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邱发强 《福建建筑》2014,(12):90-92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测桩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为保证试验实施的可行性,在进行现场试验前需要对地基土反力、钢筋拉力以及钢筋焊接强度、管桩混凝土填芯长度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和验算。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承载力,对管桩进行劲性填芯,并对劲性填芯管桩及普通填芯管桩进行室内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种管桩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裂缝发展情况及抗弯能力。结果表明,劲性填芯能够使锚固钢筋和管桩更好地发挥其性能,且能大幅度提高桩与承台连接节点的水平承载力、位移及延性。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顶受到水平剪力作用,而空心管桩的抗剪承载力通常比较弱。常在管桩上部埋入钢筋,浇筑一段混凝土与承台相连,以改善其抗剪性能。在试验的基础上对预应力管桩的抗剪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并对填芯混凝土在抗剪承载力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填芯混凝土提高了管桩抗剪承载力,改善了管桩脆性性能。为管桩抗剪承载力计算提供了试验基础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庆斌 《山西建筑》2010,36(27):86-88
进行了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抗剪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桩与填芯混凝土在破坏时的形态,破坏时桩身的受力特征和影响管桩承载力的因素,在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新老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间的平均粘结系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考虑剪跨比及截桩填芯影响的PHC管桩抗剪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次震后调查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地震作用下可发生受剪破坏。针对管桩抗剪问题,基于现行管桩图集中标准PHC管桩设计制作24个管桩试件,进行多种剪跨比下的PHC管桩抗剪承载力试验。基于试验结果,经综合考虑剪跨比、箍筋分布、纵筋配筋率、混凝土有效预压应力、混凝土强度等影响因素,提出考虑剪跨比影响的PHC管桩抗剪承载力建议公式,公式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离散性较小。同时,考虑到目前工程上截桩现象十分普遍,特针对工程上截桩及截桩后填芯的情况进行试验研究,就截桩及填芯对管桩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出计算建议,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凌应轩 《安徽建筑》2014,(4):125-127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基础桩顶受到剪力作用,空心管桩的抗剪承载力比较弱,通常在管桩上部埋入钢筋,浇注一段混凝土与承台相连,填芯混凝土改善了管桩的抗剪性能.文章通过试验以及理论分析给出了环形截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管桩及其他圆形截面的设计计算提供了理论及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合肥地区实际工程,进行PHC管桩填芯混凝土抗拔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得出PHC管桩的填芯混凝土深度大于或等于3倍桩径时,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间相对位移较小,二者协同受力性能较好,综合经济性与安全性考虑。文章建议PHC管桩的填芯混凝土填芯深度最优值为3.0D,填芯混凝土与管桩内壁的粘结强度可取0.382N/mm~2。  相似文献   

8.
工程中常采用填芯,掺加钢纤维以及配置非预应力筋等方式来增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抗弯承载力,但是这些改进后的管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还不明确。通过三组试件的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分别从滞回耗能延性和承载力等几个方面研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预应力钢纤维高强混凝土管桩(SFPHC管桩)、添加普通钢筋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RC管桩)的抗震性能以及填芯对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普通钢筋能够很好地改善PHC管桩的抗震性能。填芯能够提高PHC和SFPHC管桩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并能增强PRC管桩的耗能能力。各类填芯管桩的延性相对于未填芯管桩均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桩基础在水平地震力作用下,产生弯矩和剪力在桩头最大,导致承台和桩身连接处过早发生破坏,因此,需要对桩与承台连接处进行加强,通过现场对制作的加强型试件填芯混凝土管桩进行水平往复加载,研究各级荷载作用下其裂缝发展变化,并绘制荷载位移、应变曲线,得出填芯混凝土管桩抗弯承载能力比普通管桩有大幅度提高,加强环劈裂裂缝的扩展使节点处抗弯承载力迅速降低。发生连接处破坏后,填芯部分和加强环仍保证其有较大承载力,而整个加载过程中加强环根部应变较小且阻止了管桩在出现裂缝前其节点处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填芯管桩抗弯性能与延性特征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管桩与桩帽接合部要承受较大的弯矩和剪力的作用,现有的管桩标准图均在管桩顶部1m范围内按构造的要求设置填芯混凝土以提高空心管桩的承载能力,改善桩端延性,但目前对填芯混凝土管桩承载力和延性的了解甚少。通过对两组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填芯桩与非填芯桩的抗弯性能和延性特征。试验表明,填芯管桩的截面延性系数和抗弯承载能力均较非填芯管桩截面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宁波早期预制方桩与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工程应用调查与分析,结合现在预应力管桩与沉管灌注桩成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采用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结合的新组合桩型,对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型施工工艺与构造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桩身缺陷模型桩模拟试验与动测波形特征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动测桩身完整性模型模拟试验,获得了桩身典型缺陷与波形特征的对应关系,完善了动测桩基完整性的理论依据,并对桩基完整性检测技术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3.
复合桩基桩侧阻力群桩效应及其效率系数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方法 ,对复合桩基侧阻力群桩效应及其效率系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又称CFG桩,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与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通过实践就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陈涛 《低温建筑技术》2019,41(2):100-102
通过Φ700mm和Φ600mm两种桩径的各3组桩端后注浆和未注浆钻孔灌注桩的对比试验,对比分析桩端后注浆工艺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和施工耗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可有效清除桩端沉渣、桩侧泥皮对于承载力的不利作用,改善桩的承载性状,大幅提高单桩承载力。同一承载力要求下,采用桩端后注浆工艺,Φ700mm灌注桩的有效桩长可以减短7~8m,Φ600mm灌注桩的有效桩长可以减短4~5m。Φ700mm的46m灌注桩可缩短为39m,每根桩成孔施工可节约6.2h,节约时间比例32.8%。  相似文献   

16.
孔德志  张义忠 《建筑技术》2010,41(10):899-901
利用多种桩联合加固软弱地基的方法是一种地基处理的新技术。对已采用CFG桩处理过的复合地基进行分析,再次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极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减小了地基的压缩性,并在开封东京银座工程中取得了成功应用。提出的地基处理方法适合于在软弱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物采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桩体上浮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时冬 《工业建筑》2003,33(3):78-80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 (PHC)管桩作为一种新桩型 ,近年来在沿海软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初期用于多层建筑 ,逐渐发展到小高层乃至高层建筑。在快速推广的过程中 ,发现了PHC管桩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桩体上浮问题。通过对几个工程实例的分析 ,对桩体上浮原因进行了讨论 ,希望减少管桩推广应用中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8.
桩的弹性模量对桩的侧摩阻力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桩的荷载传递机理的基础上,以沿海软土地区常用的钻孔灌注桩为例,对桩周土采用Drucker-Prager弹塑性模型、桩采用线弹性模型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桩的模量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对于指导工程实践、丰富桩的荷载传递机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岩层中大口径锚桩抗拔承载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根据泸州长江二桥锚碇桥台两根抗拔试验锚桩的竖向抗拔试验结果, 分析了桩的抗拔承载性状和桩身阻力发挥特性, 得出了一些对该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某水厂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分析及沉降实测资料,得出当水池平面尺寸较大时,池体沉降及倾斜均不满足"规范"要求。并探讨了采用CFG桩复合地基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及池体沉降变形过大等问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