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莫天伟教授的教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学术思想、研究领域,特别是他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以及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感知生活、强调社会责任和重视实践教学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建筑教育先驱柳士英离开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后的教学经历和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补充,包括1930年至1934年在中华职业学校和大夏中学的中等教育时期,1934年至1953年在湖南大学的高等教育探索时期,以及1953年至1973年推动湖南大学建筑学科和专业发展的成熟期。文章分析了他整体教学经历的特点以及建筑教学理念,并揭示了他怀有的社会改良和推动中国建筑现代化的理想,以及结合中国社会现实多层次办学实践和长期于土木系中坚持建筑教学所形成的建筑教育思想。这些思想强调培养具备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建筑人才,对当前中国建筑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吴茵  杨艳梅 《室内设计》2013,28(5):95-101
基于唐璞的建筑实践,从辩证系统观、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综合观、“高技派”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技术观、基于标准化、通用化的建筑工业化理念与传统风水生态环境观五个方面对唐璞的设计原则和创新思想进行了阐释,以求探寻中国近代建筑师对时代的思考与回应。  相似文献   

4.
冯江 《城市建筑》2011,(3):40-42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的求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结合学术研究和建筑史教学的教育方法、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精耕细作之道和在建筑教育管理中倡导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5.
冯江 《城市建筑》2011,(3):39-39
文章回顾了2010年建筑教育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吴庆洲教授的求学经历,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研究领域,以及结合学术研究和建筑史教学的教育方法、在建筑教育中倡导的精耕细作之道和在建筑教育管理中倡导的无为思想.  相似文献   

6.
文章记录了周庆华对张雷教授的访谈,回顾了张雷在国内和欧洲接受教育的经历,从建筑教育、建筑创作、建筑展览、建筑与商业四个方面探讨了他在当代中国语境下设计策略上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邓其生教授的作品风格及其人生经历,从业50年来教学、研究、创作的主要成就,以及他对建筑创作、历史建筑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邓其生教授的作品风格及其人生经历,从业50年来教学、研究、创作的主要成就,以及他对建筑创作、历史建筑保护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赵长庚教授是老一代建筑教育家, 是巴蜀地区建筑、规划、园林学科的重要开 创者。通过详细阅读赵长庚先生的图文手稿 并整理与其相关的口述史料,完整回顾并记 述了他的人生经历。基于其在人才培养、学 术理论研究、工程实践中的成就,对他为教 育、城市美学等理论研究、城市景观营造方 法、“城市、建筑、园林”与文化意境融合、 巴蜀园林等方面作出的学术贡献进行研究, 认识、理解和总结了赵长庚教授在大建筑学 科及教育领域宣扬的学术思想:以文化著学 问,多学科融合,以期启迪后辈。  相似文献   

10.
钟纪刚 《室内设计》2013,28(5):110-110
今年是唐璞教授诞辰105周年及逝世8周年。作为先生的弟子,尽管先生已仙逝多年,但他的音容笑貌与谆谆教诲却依然清晰地萦绕在我的脑海,回荡在我的心田。每每念及先生,我的心情都难以平静。记得刚人校时,唐璞先生就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他风度翩翩的学者气质和大师风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入学后,与唐璞先生的接触日益增多,进一步地感受到了先生渊博的学识,以及朴实无华的为学为人之道。1985年,我考取了国家教委的出国研究生,有幸成为先生的弟子,在得到先生的直接教诲后,我更深地感受到了先生学问的高深,情操的高尚和人品的伟大。出国之前,我有空就去拜访先生。先生总是以他慈爱、谦和、朴实的语言与我聊天交心,对我器重有加,关爱有加,鼓励有加。这些近距离的接触也使我对先生不平凡的一生有了更真切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高等教育的国家之一,该国高等建筑教育以其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不竭的创新能力,享有良好的国际声誉。以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院为例,通过对其教育理念的分析,探讨在自由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指引下,从培养目标、教学思想、教授方法、学习方式、质量管理、教育环境六个方面结合课程实践阐述英国建筑院校的教学特色;最后对国内建筑学教学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思考,为国内的建筑教育改革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斯密特教授总结他在德国和中国多年的成功的建筑设计和教学经验,撰写了《建筑形式的逻辑概念》一书。此书是少有的论述建筑设计逻辑的入门书。围绕书内主要章节,解析了建筑设计逻辑的思想背景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琦  庄凯强 《建筑师》2009,(5):63-70
本文概述了一代建筑大师密斯的教育历程,并分析了密斯二战前在包豪斯的短暂执教和开创ⅡT教学体系的源流关系,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密斯的建筑理念如何影响他的教学方针和课程设置。作为划时代的人物,密斯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发挥着很大作用,ⅡT有着良好的实践与教学互动的传统,他的传人们为此也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中不乏优秀的建筑师及事务所(如赫尔墨特·杨、SOM)。但整体上来说,密斯很少有继承者发挥如密斯般的开创性作用,这不禁令人深思,密斯真正的思想灵魂是什么?是否得到真正的继承?因此十分有必要在ⅡT的宏观教学体系下对密斯的个性进行反思式的再解读。本文试图对密斯式教学体系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做探索性的解释,并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其对中国教育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中、德建筑教育的不完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路峰 《世界建筑》2006,(10):124-125
本文记述了笔者参与的柏林工业大学和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一次合作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比较分析了中、德双方在教学全过程中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异同,总结了国外建筑教育的优势和经验,并指出了国内建筑教育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期对国内建筑教育改革的思路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吴庆洲 《新建筑》2004,(4):62-64
总结了龙庆忠教授的建筑教育思想,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0年成立的“苏俄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室——呼捷玛斯(BXYTEMAC)”,该创作室曾经是与德国鲍豪斯齐名的现代建筑运动发源地,在20年代的现代建筑运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所提出的“空间—形体构成”理论在现代建筑的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呼捷玛斯对现代建筑思想的贡献、对现代建筑教育方法、对建筑空间构成理论的发展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学术财富。莫斯科建筑学院承继了呼捷玛斯许多优秀的教学经验,特别是在建筑空间形体构成的模型化教学方面独树一帜。我们特邀莫斯科建筑学院公共建筑系主任B·A·普利什肯教授撰文进行专论,B·A·普利什肯教授强调模型教学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对我们了解莫斯科建筑学院的教学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教育空间在建筑领域中是一种特别的类型。空间在其中可以成为表达教育理念的手段之一。本文简要概括了西方大学建筑教育空间的演变,并通过学校建筑的设计类型及其室内组织表明建筑教学的思想。本文据此分为两部分:首先同顾这种建筑类型的演变,概括西方世界建筑学校的设计史。然后按时间顺序展示以自身建筑表达教育理念的学校类型。或是学校的建筑房发了教育思想的案例。本文的出发点是唐纳德·舍恩的理论:社会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而教学体系会反映出与之相关的变化。对西方大学建筑教育空间的概括表明,教学体系的演变是后续建筑理念和教学原则导致的。在这一过程中,新思想取代了旧教条。其次,在概述之后将简要考查专门表达教学方法的空间思想的室内元素,然后再通过选例进行对比。最后,总结可以从中提炼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建设发展,建筑教育需要积极地将绿色建筑的相关内容融入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形成绿色建筑教育体系.本文介绍了建筑学专业绿色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中期阶段和成果阶段的教学过程和在不同阶段运用数字技术的方法,总结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提出了在建筑学专业中建立绿色建筑教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龙庆忠教授的坎坷人生和执教的业绩,重温了龙老的建筑教育思想,回顾了建筑历史博士点30年的成果,提出了继承先师建筑教育事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梁思成于1949年提出的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的建筑教育思想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尝试溯源"体系环境"建筑教育理念的形成过程,探讨其与二战后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及与美国建筑教育的深层联系.文章聚焦梁思成1946-1947年访美期间考察建筑教育与参加普林斯顿大学"人类体形环境规划会议"的经历,着重关注梁思成的工作笔记与会议文集,分析他对西方现代建筑教育思想中现代性与人文性内涵的理解与吸收;同时,挖掘梁思成以"体形环境"理念为核心构建的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的建筑教育实践内容及其现代建筑教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