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设计了一种全新的测量搅拌釜内动态体系温度、压力的设备及方案,以CO2-H2O体系为特征体系,对搅拌状态下气液二相动态相对稳定状态进行了研究。搅拌釜内流体发生湍动,达到相平衡的气液二相的传质极限发生偏移。在不同温度(288.15—307.15 K)和转速(190—520 r/min)下进行实验,温度一定时,动态平衡偏移率随湍动程度的增大而增大。温度为307.15 K、转速为520 r/min时,动态平衡偏移率高达27%。利用动态平衡偏移率反算搅拌釜内的雷诺数ReD,将其与传统计算得出的雷诺数ReT进行比较拟合得到关联式。  相似文献   

2.
孙裕坤  杨焘  吴江涛 《化工学报》2022,73(3):1063-1071
基于液相循环法搭建的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在263.15~323.15 K温度范围内,实验测量了R32+R1234yf和R1234yf+R1234ze(E)二元混合物以及R32+R1234yf+R1234ze(E)三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数据,利用PRSV状态方程结合WS混合法则和NRTL活度系数模型进行关联拟合,获得二元混合工质的交互参数,并在其基础上预测了三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性质。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二元体系R32+R1234yf和R1234yf+R1234ze(E)的压力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71%和0.20%,气相摩尔分数平均绝对偏差均约为0.0016,三元体系R32+R1234yf+R1234ze(E)的压力平均绝对偏差为0.82%,系统组分R32和R1234yf的气相摩尔分数平均绝对偏差均约为0.007。  相似文献   

3.
蔡平  金涌 《化学工程》1991,19(3):62-66,61
本文采用床层压力脉动计算机分析方法,研究了操作温度(50~500℃)对于鼓泡流化向湍动流化过渡过程。为了揭示颗粒物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了八种不同颗粒,并推荐下列关联式预测不同温度下的流型转变速度u_c。  相似文献   

4.
用带压弹式静态法汽液平衡装置测定了H_2S-H_2O体系在37.80℃~104.3℃,2~17大气压下的液相平衡数据,提出了在0~104℃和中压范围内该体系的汽液平衡数据可用Henry和Raoult定律进行关联,计算结果分别与实测数据和文献值作了比较。提出了适用于0~104℃下硫化氢的Henry常数与温度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5.
采用考虑了极性分子间氢键缔合作用的立方型附加缔合项(CPA)状态方程计算了天然气-甲醇-水体系气液相平衡。根据实验测试的甲烷-水、乙烷-水、丙烷-水、正己烷-水、甲醇-水二元体系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拟合了CPA状态方程中甲烷、乙烷、丙烷、正己烷、甲醇与水的二元交互作用系数,提出了与烷烃摩尔质量相关的烷烃-水二元交互作用系数关联式。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天然气-甲醇-水多组分体系的气液相平衡。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3—298 K,压力为5.86—34.34 MPa的范围内,预测的气相水含量、甲醇含量与实验值之间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5.55%和8.09%。CPA状态方程不仅为准确预测天然气-甲醇-水体系的气液相平衡提供了依据,还可应用于其他含极性物质体系的热力学物性参数和相平衡的计算。  相似文献   

6.
在温度40-80℃、压力1.50~1200MPa条件下,测定了CO2在氯铝酸离子液体([Bmim]Br-AICl3)中的溶解度;在60℃以及3.00-10.00MPa条件下,测定了CO3/[Bmim]Br-AICl3/苯三元体系中气液相平衡数据,获得了三组分物系的相图。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压条件下,CO2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度(XCO2)随压力增加而升高:当温度在40~80℃、压力9.00-10.00MPa范围内,XCO2分别达到最大值。在CO2/[Bmim]Br-AICl3苯三元体系中,根据各组分的最初摩尔比的不同,平衡体系中分别会出现气.液两相及气.液一液三相。压力对富苯相中各组分影响较富离子液体更大:在60℃,1O.00MPa条件下,体系中有颓相生成,气-液两相区转变为气-液-液三相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能适用于常温至170℃、常压至85大气压范围内计算硫化氢-水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的关联式。关联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和文献值符合。具有适用范围广,精度较好等优点。本文还计算了不同温度、压力下硫化氢-水二元体系中硫化氢的汽液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8.
生育酚/CO_2、油酸甲酯/CO_2二元高压相平衡测定与关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云  丁霄霖 《精细化工》2004,21(1):35-40
利用气液相交替循环装置结合重量法,分别测定了生育酚/CO2、油酸甲酯/CO2两个二元体系在温度为313 15~343 15K,压力为10~20MPa的高压相平衡数据,根据气液相中CO2的p-V-T关系以及相平衡特征,计算出生育酚、油酸甲酯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及其在气液两相中的分配系数。同时将实验测定值与相关文献值进行了比较。最后,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碱性介质多元体系中钒酸钠结晶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NaOH-NaNO_3-NO_3VO_4-Na_2CrO_4-H_2O五元体系各盐在碱中的相平衡浓度,根据所得数据对该体系中的Na_3VO_4进行了冷却结晶分离.通过研究NaOH浓度、NaNO_3浓度、结晶终点温度、降温速度、搅拌速度、晶种对钒酸钠结晶分离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实验条件为:结晶液中NaOH浓度200~250g/L,NaN0_3浓度200g/L左右,搅拌转速200r/min,80~40℃自然降温,添加晶种量1%(ω),该条件下Na_3VO_4结晶率为61%,晶体纯度可达95%,且晶体颗粒人(147μm),沉降分离速度快(10min).  相似文献   

10.
利用FLUENT软件对在役的卧式聚合反应器搅拌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边界条件为流量速度进口为0.1 m/s,在转速为15 r/min的工况下,得到了相应的速度场分布云图、矢量图、压力分布图及湍动性能图。计算结果表明,轴向速度由于料液粘性比较大而呈现层状分布,径向流动为旋转绕流;压力分布亦沿着径向变化,压力最大集中在搅拌桨叶附近;湍动能集中在搅拌桨域,分布相对均匀。  相似文献   

11.
以水为溶剂,Na2CO3为催化剂,在 1 L 高压釜中对泡桐直接液化制取生物油。实验结果表明,在原料量 80 g,水 480 mL,催化剂用量 5%,搅拌速率 300 r/min,停留时间5~10 min,液化温度为300~315℃ 的条件下得到了较佳的液化效果,生物油总产率可达到 60% 以上,残渣率可降至 2% 以下。  相似文献   

12.
非共沸混合工质R22/R141b高温热泵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大量低品位能源如太阳能、中低温地热能等常被忽略 ,有些低品位能源直接排放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会给环境带来有害热污染 ,比如工业余热 (化工厂 ,发电厂 )、机车尾气等 .目前 5 0~ 80℃范围的热能可以直接用作制冷机 (吸附 ,吸收制冷 )的驱动源或用来进行加热、干燥等 ,而 30~ 5 0℃范围的热能尚无成熟高效的利用手段 ,高温热泵是其中较为可行的技术方案之一高温热泵的开发研究一直是热泵应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如日本的AkioMiyara 1993年以R2 2 /R114为工质进行了实验 (冷凝器入水温度 4 0℃ ,出水温度 6 0…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己二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醇酮焦油的利用率,利用水力空化技术提高醇酮焦油中≤160℃轻质组分的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温度、入口压力、V(甲醇)∶V(水)、pH值和循环时间对醇酮焦油轻质化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增加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入口压力、循环时间、V(甲醇)∶V(水)对醇酮焦油轻质化的影响,当温度为80℃、入口压力为2.5 MPa、V(甲醇)∶V(水)为1.0∶1.0、pH值为4和循环时间为70 min时,≤160℃馏分变化百分率为37.62%。同时,对水力空化过程中的能量利用进行了计算,当入口压力为2.5 MPa、循环时间为70 min时,耗散实际能量所用的总能量为5.78×106 kJ·m-3。  相似文献   

14.
用脂肪酶非水相生物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徐大刚  肖禄生  蔡扬  陈慧芳  童海宝 《精细化工》2004,21(4):279-281,300
原料为正己烷、己酸、乙醇。最佳反应条件为:在正己烷中加入浓度为0 15mol/L的己酸和0 1mol/L的乙醇,加入质量浓度为0 01kg/L脂肪酶CLL(吸附在聚苯乙烯大孔疏水性树脂上),采用MgCl2控制水分,用反渗析膜隔开,在25℃、100r/min振荡水浴中反应24h条件下,脂肪酶合成己酸乙酯转化率可达99 07%。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酸乙烯酯(VAc)在水中以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作为引发剂进行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探讨了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单体浓度和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及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VAc质量分数为30%,KPS:VAc摩尔比为1:2 000,聚合温度10℃,反应时间10 h,搅拌速度80 r/min,时聚合产物聚乙酸乙烯的聚合度达到10 848;当VAc质量分数为35%时,聚合转化率可达到96%,聚合速率与引发剂浓度的0.944次方成正比;当搅拌速度达到200 r/min以上时,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以及转化率影的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6.
在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和异辛烷构建的逆胶束体系中,以Lipex脂肪酶为催化剂,合成了油酸乙酯,考察了各影响因素对其产率的影响,并进行了脂肪酶紫外荧光检测和体系粒度分析. 结果表明,Lipex脂肪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反应条件优化选用异辛烷为溶剂,在反应温度25℃、缓冲液pH 6.5、水/表面活性剂(摩尔比)10、乙醇/油酸(摩尔比)20及Lipex脂肪酶浓度0.035 g/L、油酸浓度0.005 mol/L、摇床转速150 r/min、反应36 h的条件下,油酸乙酯产率达到71.25%. 逆胶束粒度和酶构象直接影响酶活性,最适逆胶束粒度约为80 nm.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在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中的热力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强  何学秋  张保勇  王永敬 《化工学报》2006,57(12):2793-2797
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瓦斯水合物生成微观机理,提出了表面活性剂改变水合物生成热力学条件物理作用假说,认为表面活性剂胶束对溶于其中的气体分子和吸附于其周围的水分子的束缚作用,相当于降低了体系的温度.利用T40(0.001 mol·L-1)、T40(0.002 mol·L-1)、T40/T80(0.001 mol·L-1)分别组成的3种气 液 煤 水合物反应体系实验测定了水合物生成时的相平衡参数,与同样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相平衡计算值比较,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有效地改变了水合物生成的热力学条件.例如,在T40/T80(0.001 mol·L-1)实验体系中,当压力为22.67 MPa时,水合物生成相平衡温度为22.6℃,比纯水中提高2.1℃.  相似文献   

18.
对利用玉米发酵酒精废液培养苏云金芽孢杆菌(Bt07)的条件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培养该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7.0、料水比为1∶4的酒精发酵废液、接种量为5%(体积百分比)、摇瓶转速为100r/min;在所选最佳条件和30℃培养60h培养液中含活菌数和伴孢晶体相对百分率分别平均可达16.2×108个/mL和97.6%,经用水将其稀释作毒力试验,稀释40倍菌液喷洒桑叶喂蚕3d后杀虫率可达75%~80%。  相似文献   

19.
赵建国  刘进 《山西化工》2011,31(2):48-51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测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混合物,对色谱条件进行了考察和优化,确定了最佳色谱条件:程序升温200℃(2 min),10℃/min,340℃(∞);气化室温度350℃;离子化室温度350℃;载气N2,流速30 mL/min;柱前压10 Psi(约69 kPa);氢气流速20 mL/min;空气流速3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空气为氧源 ,研究了不同温度、空气压力和pH值对高浓度H酸废水降解效果及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2 0 0℃ ,空气压力为 5 0MPa ,pH值为 7 5的条件下 ,经过 6 0min的停留时间 ,1 0 0 0 0mg L的H酸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8 7% ,色度降低 96 8%。经过GC MS分析 ,氧化后降解百分率超过 86 8%的主要剩余产物为乙酸 ,无H酸毒性组分存在。在 1 71℃至 2 0 0℃温度范围内 ,WAO氧化H酸废水降解动力学的一级反应速度方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