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城市生态住区作为居住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实现城市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将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原理运用到城市住区规划设计领域,从建筑、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中寻求生态小区的定义,从住区的外部环境、内部整体环境以及住宅环境的生态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等方面,探索一种适用于我国的城市生态小区类型。  相似文献   

2.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相似文献   

3.
蒋刚  左兰兰 《云南建材》2011,(19):57-58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相似文献   

4.
生态小区是通过调整人居环境生态系统内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使小区成为具有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住区.生态小区空间结构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广泛应用,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与区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所在城市的风貌和特质.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对城市住区生活中的人居健康、生态环境、物质运输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从城市住区层面入手,将城市生态与居民生活相结合,以探求解决住区发展的诸多问题。通过对生态住区、生态城市等理论和实践案例的综合考量,寻找改善当前住区的建设模式,提出了与城市环境和社会系统相融洽的"绿色细胞"理论模型,探索出一种更健康、可持续的绿色生态住区构建方法,为生态住区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蓉 《山西建筑》2008,34(2):74-75
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居住小区的交通组织模式,研讨居住小区环境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了居住区生态小区——"健康住宅小区"以其生态文明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城市居民的理想生活住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房地产业的发展繁荣,也由此带来了住区环境建设的诸多问题,如热衷环境概念的炒作,住区环境建设的简单概念化、绿化的盲目、对当地气候条件以及对居民日常生活需求的忽视等。在新型城镇化浪潮来袭之时,生态城市、生态小区观念日渐兴起的当下,回望中国历史传统人居环境建设思想对当今的住区环境建设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生态住区是住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城市住区要实现生态化,要从合理的区位、城市交通环境的良好连接、生态化的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等方面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生态小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怡 《山西建筑》2008,34(11):53-54
在分析我国城市住宅小区建设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生态环境意识,注重小区规划,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以及探索小区发展模式等建设生态小区的措施,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居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孙美荣 《云南建材》2010,(11):66-67
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即依据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生态学思维对人类的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的目标是为人类寻找一种在城市理想的生活而又不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居住区”规划是一项提高住区环境质量、促进城市住区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生态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当前生态城市规划亟待深入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周术  丁宏伟 《华中建筑》2004,22(3):67-68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人娄生存受到威胁……本文以生态化社区的建设为研究焦点,通过对中国目前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的综合分析,探索以生态化社区为导向的社区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国外可持续的城市社区探索及我国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能源的消耗贻尽,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问题题是21世纪各国发展的新课题,文章主要阐述国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探索及我国的实践活动,以期对我国社区设计以启示.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态居住社区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剑  蒲向军 《华中建筑》2008,26(6):91-93
城市生态居住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环境建设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城市生态居住社区的内涵和建设目标,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居住社区物质环境建设中的规划设计和住宅设计策略,并对城市生态居住社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之问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朱玲 《中国园林》2020,36(7):26
探讨风景园林与公共卫生及人民健康之间的关联,面向健康促进的居民参与性社区环境建设,提出系统有效的风景园林介入公共卫生健康体系的方法,重点在于公共卫生视角的健康社区风景园林体系构建。提出可持续开发的多维度思路,包括建立与运营管理相协调的城市风景园林体系、发展恢复性绿色基础设施、建立与社区卫生框架相一致的风景园林;尤其从社区层面探索公共卫生与城市风景园林体系的接口,提出公民管理和城市管理并行以振兴复合功能的社区,强调挖掘社区花园的康养疗愈功能和居民的参与行动带来的后景观功能,发挥风景园林的综合作用等策略。构建健康促进的社区环境建设理论框架,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综合性,提升公共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创造各个不同地域的优良生态环境是本世纪城市与建筑发展的核心问题,它是新阶段建筑文化的本质特征。从国内外城市与建筑发展的经验来分析,营造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发展社会人文生态环境,构建人性化的城市流动空间,突出地域人文环境艺术形象,解决好地域的生态平衡,就必然会创造出具有地域生态环境特色的建筑文化,凸显出各自城市的个性特点,符合社会进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垂直绿化能有效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绿地空间不足的矛盾,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景观效果良好且生态功能优良的垂直绿化植物群落,满足低成本、低消耗、低维护与易管理的诉求,是当前城市垂直绿化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城市中心区墙体自生植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墙体自生植物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其与城市墙体微环境的关系。并基于新自然主义生态种植设计理念,从植物种类选择和植物群落构建2个方面来探讨墙体自生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垂直绿化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生态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区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单元,其核心内容是社区生态关系的整合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强调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等要素的有机融合.采取文献分析,公众调查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一套城市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引导,提出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管理、运菅、维护各阶段的生态社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9.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引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后通过论述城市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实现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城市规划理论角度阐述了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生态社区的基本理念,提出创建城市和谐社区的设计模式,以及城市生态社区的基本规划设计理念,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社区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