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通过模具产品CAD/CAM/CAE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实现经济、实用型CIMS. 方法 利用研究开发的CAD/CAM 软件生成数控加工代码, 通过由局域网、微机、Modem , 电话、电话线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 把此代码传输到远程加工中心. 结果 利用该系统已生产多种模具. 结论 本系统的开发为CIMS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把通信技术引入制造领域, 是一项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日本村田公司(株)为其产品C-3000型数控冲床配套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及制造系统(CAD/CAM)软件──CAMPATH,并对这一软件的结构、指令系统、人机界面等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研制了一套集零件设计、制造于一体的CAD/CAM一体化系统.即利用AutoCAD建立零件的二维线框模型,采用人机交互方式,提取零件几何参数,并进行处理.软件包括工艺参数配置、刀具轨迹仿真、串行通讯等模块;硬件由一台个人计算机和二台经济型三坐标铣床组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一种别于传统设计方案的渐开线齿形硬质合金插齿刀设计方案和相应CAD/CAM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新方案的优越性,制造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实体模型的CAD/CAM系统的Undo/Redo操作实现技术.它支持多层次嵌套的CAD/CAM建模环境.因而当用户在CAD/CAM系统环境中建模时,可以方便地对模型进行Undo/Redo编辑操作.  相似文献   

6.
CAPP是工程设计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沟通CAD与CAM之间的桥梁.为了实现零件信息的交换和共享,通过统一的零件信息建模技术来实现CAD/CAPP/CAM的集成,它为CAD/CMP/CAM的集成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航天成果     
航天成果航天产品设计制造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可大大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遂成为发达国家研制开发的目标。我国在这一领域则起步较晚,目前国内航天领域所用的CAD/CAM图形软件,是国外产品的一统天下。由航天CAD/CAM中心研...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应用12位双D/A转换器TLC5618实现13位分辨率的D/A转换方法,给出了TLC5618与单片机AT89C55的接口电路及13位D/A转换的硬件实现原理,并给出了用C51编写的相应功能程序.此方法已应用于智能仪表和PLC模块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模具产品CAD/CAM/CAE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实现经济,实用型CIMS。方法 利用研究开发的CAD/CAM软件生成数控加工代码,通过由局域网,微机,Modem,电话,电话线组成的远程通信系统,把此代码传输到远程加工中心。结果 利用该系统已生产多种模具,结论 本系统的开发为CIMS技术的推广应用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把通信技术引入制造领域,是一项有开创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介绍了纹织CAD/CAM技术在纹织生产过程中的意义,然后详细叙述了纹织CAD/CAM技术的内容:1.纹CAD/CAM系统的硬件接口;2.电脑意匠和纹板处理、3.软件的功能特点;4.自动纹板冲孔;5.电子提花与无纹板织造技术。最后介绍了运用纹织CAD系统进行产品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以旋钮为例,介绍了运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造型及模具设计的过程。详细论述了该产品的三雏造型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模具设计流程及分型面、模具型腔和型芯的设计。阐述了利用Pro/E进行塑料模具设计的高效率特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Pro/E软件进行产品设计和注射模设计,将产品信息和模具的有关信息传入C-mold中进入注塑分析模拟,在Pro/E中提取加工信息,转入MasterCAM中进行模具的模拟加工和数控编程,为生产高质量模具提供了一种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步悬浮聚合法制备的大孔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酸甲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s IPN),经过乙二胺氨解,得到新型疏水/亲水性聚二乙烯基苯/聚丙烯酰乙二胺互穿网络(polydivinylbenzene/poly acrylethylenediamine IPN即PDVB/PAEMIPN).孔结构研究表明,树脂的平均孔径达8.6~136nm.研究了混合致孔剂中良致孔剂与非良致孔剂的比例、两网质量比以及第二网交联度对树脂孔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RE/RP/RT技术为一体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以适应新产品快速开发与创新设计的需求.此产品设计方法的主要流程是:首先采用RE技术对已有产品(实物)进行测量获得三维坐标数据,并依据设计要求重构得到所需的CAD模型;在将CAD模型离散化后采用RP技术进行快速原型加工;最后以RP制件作为母模,借助RT技术快速制作模具.本文以鼠标产品外形的创新设计为例,进行了基于RE/RP/RT创新设计技术流程的可行性及高效性的验证,实验证明此方法为产品的快速创新设计探索出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的机械结构系统分析模型已成为理论建模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基于Pro/Mechanica对某产品测试仪产品的结构设计进行有限元分析,对设计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建立以最大应力为目标函数、以应力极限为约束的优化数学模型,对其设计参数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设计,将产品设计与三维仿真及有限元分析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满足产品设计的高效、低成本、自动化等要求。  相似文献   

16.
ADAMS/Car在汽车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ADAMS/Car软件的车辆建模和分析。仿真表明 ,利用ADAMS软件技术 ,可对车辆进行动力学仿真 ,达到缩短试验检测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MCM - 4 1和Cu/MCM - 4 1的合成方法及Cu/MCM - 4 1对苯羟基化为苯酚的催化作用。即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 ,氨水为碱性介质 ,在温度为 75℃的温和水热条件下 ,合成未脱除模板剂的MCM - 4 1中孔分子筛。产品在D/MAX -RB(日本理学 )衍射仪上经粉末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经 8h反应 ,产品有较满意的结晶度和结构特征。在MCM - 4 1上直接采取等体积浸渍的方法 ,负载一定量的铜 ,得到一系列不同铜含量的Cu/MCM - 4 1催化剂。用双氧水作氧化剂 ,用合成的Cu/MCM -4 1作为催化剂 ,详细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铜负载量、负载方法、溶剂、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羟基化为苯酚的影响。反应产物通过GC - 340 0型气相色谱仪来分析。结果表明 ,在温度为 80℃ ,以乙腈为溶剂 ,0 .0 2 g铜质量分数为 5 %的催化剂 ,过氧化氢与苯的摩尔比为 1,反应时间为 4h的条件下 ,Cu/MCM - 4 1能有效催化苯羟基化为苯酚的反应 ,苯酚收率达 5 .8% ,且苯酚为唯一液相产品。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grated control system of vehicle ABS/ASR/ACC has been developed using the MC9S12DP256 singlechip, which is the new Motorola 16-bit product in HSC12 family.The system including the main control module, the datacollection module and the drive and fault diagnosis module is demonstrated and its data collection function is presented indetail. The system designed by the modularization can supervise the data,drive the valves and pump. The program can bedebugged on line, which is steady and reliable validated by the large numbers of vehicle road tests.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SO4 2 -/ZrO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 ,用Hammett指示剂法和吡啶吸附的FT -IR光谱法测定了其酸强度和酸中心类型 ;以邻二甲苯和苯乙烯生成 1-苯基 - 1- (3,4-二甲基苯基 ) -乙烷 (PXE)的烷基化为探针反应 ,研究了焙烧温度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和苯乙烯的加料方式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焙烧温度高于 5 0 0℃ ,SO4 2 -/ZrO2 可以形成超强酸 ,其表面上同时存在Lewis酸中心和Bronsted酸中心 ;SO4 2 -/ZrO2 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在邻二甲苯和苯乙烯的烷基化反应中表现出高催化活性 ,并没有苯乙烯的副反应发生 ;苯乙烯的加料方式对产物收率有明显影响 ;反应温度高于 10 0℃ ,反应温度对产物收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后水解法制备AM/AA/AMPS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单体为主要原料,引入辅助共聚单体2-丙烯酰胺基-2-甲基-1-丙磺酸(AMPS),采用胶束聚合技术和后加碱水解法,制备了AM/丙烯酸(AA)/AMPS耐温抗盐驱油聚合物。考察了水解剂、水解温度、水解时间、水解剂用量等因素在后水解过程中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实验证明最佳合成条件为:水解剂为质量分数8%的NaOH,水解温度85℃,水解时间3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