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漩 《中国市政工程》2013,(3):50-52,116,117
在盾构法隧道施工工程中,对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进行研究和监控,能有效地减少工程事故损失。通过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辨识、风险因素评价和监控指标项及其分级基准范围的确定,形成了一种基于监控指标动态监控的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预警方法,在工程应用中能及时监控风险情况,为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创造良好条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一直是困扰盾构施工的一个难题,已经成为盾构法隧道成败的关键,特别是近些年来大直径盾构的出现,盾构在始发段和接收段的风险更大。对现有盾构进出洞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大直径盾构穿越超深沉箱竖井的施工工艺研究思路,降低了大直径盾构的进出洞风险。  相似文献   

3.
隧道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进出洞施工过程是盾构法隧道施工的事故多发环节。结合郑州地铁1号线工程,提出利用专家调查法评定各工况风险等级,利用层次分析法评定各工况致险因素权重的风险分析方法,对隧道盾构进出洞施工进行了风险分析,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为隧道盾构进出洞阶段的施工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许周 《山西建筑》2009,35(16):305-306
根据盾构进出洞工序是盾构隧道的关键工序,总结了进出洞段土体稳定性力学分析模型,归纳了盾构进出洞施工方法和控制技术要点,并通过进出洞技术措施的实施,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盾构进出洞是盾构隧道施工中的事故多发阶段,应加强各种地质条件下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的研究。对盾构施工中所遇到的具有普遍性的三类岩土条件下盾构进出洞土体的加固方式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盾构进出洞过程中主要控制技术措施。研究表明:对于软土地区,盾构隧道端头采用最多的是水泥土深层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或注浆)的加固方式,当受地面环境限制时,可采用冻结法进行加固;在砂层中,主要采用地层加固+降水的加固方式;遇到全断面岩石地层时,无需进行地基加固,可采用分层注浆的施工方案;对于特殊地层,需采取较为特殊的加固方式。  相似文献   

6.
田贵州 《建筑施工》2010,32(5):389-390
天津地铁2号线某区间土压平衡式盾构在全断面⑤2层粉砂土条件下进出洞,由于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具有较大难度及风险,经采取多项施工措施进行风险控制,盾构顺利进洞。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发展,越来越多的越江隧道工程项目开始实施,其中相当一部分隧道工程项目采用大型泥水盾构,因此,大型泥水盾构进出工作井的施工风险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针对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大型泥水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的特点,首先,采用故障树法对盾构进出洞的施工风险进行识别,建立风险清单,然后,运用模糊数学综合模型进行评价。研究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评价结果符合施工实际。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人工冻结技术在上海软土条件下的地铁、隧道等工程中的盾构进出洞、联络通道施工和坍塌隧道修复的成功应用,指出人工冻结技术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  相似文献   

9.
出洞是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法隧道施工中极其重要的工序。通过对上海市上中路隧道工程盾构出洞施工中地基加固、基座安装、止水装置安装、后靠体系建立、泥水处理、同步注浆等技术的总结,以及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出洞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措施,可为类似软土地基的超大型泥水平衡盾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徐丽平 《山西建筑》2015,(8):188-189
通过对盾构法施工中常见安全事故原因的分析,论述了盾构隧道施工风险研究的必要性,并对盾构进出洞施工风险、开挖面失稳风险、洞内塌方事故风险等规避措施进行了研究,以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1.
以上海轨道交通某区间隧道水平冻结法盾构进出洞工程为例,分析了水平冻结法加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盾构进出洞能够顺利实施,可为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风险评估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文利用研制的软件(TRM1.0),针对目前世界第一大直径的上海长江盾构隧道工程开展风险评估研究,采用专家调查法和CIM模型,将工程风险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对长兴岛工作井施工、盾构进出洞、盾构推进三个单位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风险事故进行了定量计算与评估,研究取得的结论可为长江盾构隧道工程施工提供较好的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11.58m大直径泥水盾构出洞止水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进出洞工序是隧道工程的关键节点之一,而盾构进出洞安全与否主要取决于工程止水效果的好坏.盾构止水从广义的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洞区域地基加固,打设临时降压井、安装止水箱体,止水材料的应用,注浆管注浆及堵漏等.以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南段工程10标临港新城站区间盾构推进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大直径泥水盾构出洞止水工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建设的发展、地下空间资源的减少,并结合地铁换乘枢纽建设的需要和新建隧道与运营地铁隧道交叠施工的情况越来越多,相互间的净距有逐步变小的趋势.以往,在穿越之前一般有足够的长度(100 m)作为试推段进行模拟推进,以获得最优的施工参数,但最近出现了较多进出洞即穿越的情况,盾构出洞风险及超短距离的试推进给盾构穿越前的准备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本文结合上海轨道交通7号线某盾构隧道成功穿越运营地铁工程实例,提出了软土地层盾构超近距离穿越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5.
张子敏 《建筑施工》2022,44(1):121-123
结合工程实例,对软土地层盾构区间在盾构进出洞施工中遇到的渗漏水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渗漏水产生的原因,并对渗漏水的来源作出了判断.通过优化加固形式和及时增加冻结加固,避免了后期同样工况下出现渗漏水的现象,总结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玻璃纤维增强聚合物(Glass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GFRP)筋是一种新型材料,具有抗拉强度高、耐腐蚀、抗剪强度低等特点。在盾构工作井围护结构中代替钢筋,用在盾构进出洞时,可直接切削洞门,从而简化施工工艺、减少施工风险、节约工程投资。总结了GFRP筋的特性以及GFRP筋应用到盾构工作井围护结构中的设计施工方法,并对GFRP筋应用到盾构工作井围护结构进行经济性评价。得出了GFRP筋用于盾构工作井围护结构是一种较经济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常盛 《建筑施工》2014,(8):999-1000
盾构法隧道区间掘进施工过程中,端头加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盾构进出洞的成败.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部分区段盾构进出洞为例,介绍了砂层地质下的加固措施,并针对盾构进出洞期间碰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所述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可供相关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8.
对盾构在进出洞施工中各道工序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监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旋喷加固在华东地区车站端头加固中占了很大的比率.不同地层中施工参数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加固体质量及盾构进出洞的风险大小.  相似文献   

20.
盾构法隧道软土地层盾构进出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盾构的进出洞工序是盾构法建造隧道的关键工序。阐述了盾构进出洞施工的重要性,对正面土体的稳定、基座及后座的设置、洞口间隙的密封等施工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