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摩擦学机敏材料系统的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摩擦学机敏材料的概念及其系统构成与设计。初步考察了系统的性能,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用有限元法对具有超弹性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滑动接触摩擦过程进行模拟,发现在屈服极限和载荷一定时,产生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产生的最大Von mises弹性应变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减少;产生的最大Von mises塑性应变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并把所得结论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的机敏摩擦学特性相联系,认为该合金的机敏摩擦学特性是其具有良好耐磨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摩擦学设计主要是摩擦学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一般意义下的讨论了摩擦学设计,涉及 摩擦学设计的目标和特征。强调摩擦学设计不能仅仅被理解为理解为摩擦副的设计,更能被理解为摩擦,磨损或润滑的设计。介绍了国内在转子-轴承-密-齿轮系统、推力轴承系统、缸套-活塞-活塞环系统、主动磁轴承系统和摩擦学机敏材料系统设计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这些 强有力的经费支持。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无油压缩机的摩擦副提出了一种机敏结构的设想,利用8031单机作为该机敏结构的自适应控制器,实现对摩擦副的主动控制。详细地介绍了系统各部分的组成及控制思想。  相似文献   

5.
摩擦学是一门只有十几年历史而发展又十分迅速的新兴学科,它和机械工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应用了摩擦学的知识,提高了机器的寿命和效率,降低了能量的损耗,最后表现在资金上的节约,其数字是惊人的。对摩擦学的系统研究,在我国还刚刚开始,为了帮助读者初步了解摩擦学这一新学科,以引起进一步学习和钻研的兴趣,本刊在上海市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学组的协助下,从本期起连载“工业摩擦学”讲座,内容将包括摩擦学及其发展、摩擦与磨损、材料的选择、润滑与润滑剂、轴承的选择与设计、齿轮传动摩擦学以及金属切削摩擦学等。读者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望及时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6.
我国摩擦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总结了自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成立25年来我国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论述了在流体润滑理论与设计、微观摩擦学、材料磨损机理与控制、表面工程与耐磨材料、润滑材料以及磨损状态监测等方面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如减摩抗磨技术、制造过程摩擦学、生态摩擦学、仿生技术与生物摩擦学等。  相似文献   

7.
论述我国工业摩擦学与润滑材料的发展概况。指出设备机构摩擦学、切削加工与塑性成形摩擦学、环境友好摩擦学、节能摩擦学、润滑材料基础油和添加剂与摩擦化学、摩擦学测试技术与润滑管理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绿色摩擦学是许多摩擦学工作者十分感兴趣的一个新领域。对绿色摩擦学领域最近几年的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节能、减排,超低摩擦和磨损,生态摩擦学材料与技术,清洁能源装备的摩擦学技术,学科体系;并展望其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摩擦学分会     
《机电工程技术》2006,35(6):I0008-I0008
摩擦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包括机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冶金、材料和表面科学;其投入产出比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是目前发展最快的应用科学之一。广东省摩擦学分会创建于1980年,是全国最早的摩擦学学会之一。二十多年来在广大会员、专家的努力下,分会在摩擦学设计、产品开发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出版了多部摩擦、润滑方面的专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完成了几十项国家和省、市科技攻关、科技创新、公益和技改课题,开发了许多新产品并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奖励。  相似文献   

10.
摩擦学设计     
在讨论了机械设计中未能正确地、完整地、充分地运用已有的摩擦学知识,而使摩擦学潜在的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发挥的现状之后,从分析摩擦学知识的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在机械设计中加强和改进摩擦学设计的问题;提出应从系统论的高度来研究摩擦学设计,强调了摩擦学设计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特征、并由此讨论了摩擦学设计的目标、内容、步骤和方法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众所周知,摩擦学在机械设计和机械维护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机械的使用性能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摩擦学特性的。近年来,如尼龙、聚甲醛、聚四氟乙烯和聚酰亚胺等高分子材料及其增强复合材料,在机械设备和摩擦学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要使摩擦学构件在使用中发挥优异的性能,就必须在设计阶段进行合理选材和正确设计,首先应对材料的摩擦学特性有一个正确的评价。一般在机械设计中,具体考虑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即材料的强度因素和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目前,考虑强度因素时,系根据材料的常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2.
智能结构振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润杰  杜设亮 《机电工程》1999,16(5):125-127
介绍了近年新发展起来利用机敏材料作为传感元件和致动元件的智能结构振动控制与传统振动控制系统的区别,阐述了智能结构振动控制基本组成、特性及控制形式和机理,对其中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分析了近年来发展状况和最新的进展,提出了若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摩擦学的进展和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过去的20年内,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社会需求的日益增加,摩擦学迅速发展,并随之产生了几个新的领域,比如纳米摩擦、生物摩擦、超滑、表面织构摩擦学、极端工况摩擦学、微动摩擦学等等。在未来的10年,这些领域和其他新出现的概念,比如:绿色摩擦、纳米制造摩擦学、新型超滑材料和新能源领域摩擦学等等,将在摩擦学研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纳米摩擦学包括纳米尺度下的薄膜润滑、纳米摩擦、纳米磨损、表面黏附等等。绿色摩擦学包括环境友好润滑剂、摩擦噪声的减小、没有环境污染的磨损。生物摩擦学包括人类器官中的摩擦学和仿生摩擦学。超滑包含不同类型的润滑剂,比如类金刚石膜、水基润滑剂、一些生物润滑剂,其具有极低的摩擦因数(0.001量级)。纳米制造摩擦学包括纳米结构制造中的摩擦学、纳米精度制造中的摩擦学和跨尺度(微观、中观和宏观)制造中的摩擦学。这些领域需要不同的理论和技术,以适应不同的制造对象和尺度。极端工况摩擦学包括在重载下、在高/低温度下、在高/低速度下和强腐蚀或氧化环境条件下的摩擦学问题。与表面织构相关的摩擦学理论和技术也是当今发展较快的领域。这些领域的新进展和未来10年的新需求将在下文中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压电主动机敏结构测控单元微型化及高速处理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以ARM和DSP为核心的双核嵌入式控制器;阐述了系统构成与核心部件、系统软硬件设计思路、功能指标和开发过程;通过构建模型结构和试验平台,结合自适应滤波前馈振动控制算法,进行了压电机敏柔性结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所设计嵌入式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在压电机敏结构测控系统微型化方面获得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15.
摩擦学向何处去—关于摩擦学学科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科学学的理论,从摩擦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论证了摩擦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重新给出摩擦学的定义,阐明其学科性质的3个特点,建立了学科结构的基本框架。此外,还依据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探讨了摩擦学今后的发展前景,认为摩擦学将会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其它学科的发展(包括天体物理、地球科学、医学工程、运动力学和核子物理等),从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世纪回顾与展望——摩擦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在回顾摩擦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总结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摩擦学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流体润滑、材料磨损与表面处理技术、纳米摩擦学等的发展现状和展望。分析了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学科交叉对摩擦学研究的推动作用,并介绍了摩擦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如摩擦化学、生物摩擦学、生态摩擦学和微机械学等的发展概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66年英国著名的Jost报告以来,摩擦学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它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摩擦学已将许多不同学科揉进一个公认的以控制摩擦和减少磨损为目的的多学科性主题中。应用它已节约了数以亿计的能源、材料和人力。 摩擦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一个大系统。它的应用已从单纯的研究摩擦、磨损与润滑等方面发展到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并且正在向设备维修管理渗透。由于摩擦学与设备维修管理有着内在的联系,所以用摩擦学知识来研究设备维修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我们可以把机器设备在空间和时间上都看成是系统。空间系统是由全部摩擦副组成,而时间系统则是由机器在不同使用寿命时期的状态组成。从时间系统观点看,设备维修就是当它的状态达到某一极限时的一种状态补偿。  相似文献   

18.
利用摩擦学系统理论对磨粒流加工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当前磨粒流加工技术的现状,得到了磨粒流和工件表面的摩擦以及导致的材料去除是该加工过程的核心问题.利用摩擦学系统理论,构建了针对磨粒流-工件表面的摩擦学系统框架,得到了系统的主要结构元素、元素的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了磨粒流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的摩擦学机理,并讨论摩擦学机理与该摩擦学系统的关系,对从摩擦学角度认识磨...  相似文献   

19.
固体表面特性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摩擦学是研究作为相对运动的相互作用的表面及其有关理论与实践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因此,摩擦副材料的表面及其固体化学特性便不可避免地影响其摩擦学性能,对这方面所作的研究性尝试无疑会丰富我们关于固体化学和摩擦学的认识。 1.固体晶面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表1列出了晶粒钨在不同晶面上的摩擦系数,晶面分别为{110}、{210}、{100}面,同时还列出了吸附质H_2、O_2、CO_2、H_2S对摩擦系数的影响。从中可见,固体表面上不同晶面的摩擦学行为是有较大差异的。 一般而言,金属的摩擦系数,在原子密度最大、表面能量最低的晶面上有最低值。在体心立方结构中,一般为{110}面,在面心立方结构中为{111}面,在紧密堆集六方结构中为{0001}面。  相似文献   

20.
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现象的技术学科。国内外大量的事实已经证明:应用现有的摩擦学知识于生产实践中,可使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发挥最好的功能,节省能耗,延长检修周期和使用寿命,因而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注意学习和应用摩擦学知识。 我国自1980年成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专业委员会以来,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研究、学习和应用摩擦学知识的热潮,在某些部门如机械、冶金、石油等行业已经获得很大效益。但是就全国来看,发展并不平衡,对摩擦学的重要性认识并不普遍,因而最近几年摩擦学学会的活动又有减弱的趋势,尤其是这几年市场秩序混乱,各种伪劣油料和材料充斥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