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生陶瓷重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卫生陶瓷重烧釉的组成,卫生陶瓷釉面缺陷的修补工艺;研究了卫生陶瓷重烧烧成工艺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卫生陶瓷重烧的烧成曲线。  相似文献   

2.
凌春平 《江苏陶瓷》2006,39(4):14-16
介绍了利用隧道窑进行卫生陶瓷重烧的工艺要点和技术难点,实现了卫生陶瓷一次烧成与二次烧成混装同时烧成。  相似文献   

3.
本探讨了填充料和烧成制度对卫生陶瓷重烧的影响,制定了合适的产品重烧工艺流程,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工艺可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檀瑞超 《佛山陶瓷》2016,(10):31-33
近年来,随着国内陶瓷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陶瓷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燃料能源供应紧张。据统计,卫生陶瓷产品一次烧成的质量合格率约为86%~90%,在10~15%的废品中,约有2%可以通过重烧修补技术转变为合格品。如何扩大重烧修补范围,将剩余的残品数量进一步减小,是每个陶瓷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率,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因此研制一种卫生陶瓷重烧修补料及修补技术,是卫生陶瓷行业实现节能降耗、低碳排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1前 言 在卫生陶瓷洁具大生产中,经过一次烧成后一级品率通常为 65%左右,废品率 30%左右,其余产品则由于各种缺陷而达不到一级品的要求。为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增加经济效益,产品修补和二次烧成则可以解决这些产品的问题。 所谓二次烧成修补技术,就是去掉产品经一次烧成后产生的缺陷,补上修补泥和修补釉,再把产品放回窑内高温重烧,烧成后修补的釉和泥与原坯釉熔合,产品釉面外观回复正常状态。从微观上说,经一次高温烧成后的瓷坯,存在着晶相、玻璃相、还有少量的气孔,晶相构成了坯体的骨架,玻璃相为骨架的间隙…  相似文献   

6.
何寿生 《陶瓷》1999,(1):27-30
对大多数生产高档卫生陶瓷的厂家来说,本烧后可能有高达30%的产品因有一些缺陷如落脏、针孔、缩釉、少釉、坑包等需要修补后进行重烧。而重烧时产品由于热应力存在引起烧裂是比较常见的。众所周知,重烧的每件产品都历经了成形、检坯、施釉、本烧、修补等许多工序,这时烧裂而成废品是相当可惜的。虽然重烧废品的损失既有烧裂引起的也有冷裂引起的,但从我公司的生产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由烧裂引起  相似文献   

7.
薛福连 《江苏陶瓷》2010,43(1):39-41,44
主要研究了卫生陶瓷重烧工艺流程所需要的原材料种类及制备方法,指出合理的配方、正确的修补方法、适当的重烧温度控制是重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凌春平 《陶瓷》2006,(9):66-68
前言我厂卫生陶瓷一次烧成后8%左右的产品因有棕眼、落脏、熔洞、缩釉等缺陷无法上等级,如果不对相关缺陷进行后期补救,此类产品无法被市场接受,只能判为废品。目前,国内外卫生陶瓷产品的后期补救措施有以下3类:1)利用齿科修补材料激光固化修补;2)利用树脂材料喷施形成釉面薄层  相似文献   

9.
许文华  李满喜 《陶瓷》1997,(1):28-30
1 概述在现代卫生陶瓷产品的制备过程中,干燥是烧成过程前既影响产品质量同时又必不可少的一道工艺过程。随着现代陶瓷工业的发展和近年来高技术产品设备的不断更新,卫生陶瓷产品的档次不断提高,生产设备的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快速干燥和快速烧成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
申长均 《陶瓷》1995,(2):36-40
我国建筑卫生陶瓷生产企业使用的窑炉,大多是烧煤或烧油隔焰窑和少量烧煤匣钵装烧隧道窑,窑炉的产量小,能耗高,污染大,工人劳动强度高,生产的产品也多为中低档产品,竞争力差。要使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上档次,实现规模经营,增强企业生产的实力,确立本企业在未来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就必须对现有落后的卫生瓷烧成工艺进行技术改造。 新型宽断面卫生瓷隧道窑具有结构先进、燃烧气氛好、温度均匀、适用范围广、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烧制中高档卫生瓷产品的理想窑炉。现阶段,采用新型宽断面隧道窑烧成卫生瓷,是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烧成工艺技术改造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卫生陶瓷快速烧成制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寿生 《陶瓷》2000,(5):34-35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陶瓷窑炉从烧非清洁燃料(煤、重油 )转变为烧清洁燃料 ,各种耐火纤维以及高级合成原料轻质砖等新型耐火材料的应用使得窑体及窑车完全轻质化 ,大大减少了蓄热的发生。特别是燃气高速烧嘴和明焰裸烧的应用 ,以及燃气烧嘴脉冲燃烧等先进技术的推广 ,使得现代陶瓷窑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得到了极大改善。就卫生陶瓷烧成来说 ,烧成周期从过去旧式窑炉的 2 0~ 72h迅速缩短至 14h以下。据报道 ,形状简单的卫生陶瓷产品在窑内截面积为 0 .7m× 0 .7m的隧道窑烧成周期已缩短至 8h ,电热梭式窑烧成周期已缩短至 12h。单窑生产…  相似文献   

12.
《陶瓷》1999,(4)
据外刊报道,英国CGE公司建造出一种烧成卫生陶瓷用的双层梭式窑,该窑有两个瓷件放置平台和一辅助平台。该放置平台蓄热量少,强度高。该窑最多可分成12个烧成区域,并可分别进行温度控制;一次烧成和重烧周期为11.5h,一级品率为  相似文献   

13.
对卫生瓷修补、重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修补重烧用坯、釉配方的设计,修补工艺的研究及合理地制定重烧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修补部位的色差△E≤1.2,重烧合格率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14.
读者信箱     
《陶瓷》2009,(11):60-61
问:当前低温快烧陶瓷原料的现状如何,常用的低温快烧原料有哪些?答:1当前低温快烧陶瓷原料的现状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烧成温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如卫生陶瓷烧成温度由1300℃下降为1150~1200℃;釉面砖素烧温度由1180℃下降到1050~1100℃,釉烧温度由1080℃下降为1020℃;炻器烧成温度由1350℃下降为1220~1250℃;骨质瓷素烧温度由1180℃下降为1100~1150℃;耐火材料硅砖由1400℃下降为1300~1340℃。  相似文献   

15.
发生炉煤气在卫生陶瓷窑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卫生陶瓷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2000~2005年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量见表1),而由于油价的不断攀升,一些以重油或轻柴油为燃料的卫生陶瓷厂,纷纷改烧发生炉煤气。在烧成卫生陶瓷窑炉上使用发生炉煤气,不仅能够满足生产的烧成工艺要求,而且会大大降低燃料消耗成本,就唐山地区而言,几种不同燃料的等热值比价见表2。  相似文献   

16.
朱其享  王树贵 《陶瓷》1994,(1):11-14,10
目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在产量、质量、品种和工艺技术等方面均得到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其主要问题是烧成温度高,烧成周期长,窑炉热损耗大、能耗高等,而低温快烧技术的开发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国家对卫生陶瓷的低温快烧技术非常重视,已列入“八五”规划,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二次重烧是将烧成过的产品存在的若干缺陷处理掉,涂上釉子,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烧成。在缺陷处理时,用形状如钳工用的扁铲、但头部为园锥状的铁器,将产品的表面缺陷,如落脏、铁点等磕去,将小裂处釉子磕去,把残渣吹净。涂釉时,把釉子配成釉泥,为提高粘结性能,可加一些甲基纤维素,涂在处理过的部位。修补釉子要求在烧成后与同种颜色的釉子在外观上要完全—  相似文献   

18.
赵越清 《陶瓷》1999,(3):35-38
简要说明了卫生陶瓷实现快速烧成的必要性及其发展状况,着重介绍了快烧隧道窑中各阶段的截面分布全面分析了均衡卫生陶瓷快烧隧道窑截面温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从冷补、渍补、打磨修补及修补复烧四个方面介绍了卫生陶瓷产品的修补技术,并从用料、操作等多方面探讨了目前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部分卫生陶瓷企业调制修补材料都是采用耐火棉,耐火棉在较高温度烧成后吸水率偏大容易导致后期风裂及色差的问题。笔者结合生产实际案例,搜集了与相关专业的文献资料,研究通过引入玻纤布、镨黄、瓷粉、氧化铝等原料组成的新材料来调整修补材料的色差及抗龟裂性能,减少由修补材料引起的缺陷,并探究了修补干坯裂纹工艺,寻找最佳修补干坯裂纹的工艺以及最佳修补材料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