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抓斗控制器     
我厂生产的抓斗起重机的品种比较多,其中以和电动葫芦配用的抓斗为主。如ТМГ型201和301单轨抓斗起重机,单梁抓斗起重机,两用抓斗等。这些产品在电气线路中均采用了由我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抓斗控制器。抓斗控制器的结构如图1,上手轮1和上离合器4之间用螺丝连接成一个整体。在长轴上有削边导向装置,使上手轮可沿长轴上下自如,但不能任  相似文献   

2.
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操作和使用中 ,常会出现一些简单的不是故障又不能进行操作的现象。这对于新上岗的操作人员 ,或没有维修人员的单位 ,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识别技能 ,以免等待维修而影响生产。(1 )某单位一台 1 0t双梁桥式起重机 ,其电源指示灯亮 ,操纵联动台指示灯亮 ,但却不能起动。经维修人员到现场检查 ,发现从司机室到走台的安全门没有关上。当维修人员将安全门关好后 ,起重机的一切操作正常 ,这就是一种假故障。在起重机的安全保护中 ,对舱口门、司机室门和检修门上均有一个门开关 ,当起重机司机或维修人员到起重机上进行检修时 ,必…  相似文献   

3.
无线遥控系统在起重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冶金行业中 ,桥式起重机在起吊大型设备、运输备件和设备检修等工作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南京钢铁集团电弧炉炼钢厂的一条现代化生产线 (废钢准备———电弧冶炼———钢水精炼———五流连铸———成坯外送 )上起重机的作业十分频繁 ;因此 ,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均要求很高。又由于厂房内温度高、粉尘大 ,起重机操作人员的作业环境恶劣。在起吊结晶器等设备时起重机操作受视野所限需有地面操作人员配合。起重机操作人员与检修人员的联络十分困难 ,这既增大了安全隐患 ,又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1 无线遥控技术采用无线遥控方式来控制起重机 ,…  相似文献   

4.
1.故障现象 操作人员使用Ⅱ挡速度下放1台50t双梁桥式起重机吊钩时,该起重机卷扬机构发出剧烈"嗡嗡"异响。该起重机起升、下降速度备前3个挡位,其他挡位未见异响。  相似文献   

5.
门式起重机操作的稳钩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稳钩是门式起重机械操作人员最基本的技术,也是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掌握的操作技巧。本文分析引起吊钩或被吊物摆动的原因,从力学原理的角度分析摆动和稳钩,分析不同工况下如何利用稳钩技术使摇晃的吊物稳定下来并随起重机平稳运行,从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方面指导门式起重机司机学习操作起重机。  相似文献   

6.
1事故概况 2010年12月,某公司的1台5 t电动单梁起重机起吊约4.5 t成品件后准备将该物件运至前方货车上外运,当快到指定位置时,起重机未按操作指令停止运行,司机按下应急断电开关也未能切断起重机动力电源,致使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失控,所吊运的成品件与前方货车相撞,所幸地面操作人员及时切断了起重机总馈电线路断路器,  相似文献   

7.
1问题的提出造纸厂双小车起重机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大车两侧轨道高低偏差、卷扬卷筒直径制造误差、电动机转速的偏差和桥式起重机主梁上拱度(0.09%~0.14%)造成2个吊钩在同时上下运行过程中(尽管采用绝对值光电编码器的PLC电气控制系统可以保证2吊钩同时上下的速度做到绝对同步,但对于操作人员在吊运安装平衡棍筒时)由于受到上述诸因素的影响,2个吊钩还会产生高低不一的现象。解决双吊钩绝对同步的问题可以通过改进固定吊具的方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起重机吊钩总成如附图所示,其主要由滑轮1、滑轮轴2、防脱钩装置3、钩体4、横梁5、轴承6、组合螺栓7、圆螺母8、导绳块9和夹板10等组成。为保证起重机吊钩正常使用,起重机操作人员、维修人员要视情对这些部件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3项:一是核对技术文件,二是检查外观与表面裂纹,三是测量磨损量、开口度、扭转变形量等。1.核对技术文件新起重机投入使用前,操作人员应检查吊钩总成有关的技术文件。其中吊钩总成的标牌所标额定  相似文献   

9.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起重机智能遥控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改善起重机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其工作效率,提出了起重机智能遥控器的设计方案.该智能遥控器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芯片MT8888C完成DTPF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并驱动外围设备,从而控制起重机按发送命令运行,实现了对起重机的远距离控制.实际使用证明,该遥控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响应速度快,可大大方便操作人员对起重机的实际操作.  相似文献   

10.
起重机的运行一般都需要驾驶员来进行操作,但在一些人员无法到达进入的场合,就需要通过自动运行来替代人员操作;也有一些是要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员,需要起重机自动运行。起重机要具有自动运行功能需有一定的条件:运行有规律并运行在一些固定的点,另外起重机要具备良好的驱动功能、可靠精确的位置检测功能、准确的逻辑判断数据计算功能,使起重机能精确定位,安全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11.
本刊 2002年 4月曾刊登一则求助信息,介绍某公司的一台小型起重机,由于其上所用的摆线针轮减速机上轴承发生损坏,故而将减速机拆开,更换了新轴承。减速机中有两个摆线齿轮,上下叠放在一起,然后与滚针相啮合。由于操作人员的疏忽,拆前没有注意其相对位置,后又没有发现有任何标记,因而重新装复时遇到困难,希望得到帮助。在该期杂志发行后,我们即接到中铁建厂工程局北京公司梁静地高工的热情回复,梁工撰文对摆线针轮减速机的原理、结构、特点、使用及装配等作了详细介绍。我们将该文刊登如下,希望其他读者也能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正"现场管理应实行"三落实",即吊装方案落实、人员组织落实、现场设施落实。"起重机械种类繁多、用途广泛。近几年,由于大型建设项目的需求,我国起重机械在长吊臂、大吨位、全系列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徐工集团、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大型工程机械生产厂家,均可生产1000t上下全地面起重机和3000t上下履带起重机。这些大型起重机械可进行大吨位、大跨径结构件吊装和多台起重机联合吊装作业。  相似文献   

13.
三、DBQ4000型塔式起重机误操作顶钩事故1.事故过程简述2005年某月某日凌晨5:40左右,某电建公司一台DBQ4000型塔式起重机在进行受热面管排吊装时,由于塔机操作人员误操作而发生了一起轻微人员伤害事故。前一日晚,吊装单位安排上夜班,当  相似文献   

14.
一、起重机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特点 不论工程规模的大小,各种作业中都要使用起重机。起重机种类繁多,起重能力从不足1t到上千吨不等。随着施工量的增加及工程项目的大型化发展趋势,起重机也向大型化发展,因此,一旦发生事故常伴随着重大人身伤亡。1989年因起重机事故造成206人死亡,事故机种及死亡人数如表1、2、3所示。由表知,移动式起重机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了一半。事故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老龄化、操作不熟练和缺少吊具等。  相似文献   

15.
当同一轨道上有多台桥式起重机作业时 ,为了防止碰撞 ,一般都是采取碰触限位器断电的方法。但当其中某台起重机需要检修时 ,这种方法往往会造成一些事故 ,如我们公司曾经发生多起压伤、摔下、甚至挤死检修人员的事故。虽然经常强调安全 ,在管理上采取一些措施 ,但事故仍不可避免。这是因为检修中的起重机是制动停止不动的 ,而作业中人员的思想却高度集中在操作上 ,往往不会注意到已临近正在检修中的起重机 ;还有的操作人员过份依赖碰触限位器断电停车的方法 ,未提前减速而仍按一般习惯操作 ,造成了与正在检修的起重机碰撞而发生人员伤亡的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起重机滑轮轮槽磨损及其检验,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立足起重机滑轮的受力情况,本文分析了滑轮轮槽磨损的原因和具体的表现形式,提出了防治起重机滑轮轮槽磨损的措施以及起重机滑轮轮槽磨损检验检测的要求。分析结果表明,滑轮是组成起重机的主要部分,在长期运行中,滑轮轮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磨损,增大起重机输出功率,提升能耗,而且不利于保障起重机吊运货物的安全性。掌握滑轮轮槽磨损的原因,加强检验,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可提升起重机滑轮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重级和特重级工作类型冶金用桥式起重机的走轮常由于轮缘磨损而报废。根据文献[1],走轮踏面的寿命可超过2~3年,但走轮的寿命只有1年甚至6个月。起重机运行时由于有偏斜和滑移,使轮缘和轨道在70~80%的行程中相摩擦[2],这就导致走轮踏面寿命与轮  相似文献   

18.
《起重运输机械》2006,(12):39-39
电动葫芦常用于单轨起重机、旋臂起重机和手动单梁起重机上,由于其结构简单、制造和检修方便、互换性好,操作容易,所以在工厂中广泛使用。如果它的安全装置不全,使用不当,会造成伤亡事故。因此,电动葫芦操作人员除按规定培训并持证操作外,还必须严守以下操作规定:  相似文献   

19.
王新成 《机电信息》2011,(9):113-114
通过对俄罗斯GOST起重机设计规范及PB10-382-00起重机构造及安全操作规则与我国GB/T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及GB/T14405-1993通用桥式起重机标准的比较,提出出口俄罗斯起重机设备时,设计人员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起重机四桁架式梁是由主桁架,付桁架、上下水平桁架组成的一个多次超静定空间桁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是把它分解成几个平面桁架来处理,本文将讨论,当小车轮压作用在主桁架(或主腹板梁)时,各片桁架的受力情况。图1为一个车轮轮压作用在主桁架上所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