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十二醇、马来酸酐、正丁醇和亚硫酸氢钠为原料,通过单酯化、双酯化和磺化反应合成了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对单酯化、双酯化和磺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考察。十二醇与马来酸酐的单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马来酸酐):n(十二醇)=1.0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180 mi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与正丁醇双酯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正丁醇):n(十二烷基马来酸单酯)=1.5,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用量(基于总反应物的质量)为0.50%,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90 min;十二烷基正丁基马来酸混合双酯与亚硫酸氢钠磺化反应的适宜条件为:n(亚硫酸氨钠):n(十二烷基正丁基马米酸混合双酯)=1.25,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95℃。在此优化反应条件下,十二烷基正丁基琥珀酸混合双酯磺酸钠的总收率为88.55%。  相似文献   

2.
《精细石油化工》2015,(6):47-50
以锡类化合物催化癸二酸和异辛醇为原料合成了癸二酸二异辛酯,以GM-1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条件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在反应温度190℃,原料配比n(癸二酸)∶n(异辛醇)=1∶2.4,w(催化剂)=0.05%,反应时间7h条件下,酯化反应转化率99.5%以上,高温脱醇过程中粗酯的性能稳定。粗酯直接过滤即可得到产品,处理方法简单,不需要蒸馏,不产生液废和固废,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粉煤灰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质量比为1∶1∶1的ZrOCl2、FeSO4和粉煤灰制备了粉煤灰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制备条件为陈化时间12h,浸渍液硫酸的浓度为0.25mol/L,浸渍2h,120℃下干燥24h,600℃下焙烧3h。将该催化剂用于异辛醇与马来酸酐合成马来酸二异辛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异辛醇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带水剂的种类及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在异辛醇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为2.5、催化剂用量为马来酸酐质量的6%、带水剂二甲苯的用量为异辛醇体积的42%、反应时间3.0h的条件下,酯化率达93.2%。所得产物易分离纯化,操作过程简单易行。粉煤灰复合型固体酸催化剂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对环境友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在聚丙烯酸高碳醇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三元聚合反应的基础上,引入醋酸乙烯酯单体,合成了一种马来酸酐型复合降凝剂.考察了原料配比和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n(丙烯酸十六酯/丙烯酸十二酯)∶n(马来酸酐)∶n(苯乙烯)∶n(醋酸乙烯酯)=6∶1∶1∶1,n(丙烯酸十六酯)∶n(丙烯酸十二酯)=3∶2,引发剂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8%,甲苯质量约为反应物总质量的40%,总反应时间为10 h.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降凝剂可使高蜡柴油的冷滤点降低4℃.  相似文献   

5.
以固体超强酸SO_4~(2-)/SnO_2-Al_2O_3为催化剂,马来酸酐和环己醇为原料,经酯化-异构化反应一步合成富马酸单环己酯。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反应条件对富马酸单环己酯收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和FTIR技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SO_4~(2-)/SnO_2-Al_2O_3催化剂制备条件为:n(Sn)∶n(A1)=9.5∶1、浸渍液硫酸的浓度3.0 mol/L、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3 h。由正交实验得到合成富马酸单环己酯的优化反应条件为:环己醇与马来酸酐的摩尔比2.0∶1、SO_4~(2-)/SnO_2-Al_2O_3催化剂用量0.6 g、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富马酸单环己酯的收率可达76.61%。SO_4~(2-)/SnO_2-Al_2O_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固体超强酸催化涤纶废料制备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自制的固体超强酸SM为催化剂,以涤纶(PET)废料和异辛醇(2-EH)为原料合成了对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OTP),最佳反应条件为:n(PET):n(2-EH)=1:3.8,m(SM):m(PET):1:8.4,反应温度为210-220℃,反应时间3h,DOTP收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7.
采用控制酯化率和非外加相转移催化剂的方法,在敞开体系中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仲辛基磺基琥珀酸混合双酯钠。最佳工艺条件为:n[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n(马来酸酐)=1.00:1.10,于140℃单酯化反应2.5 h,得到单酯化率为99.8%的单酯化产物;n(仲辛醇):n(马来酸酐)=4.0:1.0,加热介质温度为220℃,双酯化反应3.5 h,得到双酯化率为94.96%的双酯化产物。n(亚硫酸氢钠):n(马来酸酐)=1.10: 1.00,加热介质温度为190℃,磺化反应4.5 h,产物的表面张力为30.9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1.26×10~(-4) mol/L、乳化力为4.46 min、渗透力为3.35 s、分散力为91.85%、去油污力为98.93%。与磺基琥珀酸二辛酯钠盐(快T)和月桂醇聚氧乙烯醚(7)磺基琥珀酸单酯二钠盐(LESS)进行性能对比,产物分散力、去油污性能较快T均得到了改善;与LESS相比,渗透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液相法酯化合成马来酸二丁酯是典型的酸催化反应。本论文研制了系列γ Al2O3系、硅铝系催化剂,用于马来酸二丁酯的合成;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制备工艺,以及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并加法制备的SiO2/Al2O3(x(Si)/x(Al)=1/1,沉淀pH值6 0)催化效果最好,在120℃、催化剂用量为1 0g、n(酸)/n(醇)=1/4下,反应3h,马来酸转化率达73 31%。  相似文献   

9.
谭强  万辉  管国锋 《石油化工》2005,34(4):372-375
以SO2-4/TiO2-Al2O3固体酸为催化剂、均苯四甲酸二酐和异辛醇为原料合成均苯四甲酸四异辛酯(TOPM)。考察了Al含量、硫酸的浓度、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n(Ti)∶n(Al)=1∶0.3、硫酸的浓度为0.5mol/L、焙烧温度为673K时催化剂活性最好。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佳酯化反应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相对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质量)为1.8%、反应时间3.0h、异辛醇与均苯四甲酸二酐摩尔比为7∶1;在该条件下,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转化率可达到99.60%。催化剂重复使用7次后,均苯四甲酸二酐的转化率仍可达到96.50%。利用红外光谱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物中没有副产物,反应选择性很高。  相似文献   

10.
实验以不同类型的有机锡化合物为催化剂,研究了乙酸苄酯的酯化反应,考察了不同类型的有机锡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和带水剂等因素对乙酸苄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Ph_3SnCl对合成乙酸苄酯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w(催化剂)=1.5%,n(乙酸):n(苯甲醇)=2.5:1,n(甲苯):n(苯甲醇)=0.60,温度110℃,反应150 min条件下,乙酸苄酯收率可达95.8%,且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1.
铌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正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铌酸为催化剂合成了马来酸二正丁酯,在醇/酐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3%,回流反应2.5 h条件下,酯收率达97.3%。催化剂不经处理可循环使用多次,且不污染环境,与一些常见的催化剂相比,其优点明显。  相似文献   

12.
实验以马来酸酐和甲醇为原料,用玻璃球负载纳米级SO42-/TiO2固体超强酸作酯化催化剂,硫脲为异构化试剂,一步催化合成富马酸二甲酯,考察了富马酸二甲酯的合成条件和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效果。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马来酸酐)∶n(甲醇)=1∶6.0,超强酸用量2.8%,硫脲用量3.5%,回流反应3.0h,富马酸二甲酯收率为95.6%;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富马酸二甲酯收率为89.3%。  相似文献   

13.
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法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Zn/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原粒度连续流动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顺酐加氢和1,4-丁二醇脱氢耦合制备γ-丁内酯的催化性能;采用XRD和俄歇电子能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和助剂Zr的含量以及竞争吸附剂对催化剂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催化剂制备条件为:Cu质量分数15%,Zn质量分数10%,Zr质量分数3%~5%,柠檬酸为竞争吸附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温度230~240℃,压力0.03~0.05 MPa,原料液态空速0.3~0.5 h-1,1,4-丁二醇与顺酐的摩尔比1.6。在该反应条件下,顺酐转化率、1,4-丁二醇转化率和γ-丁内酯选择性均约为99%。  相似文献   

14.
首次将氧化铝用于催化合成马来酸二辛酯。最佳条件,塑酐摩尔比为3.0:1,氧化铝用量为酐质量的4%,回流反应1h,转化率达99.5%,收率为88.1%,该催化剂价廉易得,可循环使用多次,不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15.
富马酸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以含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新型复合催化剂 ,以顺酐为原料合成富马酸。探讨了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 ,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所需水量对产率的影响。反应的最优条件为 :1 5g顺酐和 2 5m L水反应 ,加入0 .1 g催化剂 ,1 0 2℃回流 1 h,产率可达 93% ( w)以上。与盐酸催化剂相比 ,本催化剂用量少 ,不腐蚀设备  相似文献   

16.
将改性骨架镍催化剂、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用于"一锅法"水相顺酐催化加氢合成丁二酸,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反应温度、反应压力、顺酐用量及催化剂用量对该反应的影响,并用XRD和TEM法对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胶体溶液法制备的负载型纳米Pd/AC(AC为活性炭)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在353 K、1.0 MPa、顺酐1.96 g、水20mL、2%(w)Pd/AC催化剂0.020 g的优化条件下反应177 min时,顺酐转化率达100.0%,丁二酸选择性达99.8%。Pd/AC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该催化剂连续使用10次后仍能维持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新鲜Pd/AC催化剂中Pd颗粒分散均匀,粒径为1~4 nm;连续使用10次后Pd/AC催化剂部分发生团聚,但仍存在大量的纳米级Pd晶粒,使反应稳定进行。  相似文献   

17.
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在引发剂(BPO)的作用下反应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再与混合高碳胺酰胺化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正交实验对产率影响的研究,获得聚合反应的较优工艺条件:n(马来酸酐)∶n(苯乙烯)=1∶1,聚合反应温度80℃,溶剂用量(质量分数)90%,引发剂用量(以原料总量计)1.0%;通过酰胺化反应中各因素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得到制备目标产物的较优条件:SMA与混合高碳胺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1.5%,酰胺化时间为5h。当加剂量为0.3%时,试验原油可降低7℃。  相似文献   

18.
制备了Bi掺杂的钒磷氧(VPO)催化剂(VPOBi);分别以正丁烷和混合碳四为原料,考察了Bi掺杂量对VPOBi催化剂选择性氧化碳四烃性能的影响。在653K、气态空速2000h~(-1)条件下,正丁烷在Bi掺杂量(摩尔分数)为0.3%的VPOBi催化剂上所得顺酐收率最大(40.4%),混合碳四在Bi掺杂量为0.2%的VPOBi催化剂上所得顺酐收率最大(49.2%)。采用XRD,BET,SEM,H_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表征结果表明,Bi的掺杂使VPO催化剂中暴露的(020)晶面显著增多,改变了催化剂的形貌,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提高了催化剂晶格氧的反应性能,使晶格氧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被H_2还原,从而显著改善了VPO催化剂选择性氧化碳四烃制顺酐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