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基丙烯酸与木薯淀粉接技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南方地区特有的木薯淀粉与部分中和的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研究了单体转化率、淀粉接枝率和接枝效率与甲基丙烯酸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甲基丙烯酸中和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单体浓度为1.5mol/L,引发剂浓度为1.0m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2h,中和度>80%时,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较高,单体中和度对接枝反应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
淀粉/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及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淀粉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当引发剂浓度为4.5×10(-3)M/L,MMA浓度为0.225M/L,在30℃反应3.5h时,单体转化率C%=90.5%,接枝率G%=62%,接枝效率GE%=70%,接枝支链的粘均分子量M=×10(-3)。接枝共聚物及其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物浇铸成膜后,用黑曲霉在无机盐营养培养基中降解40天,失重率分别为32%和23%,表明淀粉/MMA接枝共聚物可作为生物降解塑料使用。  相似文献   

3.
尼龙66纤维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高锰酸钾/硫酸为引发剂,用尼龙66纤维与丙烯酸进行接枝共聚,研究了尼龙66纤维接枝率与硫酸浓度,高锰酸钾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预处理时间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为0.2mol/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时,接枝率较高,尼龙66纤维的预处理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铈离子引发壳聚糖与MMA接枝共聚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乙酸水溶液中,以铈盐为氧化还原引发剂,在氮气存在下,壳聚糖与MMA可发生接枝共聚反应。接枝百分比及均聚物百分含量依赖于反应温度、时间和引发剂的浓度,但不依赖于单体的浓度。表观活化能为74.4kJ/mol。接枝物不溶于壳聚糖的溶剂,在丙酮中发生溶胀现象。  相似文献   

5.
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速率及反应机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玉米淀粉与丙烯腈在高锰酸钾引发下的接枝共聚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由实验结果得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对接枝反应速率的影响,并由此关联出接枝反应速率表达式:Rg=k「KMnO4」^1/2「AN」「AGU」^1/2。由接枝反应速率和反应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求得接枝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力为Eag=30.74kJ/mol。用顺磁共振原位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在接枝反应锰离子价态的变化物和淀粉的氧化程度,并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以氧化后的木薯淀粉为接枝骨架,制备了氧化淀粉-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考察了氧化剂浓度对黏度及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氧化剂浓度为0.04mol/L,引发剂浓度为9×10-3mol/L,单体浓度为1.0mol/L,反应温度为65℃,反应3h时,反应体系的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较高.通过红外光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7.
制备新型相容剂——聚丙烯固相接枝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用固相接枝共聚方法制备聚丙烯接枝苯乙烯共聚物(PP-g-PS),详细考察了聚丙烯与引发剂的品种、反应温度、苯乙烯与引发剂的浓度等地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P-g-PS具有较高的接枝率。共聚PPJ340与PP粉接枝率均较均聚PPF401为高;将3种引发剂(BPO、TBP、DCP)进行比较在相同的下,以TBP作为引发剂的接枝率最高;接枝率随ST/PP质量比增大与反庆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将PP-g-PS  相似文献   

8.
ABS树脂合成中影响PB-g-SAN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式,以K2S2O8为引发剂引发聚合,合成了一系列PB-g-SAN接枝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和橡胶(PB)含量对PB—g—SAN接枝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并将K2S2O8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随氧引发剂K2S2O8用量逐渐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引发剂用量大少时,不能满足聚合要求,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也会降低.随着分子量调节剂(TDDM)用量的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逐渐降低。随胶含量的增加,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经逐渐降低.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聚合有利于接枝反应的进行,在PB含量相同时,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的PB-g-SAN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比采用K2S2O8合成的接枝共聚物接枝率高。  相似文献   

9.
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正已烷/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溶液法合成了丙烯腈-三元乙丙橡胶-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ES)。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称量法计算接枝参数,并就接枝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了反应时间、引发剂浓度、EPDM含量及St/AN质量比等条件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引发剂浓度及EPDM用量可得到具有较高接枝参数的AES。用热重分析法表征了产物的热性能,表明AES耐热性优于ABS。  相似文献   

10.
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乙酸乙烯酯为接枝单体,制备了红薯渣接枝乙酸乙烯酯接枝共聚物,通过IR及SEM等测试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红薯渣接枝乙酸乙烯酯聚合反应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红薯渣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关联出在低引发剂浓度下,接枝聚合反应的速率方程为:Rg∝K[M]~(0.37)[AGU]~(0.57)[APS]~(0.28)。  相似文献   

11.
异戊二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三元稀土催化剂[Nd(P204)3-Al(i-Bu)3-BrCH2CH2Br]以顺序聚合法合成异戊二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研究了共聚合反应特征。用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表征嵌段共聚物,它有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75.6℃,96.5℃),有优良的耐溶剂性和较好的力学性能。含28.2%丙烯腈的嵌段共聚物(生胶)的断裂强度为0.53MPa,屈服强度为0.50MPa,断裂伸长率为261%,弹性模量为1.86MPa。  相似文献   

12.
炭黑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炭黑(CB)为导电组分填充聚丙烯制备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在分散剂作用下,炭黑可较好地分散在聚丙烯中,赋予材料导电性能,导电阚值为8%(质量)左右。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该复合材料的热性能进行了分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形态,表明炭黑以葡萄状聚集体的形态存在是复合材料具有低导电阉值和良好导电性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三甲基烯丙基氟化铵(TM)的制备及其与丙烯酰胺的共聚。对TM的合成条件进行了探讨,对引发体系、温度,单体配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用IR、NMR、差热分析及化学分析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制造系统发展对智能在线检测前端提出的新要求,提出采用专用信号处理芯片(DSP)构成的多CPU并行结构进行数据处理,利用专家系统技术、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神经网络等方法进行智能在线检测前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用衰减全反射(ATR)和反射吸收(RA)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聚醚矾(PES)和聚醚醚酮(PEEK)的紫外光氧化降解反应。结果表明:PES在紫外线照射下明显被氧化,产物中形成大量的羰基和羟基,苯环被破坏生成脂肪链。PEEK也有类似的情况,其共轭的二苯酮结构单元随光照时间增加明显减少,同时有新化学环境的羰基出现,醚或C-O吸收的变化也可看到。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阳离子单体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及其与丙烯酰胺(AAM)的共聚物,对单体及共聚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此阳离子型共聚物的稀溶液性质,包括导电性质和粘性行为。  相似文献   

17.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滑移与挠度耦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界面滑移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组合梁刚度,增大变形,影响构件性能。为定量研究组合梁界面滑移对构件性能的影响,对11根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进行了静力试验,描述了连续组合梁的滑移和挠度分布规律,建立了不同边界条件和不同荷载作用下的简支组合梁滑移挠度联合微分方程组,利用叠加法建立了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滑移和挠度的解析解计算公式。利用解析公式对17根连续组合梁试件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计算结果表明,剪力连接程度对挠度有一定影响,当剪力连接度达到完全连接后,增大剪力连接度对挠度影响很小;当剪力连接度在0.6~1.0范围内时,界面滑移引起的挠度增量小于5%;同时,随连续组合梁剪力连接度的降低,连续组合梁界面滑移逐渐趋近于无剪力连接的叠合板滑移值。  相似文献   

18.
虚拟设计环境建立与OpenGL和VRML的研究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在分析OpenGL平台和VRML语言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虚拟设计环境的特点,提出了通过VirtualC++5.0和OpenGL Optimizer开发产品虚拟设计系统的方法与思路,建立了虚拟设计和场景浏览器VRCADE1.0,该系统具有三维造型、材质与表观设计、场景编辑等功能,并支持VRML2.0。  相似文献   

19.
以权香酸皂为乳化剂,对松香树胆的乳化条件进行了探讨,考察了松香树脂乳液的稳定性,并将稳定的松香树脂液公不同比例与天然胶乳混合,研究其复合稳定性,结果表明,混合时入适量的TX-10,可在较宽的配比范围内得到稳定的复合乳液,为水乳型橡胶压敏胶的生产提供了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20.
致密岩石渗透特性参数的测量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定储油气层岩石的渗透特性参数(例如,渗透率和孔隙度)是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的一项基础工作,而对于低渗透致密岩石的渗透率,由于室内实验时流体流动速率很小,采用常规岩芯方法难以直接测量。根据实验室的岩芯分析装置和实验过程,通过数值求解描述流体在多孔介质中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和自动拟合岩样上、下流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建立了识别岩芯渗透率和孔隙度的最优化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解法。最后,通过理论验证和实测数据计算说明了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