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某单位实际生产中的电镀废水(Cr~(6+)质量浓度为1.5 g/L、pH值为2.1),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还原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对该废水中Cr~(6+)还原去除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0、4.5 g/L和4.2 g/L。还原处理后pH较低,需调节pH值至7.0左右形成沉淀去除。试验表明,采用焦亚硫酸钠做还原剂,代替原工艺中的亚硫酸氢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实际Cr~(6+)废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初始pH、反应时间、焦亚硫酸钠添加量对Cr~(6+)的还原效果的影响。在反应时间为60 s,初始pH值=2,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Cr~(6+)含量的15倍时,Cr6+浓度可降低至0.1 mg/L以下;缩短反应时间为20 s,提高初始pH值至3左右,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Cr~(6+)含量的20倍时,Cr~(6+)浓度可降低至0.1 mg/L以下;初始pH值在3左右,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的投加量为Cr~(6+)含量的10倍时,需要延长反应至180 s可达到Cr~(6+)浓度≤0.1 mg/L的排放标准。以此反应条件为基础,选取氧化还原电位(ORP)差值最大的时间间隔曲线,当ORP差值15 mV时,还原反应可达到终点,以此实现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加药量的自控。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含有活性羰基AC=C=O,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发生离解反应生成OH~-,使溶液的pH值升高。实验表明:100g活性炭能使150mL pH=2.42的酸性容液,在6min内pH值升高到6以上,经24h后,pH值接近9,在这过程中,溶液中不引入其它杂质离子。活性炭的这一特点可用于既提高pH值,又不能引入Na~+、K~+等离子的酸性废水处理及催化氧化法处理酸性含Ni~(2+)、Ca~(2+)、CN~-的电镀混合废水等。  相似文献   

4.
采用壳聚糖(CTS)对K_2Cr_2O_7中的Cr~(6+)离子进行吸附,探讨了pH值、铬离子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了CTS对Cr~(6+)离子吸附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17,(11):2084-2087
酒糟采用1 mol/L硫酸和2 mol/L盐酸混合溶液(体积比1∶1)室温下改性6 h,冷冻干燥,进行FTIR表征,研究其对电镀废水中Cr~(6+)、Ni~(2+)吸附特性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经酸改性后酒糟有效官能团数目增多;对于初始浓度20 mg/L的Cr~(6+)、Ni~(2+)的溶液,在Cr~(6+)pH=5.0、Ni~(2+)pH=7.0,改性酒槽投加量30 g/L,在20℃吸附30 min时,改性酒糟吸附Cr~(6+)、Ni~(2+)的效果最好;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很好的反映吸附过程;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改性酒糟对Cr~(6+)、Ni~(2+)的等温吸附。  相似文献   

6.
Cr~(6 )是一种有毒物质,因此,对含Cr~(6 )废水必须进行处理。目前,含Cr~(6 )废水的处理方法较多,如化学还原法(铁盐还原法、铁屑法、铁分过滤法、二氧化硫还原法、活性炭法等)、铁氧体法、沉淀法、电化学法、离子交换法等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用化学还原剂首先把Cr~(6 )还原为Cr~(3 ),然后用石灰调节pH值至7.5~8.5,以Cr(OH)_3的形式回收。此法具有成本高、沉渣多,给清理沉渣带来一定困难等缺点。  相似文献   

7.
不溶性稻草黄原酸酯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稻草为原料,制成了稻草黄原酸酯,并用其处理含Cr~(6+)、Fe~(2+)、Cu~(2+)、Hg~(2+)等重金属离子废水,收到满意结果。废水经处理后,重金属含量均在废水排放标准以下。本文就废水pH值、酯剂用量、酯的储存寿命等因素对重金属脱除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8.
上钢五厂在镀铬生产废水中含有浓度100~150毫克/升的Cr~(6 ),经采用加H_2SO_4调至pH=2,再按Cr~(6 )含量加入Na_2SO_3与之反应。当废水中有Cr~(3 )时,还需用NaOH把废水再调至pH=7~8,使之生成沉淀(即Cr(OH)_3),之后加入高分子凝聚剂  相似文献   

9.
多数电镀污泥含有Cr(Ⅵ),对环境危害性极大,但其又是重要的稀有金属,对其资源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N-辛基吡啶氯盐([OPy]Cl)离子液体为萃取剂,正戊醇为稀释剂,采用溶剂萃取法进行电镀污泥硫酸浸出液中Cr~(6+)的萃取分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N-辛基吡啶氯盐([OPy]Cl)离子液体对Cr~(6+)具有较好的萃取选择性,而对于Fe~(3+)的萃取能力较弱。探索[OPy]Cl萃取剂对萃取分离Cr~(6+)、Fe~(3+)的方法,不仅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不会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为湿法冶金工业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冶金分离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用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方法的实质是先将六价铬(Cr~(6+))还原成三价铬(Cr~(3+)),然后调节 pH 值使其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从而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在处理形式上有槽内处理法和集中处理法两种,但是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用化学法处理过的废水均不能回用,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本文介绍的槽  相似文献   

11.
将自制的生物高分子催化剂CG和双氧水加入到活性艳蓝BRV模拟染色废水中,构建催化脱色体系,探究染色废水中存在不同用量的盐、碱、酸、氧化剂和还原剂等对该体系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染色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盐(氯化钠、硫酸钠)、碱(少量氢氧化钠,染液pH小于11)、酸(盐酸)、氧化剂(过硫酸铵)对CG/双氧水催化体系脱色有利;染色废水中含有碳酸钠、少量氧化剂高锰酸钾或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对CG/双氧水催化体系脱色影响不大。说明CG/双氧水催化体系对复杂成分的染色废水都有良好的脱色效果。但CG/双氧水催化体系中含有大量氢氧化钠(染液pH大于11)对脱色不利。此外,催化剂CG与氧化剂过硫酸铵组成的催化氧化体系,以及催化剂CG与还原剂亚硫酸氢钠组成的催化还原体系对活性染料染色废水也有良好的脱色效果。而且研究表明,催化剂CG/双氧水体系对含有盐和碱的模拟活性染料染色废水具有良好的脱色效果,其最佳脱色工艺为:催化剂CG用量为0.5 g/L,40℃脱色处理30 min。  相似文献   

12.
模拟电镀废水成分,在实验室中配制含有Cu^2+、Ni^2+和Fe^3+的模型溶液为研究对象,先用碱沉淀得到混合电镀污泥;再用硫酸浸出污泥得到混合溶液,用氨水调控溶液的pH值,探求从中分离Fe^3+的条件;然后根据溶度积原理阐述从溶液中分离昭’的原理,确定分离条件;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所确定的分离条件(pH值)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上吻合,表明溶度积原理对混合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化学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简易设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所用的含铬废水化学处理法多数为间歇操作,即废水在贮存池达到一定容量后测定 pH、Cr~(6+),根据测得的数据一次性投酸、投药,投药的比例根据 Cr~(6+)的浓度范围改变。然后搅拌反应一定时间后,再取样测定处理结果,合格排放,不合格时需要重复上述处理全过程。这要求工厂必须具有一定规模的分析化验室,并要有具有一定水平的化验员,而且分析化验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无形中降低了废水处理设施的利用率。现有许多小电镀厂,尤其是乡镇企业不具备上述条件,虽然有废水处理设备,但运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下面介绍一下我厂现用的废水处理设施,供电镀同行参考。工艺流程说明:水池中废水达到一定容积需要处理时,开回水阀门,关排小阀门,启动水泵,观察废水流量计,调节阀门使流量稳定,然后开启进酸阀门和进药阀门,从取样口取样测 pH 控制 pH<3,再滴二苯(月皆)肼测 Cr~(6+),控制处理后的废水滴二苯(月皆)肼后显微红色或无色,最好控制在微红色,因不显色则表示 Cr~(6+)无检出,证明还原剂的投量已超过反应终点,浪费还原剂。记录三个流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不同浓度、不同培养时间、不同pH条件下Cu、Cr、Ni三种典型重金属污染物对电镀废水生化处理单元中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价态的重金属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存在着明显的低浓度抑制效应,以活性污泥微生物脱氢酶活性表征的重金属毒性大小的顺序为:Cu~(2+)Cr~(6+)Ni~(2+)Cr~(3+)。重金属处于离子态时,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抑制较大;当Cu~(2+)溶液pH值=8、Cr~(3+)溶液pH值=7、Ni~(2+)溶液pH值=10时,三种重金属离子几乎处于完全沉淀状态,此时对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抑制最低;当pH值为8时,三种混合重金属溶液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的抑制率最低。当污泥的暴露时间在0~5h时,5mg/L的重金属浓度即可让脱氢酶活性抑制率达到60%~90%;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Cu~(2+)对其的抑制率最高,其次为Cr~(6+)和Cr~(3+),Ni~(2+)最低。  相似文献   

15.
这里所利用的含铬废水,是制药厂在生产普鲁卡因时,采用重铬酸钠作氧化剂,而排放出來鉤含铬(Cr~(3+)、Cr~~(3+))有毒废水,这种废液呈深绿色,并隐约带有黄色。它含有硫酸40~60%,部分硫酸铬、硫酸钠及少量六价铬。对含铬废水的利用,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经济价值,并因地制宜地和我厂现有产品结合,而选定生产三氧化铬,再用其制绿抛光膏和硫酸铵,这样一条工艺路线较为理想,其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钴氨络合物具有良好的同时脱硫脱硝能力,但是在吸收的过程中,[Co(NH_3)_6]~(2+)易被氧气氧化为[Co(NH_3)_6]~(3+)而失去络合NO的能力。为了使反应循环进行,需将[Co(NH_3)_6]~(3+)还原为[Co(NH_3)_6]~(2+)。利用碘离子和溴离子做为[Co(NH_3)_6]~(3+)的还原剂,搭建再生实验台开展pH值、温度以及卤素离子浓度对[Co(NH_3)_6]~(3+)转化率影响的实验研究,比较2种离子的还原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溴离子相比,碘离子还原[Co(NH_3)_6]~(3+)的反应速率更快,达到平衡的时间更短,[Co(NH_3)_6]~(3+)的转化率更高,还原效果更好。pH值降低、温度升高可促进碘离子和溴离子对[Co(NH_3)_6]~(3+)的还原。浓度提高对碘离子还原[Co(NH_3)_6]~(3+)的影响很小,但可提高溴离子做还原剂时[Co(NH_3)_6]~(3+)的转化率。当溶液的pH值为9.8,温度为50℃,浓度为0.03 mol/L时,碘离子做还原剂的[Co(NH_3)_6]~(3+)转化率最大可达52%,溴离子做还原剂的[Co(NH_3)_6]~(3+)转化率最大可达33%。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亚硝酸钠-过氧化氢混合氧化剂将海带浸泡液中的碘离子氧化为碘酸根离子,并以其为氧化剂进一步氧化海带浸泡液中的碘离子生成单质碘,达到回收碘的目的。研究了利用混合氧化剂制备碘酸根离子的反应条件,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100 mL的含碘量为498 mg/kg的海带浸泡液需要加入混合氧化剂的量分别为50 μL 8%(质量分数)亚硝酸钠溶液、150 μL 30%(质量分数)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碘离子物质的量比为3.5∶1)。将制得的碘酸根离子作为氧化剂氧化碘离子,考察了pH、碘离子与碘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对海带浸泡液中碘离子氧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2.0、碘离子与碘酸根离子物质的量比为5∶1、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最优条件下,碘的氧化率为94.96%。  相似文献   

18.
选用含有AKD的废水作为造纸纸浆施胶剂处理模型,探讨了废水处理技术。利用化学氧化法处理AKD废水,使其能达到废水处理指标。通过调节pH、氧化剂用量、温度范围来考察氧化剂的处理能力。研究发现,氧化剂氧化AKD废水的最佳条件为pH初值为2,温度低于70℃,通过化学氧化综合处理后,TOC(总有机碳)10 mg/L,满足电解一次盐水指标,实现循环使用,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为更好地使活性炭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pH值、离子强度和共存离子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由于Cr(Ⅵ)在水溶液中的形态分布受到p H值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对吸附Cr(Ⅵ)适宜的pH值为3。随离子强度的增大,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量减小。共存离子Cd(Ⅱ)使Cr(Ⅵ)吸附量降低。  相似文献   

20.
气体浮上法治理电镀废水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气浮法治理电镀废水从资料看,按Cr~(6+)浓度计大都低于50mg/L。通常采用FeSO_4·7H_2O为还原剂,液碱作为pH调节剂,两者均在同一进水管道按先后顺序投加混合。这种投加方法,给气浮法治理电镀废水带来很大的局限性。特别遇到塑料电镀之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