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铋在双旋浮铜冶炼过程中火法工序、电解工序和稀贵工序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双旋浮铜冶炼工艺中铋最终主要流入铅铋阳极泥中,其次进入炉渣、黑铜板/粉中。同时针对铋富集于铅铋阳极泥中的情况,详细介绍了从铅铋阳极泥中回收铋的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2.
铜冶炼过程中通常伴随着有砷的出现,通过分析铜冶炼原料铜精矿中砷含量,了解砷在铜冶炼过程中的分布,了解其主要特征,根据实际状况综合合理的控制,探究有效的脱砷工艺与技术。基于此,文章主要对铜冶炼过程中砷的分布与控制工艺手段进行了论述分析,分析了铜冶炼工艺现状,探究了砷在铜冶炼过程的分布,总结了砷在铜冶炼过程控制工艺手段,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含砷、锑、贵金属的硫化精矿的冶炼新工艺美国爱达荷大学冶金及矿山工程系研究了与传统冶炼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从复杂的含锑、砷、贵金属的硫化精矿中提取金与银的方法。该工艺主要为:在Na2CO3存在下,使锑、砷矿氧化,使矿物中的硫氧化为SO2,在此过程中应避免...  相似文献   

4.
本文联系贵冶的实际重点讨论了砷、锑、铋在铜冶炼过程的分配行为、危害情况和控制措施,并为生产高纯阴极铜而力。大科研力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贵溪冶炼厂铜冶炼过程As,Sb,Bi的危害及控制措施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联系贵冶的实际,重点讨论了砷锑铋在铜冶炼过程的分配行为、危害、控制措施以及为生产高纯阴极铜而加大科研力度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铜火法吹炼、精炼过程中铅、砷、锑、铋等主要杂质的分布状态、脱除机理和物相进行分析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脱杂剂(主要成分为含钠钙的高活性碳酸盐),通过新型脱杂剂在铜火法吹炼、精炼段的生产应用,形成了铜火法吹炼、精炼联合除杂工艺,砷、锑、铋脱除率分别由42.19%、22.98%、74.02%提高至54.18%、36.35%、80.41%,确保了高杂原料条件下的阳极铜质量稳定,拓宽了公司原料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7.
含铜冶炼烟尘的处理方法收稿日期:1994—08—09炼铜熔炼炉,转炉所产生的烟尘,含有铜、铅、锌、锡、铋、锑、镉、砷及贵金属等有价金属,该烟尘由收尘装置收集。通常是返回冶炼系统处理,增加了冶炼工序烟尘的循环量,所以不是很好的方法。在另外的工序中处理这...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表明,在铜精矿双顶吹冶炼工艺过程中,砷主要分布于铜烟尘、砷滤饼、电炉渣,还有少量砷分布于黑铜泥与浸出渣等物料中。对流程中含砷物料的处理及含量进行了分析对比,对在同类型双顶吹冶炼工艺中实现砷从流程中开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富氧底吹“三连炉”造锍捕金工艺处理高砷锑复杂难处理金精矿,实现多金属高效回收。针对复杂金精矿火法处理工艺中金属收得率和工艺调控需求,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多种杂质元素分配行为与规律,优化了配矿中不同杂质元素含量,并对不同复杂金精矿在熔炼过程中的铜锍品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即高砷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65%,高铅物料铜锍品位控制在72%。可实现复杂难处理金精矿三连炉熔炼中铅、锌、砷、锑、铋、镍整体脱除率达98%以上,为黄金行业绿色冶炼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首先统计了三种主流铜冶炼工艺过程中砷在烟尘中的分布情况,列举了国内代表性铜冶炼厂家产出的含砷烟尘的组成。然后针对这些烟尘综述了目前含砷烟尘脱砷的三种主流工艺,并简要分析了各工艺的适应范围及优缺点。最后总结了目前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的脱砷新技术,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group Va elements such as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has been increasing in copper concentrates. The elimination and recovery of these elements during the copper smelting process have presented serious problems. While the distribution of minor elements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very little knowledge exists on the activities of these minor elements in copper mattes. Consequently, in this study the activities of arsenic were measured to determine activity coefficients of arsenic in the dilute solution region of molten copper, in Cu2S saturated copper, and in copper mattes equilibrated with copper at 1423 K by a mass spectrometric Knudsen effusion technique. Formerly with the 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ronto, Toronto, ON, Canada  相似文献   

12.
Volatilization of secondary metals such as arsenic, antimony, and bismuth, during the smelting of copper ores,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considerations. The Bureau of Mines,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has been studying copper concentrate roasting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volatility of these minor constituents. Some unusual vaporization behavior initiated this supplemental paper which shows that when the mixed sulfides of arsenic and antimony are heated, the volatilization of arsenic is retarded and the volatilization of antimony increased. Mixed oxides of arsenic and antimony also exhibit exceptional volatilization behavior. These anomalous vaporization behaviors ar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heteronuclear compounds of arsenic and antimony, but the colligative properties of solutions may also be a factor.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锑铋渣传统冶炼工艺过程中存在的工艺流程长、高盐废水排放量大、铋产品品位低等问题,提出采用低温熔炼的新工艺处理锑铋渣,并开展了实验室小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熔炼新工艺可用于处理锑铋渣,能有效实现锑铋的分离,生产出铋质量分数大于77%、锑质量分数小于3%的高铋合金;在熔剂率为30%,还原剂率为3%,保温时间为60 min,反应温度为1 050 ℃的最佳工艺条件下进行低温熔炼,铋金属的直收率达到99%以上,锑金属的脱除率达到95%以上;低温熔炼工艺流程短,金属直收率高,能有效解决锑铋的分离问题,为含铋废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的良好的思路。对低温熔炼的后续工艺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条绿色、经济、清洁的锑铋渣生产铋金属的工艺。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bbs自由能最小原理和氧气底吹炼铜工艺特性建立多相平衡热力学模型,设计针对该模型的改进粒子群求解算法,并对氧气底吹炼铜计算机模拟软件(SKSSIM)进行开发.模拟计算氧气底吹炼铜稳定工况下元素分配行为,并与实际生产数据相对比.结果表明:铜锍中Cu, Fe, S, SiO2含量计算值与生产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65 %, 13.04 %, 0.79 %, 39.22 %; 炉渣中Cu, Fe, S, SiO2含量计算值与生产数据的相对误差分别为7.28 %, 1.20 %, 15.12 %, 0.24 %; As在三相(冰铜、炉渣、气相)中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062、0.110、0.828;S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125、0.723、0.152;Bi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188、0.113、0.700;Pb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567、0.234、0.199;Zn的分配系数分别为0.173、0.665、0.162,证明了模拟软件的可靠性,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由冰铜吹炼而成的粗铜中含有一定的杂质,这些杂质会对铜的工业性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对粗铜进行精炼处理.为了进一步提高阴极铜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铜产品,在火法、电解精炼等方面对有害杂质进行有效处理成为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其中火法精炼处理砷、锑的方法有:氧化挥发法、碱性造渣法、真空精炼法、FRHC技术等...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铜电解液绿色净化新技术实现了净化电解液中铜与杂质砷、锑、铋的定向分离,解决了脱杂过程产生砷化氢和酸雾有毒有害气及物料重复冶炼等问题,砷有效开路,无有害气体产生,实现了清洁绿色生产。替代了原工业生产阴极铜电解液电脱铜诱导净化除杂工艺,所需脱除的铜全部富集并直接生产A级阴极铜产品,电耗降低55%,实现传统冶炼向绿色清洁冶炼转型。  相似文献   

17.
高铜、高铋粗铅的精炼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脆硫锑铅矿精矿经烧结焙烧-还原熔炼产出的铅锑合金,经过吹炼分离锑得到一种低铅高杂(Pb75%~80%,Sb10~20%,Cu4%~5%,Bi5%~7%)的粗铅,俗称底铅。粗铅的铜和铋含量高,对电解精炼影响大,同时伴有较多的砷和银。金城江冶炼厂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采取熔析精炼调铜,采用低电流密度和高酸溶液进行电解生产,产出合格电铅,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铅阳极泥是电铅生产过程中产出的高附加值物料,综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是冶炼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点。湖南某公司原贵冶分厂采用传统火法工艺处理铅阳极泥,粗银产能低,综合回收能力较差,环保不理想。后来,公司投资引进了粗银生产线,并配套建设锑生产线,对原有的铋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整体技术升级改造后,铅阳极泥处理能力达到20000 t/a,银、金、铅、铋、铜、锑等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都在99.5%以上,主金属银、锑、铋的直收率分别达到94%、90%、85%,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回收金属的加工成本大幅降低,每年增加效益2000万元以上。本文对升级改造后的工艺进行了介绍,并对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9.
钼铁作为冶炼过程中钼元素的加入剂,为保证冶炼质量,需对砷、锡、锑、铋含量进行严格控制,采用国标方法或原子荧光光谱法,只能单个元素分别检测,分析速度慢,周期长。实验通过氢化物发生法使 砷、锡、锑、铋在0.264mol/L硼氢化钠-40%盐酸的酸还原体系下还原为挥发性共价氢化物,然后借助载气流将其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中进行测量,从而建立了氢化物发生-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钼铁中砷、锡、锑、铋的方法。确定各元素的分析谱线为As 193.759nm、Sn 189.989nm、Sb 217.581nm、Bi 223.061nm;为了消除基体效应的影响,采用基体匹配法配制标准溶液系列绘制校准曲线,各元素的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9;砷、锡、锑、铋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0.0009%、0.0009%、0.0012%。方法应用于钼铁试样中砷、锡、锑、铋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3.1%~4.8%;各元素加标回收率为92%~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