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四叉树和边界不变矩的图像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使四叉树算法在图像检索领域中得到有效应用,分析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对目标物体形状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四叉树和边界不变矩的图像检索方法,构建图像检索系统,并选取5种不同类型的图像进行分组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复杂度低,能够提高图像的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ROI多特征和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ROI)综合多特征和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算法.在对图像进行四叉树分解的基础上,由用户选择感兴趣区域,综合颜色、纹理和形状三种底层特征进行多层感兴趣区域检索;由相关反馈技术体现用户感知的主观性,通过调整感兴趣区域、特征问、特征内的权重来提高查准率.给出了改进的CBIR通用模型和特征权重模型.实现了一个图像检索原型系统,将不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检索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三维点云处理系统点云查询与交互编辑功能的实现,在系统总结当前计算机三维图形拾取主要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三维点云拾取基本方法.针对实际LiDAR(激光雷达)点云处理中往往为大规模点云数据,通过层次包围盒引入四叉树,提出了基于四叉树的大规模三维点云快速拾取系列算法,并从提高四叉树构建速度、降低四叉树内存占用角度,采取有效策略,使得算法整体效率得到进一步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算法在大规模三维点云拾取速度和精度上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一种融合颜色和纹理特征的遥感图像检索方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海量遥感图像的自动查询和选择,迫切需要有效的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方法。鉴于单一视觉特征不能很好地表达图像内容,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五叉树分解的线性加权颜色和纹理特征距离的检索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五叉树分解法分解图像,然后在利用多通道Gabor滤波器与图像做卷积得到滤波能量值的基础上,提取各子图像滤波能量纹理特征,最后通过计算子图像的颜色均值和均方差来对查询图像和与其大小相当的数据库子图像进行颜色和纹理特征线性加权距离相似性测度。将该方法用于高分辨率卫星和航空遥感图像数据库检索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夏国武  张曦煌  赵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5):1100-1101,1178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小波的视频片断检索的新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视频检索方法中未考虑的时空关系.首先利用低频子图小波系数的标准方差均值对目标视频库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对利用八叉树算法提取细节特征,进一步的把细节特征和近似特征组合起来对图像进行精确的检索.实验证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检索精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VR/AR技术发展以及三维模型的广泛应用,实现三维检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模型的检索较好地保留了模型的空间信息和几何特征,其不仅包含模型的表面信息而且还包含模型的内部属性.但是,基于模型的检索往往存在着高存储、高计算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研究了三维模型预处理及三维模型表示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八叉树...  相似文献   

7.
数字舌象图片的正确分割是实现计算机中医舌诊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前提,为了高效而准确地分割出舌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与GrabCut的舌象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四叉树分解对采集的舌象初分割,然后用相似区域的颜色均值优化GrabCut算法中高斯混合模型参数,最终完成舌象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舌象分割效率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中文全文检索系统中的压缩模型和模式匹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给出了一种适用中文全文检索系统的压缩模型,使传统的LZW模型能适用于大字符集语言源文本。方法的关键是通过引入切割标记控制字典多叉树的节点的无限扩大。对文件的检索直接在压缩文件上进行,因而可较大地提高检索效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在深度学习中能够端到端表示点云模型,提出基于八叉树和K-D树(OctKD)的点云数据表示方法。该方法将无组织的点云转换为体素空间,在体素空间对三维模型进行八叉树剖分,改进了八叉树编码方式;构建节点间的邻接关系,在GPU端并行构建八叉树;为了克服八叉树编码检索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三维K-D树索引单个三维空间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真实反映模型本身的细节特征,提高了点云模型的构造时间和检索效率。这种新的数据结构实现将点云转换为卷积神经网络可以接收的数据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于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R树索引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现有R树无法支持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空间数据多尺度表达的R树变形索引结构:(1)允许空间对象出现在非叶结点上;(2)利用树的深度反映空间分辨率的变化,提供分辨率维的支持;(3)树的分支结构考虑对自动制图综合算法的支持.分析了该变形R树索引结构的空间数据多尺度查询过程,并着重对该索引结构生成算法中的约束条件、插入算法和分裂算法进行了讨论.针对相同数据源,使用该方法与基于四叉树的空间数据多尺度索引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索引方法能有效检索多分辨率形式组织的空间数据,具有综合结果记忆功能,效率明显.  相似文献   

11.
针对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系统中出现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锁位式自调整多叉树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采用自调整防碰撞算法的基本原理,利用曼彻斯特编码特点,发送锁位指令确定碰撞位信息并提取碰撞位,在随后的标签识别中不再传输非碰撞位信息,结合自动识别思想,在减少碰撞时隙的同时,减少了传输数据量。新算法充分考虑了总时隙数、吞吐率、通信复杂度这三个重要的性能参数。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新算法具有更高的吞吐率和搜索效率,能够进一步改善RFID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叉树防碰撞算法. 新算法在动态二叉树和四叉树搜索算法的基础上, 利用曼彻斯特编码可以准确识别碰撞位的特性, 通过计算碰撞因子, 估计标签数量, 从而在标签数较多的分支内选择动态四叉树搜索, 反之选择动态二叉树搜索. 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 新算法克服了动态二叉树和四叉树搜索算法的缺点, 在减少碰撞时隙数的基础上, 又减少了空闲时隙数, 大幅度地提高了搜索效率和时隙的吞吐率,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苏俊  王忠  陈和恒 《测控技术》2015,34(2):111-114
在RFID系统的通信过程中,多个标签同时与同一阅读器交换数据而发生碰撞,致使标签无法被识别.为解决此问题,在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算法,该算法结合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多叉树的思想,通过锁定碰撞位,进行双碰撞位查询,从而加快搜索速率.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算法在搜索次数、吞吐率以及数据通信量等性能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计算机控制系统正逐步进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线上。对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计算机控制系统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做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无人值守计算机房收费系统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房的自动化管理是由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而计费系统的自动化是关键的一环。本文提出的几种无人值守计算机房收费系统的解决方案,都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并显现出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基于组件的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就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展开了讨论,使用lucence技术进行全文检索,同时提供拼音自动提示功能,本系统是一个可以作为二次开发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电脑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娱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电脑系统的维护也就成为了我们经常要做的工作之一。伴随着电脑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电脑软件及硬件技术的更新换代,操作电脑也早已从DOS下的命令行操作方式变成了如Windows图形化的窗口操作方式。因XP系统的退役,很多人都在为电脑升级操作系统,其中当然包括一些时间长些的旧电脑,旧电脑安装Win7系统出现按F1提示停止启动,根据不同BIOS进行设置,关闭软驱或硬盘检测,消除提示,顺利启动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主控机、前置机和终端机构成的分布式微机自动报警系统,分析其中的通信系统。具体阐述了利用电力线传输报警信号的可行性,以及实现前置机与终端机之间双向通信的机理,并且还介绍了软、硬件相结合进行调制解调的方法和系统的自动复位技术。  相似文献   

19.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常规继电器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是集成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现代控制技术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对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中的几点技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基于PCI总线的计算机组件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某型计算机信息处理板性能自动化测试要求,对其各种性能参数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利用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和仪器总线技术,建立了基于工业控制计算机和数据采集卡的开放式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信息处理板DSP芯片的强大运算能力,确保系统具有很快的测试速度和很高的测试精度;自动测试系统的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对信息处理板的测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