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PI纳米杂化材料的制备方法,并概述了PI纳米杂化材料的类型、特点、性能及应用领域,展望了聚酰亚胺/无机粒子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由于聚酰亚胺(PI)材料存在亲水性较弱、加工成型性较难、电导率较低等缺陷,需要通过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改善其性能。基于不同纳米粒子改性聚酰亚胺,综述并评论了国内外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有机纳米粒子(CNC、FEP)、无机纳米粒子(陶瓷材料、金属纳米粒子、蜂窝芯材)、有机-无机纳米粒子(POSS、MWCNTs-COOH、OGO)复合改性聚酰亚胺性能的原理和效果,分析了聚酰亚胺复合杂化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法,结合目前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发展集中在合成工艺改进、填料优化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趋势,提出了聚酰亚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聚酰亚胺PI/Si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熔胶-凝胶方法合成了用于电子封装的聚酰亚胺PI/SiC复合薄膜介电材料,并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对复合薄膜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聚酰亚胺PI/SiC复合材料是一种共聚物,是纳米SiC粒子均匀分散在PI基体中的复合材料体系。在4284A型阻抗分析仪上测量了材料的电容,并换算出相应介电常数,最低达ε=2.0。  相似文献   

4.
现代微电子工业要求层间绝缘材料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该文介绍了几种降低聚酰亚胺介电常数的方法,包括含氟聚酰亚胺、聚酰亚胺无机杂化复合材料和聚酰亚胺多孔材料,其中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将含氟取代基引入到聚酰亚胺分子结构中。  相似文献   

5.
减摩耐磨用无机颗粒/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综述了减摩抗磨用无机颗粒/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不同类型无机颗粒的作用机理及其对复合材料最终性能的影响,指出这类材料的发展趋势在于应用纳米填料,通过发展适当的分散技术,同时加强粒子与基体的结合,有可能克服现有微米颗粒复合材料中存在的缺点,全面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聚酰亚胺(PI)与无机粒子复合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复合材料的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机械共混法三种制备方法。将PI与无机材料复合可得到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优异性能于一体的复合材料,改善了传统PI存在的不足。无机粒子改性后的PI在不明显降低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同时富集了无机小分子高模量、耐氧化、耐摩擦等性能,优化了材料的性能。引入无机纳米粒子,材料的内部分子堆积、相互作用等发生改变,对气体的选择透过性有很大的改善。改性后的PI具有可控的介电性能、膨胀性能等。  相似文献   

7.
聚氨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无机纳米粒子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在智能材料、导电材料、光学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应用研究的进展,并对聚氨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主要综述了纳米聚苯胺与无机粒子(如无机磁性粒子、金属氧化物、碳基无机物等其他无机粒子)复合制备的功能性复合材料的力学、光学、电学和磁学性能以及此类功能性复合材料在金属防腐和防污、电磁屏蔽、光学催化、电池材料以及化学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近几年来各类纳米聚苯胺/无机粒子功能性复合材料在电磁屏蔽、隐身材料、抗静电材料、导电高分子电容器、发光二极管以及二次电池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Fe3O4/PI磁性复合微球因具有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以及对无机纳米粒子的磁场反应特点,可使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在外部磁场的影响下迅速地分散与处理并反复使用。本文对Fe3O4/PI磁性复合微球近年来的制作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发展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以硅烷偶联剂改性的氧化铝为导热填料,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为基体,通过高温模压法制备了Al2O3填充聚酰亚胺/环氧导热玻纤复合材料,研究Al2O3和聚酰亚胺含量对复合材料热性能、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纳米Al2O3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Al2O3粒子的填充量为50%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可达1.239W/(m.K)。复合材料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随粒子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Al2O3粒子的填充量为2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为376.3kJ/m2,弯曲强度为912.6MPa。聚酰亚胺改性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介电性能、热稳定性和耐热老化性。  相似文献   

11.
陈慧敏  陈德良  张锐 《中国塑料》2008,22(10):13-19
综述了近年来微-纳米无机刚性粒子填充改性聚丙烯(PP)材料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微米级、纳米级和微-纳米组合无机刚性粒子的添加对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无机刚性粒子越细,越有利于PP材料的增强增韧;无机刚性粒子的表面改性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有重要影响。微米无机刚性粒子可提高PP材料的抗冲击强度与刚性,但强度会有所降低;均匀分散的无机纳米粒子同时起到增强增韧的双重作用;具有粒径级的组合粒子的填充改性优于单一无机粒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纳米无机粒子对茂金属聚乙烯(POE)弹性体增韧聚丙烯(PP)二元共混体系进行改性。从而制得PP/POE/无机纳米粒子三元复合材料。分别探讨了纳米高岭土和纳米碳酸钙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不同纳米粉体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3.
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聚酰亚胺(PI)/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阐述PI/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应用,并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列举了几种常用无机纳米粉体的特性,介绍了PI/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3种制备方法,即溶胶-凝胶法、插层复合法、直接分散法。  相似文献   

14.
曹培  李秀艳  赵敏南  周国伟 《硅酸盐通报》2014,33(12):3213-3218
纳米TiO2粒子是一种良好的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独特的催化、光学等性能,应用广泛,但在反应体系中易团聚,降低了其催化性能.通过与纳米SiO2粒子复合,使其优异性能得到充分发挥,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主要综述了SiO2-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微乳液法,并对该复合材料的应用进行了归纳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高性能化改性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综述了纳米无机粒子在塑料高韧性、高强度、高断裂伸长率、高耐热、高介电性及抗菌性、导电性、阻燃性、耐磨性等改性方面的应用进展。总结并讨论了纳米无机粒子的表面改性及分散处理对纳米无机粒子塑料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和无机纳米粒子复合增韧改性聚甲醛(POM),制备了刚韧平衡的POM/TPU共混物。讨论TPU及无机纳米粒子种类、稳定剂体系及注塑工艺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型TPU-2对POM增韧效果较好;纳米Ca CO3可以有效提高共混材料强度;添加抗氧剂Irganox 245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注塑工艺对POM/TPU复合材料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近年来聚己内酯/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以及应用现状。结果表明,通过与无机纳米粒子复合的方法,能有效改善聚己内酯材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8.
纳米纤维素作为一种高值绿色天然聚合物,因其兼具优异的机械性能、可成膜性、高透明度、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好等特性,成为无机抗菌原料良好的载体或者基材,这类复合抗菌材料不仅成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透明性,而且可提高无机抗菌剂的稳定性,在抗菌功能膜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纳米纤维素为基体,引入无机抗菌纳米粒子制备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成为抗菌新材料的研究热点。基于此,该文着重从纳米纤维素在复合抗菌膜材料制备中的作用与功效,综述了不同无机抗菌纳米粒子与纳米纤维素复合制备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抗菌膜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类纳米纤维素基无机复合抗菌膜材料的制备及应用优势,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复合抗菌材料的未来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以期为纳米纤维素基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将纳米Al2O3-SiO2、Si3N4分别均匀分散于聚酰亚胺(PI)前驱体聚酰胺酸中,经过热亚胺化制备了PI/纳米Al2O3-SiO2和PI/纳米鼠N4杂化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高温微量热天平、静态热机械分析仪和差示热分析仪对杂化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化材料中聚酰亚胺和无机纳米粒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相态结构;加入纳米Al2O3,SiO2、Si3N4后杂化材料的热稳定性均高于纯聚酰亚胺,但并不完全随无机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提高;与纯PI相比,在90~130℃的温度范围内PI-8%Al2O3-SiO2、PI-8%鼠Si3N4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了约11%和47%,加入8%纳米Al2O3-SiO2、Si3N4后杂化材料的热导率分别提高了约8%和13%。PI/纳米Al2O3-SiO2、Si3N4杂化材料不仅保留了PI原有的优异性能,而且充分发挥了纳米无机粒子对PI的特殊改性性能。  相似文献   

20.
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无机刚性材料纳米或微米碳酸钙对聚丙烯(PP)的填充改性以及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碳酸钙进行表面处理后,对于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体系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微米碳酸钙/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处理纳米碳酸钙粒子后,其复合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