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 前言液体二次能量载体是很重要的,将在市场上有相当的地位。它对于运输部门,是不可缺少的。有些地区不具备用管线提供能量的条件,必须用液体二次能量载体对这些地区的民用、商业和工业供热。除少数情况,目前的液体能量载体(例如汽车用汽油、柴油机燃料、轻燃料油和重燃料油)都是从原油生产的。但是,据预测.在下一世纪的前25年中,原油供应将减少,对液体能量载体越来越多的需求,单靠“传统”原油的转化,将不再能满足了。因此无论从供应条件或利润率来看,合成液态烃和能量醇的重要性均将提高,即使有可能加工  相似文献   

2.
3.
常致成 《广东化工》1994,(2):7-10,4
不饱和醇的生产发展有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日本早在1933年开始用鲸蜡油为原料,采用皂化蒸馏法制不饱和醇,用于各工业领域。该法曾普及一时,后因国际捕鲸协会禁止捕鲸,才被金属钠还原法和高压催化加氢法代替。  相似文献   

4.
氯代醇     
前言氯代醇或称氯醇是碳链中带有一个或几个氯原子和一个或几个羟基的有机化合物,除夹可宁(Jaconine)外,都是用合成方法制备的)。氯代醇的命名是从碳连上羟基位置开始,氯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基按顺序编号,例如:ClCH_2CH_2OH2—氯—1—乙醇 2—氯—1—丙醇 1—氯—2—丙醇(氯乙醇) (β—氯丙醇) (α—氯丙醇)ClCH_2CH_2CH_2OH  相似文献   

5.
6.
2003年世界洗涤剂醇的总生产能力为215.7万t/a,其中合成醇的生产能力占60%。2003年,北美地区洗涤剂醇的消费量为52.5万t,86%用于生产醇醚、醇醚硫酸盐、脂肪醇硫酸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脂肪醇甘油醚硫酸盐;西欧的消费量为64.1万t,77%用于生产醇醚、醇醚硫酸盐和脂肪醇硫酸盐;日本为11.7万t,66%用于生产醇醚。2004年我国洗涤剂醇的生产能力为32.7万t/a,产量8万t,其中天然醇的产量为7万t。我国生产合成醇的厂家有吉林石化、抚顺洗化和广东惠州石化,总生产能力为19万t/a,天然醇的主要生产厂家有大连华能化工厂、辽阳华兴化工集团公司、无锡东泰精细化工公司等。  相似文献   

7.
8.
9.
田艳青 《山西化工》2003,23(3):60-61,72
三甲胺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季节性市场需求变化大。为适应市场需求增产三甲胺,我们在确保质量、降低消耗的前提下。优化醇胺配比,提高三甲胺产量。  相似文献   

10.
高碳醇生产技术及产品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邸鸿  石俊学 《吉化科技》1995,3(4):24-31
  相似文献   

11.
杨艳红  娄玲 《中氮肥》2004,(5):23-24
我公司第一套20kt/a联醇装置自1995年9月建成并投产以来,产品质量一直保持优级品,催化剂初、中期,质量能达到分析纯的标准,因而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产品供不应求。为此,公司在2001年甲醇技改工程中,又新上了一套20kt/a甲醇装置,甲醇总生产能力达到了40kt/a,粗、精醇操作全部改为DCS控制,优化了操作。现将我公司40kt/a联醇装置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1997,(4):38-41
十六、十八混合醇是混合法PPVC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助剂,装置代号为CD-2103,其质量对稳定聚合及聚合乳液粒径双峰分布等有着重要影响。我公司从美国西方化学公司引进的年产2万吨混合法PPVC装置中使用的CD-2103是美国VISTA公司产品,按年产2万吨PPVC计,每年需要进口CD—2103约183吨。为节省外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公司利润增长,技术中心聚合工程研究室对国内生产CD—ZIO3的厂家进行了调研,建立了CD—2103的分析测试方法,对大连油脂化学厂、无锡合成化工厂提供的CD一2103进行了不同批次的质量全分析,并将结果及时反馈到生…  相似文献   

13.
合成醇与天然醇及其衍生物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以国外试验资料为依据,从合成醇与天然醇产品质量、其衍生物的生产工艺指标、表面张力与润湿力、生物降解性与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认为合成醇与天然醇及其衍生物的性能基本相同,合成醇可以替代天然醇使用。  相似文献   

14.
几种炔醇的合成及缓蚀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艾  钟传蓉  王建华  周红英 《精细化工》2001,18(9):550-552,557
采用醇钾催化法以二甲苯为溶剂 ,分别由丙酮、丁酮和甲基异丁基酮与乙炔合成了甲基丁炔醇、甲基戊炔醇和二甲基己炔醇。整个反应在常压下进行。研究了催化剂用量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三种炔醇产率的影响。最佳合成条件是 (根据炔醇种类不同 ) :n(KOH)∶n(酮 ) =1~1.4,反应时间 1~ 1.5h ,反应温度为 0℃ ,炔醇产率为 82 %~ 96 %。将炔醇和其他组分复配成缓蚀剂 ,在w(HCl) =15 %的盐酸中进行缓蚀实验。结果表明 ,甲基戊炔醇的缓蚀效率和对温度的稳定性优于其余两种炔醇。盐酸中添加质量分数 0 1%的甲基戊炔醇 ,并与其他缓蚀组分共同作用 ,在 80℃时 ,N80钢片的腐蚀速率可以降到 4 5g·m-2 ·h-1。  相似文献   

15.
16.
系统介绍了高碳醇的生产技术路线,重点介绍了以乙烯为原料的碳基合成工艺。指出最有前途的高碳醇生产方法是SHOP-OXO法和正构烷烃加氢-OXO法。建议我国在毗邻炼油厂和乙烯生产装置的地方同时建立α-烯烃和高碳醇生产装置。  相似文献   

17.
18.
水合萜二醇催化脱水制松油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小鹏  张运明 《广西化工》1992,21(3):4-6,19
  相似文献   

19.
20.
钱佩刚 《氮肥技术》2005,26(2):18-20
阐述净化新工艺与联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