开发,大空间、大规模的地下结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而对地下结构形式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根据地下结构的埋深和跨度,探讨了地下大空间的定义和意义;简单概述了目前应用较广的地下结构形式和现在新兴的地下结构形式,并阐述了它们的优缺点。还从结构经济的角度对各种地下结构体系在不同环境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意见,最后举出两个具体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4.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是当今博物馆建筑设计的一种新发展趋势,通过目前已发掘的西安汉阳陵帝陵的10条葬坑,对已修建的中国第一座全地下遗址博物馆,从地下建筑出入口形式、空间组织、交通流线、室内设计等方面入手,探讨博物馆建筑地下空间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遭受了严重破坏。破坏基本都是由于中柱坍塌引起的,这表明中柱是浅埋地下结构抗震的薄弱环节。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对地下结构中柱的内力进行静、动力分析,并对北京地区典型的地铁车站结构缩尺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中柱动力响应进行振动台试验验证,揭示中柱受地震力破坏的机理,为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正处在土地资源需求高涨和资源紧张的两难窘境。于是,城市建设向地下空间包括既有建筑地下空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介绍了国内外现有地下空间施工中地下连续墙技术发展状况,分析了现有开挖取土式泥浆护壁地下连续墙技术存在的缺陷。着重描述了静力压人式地下连续墙技术的特点及试算方法,认为静力压人式地下连续墙不失为城市密集建筑区域和市政重要生命管线附近的深基坑支护和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的一种安全便捷永久性刚性围护结构优选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众多工程管线为了争抢有限的地下空间常常发生冲突,不利于城市的建设和正常运行。本文以台州市区为例,讨论了编制管线综合规划的新思路,着重探讨了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的一体化编制方法、现状与规划管道的有机衔接、规划管理体制的革新等,也对平面和竖向管线综合布置的边界条件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地下捷運車站由於使用、管理上複雜性與空間特殊性,一旦發生火災對旅客生命安全將造成極大的威脅,故站體安全設計首要確保大量人群能安全避難逃生。由於buildingEXODUS動態避難模擬分析提供更詳盡、可討論性與更接近真實行為的避難過程,據此避難動線所進行煙控模擬具實務上的貢獻與價值。因此,乃以台北捷運新店站為對象,透過運用builingEXODUS電腦模擬所得較佳模擬結果,呈現出人員屬性(occupantanribute)在避難過程中影響的重要性,更可知此避難評估方式比規格式避難計算更接近真實避難情境,同時,模擬所得數擄資料可作為營運單位在安全對策與緊急應變之參考。  相似文献   

19.
详细介绍了某地下车库上浮特殊事故的现场检测、抗浮稳定验算、加固处理的方法,总结防止地下车库上浮的有效措施,拓展论述管理、设计、施工、监理等部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