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水中氨氮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珠江原水的氨氮平均浓度为3 mg/L,对其进行常规处理以及曝气生物滤池 常规工艺处理中试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常规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较低,平均为48.45%;而曝气生物滤池预处理工艺对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可达81.2%,其出水氨氮平均浓度降为0.52 mg/L,大大减轻了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再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0.09 mg/L,满足《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 206-2005)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酱油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庆酱油厂年产酱油1.5万吨、日排废水约120m~3,采用厌氧水解酸化-活性污泥法-煤渣过滤吸附工艺处理,当进水COD浓度为800~1600mg/L时,平均去除率可达85%以上.色度、NH_3-N、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4%和90%.处理运行费为0.5~0.6元/m~3.  相似文献   

3.
O3-BAC深度处理黄浦江污染原水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浦江原水进行O3 BAC工艺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表明 :O3 BAC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 ,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 2 7 5% ;TOC的平均去除率为 34 7% ;UV2 54 的平均去除率为 57%。该工艺还能去除水中的锰、色度等 ,能将Ames试验阳性的水转化为Ames试验阴性。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ABR-SBR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其COD去除率为86%,SS平均去除率为95%.并以COD、SS的去除效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ABR反应器在屠宰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试验表明,ABR-SBR工艺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水处理技术,特别适宜处理中高浓度有机物废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式微滤膜为过滤介质,研究了预曝气-微滤组合工艺对高铁地下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预曝气-微滤组合工艺对铁的去除率达90%以上,比单独微滤提高40%~60%,出水铁浓度小于0.1 mg/L,满足饮用水卫生标准;且有曝气时有毒有害微污染物去除效率高,对TOC、UV_(254)和UV_(410)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1.5%、82.1%和88.7%;有无曝气时对浊度的去除影响不大,去除率都大于95%,出水浊度小于0.2 NTU.铁等无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用2%~3% HCl清洗管内壁后再用清水反冲洗是处理此类膜污染的简单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采用中试规模设备研究纯氧预曝气和生物过滤组合工艺对微污染水源水中多种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在沉淀池末端进行纯氧预曝气,能够提高溶解氧浓度至9.43~13.05mg/L,比较了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生物过滤工艺。原水氨氮为3mg/L时,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07mg/L,且无亚硝态氮积累,CODMn平均去除率为71.72%,出水CODMn浓度均值为0.94mg/L,铁离子平均去除率为98.29%,出水铁离子浓度均值为0.011 mg/L,对典型臭味物质二甲硫醚的去除率为95.24%。结果表明活性无烟煤和活性炭两种滤料的性能类似。纯氧预曝气-生物过滤组合工艺适用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改造,对传统水厂技术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滦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滦河水进行O3-GAC工艺深度处理中试研究表明O3-GAC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60.19%;TOC的平均去除率为64%;UV254的平均去除率为70.41%;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53.83%;对水中的浊度和色度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尤其臭氧化对改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可生化性有十分显著的作用;O3-GAC能有效地去除饮用水中的有害、有毒物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北方地区地表水夏天高藻冬天低温低浊的水质特点,采用沉淀-气浮组合工艺进行了低浊高藻水净水效果的中试研究。通过试验,首先确定了混凝剂PAFC投加量4.5mg/L、进水流量0.6m~3/h和回流比8%的试验条件。在此试验条件下,沉淀-气浮组合工艺的平均出水浊度为0.75NTU,去除率达95.2%;出水的颗粒数总量4 800个/mL,去除率达95.9%,且对不同粒径区间颗粒数去除效果基本一致;出水COD_(Mn)为3.95mg/L,去除率为41.3%,出水藻类数量270万~900万个/L,去除率达96%;臭味物质2-MIB和GSM的含量均小于6×10~(-6) mg/L,低于国标参考值。试验结果表明,沉淀-气浮组合工艺对浊度、颗粒数、藻类、臭味物质等去除率较高,对CODMn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低浊高藻水适合采用沉淀-气浮组合工艺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常规处理和深度处理给水厂,研究夏季水源高藻期和冬季水厂各工艺段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变化,讨论不同水处理工艺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研究结果:深度处理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为38.97%~100%,出厂水藻毒素总浓度为3.91~7.31ng/L;常规处理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率为-684.54%~68.13%,出厂水藻毒素总浓度为7.43~237.80ng/L。常规处理对微囊藻毒素的去除效果有限,在夏季原水藻类较多时,预氧化至砂滤工艺段出水的微囊藻毒素浓度显著增高,此时常规处理出厂水微囊藻毒素浓度高于进厂水,尤其是MC-LR和MC-RR,出厂水浓度为进厂水的2~6倍。深度处理的臭氧氧化对微囊藻毒素的平均去除率为76.08%~100%,活性炭工艺的去除率为6.41%~88.78%,紫外消毒去除效果不明显。给水厂处理中,针对微囊藻毒素建议采用臭氧活性炭为主的深度处理工艺。另外,原水高藻期的水厂滤池反冲洗水中微囊藻毒素总浓度高达1 477.06ng/L,应关注滤池反冲洗水的安全处理。  相似文献   

10.
改进型合并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改性复合填料和微电解铁屑床对合并净化槽进行工艺改进,采用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为优化该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分别选取水力停留时间、有机负荷、污泥回流比作为运行条件进行试验室中试研究。结合试验结果和经济效益,得出最佳运行条件:水体停留时间为8 h,此时系统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5%、63%8、7%;COD有机负荷为2.7 g/(L.d),该条件下出水COD、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74%、88%;污泥回流比为75%,此时净化槽出水COD、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70%、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