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腾冲县地热温泉的地热显示,温泉分布,温泉水量、水温、水化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县地热显示类型复杂,自然出露温泉分布广泛,出水量大,水温高。对10处温泉进行水质检测,表明这些温泉均有一定医疗价值。但是腾冲县地热温泉的现状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建议对腾冲县地热温泉进行科学规划和保护,加强水质监测,进行多元开发。  相似文献   

2.
针对麟游县城区域地热研究程度偏低,被认为无地热温泉资源情况,为了查明麟游县城区域地热资源状况,采用地面调查、放射性α卡法测量、大地电磁测深法、人工地震法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探测,分析认为麟游县城区域蕴藏一定的地热温泉资源。通过对麟游县城区康家沟地热温泉资源的钻井勘探,成功钻探成地热温泉探采井一眼,出水量120 m~3/d,水温33℃,可用做理疗开发。通过勘察填补了麟游县城区无地热温泉资源的空白,可为麟游县地热温泉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温泉是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宝贵的液态矿产资源,以水中所含适宜医疗或饮用的气体成分、微量元素和其它盐类成分而区别于普通地下水资源.对云南省龙陵县邦腊掌温泉产水量和水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邦腊掌温泉地热流体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结合商丘市水文地质条件、地层构造、热储层特征及开采现状,计算了商丘市城区地热水资源总量、可开采资源量,结果表明:商丘市城区范围内的地热水开采已达到采补平衡状态,为更好地利用地热水资源,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应尽快制定商丘市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合理开采地热水,加强对地热水水位、水质、水量等的动态监测,掌握其发展方向。同时,应加大对550 m以下地热水资源的研究力度,寻找新的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水资源,以保证商丘市工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西安国际港务区内的地热水资源,通过分析区域地热地质概况、热储特征及区域地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采用热储法估算区域张家坡组、蓝田灞河组及高陵群热储层的热储资源量,结果认为:区域不同热储层地热资源量储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为确保区域地热水资源的有序开发、高效利用,提出科学规划、梯级开发、创新模式的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地热资源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河南省沿黄地区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可以缓解资源与环境压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沿黄8个主要城市浅层地热能可开采资源量为6.448 9×10~(14) kJ/a,折合标准煤2 200.55万t/a;沉积盆地埋深2 500 m以上热储层储存的地热流体量约3.12万亿m~3,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约为7 662万m~3/a,可利用的热能量约10.88万亿kJ/a,折合标准煤约37.13万t/a;隆起山地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838.77万m~3/a,可利用热能量为2.318 494×10~(16) J/a,折合标准煤78.80万t/a。通过分析河南省沿黄地区地热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成因类型及分布等,探讨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和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在整体规划、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热资源的前提下,大力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和深层地热水资源。  相似文献   

7.
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优质温泉资源,遵化市汤泉温泉就是其中之一.温泉集"水"、"矿"、"热"于一体.在温泉资源利用方面,我们不能将其仅视为特色旅游资源,而是应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去审视和挖掘其丰富、广泛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水平,避免资源浪费,增强温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8.
台湾地热温泉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台湾岛内地热温泉的分布和各地区地热温泉的基本特性,以及温泉与地下热水的化学组成。台湾地热温泉主要用于理疗洗浴、冬季供暖与发电,并作为生态旅游资源予以保护性开发。  相似文献   

9.
水利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盘县旅游资源中,水利资源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盘县地表水系发育,河谷深切,落差大,瀑布多,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盘县水库成群,水利设施分布广,水利工程景观多。瀑布、温泉、小桥流水、田园风光、水库、山塘、水电站、防洪排涝工程、引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水利自然景观和水利工程景观等都是较好的旅游资源。整合水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利旅游资源,对促进盘县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盘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龙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龙口市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龙口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①转变观念,依法治水和科学用水;②开源节水;③兴建地下拦蓄工程,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④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⑤综合利用工业废水、污水和中水回用;⑥加大海水和矿坑排水的利用力度。通过上述措施,有望基本满足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南通市主城区地下水源热泵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南通市主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探讨南通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经分析南通地区水文地质条件适合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可以充分发挥水源热泵系统的优势。依据回灌试验评价了南通市应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开发浅层地温能的优势及其存在问题,提出地下水源热泵开发利用工作建议,为南通市主城区浅层地温能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设项目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地热是一种绿色低碳、环保节能的可再生资源。系统梳理我国悠久的地热资源研究历程,发现目前我国地热资源类型众多,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地热资源的分类是评价和开发地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地热分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地热资源系统分类方案。依照赋存埋深和温度将地热资源划分为浅层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资源和干热岩三个大类;再从地热资源富集赋存的关键要素出发,依照源(热源和水源)、通(通道及传输)、储(储集体)、盖(盖层)等地质要素将水热型地热资源进一步细分为岩浆型(Ⅱ1)、隆起断裂型(Ⅱ2)和沉降盆地型(Ⅱ3)三亚类,将干热岩细分为强烈构造活动带型(Ⅲ1)、沉积盆地型(Ⅲ2)、高放射性产热型(Ⅲ3)和近代火山型(Ⅲ4)四亚类。通过系统划分地热资源类型,总结各亚类特征,结合对当前国内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技术难点的分析总结,形成对地热资源研究的有益认识,以期为今后地热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兆  骆祖江  杨璐  胡颖 《水利学报》2022,53(5):621-630
为了保证浅层地热能可持续开发,同时控制深层承压淡水咸化,需评价浅层地热能开发对深层地下水咸化控制效应。基于地下水渗流、热量运移和溶质运移理论,以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南通分院)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松散孔隙地下水系统渗流—热量运移—溶质运移多场耦合数值模型,模拟预测了第Ⅰ承压含水层浅层地热能开发过程中地下水系统水位、温度、水化学浓度的演化规律,通过增大利用温差和减小夏季灌采比优化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方案,定量评价增大利用温差和减小夏季灌采比对热贯通和深层地下淡水咸化的控制效应。结果表明:增大利用温差和减小夏季灌采比能有效缓解热贯通和深层淡水咸化的发展趋势,增大利用温差对深层地下淡水咸化的控制效应更为显著,减小夏季灌采比对热贯通的控制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叙述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状况,如地下热水埋藏条件、盖层、热储层、热源、水源等,分析了地下热水资源的形成原因。根据调查资料和计算成果,评价邢台市地下热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地面沉降,地下热水利用后尾水排放引起的热污染,以及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石林是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滇东断陷盆地,其地热研究是对云南断陷盆地地热研究的理论论证.论文通过对石林地热的热源、热田结构、水文地质特征、水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地热类型为深循环层状地热田,受九乡-石垭口断裂和牛头山古陆控制,形成封闭的层状低温地热田.从水文地质条件看,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偏硅酸含量较高.地热热储层埋藏深,水温45 ~51℃,地下热水具承压性,宜于开采利用.但热田水补给资源有限,且上部冷水丰富,应控制地热水的开发利用.该研究成果对滇东其他岩溶断陷盆地地热开发有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区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安地区地下热水资源早期在地下 70 0~1 1 0 0m段开采 ,目前主要在 1 1 0 0~ 1 70 0m段开采 ,正在向地下 1 70 0~ 2 3 0 0m(或更深 )段开采。开采的地下热水主要用于洗浴、采暖、疗养、游泳、养殖、种植及精密仪器加工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管理和保护工作落后 ,存在可能的地面沉降和地面裂缝问题 ,以及地下热水开发利用中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提高西安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建议加强地下热水的动态监测和研究工作 ,合理开采 ,充分利用 ,并重视地热尾水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条件之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制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案的基本依据。本文在回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提出的常用的代表性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性综述和展望,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控制、预防地热开发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地热回灌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措施。文章从回灌井结构、热储特征、回灌压力、回灌工艺等方面重点研究,分析研究林甸热田砂岩孔隙热储回灌的回灌模式及地热回灌对水质、水量、水温的影响,初步分析地热回灌量与回灌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回灌过程中的诸多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与保障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恒 《中国水利》2000,(8):51-53
水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持续利用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资源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应遵循区域公平原则、代际公平原则、需求管理原则、可持续利用原则。在满足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应努力创造各种保障条件,以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目标所需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冀中平原辛集地区地热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问题,通过研究1999年以来该地热田地下水位的年际及年内变化特征、趋势和地下水位降幅变化规律,及其与上游山区年降水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辛集地热田地下水水位下降幅度,不只是随着地热水开采量变化而变化,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有些年份,开采量增大,而地下水位的降幅却减小,表明该地热田存在外域补给水源的补给。(2)通过该地热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与上游山区年降水量之间关系分析表明,随着上游山区年降水量明显增大(或减小),该区地下水位降幅呈减小(或增大)特征,辛集地热田地热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更新补给能力。(3)目前该地热田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处于超采状态,急需压采或人工增大补给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