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通市河网格局特征及水环境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珍  刘波  姚红 《水资源保护》2008,24(4):31-34
对南通市河网景观格局与地表水污染的关系进行探讨。在对南通市的河网景观格局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定量计算了南通市河网景观格局指标,据此分析了不同排污功能河流的景观格局特点:①就污染程度来说,工业排污河流最为严重,生活排污河流次之,农业排污河流水质最好;②就河流污染物分布来说,工业排污河流最不均匀,生活排污河流次之,农业排污河流最为均匀。这与实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城市河网景观格局是影响污染物分布、运移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流域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格局分析是评估生态状况、诠释生态过程的有效工具。本文在介绍流域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流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并以PLM景观模型为例,论述了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耦合研究的概况。最后,文中还讨论了流域景观格局分析在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状况评估、河流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经济开发活动主要是在景观层次上进行,景观也是区域生态环境管理的基础单元之一,采用景观方法研究生态安全,可揭示不同景观类型间的迁移转化特征并进一步识别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其内在因素,对区域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基于GIS技术支持以1980年和2000年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在承德市武烈河流域景观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破碎度、分离度、优势度等景观格局指数和景观类型脆弱度为评价指标研究流域景观生态安全。与1980年相比,2000年武烈河流域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优势度下降,多样性和斑块分维数增大。1980年-2000年研究区除了耕地以外,其他景观类型的干扰程度均有所增加。总体来说,20年来研究区整体景观生态安全度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河流生态修复的尺度格局和模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董哲仁 《水利学报》2006,37(12):1476-1481
通过分析水文过程与生态过程的耦合特征,论证了流域尺度是编制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适宜尺度。讨论了景观空间异质性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提出了在流域和河流廊道两种尺度上改善景观格局配置的方法。特别指出了在河流廊道尺度下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的两个要点,一是增强地貌学意义上的空间异质性,二是改善生态水文学和生态水力学意义上的水文、水力学条件。本文还介绍了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生态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5.
通过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斑块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和面积加权平均形状破碎化指数4项景观格局指数,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从景观和像元层面探索了1995~2015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湿地面积呈现波浪状增长,其内部湿地类型变化较剧烈;②4项景观格局指数均表明研究区湿地呈越加破碎的变化趋势:③MSPA的分析结果与景观格局指数相一致,研究区湿地以"核心区"形态为主。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景观破碎化研究提供参考,并为区域景观格局优化、土地合理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景观格局变化评价的梯级水电开发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工程景观格局状况,通过建立水电开发建设规划方案的景观格局变化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水电开发规划方案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本方法应用于黄河上游黑山峡河段水电开发建设方案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规划方案实施后对原有生态环境均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对不同方案与研究区域生态现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红山峡、五佛、小观音和大柳树4个坝址均修建低坝的方案的景观格局指数最高,研究区域景观生态风险最小。最终确定该方案为最优方案,该方案对区域原有生态体系性质和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黄红 《中国水利》2013,(19):43-45
广州市河流水系丰富,水在支撑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分析构筑广州生态水城战略意义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水城建设的总体思路、格局和目标,并从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防洪潮减灾体系、水生态系统健康调控体系、水景观与水文化体系等方面阐述了水城保障体系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城市水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生态廊道,其功能的正常实现与否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判别并维护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从地理学视角探讨城市水域生态格局的科学内涵,辨析城市水域的自然基底类型,阐释城市水域格局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是影响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形成和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对城市用地布局、公共空间以及景观轴线具有明显导向作用。科学剖析并构建城市水域生态格局,可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对厦门市水域生态格局进行优化调控。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若尔盖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6,(7):58-63
以1989年、1995年、2005年、2007年、2012年的5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得到了若尔盖地区的湿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同时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若尔盖地区高原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情况,最后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文因子,定量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湿地总面积不断减少,1989—2012年,湿地总面积共减少5 231.40 hm~2;景观格局趋于复杂化,湿地景观退化严重;由不同湿地类型面积及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可知,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及景观破碎化最为明显,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在影响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退化的人文因子中,经济因子对研究区湿地景观格局的影响最为强烈。  相似文献   

10.
景观格局是影响河湖水环境与水生态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针对不同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而反映河湖环境与生态过程是河湖生态评价与修复的热点研究方向。且随着3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景观格局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使得多时空、多尺度下的景观格局分析更加简捷有效。在总结当前景观格局分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详细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景观格局对河湖水文过程、水质、水生生物以及水岸带区域等4个方面的影响路径及其研究方法与成果,并以珠江流域为例,进一步总结珠江流域类似研究结论,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最后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