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在整个内饰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饰色彩设计的效果直接决定了内饰设计的感官质量。首先介绍了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然后结合实际项目具体介绍了汽车内饰色彩设计流程中市场调研、内饰色彩设计、色彩方案验证以及色彩标准板制作管理工作,为汽车内饰色彩设计建立规范性的流程。  相似文献   

2.
曹越  苏畅  魏君  韩玲 《机械设计》2019,36(3):129-133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内饰色彩设计主要依靠设计者的赋色与修改,消费者感性参与度较低。为挖掘消费者感性诉求,运用感性工学的方法获取内饰色彩感性诉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感性数据降维处理,用少数变量表示总体变量信息,得出单个内饰色彩的意象贡献值;提出相对客观的感性意象评价系统并进行实例验证。该系统可结合汽车内饰色彩流行趋势和不断丰富的内饰新材料,逐渐补充新的色彩感性词汇,变更内饰色彩方案,重建感性语义空间,最大程度挖掘消费者感性诉求。结果表明:该系统量化了感性诉求与汽车内饰色彩的关系,从而可指导汽车内饰色彩的设计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获取用户对色彩感性的评价信息,提高汽车内饰设计的成功率与效率,引入脑电技术,在解析用户的内隐感性信息基础上,对汽车内饰色彩样本进行感性评价研究。首先收集与汽车内饰色彩相关的形容词汇,通过聚类分析获得代表性意象词汇。其次由汽车内饰图片归纳出内饰代表性色相及其空间布局,两两组合形成新内饰色彩样本。接着,内饰色彩样本与代表性词汇建立基于脑电的感性认知实验,并实施感性评价实验。然后,将收集的原始脑电数据与行为数据进行异常值剔除与正向归一化处理,获取标准化数据。最后基于标准化数据应用熵权TOPSIS法,为不同指标进行赋权,并计算样本与意象之间的相对贴近度,得出不同意象下的最佳色彩样本排序。排序结果经专家小组讨论证明客观指标筛选出的方案具有有效性,可作为汽车内饰色彩设计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车辆的普及率快速增加。汽车内饰与驾驶舒适性息息相关,各个汽车制造企业不光在车辆外形上下足功夫,也十分重视汽车内饰的设计。将体验设计模式应用在汽车内饰设计中,可以增强汽车内饰的舒适感与美观性,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驾驶,从而增加汽车的销量。基于此,文章主要对体验设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它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作为汽车生活空间中最直接的视觉中心,汽车内饰面料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重视,内饰中面料的使用比重越来越大。不同样式、材质、工艺的面料用在内饰不同的位置,大面积的包覆增加内饰的视觉与触觉,对内饰整体的感官质量也明显的提升。介绍了汽车内饰面料设计流程,然后结合实际项目具体介绍了汽车内饰面料设计流程中市场调研、内饰面料设计、方案验证以及标准板制作管理工作,为汽车内饰面料设计建立规范性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长丰扬子皮卡为例,介绍了内饰色彩的优化设计及色差的控制方法,为同类汽车内饰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感性工学工作流程的汽车内饰设计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感性工学的产品设计工作流程.通过汽车中控台内饰设计的实际案例,介绍感性工学的内容和执行程序,研究感性工学在汽车内饰设计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为创造具有文化认同感与丰富地域特色的高速列车内室,提出一种高速列车内室色彩设计方法。对高速列车内室地域设计色彩的辨识、提取、分析和设计运用进行了论述。以中泰高速列车内室设计色彩为例,对设计方法进行验证。实例表明:运用自然色彩系统方法能够准确有效提高高速列车内室设计的综合质量,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对高速列车后续设计及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向国际、加强东盟各国纽带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乘客的感性需求,提升地铁车辆内饰设计的文化特色,提出一种基于NCS体系和感性意象理论的地铁车辆内饰色彩设计方法,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NSC体系和感性意象理论的探讨,形成色彩特征获取和意象认知特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其次,结合国内外地铁车辆内饰色彩设计调研,明确其色彩组成和主辅设计区域.然后,将NCS体系与感性意象理论相结合,形成地铁车辆内饰色彩设计方法的宏观框架与关键流程.最后,通过设计案例阐释该方法的操作过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将NCS体系与感性意象理论相结合,能够有效获取色彩特征信息和感性意象认知特性,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设计过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乘客的感性需求,提升地铁车辆内饰设计的文化特色,提出一种基于NCS体系和感性意象理论的地铁车辆内饰色彩设计方法,为设计实践提供参考.首先,通过对NSC体系和感性意象理论的探讨,形成色彩特征获取和意象认知特性评价的有效方法.其次,结合国内外地铁车辆内饰色彩设计调研,明确其色彩组成和主辅设计区域.然后,将NCS体系与感性意象理论相结合,形成地铁车辆内饰色彩设计方法的宏观框架与关键流程.最后,通过设计案例阐释该方法的操作过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将NCS体系与感性意象理论相结合,能够有效获取色彩特征信息和感性意象认知特性,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设计过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储物盒各类锁扣在汽车内饰中属于重要的内饰功能件,其设计及样式同时也受造型、尺寸、性能指标等各类条件的制约。文中简述了一种汽车内饰储物盒锁扣应用设计的开发流程,基于需要设计的储物盒造型、结构、尺寸等,从受力分析、方便性、使用环境等方面决定选择锁扣的锁止方式,锁止方式确定后进行性能目标的设定和细节结构匹配设计,并对结构部件进行材料定义,待正式样件出来后通过各项试验确认是否达成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案例推理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现代汽车故障诊断中,因其能够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汽车故障的类型,并能够快速获取切实有效的故障排除的具体方法,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本文通过对汽车故障诊断系统架构下的专业知识库、故障推理模块、案例库及数据库等模块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汽车故障诊断中案例推理方法实施的主要技术流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论述了案例推理在某品牌汽车故障诊断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杨永福 《中国机械》2013,(13):120-120
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促使汽车形式丰富多样,功能也日益强大,与此同时,公众在汽车选择标准中,逐渐将内饰纳入考虑范围,这就要求汽车内饰设计应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综合权衡其观赏性、舒适性、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环保性等。对此,本文对汽车内饰做了概述,并就其优化设计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针对汽车车身焊装夹具开发时可大量借鉴以往夹具结构方案的特点,在分析现有设计方法不足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功能-特征-约束-结构(FFCS)映射关系的汽车焊装夹具快速重构系统。构建了汽车焊装夹具重构系统的体系结构,建立了汽车焊装夹具的功能-结构层次模型;构建了以设计资源库、装配关系库及重构算法库等为主体的焊装夹具工程数据库,并建立了以表格参数关联驱动的夹具零件族。给出了汽车车身焊装夹具快速重构的FFCS映射模型,阐述了汽车焊装夹具快速重构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某车型左前门外板总成组焊夹具为例,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对汽车内饰用塑料挂钩在CAE设计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DOE试验设计方法分析CAE模型中的产品设计要求(水平)与产品设计参数(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响应曲线回归获得产品设计要求与设计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所获得的数学模型可以替代CAE分析进行快速计算,使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缩短。该方法值得在以后汽车产品CAE过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丁满  李明惠  赵芳华  李紫君 《机械设计》2019,36(11):133-138
针对产品色彩智能设计系统生成方案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生成对抗网络来实现产品色彩智能设计的方法。以市场调查获得的优秀产品色彩设计方案作为学习样本,通过训练建立产品色彩方案生成器;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产品色彩设计方案评价器;运用生成器和评价器搭建产品色彩设计运行系统,获得符合意象需求的色彩设计方案。以纺织机械并条机色彩设计为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与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汽车内饰A级曲面的概念以及实际设计过程中的误差要求,提出系统的汽车内饰A级曲面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并以常见的汽车部件仪表板为例,详细介绍了内饰A级曲面的开发过程和方法,说明此方法和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机械》2015,(7)
汽车内饰色彩皮纹设计在整个内饰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内饰件皮纹的效果直接决定了整个内饰的最终感官效果。介绍了汽车内饰皮纹的设计方法及原则。在设计汽车内饰皮纹时不仅要考虑车型的定位使用人群的喜好、皮纹与整体内饰的搭配,还要考虑到加工过程中拔模角度以及表面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的现有量的增加,汽车内饰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基于用户体验的汽车内饰的设计是当前对汽车内饰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对汽车内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介绍了用户体验的基本理念,然后建立了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最后分析了汽车内饰设计方法研究形式,研究结果为汽车内饰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层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主要描述和分析了用户体验研究在民用飞机内饰设计中的实践应用,总结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作为用户体验研究在内饰设计中应用的载体,在实施过程中,应以航空旅行和空中交通及其用户为核心,建立与实际相近的情境,完成设计调研和设计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