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评估采用吸收法测定毛巾产品吸水性的不确定度,采用GB/T22799—20096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测定毛巾的吸水率,通过对测试过程中各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各影响因素的分量,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吸水率(P)为38.2%,扩展不确定度(U95)为1.1%,因子k为2;该评估的结论为,影响吸收法测试毛巾吸水性的主要因素为测试重复性和用水量。  相似文献   

2.
对超细涤纶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测试并比较了超细纤维毛巾和纯棉割绒毛巾织物的结构、吸水性和沉降时间,结果表明:超细纤维毛巾的吸水性好,沉降时间短,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3.
对超细涤纶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测试并比较了超细纤维毛巾和纯棉割绒毛巾织物的结构、吸水性和沉降时间,结果表明:超细纤维毛巾的吸水性好,沉降时间短,手感柔软.  相似文献   

4.
探讨五种毛巾综合性能.对市场上常见的纯棉毛巾、棉Modal毛巾、棉大豆蛋白毛巾、棉竹浆毛巾、棉木浆毛巾的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毛巾的吸水性、蓬松度、色牢度、脱毛率、拉伸断裂强力,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五种毛巾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认为:棉大豆蛋白毛巾、棉Modal毛巾及棉竹浆毛巾的综合性能较好;纯棉毛巾的综合评判结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张志辉 《中国纤检》2010,(18):76-77
<正>●新标准GB/T22799—200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实施GB/T22864—2009《毛巾》已经实施,其对吸水性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考核相比FZ/T62006—2004《毛巾》做了很大调整,尤其是吸水性的测试方法,在原来沉降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吸收法。山东省纺织科学研究院仪器研究所针对《毛巾》新标准最新生产了采用水流试验法的LFY-215B毛巾吸水性测试仪。吸水性是评价毛巾优劣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为了找出影响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结果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分析了GB/T22799—2009《毛巾产品吸水性测试方法》A法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测量不确定度。试验结果表明,人员操作方法的差异是影响测量结果稳定性的主要原因。加强操作员内部能力比对,可有效减少操作员操作方法间的差异,提高实验室测试结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述了超细纤维毛巾的特点、种类和用途、生产设备、后整理及吸水性测试等,指出超细纤维毛巾是一种有着极大市场发展前景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无捻纱毛巾与普通棉起圈毛巾的吸水率、芯吸高度、蒸发速率、脱毛率、拉伸断裂强力、耐磨性、硬挺度等性能指标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无捻纱毛巾吸水性、柔软度指标要优于普通棉起圈毛巾,拉伸断裂强力与普通起圈毛巾接近,脱毛率、耐磨相较普通起圈毛巾差,可通过工艺控制改善无捻纱毛巾的脱毛率和耐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用组合测试的方法测试医用非织造布及毛巾吸水性能检测仪的恒温水浴系统,通过最优化组合测试用例,阐述了该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木棉混纺毛巾织物性能特点。测试了木棉竹原棉混纺毛巾的厚度、弯曲性能、透气性、悬垂性、吸水性和表面摩擦性能,并与同规格纯棉毛巾织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同规格的纯棉毛巾相比,木棉混纺毛巾厚度值小、吸水性好、织物表面摩擦小,但透气性略差;湿态下的木棉混纺毛巾较干态下更为柔软,且悬垂性和表面摩擦性能更理想;测试过程中木棉易出现断絮现象。认为:木棉混纺毛巾产品具有较好的使用舒适性,但在生产设计中应综合考虑毛巾性能,调整工艺参数以适应不同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毛巾吸水性能检测专用仪器的工作原理、软件模块和关键技术。通过阐述仪器的测试原理,比较了不同毛巾材料吸水性能的差异。该仪器集沉降法、水流试验法、毛细效应试验法、可湿性和吸收性法于一体。试验证明,其中以吸收法能最好地反映毛巾的吸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弱捻纱线毛巾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 ,市场上的毛巾类织物普遍存在着柔软性、吸水性较差的缺陷。因此 ,柔软性和吸水性高的毛巾类织物市场潜力巨大 ,特别适合国外高档次产品市场的需求。要提高毛巾织物的柔软性和吸水性 ,就必须降低起圈经纱的捻度 ,改善起圈经纱的内部结构。为此 ,我厂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影响毛巾质量的三个技术指标,包括吸水性,色牢度和成分含量。提出了提高毛巾品质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的“Towellers”公司最近推出了吸水性强的棉纱毛巾,这是一种与生态友好的快干毛巾.这种毛巾还不失良好的柔软性和蓬松度。  相似文献   

15.
毛巾织物的生物酶整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瑞萍  缪勤华 《印染》1999,25(10):12-15
本文探讨了纤维素酶对毛巾织物的生物整理工艺,分析了影响酶整理效果的诸因素,指出毛巾织物酶整理后,柔软性和吸水性可获得永久性提高。  相似文献   

16.
高品质毛巾织物吸水性好、手感柔软、色牢度和尺寸稳定性好。从技术角度上讲,能吸收自身质量300%水分的高品质毛巾织物,其高吸水性能意味着在后整理和前处理工序中需要相当大的用水量。而新的方法和连续湿整理工艺使得毛巾织物的生产能节约大量的水和能源,同时降低毛巾织物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7.
以双面经编毛巾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梳栉横移距离来改变毛巾织物的毛圈高度,探究毛圈高度变化对织物厚度、面密度、耐磨性、吸水性、透气性和保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毛圈高度的变化对上述6种性能皆有较大影响。毛巾的厚度、面密度、吸水性和保暖性与毛圈高度成正比,耐磨性和透气性与毛圈高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标准GB/T22864—2009《毛巾》中的两种评定毛巾吸水性能的方法进行了试验对比。通过分析两种方法的原理和试验结果,对实际工作中方法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GB/T 22864—2009《毛巾》中引用GB/T 22798—2009、GB/T 11799—2009作为脱毛率和吸水性的测试方法,其中有些术语不规范,部分产品脱毛率与吸水性测试结果不能准确、全面地体现产品的质量性能,或引起理解歧义,或难以相互比较。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毛巾类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毛巾是由天然棉纱交织而成,棉纤维本身不易吸水,要使毛巾的毛圈丰满蓬松、手感柔软良好,且吸水性好,满足人们对毛浴巾产品质量、外观及使用要求,就必须对毛巾的后整理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