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叙述了冲裁间隙和合理冲裁间隙。分析了冲裁间隙与冲裁件质量的关系。讨论了冲裁间隙对冲裁件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冲裁件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机械强度》2017,(1):47-52
叠层金属板材在数控母线冲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提高叠层金属板材冲裁件的断面加工质量,因此,对叠层薄铜板的冲裁过程进行研究。叠层金属板材相较于单层金属板材的冲裁过程不尽相同,利用母线加工机床的冲孔工位对叠层薄铜板进行冲裁试验,通过数据采集卡采集压力、位移传感器在不同冲裁间隙下对叠层薄铜板的试验数据,分别得到了冲裁力随冲裁位移变化趋势,以及孔径尺寸、变形塌陷高度与冲裁位移的关系,并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表明,随着冲裁间隙的减小,冲裁力增大,并且变形塌陷高度、孔径尺寸精度与叠层金属板的所在层数都有很大关系,相比单层冲裁叠层金属薄板在冲裁过程中虽然影响因素更多、出现的问题也更复杂,但通过控制间隙、压边力等条件可以提高叠层金属薄板的冲裁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厚板冲小孔时冲裁力计算、模具间隙的选取、斜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厚板冲裁的冲裁力计算模型及近似计算公式,建议用实测和计算来确定模具间隙,确定了斜刃设计准则与注意事项,在生产实际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江健伟 《机械制造》2001,39(5):38-39
间隙的选择是冲压模具设计中非常重要,亦是非常棘手的问题。间隙值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冲裁件的质量及模具的寿命。[1] 冲裁间隙对冲裁现象的影响(1)减小间隙我们从一般的规律看冲裁间隙对冲裁现象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影响:使应力状态中拉应力减小,推迟了裂纹的产生,使断面光亮带增大,塌角、断裂面及毛刺减小,从而提高了冲裁件断面的质量。但减小间隙,会增大制模、修模的难度,且增大了冲裁力,缩短模具的寿命。(2)增大间隙使断面光亮带变窄,塌角、断裂面及毛刺增大,降低冲裁件断面的质量,且影响冲裁件的尺寸精度。但增大间隙,可…  相似文献   

5.
李峰  范文捷  岳云 《机械强度》2021,43(3):589-595
冲裁工艺优劣评定比较困难,为了给冲裁工艺评定提供更好的依据,提出了通过Damage图损伤最大值对冲裁孔壁面质量进行预测的方法.以CuZn40Pb2合金板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冲裁正、负间隙冲裁模型,通过分析各节点位移变化、Damage图及冲裁力变化,并对两种冲裁件模拟仿真发现,正、负间隙冲裁孔壁面各处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拉伸撕裂和挤压损伤.根据模拟仿真两种冲裁件微观组织变化规律,得出了正、负间隙冲裁孔壁面损伤程度和位置分布,计算出正间隙精密冲裁孔壁面出现缺陷的机率为负间隙精密冲裁的2.96倍.冲裁试验后在光镜下观察正、负间隙冲裁孔处微观组织变化与预测结果一致,验证了通过Damage图损伤最大值可以预测冲裁孔壁面质量,可根据Damage图损伤最大值来选择冲裁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6.
柳明 《綦齿传动》1997,(1):34-35
本文介绍了在冲裁加工调整垫片类零件时,利用零件设计系列化与小批量的特征,结合冲裁工艺技巧,可优化选取冲裁间隙,以达到降低模具投入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冲裁的基本原理,为获得冲裁断面好的织针,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DEFORM-2D对一种纺织厂使用的厚度为0.74mm的SK5织针针坯材料进行了研究,模拟过程包括普通冲裁和普通精冲。模拟分析了冲裁过程中裂纹生成时材料的最大主应力分布状态。随后,使用40t高速冲床对几种冲裁方案做了冲裁实验,获得了较理想的织针针坯冲裁断面。几种冲裁方案所得到的冲裁断面效果与模拟所得一致。对于薄板冲裁,单边间隙在料厚的5%范围内变化,所获得的冲裁断面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1.冲裁与冲裁曲线的概念 冲裁是通过冲裁模的工作零件——冲头与凹模,利用冲压设备加压于其间的被冲材料,使之在其刃口部位产生剪切等变形,进而分离破断的冲压加工的一种基本工序,如图1所示。图1中,P为冲裁力,C为冲裁间隙,t为被冲材料的厚度。  相似文献   

9.
冲裁模的应用量大面广,它约占冲模总数的50%~60%,而冲裁间隙是冲裁模设计与制造中最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冲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模具寿命和力能消耗。实际生产表明,冲裁间隙的合理选用,对冲压生产的技术和经济效果有很大影响。 50年代我国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冲裁间隙值,由于其数值过小,在生产中产生不少问题:如产品质量差,模具制造困难,使用寿命低,凹模易胀裂,小凸模易折断等。过去在应用原苏联间隙采用斜刃口凹模冲裁时,冲压工人在生产实践中,常有这样一个感觉,新制冲裁模的刃磨寿命往往不如经过几次修磨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冲裁硅钢芯片时出现的质量问题,针对影响硅钢芯片冲裁质量的4大因素——人、原材料状态、工艺和工装进行了工艺试验和分析,根据原材料状态的差异,采用不同工艺方案,特别是如何合理选择冲裁模具间隙,解决了硅钢芯片冲裁时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使冲裁的硅钢芯片达到最佳质量状态,并满足硅钢芯片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板料的冲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冲裁过程中毛刺的形成机理.设置了一系列的模具间隙、模具圆角参数,来分析模具间隙的增大和模具的磨损变化对毛刺形状的影响.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对照,来预测冲裁断面的质量,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2.
1.普通冲裁及冲裁件断面 冲裁是在一定的间隙范围内,在冲头与凹模之间实现材料分离变形的一种冲压加工。普通冲裁间隙z可在(0~30%)δ(δ为材料厚度)范围,常用冲裁间隙在(2%~20%)δ的范围内。普通冲裁件的断面由塌角、剪切面、断裂面和毛刺4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日本的中川威雄教授把冲裁件剖面的硬度变化规律也表示出来了,这是由于冲裁变形的加工硬化而引  相似文献   

13.
0Cr17Ni7是为生产国产新型高档列车而专门研制的不锈钢板材。为满足国内列车生产厂的冲压生产需要,我们对5种不同厚度的该种板材进行了冲裁性能试验,得出其在各种不同相对间隙下的不同板厚的冲裁性能数据,以便于工厂生产时参考和选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用硬质合金模具高速冲裁薄板冲压件时,有时落料会被带起,回弹到凹模的上表面,导致生产中断。甚至使冲裁两件重叠,使凸凹模刃口损坏,影响生产。据我们分析,凸凹模间隙越小,落料越不容易松脱。而硬质合金冲裁模的间隙比普通模具间隙要大,一般取板料厚度的12%~15%,落料被带起的原因可能是凸模和凹模的间隙较大,  相似文献   

15.
应用Deform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厚度的板料冲裁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冲裁过程各阶段应力、应变状态,以及整个过程冲裁力的变化。分析了冲裁工艺参数对板料裂纹生成及板料断裂位置的影响。从而可以根据冲裁过程中材料的应力应变与滑块速度的关系来制定冲裁工艺,编制冲裁力-行程曲线,使得冲裁力变化缓慢,延长贮存在压力机的弹性变形能的释放时间,以大大降低机器的振动与噪声,最终达到静音冲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厚板冲小孔时冲裁力计算、模具间隙的选取、斜刃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厚板冲裁的冲裁力计算模型及近似计算公式,建议用实测和计算来确定模具间隙,确定了斜刃设计准则与注意事项,在生产实际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氨酯橡胶冲裁模的工作原理,阐述了典型零件的聚氨酯橡胶冲裁模具的设计过程,此模具能自动调整模具间隙,得到的制件平整光洁、无毛刺.  相似文献   

18.
冲裁间隙是冲裁工艺中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其大小会影响冲裁件的表面质量、板料的后续成形和使用性能。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板料的合理冲裁间隙均不同,现有方法是通过实验或查询已有的冲裁实验数据库获得。本课题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航空材料冲裁间隙数据库,建立板料厚度及冲裁零件的尺寸精度、光亮带比、毛刺高度与合理间隙之间非线性映射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方便地获得不同厚度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用以指导实际生产。本文采用贝叶斯规则化的训练方法,训练好的BP网络较常用的训练方法具有更好的精度和泛化能力。预测数据和实验数据的比较证实,预测模型有效并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付燕  赵毅 《机电工程技术》2010,39(10):69-72
薄料冲裁模具,对于1.0mm以上的中厚板冲裁模具出现的冲裁质量问题——毛刺大、变形等。通常是通过增加工序来解决。为了控制中厚板的冲裁质量,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出中厚板模具合理的设计参数,如模具间隙的合理选取等,作为模具设计时设计参数的选择依据,也便于后续模具制作过程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一种新的冲裁间隙实验模具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裁间隙是影响冲裁件质量、模具寿命、冲裁力的重要因素,而冲裁间隙实验又是材料加工专业中的基础实验,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开设冲裁间隙实验时为了改变冲裁间隙的大小,需要多次更换模具,非常不方便。现开发的是一种新的冲裁间隙实验模具,能实现不拆卸模具的情况下快速更换冲裁凸模,从而为实验提供不同的冲裁间隙值,克服了传统实验中多次装卸模具、调试模具的缺点,节约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该模具已经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并获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