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凯  王皓  唐振英  蒋鹏  韦韡 《锻压技术》2013,38(2):14-17
13B型钩尾框框体是铁路车辆车钩缓冲装置上的一种重要部件。13B型钩尾框框体为异形长轴类锻件,本文根据该零件尺寸和形状特点制定了辊锻制坯后进行模锻切边的锻造工艺。以刚塑性有限元法为基础,利用Deform-3D软件对13B型钩尾框框体制坯和模锻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13B型钩尾框框体在辊锻和模锻变形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金属流动规律,并利用改进的锻造工艺对该产品进行了工艺试验,工艺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采用多向挤压工艺为复杂枝权类控制臂锻件成形锻造预制坯。选取典型的复杂铝合金控制臂锻件,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研究了多向挤压成形过程中毛坯温度、材料流动速度、流线及挤压成形力和模锻成形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及模具充填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当坯料成形温度为540℃、模具加热保温至200℃时,挤压后两枝权温度为520℃,枝权头部温度约为480℃,无须进行二次加热。模锻成形材料变形均匀,模具充填效果好,飞边较小,表明挤压制坯与锻造型腔较好匹配。最后,通过多向液压机对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向挤压制坯成形工艺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控制臂锻件预制坯,该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杨栋  陈文琳  郑明玉  肖来斌 《锻造与冲压》2013,(11):52-52,54,56,58
转向节是汽车底盘上的关键零部件,机械性能要求高.形状复杂,成形难度大。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多采用卧式锻造成形。传统锻造工艺为锤上模锻,一般需要两次加热、自由锻制坯、锤上或者摩擦压力机上锻造成形。在加热时只能采用火焰加热或者电炉加热.而不能采用中频加热.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元法优化离合器毂体壳模锻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离合器毂体壳是一带有内外台阶深筒件,锻造成形难度大.依据深筒件的几何特征,利用轴对称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对其锻造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证明了利用开式模锻成形时,在深筒部位充不满;提出先锻造预制坯来合理分布终锻模膛中坯料金属,然后再开式模锻的成形方案;分析了在成形过程中预制坯形状和倾斜角度是产生充不满和折叠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了在终锻成形过程中不会产生折叠和充不满的预制坯的形状及角度范围,其范围是11.3°~20.5°和32.9°~45.0°.其结果为优化工艺设计,缩短产品试制周期,生产出合格质量的锻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值模拟对TA32钛合金壁板类弧形锻件的锻造成形过程进行不断地迭代优化,制定出5火次制坯和1火次模锻的工艺方案.锻件一次试制成功,产品外形尺寸合格、组织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6.
针对CH1018转向节锻件,基于其形状、结构和锻造成形工艺,分析了其在模锻中的成形难点,并结合锻造工艺方案及主锻造设备吨位的计算,对预锻模型腔及其飞边槽进行了优化设计,飞边槽采用双仓结构,飞边桥间隙由4 mm优化至3 mm,桥宽由10 mm增加至12 mm,并应用到实际批量化生产制造中。优化设计后采用机械压力机并结合制坯模具,对制坯、预成形工步进行了简化,得到的锻件充填效果好、结构紧凑、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由95. 6%提高至99. 2%。此设计实例为叉孔类复杂锻件的成形提供了一种在机械压力机上制坯与锤上模锻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两个典型锻件的成形方案,介绍铸坯模锻新工艺应用方法,详细阐述铸坯模锻工艺铸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及生产工艺过程,并对产品机械性能与常规锻造产品进行对比;对工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计算对比。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头细杆类长轴锻件在用摩擦压力机模锻时,不制坯或制坯不合理造成材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以带深孔的汽车转向臂为对象,对其锻造工艺进行了分析,工艺计算,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转向臂成形过程,分析金属流动情况、载荷、等效应力/应变等。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合理的制坯工艺和制坯尺寸,提高了锻造的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综合考虑动车组大型铝合金轴箱体大型锻件的锻造难度和铝合金的锻造特点,以生产出高质量、高合格率的产品为目的,设计了有效合理的模锻工艺。采用Deform有限元软件对工艺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锻造过程及终锻结束后锻件温度场、应力应变分布情况。根据实际生产条件,选用300 MN液压机按照此锻造工艺进行试生产。结果显示,试制生产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此锻造工艺是有效和可操作的。与以往的自由锻制坯相比,此锻造工艺中的模锻制坯有效改善了预制坯的表面质量,控制了预制坯的外形尺寸,消除了自由锻制坯过程中出现的折叠、裂纹等缺陷,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批量生产中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
汽车盘毂是汽车离合器总成的重要组成零件,要求具有高强、高韧、耐冲击、抗疲劳等综合力学性能。传统的生产工艺由自由锻制坯和机械加工生产,产品力学性能及材料利用率较低,且生产中煤炭炉加热能耗巨大,污染严重。本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进行产学研合作,提出汽车盘毂零件的精密闭式模锻成形工艺,并对成形工艺进行计算机仿真计算,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提出合理的锻造工艺;分析了零件精密闭式模锻变形过程的载荷变化规律、温度变化规律和摩擦系数对零件成形的影响,进一步修正了零件精密闭式模锻工艺。  相似文献   

11.
铝合金螺旋桨液态模锻模具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液态模锻方法成形螺旋桨工艺 ,设计了液态模锻工艺用锻件图和试验用模具 ,在模具上进行了螺旋桨的液态模锻成形试验 ,并测试了锻件性能  相似文献   

12.
高硅铝合金SC100_T6具有低热膨胀率和好的耐磨性,但是SC100_T6在室温下塑性差,不适合锻造,在高温下模具的摩擦因数大,增大了锻造的难度。详细分析活塞尾锻件结构尺寸和模锻成型的关键技术,制定了三步模锻成型工艺:预锻成型、终锻成型和切边,设计了模具结构。工艺实验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汽轮机大叶片模锻成形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国新 《模具技术》2004,1(6):26-30
分析了汽轮机大叶片应用现状、叶片特点、模锻成形关键点及其制造工艺方案,介绍了制坯工艺、成形模具设计以及大叶片模锻工艺要点。以B1080大叶片模锻成形为例,进一步阐述了只有采用合理的坯料图与制坯工艺、合理的模具结构、合理的模锻工艺才能锻造出高质量的汽轮机大叶片锻件。同时也说明采用多工序组合方法制定工艺,依据金属塑性流动规律设计模具,在确保锻件成形精度和内在质量的前提下探索大叶片锻件模锻成形技术。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内齿轮精锻模结构及参数计算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提出内齿轮热精锻成形的新型模具 ,论述了模具结构和模具齿形设计加工方法。该模具采用强力脱模装置 ,使锻件在锻击结束瞬间立即脱离凸模。解决了热锻件将凸模抱死这一关键技术问题 ,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圆柱从动齿轮坯原锻模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新型锻模结构。使用新型锻模 ,锻件无飞边 ,敷料减少80 % ,显著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壳体锻造工艺与锻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不锈钢壳体锻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锻造工艺性,制定了锻造工艺和锻模设计的优化方案,改善了锻造工艺性,达到了不锈钢壳体锻造技术上可行、质量上可靠和经济上合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唐全波  何鹏 《锻压技术》2007,32(3):16-18
某产品上用的一重要零件为薄壁曲面类零件,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机械加工制作,工序多,时间长,并浪费原材料.本文采用锻造成形工艺,锻模设计为曲面分模面模具结构,实现了薄壁曲面零件的锻造成形.零件成形后,无需再进行后续机械加工,产品的尺寸和形状均可直接达到使用要求.经过工艺试验和小批量的试生产考核,其尺寸和形状均能满足图纸技术要求,并且产品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好.与机械加工工艺相比,锻造成形工艺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滑动叉传统上采用开式模锻工艺生产,飞边大,材料浪费严重而且尺寸精度差。为了降低锻件成本,针对滑动叉的形状特征,提出一种无飞边模锻的新工艺,使预制毛坯在封闭的模腔内成形,实现净成形或近净成形。应用Deform 3D模拟研究了滑动叉无飞边锻造工艺过程,模拟验证结果表明,新工艺显著地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成形质量,降低了锻造载荷。  相似文献   

19.
用镦挤法进行闭式模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汽车锻件节材降本的需求下,闭式模锻工艺常用来替换原有的开式模锻工艺,但在锻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为了解决其中一些主要问题并提高锻件的性能,本文提出了在可分凹模中采用镦挤成形的方法,并设计制造了带有背压的滚珠导柱模架,进行汽车零件闭式模锻的工艺试验,完成了某汽车自动变速箱双联齿轮轴零件的可分凹模镦挤成形,使锻件材料消耗减少38.1%,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模具飞边高度的调整对锻造冲击力、模膛内部压力、齿形模大端变形和锻件实际飞边厚度增加产生的影响 ,得出控制模具飞边高度是简单、有效地提高半轴直齿圆锥齿轮精锻模具使用寿命的方法 ,在生产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