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将IEEE802.11的RTS/CTS握手机制与MSDU帧分段机制引入地空数据链,建立了基于改进Markov链的地空数据链MAC层协议模型。以最大饱和吞吐量为性能参数推导出合理的RTS阈值和分段阈值算法。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无线通信效率,降低了误帧率,解决了隐藏终端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基于定向天线的MAC协议,阐述使用定向天线所面临的隐藏终端、暴露终端以及聋节点问题。重点分析定向天线的MAC协议造成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改进CSMA协议。通过仿真表明,改进CSMA协议能提高基于定向天线Ad Hoc网络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存在于Ad Hoc网络中的隐藏和暴露终端问题,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双忙音的基础上提出了DBTMAC协议.仿真结果证明DBTMAC协议可以解决隐藏和暴露终端问题,提高网络的吞吐量,消除链路失效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张军  李宏  李忠孝  张其善 《电子学报》2001,29(12):1615-1619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自组织时分多址(S-TDMA)数据链网络性能分析方法——概率周期分析法.一方面提出系统状态熵的概念,将时隙的状态停留时间和稳态概率同时引入分析模型中,给出了一种以时隙的处于成功传送状态的状态真值与系统的状态熵之比作为评价信道吞吐量的新方法;另一方面提出基于同信道干扰(CCI)准则的终端分区模型,分析隐藏终端在不同区域内对终端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捎带帧技术的解决S-TDMA系统隐藏终端问题的方法.系统仿真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金荣  张衡阳 《现代导航》2014,5(2):154-156
TTNT数据链是一种基于IP的航空Ad hoc网络,是美军正在研制的新型先进武器协同级数据链。本文简要阐述了TTNT数据链的基本情况、技术特点、性能指标,回顾了它的发展历程,抛砖引玉地分析了其中主要关键技术,其MAC协议、路由协议和物理终端电台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打击"时敏目标"的要求展开,旨在实现空-空和空-地低时延网络通信。  相似文献   

6.
基于干扰图的无线自组织网络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IEEE802.11MAC协议采用了简单的干扰模型,因此产生了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这两个严重影响无线自组织网络性能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干扰图(Conflict Graph)的MAC协议——CG-MAC来提高无线自组织网络的吞吐量。通过仿真实验,该协议能够同时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7.
现有的MAC协议在认知无线电环境下都存在"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这降低频谱资源利用率和多信道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全双工的分布式认知无线电MAC(CR-MAC)协议,该协议在不影响授权用户前提下,认知用户通过侦听控制信道的消息,动态的使用授权信道,并通过两根天线同时进行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以此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的问题。通过仿真验证,并与现有的MAC协议进行比较,CR-MAC协议可以有效的提高系统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8.
介绍固网支付的概念和演进过程以及固网支付业务使用的协议,简要分析协议栈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消息层,提出了一种固网支付系统的系统结构。通过对固网支付平台和终端的分析,简要阐述系统结构和业务功能。最后对固网支付业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张燕  张秋玲  刘晶 《广东通信技术》2005,25(2):14-16,25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避免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的同时,增加信道利用率..针对这个问题.在现有的DBTMA协议以及采用定向天线的一些协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把信道划分与定向天线相结合的新型MAC协议.DC/A协议(Dual Channel/Directional Antennas)一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的MAC协议可以有效改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介绍IEEE 802.11s协议出现的背景、802.11s协议Mesh媒体接入协调功能组件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802.11s的MAC协议中分布式QoS业务管理、Mesh节点上本地业务和转发业务的处理、信道化问题,以及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别进行讨论.期望文章对读者了解802.11s任务组的职能、特别是802.11s的MAC协议的几个关键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双信道接入协议在解决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报文监听的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无法消除数据报文的冲突.本文对基于载波监听的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DCMA载波监听信道接入协议.其中DCMA_CSBI通过载波监听和BI控制报文完全解决了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文章通过仿真对DCMA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DCMA_CSBI是一种非常高效实用的Ad Hoc网络双信道接入协议,载波监听对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IEEE 802.11 MAC协议被广泛应用于多跳无线网络的研究与示范网中,802.11协议采用RTS/CTS策略减少了隐终端 问题对无线TCP性能的影响。但在多条并行链路间,隐终端问题的存在使得中间链路节点不能有效的接入到信道,导致TCP性能和公平性严重下降。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传输层数据重传率方法,对于受到严重干扰的中间链路不断获取它的数据重传率,在重传率增加时动态减少802.11退避计时器竞争窗口大小,增加其接入信道能力,从而提高其TCP性能和公平性。仿真结果证明,使用基于传输层数据重传率方法,不仅能基本上保证并行链路TCP的稳定性,还可以极大地提高中间链路TCP公平性。  相似文献   

13.
信道接入协议(MAC)是无线数据通信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无线信道是一个开放、共享的信道,网络节点在通信过程中存在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基于目前无线通信常用的MAC协议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基于扩频码的信道接入协议,该协议利用扩频码的正变特性,使得网络中各节点可以同时占用信道而互不干扰,较好地解决了信道争用问题,提高了系统效率。同时指出,在选择MAC协议时,应根据无线网络的拓扑结构及特点灵活选择,以提高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14.
Prior works on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in wireless networks often assume that the SNR requirement and the transmission range in a network are fixed. In fact, they are rate dependent. Because of this assumption, many of the prior conclusions about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are not accurate. A new analysis of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is presented in the paper. The new insights provided by the analysis lead to a rate-matching scheme for tackling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in wireless networks. The new method is simple, yet efficient, and requires no protocol changes from the 802.11 standard. NS2-based simulations are given in the paper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new scheme.  相似文献   

15.
Ad 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首先介绍了AdHoc网络特有的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 ,并对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总结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将Ad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划分成基于单信道、双信道和多信道三类。文章还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单信道接入协议 ,并给出了AdHoc网络信道接入协议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presents two mechanisms for designing an on-demand, reliable and efficient collection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The former is the Bidirectional Link Quality Estimation, which allows nodes to easily and quickly compute the quality of a link between a pair of nodes. The latter, Hierarchical Range Sectoring, organizes sensors in different sectors based on their location within the network. Based on this organization, nodes from each sector are coordinated to transmit in specific periods of time to reduce the hidden terminal problem. To evaluate these two mechanisms, a protocol called HBCP (Hierarchical-Based Collection Protocol), that implements both mechanism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inyOS 2.1, and evaluated in a testbed using TelosB mot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BCP protocol is able to achieve a very high reliability, especially in large networks and in scenarios with bottlenecks.  相似文献   

17.
使用并行接收的多跳自组织无线网络协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凯  李建东 《电子学报》2000,28(5):138-141
本文提出了多跳、移动的网络环境下使用并行接收的自组织网络通信协议、分层分布式控制和丰组织网络由若干包括群首、网关和普通节点的群组成,在不完全包含的最大全连通子群内使用CSMA可以避免隐藏终端问题,对于跳频(FH),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很容易实现并行接收多路信号,因此解决了多路结构引起的碰撞,模拟结果表明了这种方案可以有铲传输数据业务。  相似文献   

18.
张煦 《电信快报》2000,(7):7-10
简述市内有线网和无线蜂窝网中高速数据接入线的需求概况 ,以及有线和无线高速数据接入线的传输环境 ,分别说明有线网对绞铜线调制解调器利用离散多音调 (DMT)和无线网基台下行线路利用正交频分多路 (OFDM )等多载波调制技术的研究试验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