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解决CCFL驱动电源在低压工作的低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工作的多管CCFL集成驱动电路,将CCFL驱动器(逆变器)设计在高压输入状态工作.将市电输入适配器和CCFL驱动器(逆变器)进行二合一集成一体化设计.适配器采用两级式结构,前级为PFC,后级为DC/DC变换,两路直流输出,其中的直流高压输出作为CCFL驱动器(逆变器)的输入电压;在驱动器(逆变器)中,实现了软开关;用一个集成驱动电源驱动多管CCFL,并实现多灯管的均流.实验表明,该方案提高了效率,减小了体积.  相似文献   

2.
目前,往往采用基于三相四开关的逆变器容错控制实现逆变器故障后的容错运行。另外,在逆变器容错模式下,直流母线上下两电容电压很难相等,电容电压偏移会降低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影响逆变器的正常工作。模型预测控制作为一种新型的计算机控制算法,具有建模简单、无需PI参数调节、多目标控制等优点,因此研究了在考虑电容电压补偿情况下基于模型预测的逆变器容错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提出的容错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TCL液晶彩电采用的TCL BLl006(百利)逆变器,振荡与控制集成电路采用Y—VRD960S与4只复合MOSFET开关管组合方案,为6根背光灯提供交流高频高压,应用于采用LG屏的液晶彩电中。一、逆变器板工作原理(1)逆变器电路TCL液晶彩电采用的TCL BLl006-XXB(百利)逆变器电路图,如图2所示(图见下页)。主要由振荡控制电路、激励电路和A、B两组全桥驱动升压电路组成,将+12V直流VCC端电压转换为接近于正弦波的交流高压,每组全桥驱动升压;电路可以驱动3只灯管,整个电路可以同时驱动6根灯管,分别通过接插件CON2~CON5与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一种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逆变器,提出了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的并联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通过在传统硬开关逆变器的直流环节添加辅助谐振单元,使直流母线电压周期性地归零,可以实现逆变桥主开关器件的零电压开关,而且辅助开关器件也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此外,其辅助谐振单元只有一个辅助开关器件,所以该逆变器控制相对简单,硬件成本低。对其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给出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图,软开关的实现条件。制作一个10kW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逆变器的主开关实现了软开关,所以该软开关逆变器能有效地降低开关损耗和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逆变器的效率和简化控制方式,提出一种单相全桥谐振直流环节软开关逆变器。通过单独开关控制辅助谐振电路,使直流环节电压在逆变器主开关需切换时下降到零,逆变器的主开关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同时辅助开关也可以实现零电压开关。而且,逆变器直流环节电压不会超过直流源电压。由于谐振过程和零电压持续时间都较短,因而可以减少功率消耗和提高直流电压的利用率。依据不同工作模式下的等效电路,分析其工作原理,结合相平面分析法研究其动力学行为,给出了软开关实现条件和参数设计过程,搭建了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逆变器的主开关和辅助开关都实现了软开关,可以有效地降低该软开关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和提高其效率。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耦合电感式双Boost光伏微逆变器拓扑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光伏发电微逆变器模块,提出了一种耦合电感式双Boost逆变器(CIDBI)电路拓扑。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推导了直流到交流的变压比公式,并给出了控制方法。这种逆变器通过占空比和耦合电感的匝数比的设置,可输出幅值远高于直流输入电压值的交流电。文中首先研究了CIDBI电路在一驱动时序下的工作原理,再分析了开关器件的电...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Boost逆变器工作原理,该逆变器采用两组独立对称的双向Boost电路,实现了交流输出电压高于直流输入电压。结合恒定频率滑模变结构控制设计方法,设计Boost逆变器并网滑模控制器,并利用Matlab工具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并与PI控制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PI控制相比,该设计方案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与电网电压在幅值、频率和相位上一致,能够较好实现并网。  相似文献   

8.
基于虚拟电阻匹配模式的逆变器并联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采用逆变器并联模式的交流供电系统,逆变器均流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逆变器的动态均流与静态均流同等重要,而现有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动态均流问题。另外,抑制逆变器并联系统的直流环流和输出电压的直流偏移也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为此,提出虚拟电阻匹配模式的并联控制方案。此方案将逆变器设计为给定基准电压源与虚拟电阻串联的形式,通过控制虚拟电阻值间接实现控制目标。据此设计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和静态均流效果,可彻底抑制直流环流,并能保证在任意负载条件下输出电压无直流偏移。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CSC和VSC的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仿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一种新型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其换流器可以分男由电压源换流器(VSC)和电流源换流器(CSC)构成,各个换流器之间以并联方式连接.为验证该直流输电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建立了一个混合三端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包含1个电流源整流器、1个电流源逆变器和1个电压源双向换流器,并分别设计了2种控制策略.当采用第1种控制策略,即电流源整流器采用定电流控制,电流源逆变器采用定电流控制,电压源双向换流器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和定交流电压控制时,混合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在启动、稳态运行、直流和交流故障等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直流输电模式,能够综合利用常规直流输电和轻型直流输电各自的优点,有效扩展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压气体放电灯(HID)灯管在不同寿命阶段的启动特性变化及对电子镇流器点火电压的幅度和延续时间要求,探讨了大功率HID在老化时启动困难的原因.介绍了脉冲与谐振两种点火电路,并比较了它们的启动效果.设计使开关频率在一定范围连续变化的扫频电路,实现镇流器输出回路的谐振,产生幅值渐增至近4kV的交流连续波高压输出,可以使大功率HID灯可靠地启动,克服了老化灯管启动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临界电流模式的单级DC/AC变换器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种单级DC/AC开关变换器电路拓扑,给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可作为小功率HID灯的工作电源.它结合了BUCK DC/DC变换器和半桥DC/AC逆变器的特点,BUCK DC/DC变换器工作在高频开关状态用于调节输出功率,半桥逆变器工作在低频状态输出低频方波信号,可有效克服HID灯声共振现象.详细分析了它的工作原理,由于电感工作在临界电流模式,开关管实现零电流接通,提高了效率.与两级电路(DC/DC DC/AC)相比,结构简单、所用器件少、可靠性高.电路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考虑直流输电控制方式的受端电网电压稳定性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交直流混合电网的不断发展,大功率、远距离直流输电的受端电压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针对交直流有机耦合的受端电压稳定性问题,将逆变器与补偿滤波电容统称为逆变站,借助直流输电功率可表达为交流受端电压函数的特性,构建了受端系统供给无功特性及逆变站需求无功特性的新表达形式,揭示了两者不匹配是受端电压不稳定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计及直流输电系统的不同控制方式,通过受端系统的在线戴维南等值,给出了受端系统电压稳定判据的解析表达式,便于进行各种控制方式和策略的比较与分析,为控制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简洁有效。  相似文献   

13.
A capacitor commutated converter (CCC) has a simple circuit topology of a series capacitor placed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converter transformer in each phase. The series capacitor mitigates the inverter operation of a CCC by assisting the commutation with the voltage charged in it. However, it does not guarantee complete commutation in any conditions, for a valve does not have self‐extinction ability. Therefore, precise analysis of the commutation process of a CCC is required to secure its operation. First, the formulation of the interrelation among the converter parameters—AC voltage, DC voltage, firing delay angle, overlap angle, and effective commutation margin angle—is presented. The firing delay angle at a given effective margin angl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obtained equations,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constant extinction angle control. Next, we assess the AC voltage stability of an AC/DC link, when constant extinction angle control is applied to the inverter of CCC. The calculated voltage stability factor (VSF) shows that the commutation capacitor improves the AC voltage stability of constant extinction angle control at the inverter linked to a weak AC system, but it differs by the rectifier operation mode and compensation factor of the commutation capacitor. © 2001 Scripta Technica, Electr Eng Jpn, 137(4): 38–47, 2001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单极性与双极性单相逆变调制方法的推演是基于直流母线电压为理想恒定直流量的前提。在实际的单相系统中,交直流功率的耦合使得单相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含大量二倍交流电压频率的纹波分量。若采取传统逆变调制,二次纹波分量又使得交流输出侧的三次谐波含量增加,影响交流输出侧的电能质量。文中采用双重傅里叶变换从理论上对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进行评估,从而提出了一种在直流侧电压高二次纹波率条件下的单相逆变器谐波削弱调制方法。利用基于三阶广义积分器的增强型锁相环提取直流母线上的二次纹波分量,并通过在逆变调制系数中注入相反二次分量的方法,达到削弱输出侧三次谐波,降低交流总谐波畸变率的目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主动调制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补偿函数的SPWM矩阵变换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矩阵变换器的交直交等效模型,在其交直和直交2个虚拟环节上,分别采用不控整流和SPWM2种简单易实现的调制方式。在三相输入电压对称或非对称的情况下,虚拟整流环节输出的是直流波动电压,为消除此直流波动电压对虚拟逆变环节SPWM调制输出的电压、电流波形的影响,利用开关函数概念推导了对SPWM的调制波进行补偿的补偿函数。其原理是通过向调制波中注入反极性的、幅值随直流波动电压瞬时值变化的正弦波来消除输出电压中的低次谐波。该方法同样适用于输入电压非对称的情况,而且其硬件实现电路简单。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电压对称或非对称的情况下都能获得良好的输出电压波形,验证了所提控制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高效率低输入纹波电流的光伏并网微逆变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传统光伏系统存在热斑、整体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率、低输入电流纹波的隔离型单相两级式光伏并网微逆变器。该微逆变器由前级DC/DC升压环节和后级逆变环节组成。DC/DC变换器采用有源钳位和倍压整流电路,使变压器原边开关管及副边整流二极管实现软开关,分析了其稳态下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变换器关键波形曲线;后级逆变环节应用软件锁相、脉宽调制等技术实现了逆变并网。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在中间母线电压环中加入扰动环节的方法,抑制了两级式逆变器直流输入侧存在的两倍交流输出频率的电流纹波。研制了一台220 W光伏微逆变器样机并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的特高压混合级联直流(HC-UHVDC)系统受到工程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文中建立了整流侧采用双12脉动LCC、逆变侧采用LCC串联3个并联MMC的HC-UHVDC系统模型,分析了逆变站交流故障LCC换相失败导致直流过电流的产生机理,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聚类与识别的HC-UHVDC系统过电流抑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仿真对系统逆变侧交流故障时整流站多电气量进行模糊聚类,根据聚类结果识别的逆变站不同暂态阶段特征来提前设计分阶段的触发角指令值;当系统发生交流故障时再基于整流站本地信息及时调节整流站直流电压,从而快速抑制直流过电流.在PSCAD/EMTDC上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在逆变侧三相和单相金属性短路故障工况下,所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逆变站LCC换相失败后的直流过电流和过电压,且可以显著改善HC-UHVDC系统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8.
Incandescent halogen lamps have been the standard for automotive headlamps; however, metal halide high-intensity discharge (HID) lamps have slowly begun to be commercially used since the mid-1990s. The lighting system of the metal halide HID headlamp makes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energy savings, longer lamp life and better visibility in traffic zones compared with halogen lamps. (Lamp life is lengthened because it prevents the loss of sodium metal as plus ions through the quartz of the lamp bulb.) This article describes power ICs consisting of full bridge inverters and their drivers in detail. Market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nic ballasts include more compact size, lighter weight, and lower cost. On the other hand, lamp manufacturers recommend that automotive metal halide HID lamps should be operated at negative voltage potential to the body of automotive headlight fixture in order to lengthen lamp life. In order to meet these requirements, a new multichip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 (IC) for electronic ballast of automotive HID headlamps has been developed. Discrete power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MOSFETs) are used for the inverter of the HID electronic ballast. It contains a high-voltage driver IC including a P-channel lateral double diffused MOSFET (LDMOS) to control the full bridge power MOSFETs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光伏电源和储能装置主要配置在直流网,交流网在离网时需克服光伏电源出力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微电网离网模式下的光伏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直流网侧逆变器为主逆变器,采用恒定电压幅值以及 P-f 下垂法为交流网提供全部无功及部分有功功率;少数较小容量的光伏逆变器为从逆变器,从逆变器不提供无功,采用自适应下垂系数法输出与实时最大功率匹配的有功功率,既维持交流网电压稳定,又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基于 MATLAB 的系统模型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