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灰色GM(1,1)模型直接应用于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效果一般的问题,以灰色GM(1,1)模型为基础,以一元二次多项式对GM(1,1)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正化残差拟合修正,构建残差修正GM(1,1)模型,并以等间距和非等间距2种形式的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监测数据集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残差正值化处理后的非线性多项式拟合修正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增益明显,而未对残差进行正值化处理的多项式残差修正GM(1,1)模型预测精度提升效果一般,正化残差拟合修正是有效的GM(1,1)模型后处理改进方式。  相似文献   

2.
该文较详细地介绍了灰色预测模型及其修正模型的基本内容和建模思想。探讨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模型和GM(1,1)残差修正模型应用于建筑物变形数据分析,基于MATLAB软件编写了相应的灰色系统预测程序,结合真实数据进行变形预测比较和检验,充分证实了在建筑物变形分析中应用灰色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对边坡进行安全监测,建立灰色GM(1,1)模型可以预测预警灾害的发生。边坡监测难以实现等时距观测,传统不等时距GM(1,1)模型预测精度低,无法满足长期预测要求。针对其缺点,重新分配在建模过程中系统数据累加和累减的权值分配,确立最佳权值分配,并在MATLAB实现程序化建模。针对仓上露天坑尾矿库边坡建立了传统、动态和修正权值的动态不等时距GM(1,1)模型,对比分析3个模型发现:动态模型较传统模型具有明显优势,预测精度提高,残差和残差率下降;修正权值的动态模型拟合度更好,预测结果更接近真实值,更能反映系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钻孔扩底灌注桩沉降量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测的钻孔扩底灌注桩静载试验数据,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桩基沉降量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用残差GM(1,1)模型对原预测值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GM(1,1)模型可有效预测桩基沉降量。应用实例中,用预测的桩基沉降量修正了其实测值,结果表明,钻孔扩底灌注桩具有比检测结果更优的承栽性能。  相似文献   

5.
矿井工作面瓦斯涌出是一个动态不确定的过程,因此最新瓦斯涌出数据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将灰色GM(1,1)模型瓦斯涌出量预测结果加入原始数列,对原始数据序列的信息进行更新,建立了矿井瓦斯涌出量GM(1,1)新陈代谢动态预测模型,采用残差检验法对该模型精度进行检验,其平均相对误差为3.861%,预测精度明显优于GM(1,1)模型,提高了灰色GM(1,1)模型预测瓦斯涌出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残差修正GM(1,1)模型在煤矿事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万吨死亡率是煤炭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为准确预测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的总趋势,利用灰色系统相关理论,建立了煤炭行业百万吨死亡率的GM(1,1)预测模型。同时鉴于GM(1,1)模型预测精度很低,建立残差修正GM(1,1)预测模型对模型进行了二次修正,并利用该修正模型成功预测出我国煤矿2009年的百万吨死亡率将首次降到1以下,权威机构数据表明,预测结果是可参考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预测采空区瓦斯抽采纯量,本文将GM (1,1)模型与Markov模型有机结合,构建了GM(1,1)残差-Markov预测模型.以安徽淮北某矿采空区瓦斯抽采纯量为例,分别利用GM (1,1),GM(1,1)残差,GM(1,1)残差-Markov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对模型预测结果运用后验差检验比值c及小概率精度p进行精度检验.结果表明,GM(1,1)残差-Markov预测模型达到优等,适合对近期的采空区瓦斯抽采纯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8.
采用缓冲序列算子,对原始非等步长GM(1,1)模型作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GM(1,1)模型对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进行预测.工程算例结果表明,经缓冲算子修正后的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根据我国历年铁矿石供需量构建了GM(1,1)模型和GM(1,1)新陈代谢预测模型,并分别使用残差进行了模型精度检验,结果表明:GM(1,1)新陈代谢模型降低了传统GM(1,1)模型的相对误差,提高了预测精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M(1,1)新陈代谢模型预测了我国2017—2020年铁矿石的消耗量和生产量,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中针对传统GM(1,1)模型在预测过程中易受到随机扰动的影响导致预测精度低、残值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同时优化原始序列和背景值的动态GM(1,1)模型。首先采用卡尔曼滤波对原始序列进行降噪,消除建模过程中因原始序列引起的扰动误差;其次采用复化辛普森公式对建模过程中的背景值进行修正,建立同时优化原始序列和背景值的GM(1,1)模型;第三对优化后的模型实时引入最新的监测数据,剔除最旧的数据,建立修正的动态GM(1,1)模型。以某建筑物监测数据为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同时优化原始序列和背景值的动态GM(1,1)模型精度优于传统GM(1,1)模型,能准确预测房屋沉降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矿区G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与变形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对矿区G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基线平差计算及变形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实验证明,矿区建立兼有监测三维变形的GPS控制网是非常必要的,对矿区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Conclusions The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traditional EMs, based on quartz sand, are completely specified. Firstly,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the material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modulus of deformation. Secondly, strictly speaking, the deformation modulus itself is not a constant, but depends on the stress level. Thirdly, the moduli of deformation and elasticity depend to differing degrees on the previous loading history, in particular on preliminary cyclic trials. As the number of trial cycles increases, both these parameters merge in magnitud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specific nature of the de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EM result from the high porosity of the materials. The author wishes to thank Profs. G. N. Kuznetsov and F. P. Glushikhin for valuable discussion and advice in the course of this work. All-Union Scientific-Research Institute of Rock Mechanics and Underground Surveying (VNIMI), Leningrad.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5, pp. 15–22, September–October, 1982.  相似文献   

14.
15.
为准确实现隧道大变形灾害的预警分级,该文以石狮岩隧道为工程背景,利用极限位移准则及优化广义神经网络分别实现隧道大变形的现状预警和发展趋势预警,并将两者结合实现隧道大变形的综合预警.实例表明:隧道大变形在不同预警条件下的预警等级存在一定差异,ZK7+677~ZK7+702大变形段的最终预警等级为Ⅲ级,风险等级相对较高,属初步预警状态,应适当加强监测频率和巡视.该研究为隧道大变形预警分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的形成原理、焊接变形的分类、焊接变形的预防和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隧道围岩变形监测及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介绍了全站仪自由设站法在隧道变形监测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对观测结果的分析,探讨了围岩变形的非线性规律,研究结果为隧道支护时机的选择和进行后续支护工作提供了依据,对隧道安全和质量的保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胡底矿高应力大变形巷道支护困难的问题,通过地应力测试、井下钻孔窥视、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巷道围岩变形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围岩稳定性差和初次支护强度不足是导致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分段锚注技术,并确定了分段距离和支护参数。工程实践表明:分段锚注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支护后的巷道变形量明显减小,顶底板移近量控制在155 mm内,两帮最大变形量在100 mm以内,满足了现场施工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东风  宋永刚  郑静 《煤矿机械》2012,33(12):107-109
针对中部槽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焊接变形,通过对中部槽结构特点和焊接变形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归纳出中部槽焊接变形的种类,提出预防、控制中部槽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及变形后的矫正措施,为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