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缅甸七星塘矿山在开采爆破中含水孔装药施工困难的问题,采取了孔底间隔装药技术。根据孔底间隔装药爆破机理,参考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参数,结合本矿山开采爆破的情况,进行现场实验,确定了孔底间隔装药技术的实施原则:控制最大间隔长度和最小药柱高度,获得了最大间隔长度为炮孔孔深的21.7%,药柱高度减少比例最多为30%的数据。采用孔底间隔装药技术解决了缅甸七星塘矿山开采爆破中含水孔装药施工的困难,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孔底间隔装药技术在其他矿山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缅甸七星塘矿山在开采爆破中含水孔装药施工困难的问题,采取了孔底间隔装药技术。根据孔底间隔装药爆破机理,参考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参数,结合本矿山开采爆破的情况,进行现场实验,确定了孔底间隔装药技术的实施原则:控制最大间隔长度和最小药柱高度,获得了最大间隔长度为炮孔孔深的21.7%,药柱高度减少比例最多为30%的数据。采用孔底间隔装药技术解决了缅甸七星塘矿山开采爆破中含水孔装药施工的困难,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孔底间隔装药技术在其他矿山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台阶爆破垂直中深孔间隔装药技术的理论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炮孔装药结构是影响台阶中深孔爆破效果与技术经济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压缩应力波和准静态气体压力共同作用理论,分别对露天矿垂直中深孔爆破孔底间隔、分段装药和径向不偶合装药三种间隔装药结构的爆破作用原理进行了基本分析和讨论,同时根据在水厂铁矿进行的工业应用试验及其结果,提出了应用间隔装药技术的基本原则,为此项技术在爆破生产中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炮孔水压爆破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云鹏 《爆破器材》1997,26(2):21-26
文中论述了炮孔水压爆破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炮孔水压爆破在混凝土基础,大块岩石的二次破碎、深孔底剖水间隔装药爆破及蓼产是爆破中的具体方法和工艺过程。最后指出,炮孔水压爆破具有爆破块度均匀等优点,是安全,经济和有效的爆破技术。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规模、高强度岩土爆破工程难度大的特点,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8000万方岩土爆破工程为背景,通过采用等边三角形布孔斜线起爆网路、径向耦合-不耦合装药轴向孔底空气间隔定向卸压爆破装药技术、预留孔底保护层缓冲爆破等施工关键技术,提高了岩石破碎效果,大块率降低了10%~30%,爆破振速降低了15%~25%,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边坡和建基面岩体,对类似大规模岩土爆破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规模、高强度岩土爆破工程难度大的特点,以舟山绿色石化基地8 000万方岩土爆破工程为背景,通过采用等边三角形布孔斜线起爆网路、径向耦合-不耦合装药轴向孔底空气间隔定向卸压爆破装药技术、预留孔底保护层缓冲爆破等施工关键技术,提高了岩石破碎效果,大块率降低了10%~30%,爆破振速降低了15%~25%,同时也有效地保护了边坡和建基面岩体,对类似大规模岩土爆破工程的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孔底起爆落矿工艺及爆破孔网参数优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通过孔底起爆落矿工艺试验,孔底起爆孔网参数的优化试验、动光弹爆破模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孔底起爆落矿工艺较传统的孔口起爆,改善了爆破效果,节省了爆破器材费用,提高了矿山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装药结构影响爆破效果的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铅柱为爆破介质做了偶合连续装药药包与孔底留有间隙与不留间隙,以及不偶合连续装药与间隔装药药包与孔底留有间隙与不留间隙的爆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装药结构中极大地影响爆破效果的因素是药包与孔底之间的间隙。同时,作者还得到与现有理论计算不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定向卸压隔振爆破的装药结构和作用原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定向卸压隔振爆破、光面爆破、常规爆破的地震效应模型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定向卸压隔振爆破的振速比其他爆破方法低,且隔振材料越好、在合理范围内孔底空气间隔越大,降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岩石大块率和粉碎率,增强爆破效果,采用LS-DYNA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连云港核电扩建山体爆破工程爆破碎石的力学过程和能量利用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各模型进入岩石总能量峰值的对比,分析了孔底惰性介质间隔装药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趋势,然后依托工程开展全尺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孔底适量惰性介质间隔装药可以改善应力波的传播条件,使爆炸能量更均匀、充分地传入岩石中,使岩块的破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实验工况下,孔底间隔80、100cm空气柱,炸药单耗分别下降11.5%、13.5%;孔底间隔80、100cm水柱,炸药单耗分别下降17.3%、19.2%。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岩石大块率和粉碎率,增强爆破效果,采用LS-DYNA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连云港核电扩建山体爆破工程爆破碎石的力学过程和能量利用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对各模型进入岩石总能量峰值的对比,分析了孔底惰性介质间隔装药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趋势,然后依托工程开展全尺寸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孔底适量惰性介质间隔装药可以改善应力波的传播条件,使爆炸能量更均匀、充分地传入岩石中,使岩块的破碎效果得到有效改善;实验工况下,孔底间隔80、100cm空气柱,炸药单耗分别下降11.5%、13.5%;孔底间隔80、100cm水柱,炸药单耗分别下降17.3%、19.2%。  相似文献   

12.
孙长寿 《爆破》1995,12(4):39-43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表明,井下爆破空气冲击波对爆破网路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利用孔底起爆的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空气冲击波对爆破网路的破坏。这种方法已在西石门铁矿井下扇形孔爆破和束状孔的爆破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杨军  黄风雷 《爆破》1997,14(2):1-6,12
深孔爆破孔底空隙装药在有效地保护底板岩层免遭破坏,减少大块率,提高爆破效率等方面人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岩石爆破分形损伤模型及二维有限差分程序进行数值模拟,从岩石爆破损伤演化的角度对比了一般深孔爆破装药与空隙药的岩石破坏过程,发现空隙装药在损伤范围的发展趋势和自由面效应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从而为解释这一装药结构的作用机理提出新的见解,也为这种爆破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4.
叶海旺  康强  赵明生  农冬灵 《爆破》2012,29(2):26-30,37
为探索节理裂隙岩体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的可行性,在贵州某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现场选取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和岩体相对完整的2种地质区域,分别选取空气层的比例为5%、10%、15%、20%、25%、30%等工况进行混装铵油炸药孔口与孔底空气间隔装药爆破试验,利用Split—Desktop 3.0软件对爆破块度和爆破开挖后根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不同区域相同空气层位置、比例以及相同区域不同空气层位置、比例下的爆破效果。结果表明:节理裂隙发育区域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容易产生根底;岩体完整性对空气间隔装药参数取值有显著影响;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区域,应当选用较小的空气间隔比例;该试验区域的节理岩体可采用间隔比例为10%~15%的孔口空气间隔装药进行爆破。  相似文献   

15.
用孔底起爆技术改善爆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常燕 《爆破》1994,11(4):38-40
本文对孔底起爆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并进行了15次孔底起爆现场试验,爆破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爆玻成本.  相似文献   

16.
《爆破》2005,22(4):76-76
本发明属于爆破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中深孔爆破钻孔超深的,安装在孔底的抗水型周向聚能装药。其特征是在柱型装药的周向设置4—8个带罩或不带罩聚能槽或聚能穴,并密封其聚能槽或聚能穴;该装药在使用时,安装在孔底,爆炸后产生横向射流,穿入岩石中,使岩石产生裂隙,辅助孔内主装炸药的爆生气体对孔底进行水平破坏,产生平底作用,减少钻孔超深,并可同时起到起爆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表明,井下爆破空气冲击波对爆破网路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利用孔底起爆的方法,可有效地防止空气冲击波对爆破网路的破坏。这种方法已在西石门铁矿井下扇形孔爆破和束状孔的爆破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定向卸压隔振爆破的装药结构和作用原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定向卸压隔振爆破、光面爆破、常规爆破的地震效应模型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定向卸压隔振爆破的振速比其他爆破方法低,且隔振材料越好、在合理范围内孔底空气间隔越大,降振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9.
《爆破》2006,23(4):8-8
一种中深孔爆破聚能平底弹及使用方法属于爆破器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减少中深孔爆破钻孔超深的,安装在孔底的抗水型周向聚能装药。其特征是在柱型装药的周向设置4—8个带罩或不带罩聚能槽或聚能穴,并密封其聚能槽或聚能穴;该装药在使用时,安装在孔底,爆炸后产生横向射流,穿入岩石中,使岩石产生裂隙,辅助孔内主装炸药的爆生气体对孔底进行水平破坏,产生平底作用,减少钻孔超深,并可同时起到起爆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孔底空气间隔装药增强破碎作用,基于激波管原理以及应力波在不同介质的反射与透射理论,对孔底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对应5个反射与透射面上应力波的传播作用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连续装药结构以及不同空气层比例的孔底空气间隔装药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以孔底岩石能够出现明显的多个加载卸载过程以及岩体损伤范围能够覆盖整个空气间隔段作为判断依据,孔底空气间隔装药结构的最佳空气层比例为20%~30%。对不同空气层比例的现场钢管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空气层比例为20%~30%的孔底空气间隔装药结构爆破效果最佳,出现明显钢管鼓包现象、爆后钢管残留率小、0~20 cm深度的岩体爆破损伤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