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Z2):262-264
采用MINISCAN IRXpert全自动彩屏智能中-近红外汽柴油分析仪对柴油中的多环芳烃进行快速测定,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数据为参考值,建立模型,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红外光谱吸收法的可靠性,实验证明,中近红外光谱法测定柴油中多环芳烃具有分析快速、重复性好、无化学试剂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普遍重视,以及汽柴油标准的不断升级和油品质量检测技术的逐步完善,我国对低硫含量汽柴油标准物质的需求日趋迫切。油品中硫含量过高,大大降低了催化转换器中催化剂效率,增加了车辆污染物的排放量。含硫汽柴油标准物质的研制,是制定汽柴油国家强制标准的急需,是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的急需,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急需,对元素分析仪器的校准、汽柴油硫含量检测和定值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对国内外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硫含量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拟为汽柴油中硫元素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快速准确地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检测,提供必要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中国汽柴油市场发展情况,介绍了中国汽柴油市场生产、需求、进出口以及价格等情况,分析了中国汽柴油随炼化行业发展前景、汽柴油需求变化和走势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汽柴油出口规模及作用、汽柴油价格走势,对今后中国汽柴油的生产、需求、进出口及价格等进行了预测及分析。  相似文献   

4.
焦化汽柴油加氢装置换热器内结垢严重影响焦化汽柴油正常精制生产过程。对焦化汽柴油馏程、胶质、颗粒、组成等性质以及换热器内垢样组成进行详细分析。认为结垢是由烯烃和芳烃类物质聚合并夹杂颗粒沉积造成。考察温度、液体流速、阻垢剂、加氢预处理等条件对于焦化汽柴油结垢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是影响焦化汽柴油结垢较重要因素,150℃以上原料快速聚合,产生胶质。对原料进行加氢预处理,温度170℃,压力1.2 MPa,氢油比300下,可脱除96%二烯烃,处理后的物料结垢倾向性降低  相似文献   

5.
制订先进、合理的汽柴油标准事关环保、消费者承受能力,炼油企业效益及炼油工艺发展方向等宏观经济的重大问题.根据对美欧日汽柴油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就如何制订我国的汽柴油标准提出一些建议应该借鉴美欧日汽柴油标准;不能也不应完全照搬国外汽柴油标准;我国的汽柴油标准应分地区、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对提前实施国家汽柴油新标准的炼油企业,国家应在税收和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技术,在近几年的时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检测方式比较简便、获得结果比较准确,可以有效的提升汽柴油分析检测的效率,所以常被应用于汽柴油的分析检测之中.近红外光谱技术的质量要求很高,而且数据结果会受到模型样品的影响,其油质含量及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具体使用,在模型...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我国近年来汽柴油质量升级的过程,阐述了清洁汽柴油质量发展趋势和我国炼油企业实现汽柴油质量进一步升级的必然性、紧迫性,对生产清洁汽柴油的技术选择和经济性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汽柴油在当今石油产品中占有绝对支配地位,机动车目前仍然是汽柴油消费的主力。由于汽柴油质量问题导致的机动车尾气污染排放,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汽柴油标准物质的研制,在加强汽柴油质量监管、促进大气污染防治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现有的汽柴油有证标准物质数量不多且种类不全,在应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通过对国内外汽柴油标准物质研究现状进行展望,对汽柴油理化性质标准物质和有害组分标准物质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归纳和介绍,旨在分析我国在相应标准物质研制方面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从而提高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9.
美欧日汽柴油标准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订先进、合理的汽柴油标准事关环保、消费者承受能力,炼油企业效益及炼油工艺发展方向等宏观经济的重大问题。根据对美欧日汽柴油标准的对比分析研究,就如何制订我国的汽柴油标准提出一些建议:应该借鉴美欧日汽柴油标准;不能也不应完全照搬国外汽柴油标准;我国的汽柴油标准应分地区、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对提前实施国家汽柴油新标准的炼油企业,国家应在税收和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10.
对中海油200万吨/年焦化汽柴油加氢装置在运行周期内催化剂活性进行分析,并对加氢催化剂活性快速下降的情况,分别从生焦积炭、金属和灰分沉积中毒和活化中心结焦老化、沟流塌陷、原料组分等方面分析了引起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判断依据及对策。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海油惠州石化二期项目开工后加工高终馏点催化柴油、焦化汽柴油导致催化剂积碳失活,间接原因主要是加氢再生剂比例大。后期通过严格控制原料终馏点,缓解了催化剂活性快速下降的趋势,保证了装置平稳运行至停工检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