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以往下分层工作面采用架棚支护失败的原因,探索了下分层巷道力学特征,提出了下分层巷道应采用U型钢+锚网索耦合支护的机理。实践证明,采用U型钢支护+巷旁锚网(索)加强支护+底角锚杆耦合支护下分层巷道,能有效地控制巷道顶、底、帮变形,支护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结合郭村矿破碎围岩12061底板抽放巷岩层特点及巷道变形情况,对原支护修复巷道持续变形的原因和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去掉U型钢被动式支护方式,采用"高强锚网索+顶帮底角注浆加固"为主的修复支护技术,对锚网索支护参数和工艺进行了优化,使用高强度护表构件(大托盘、高强度钢筋梯)和底角锚索,对锚杆和锚索施加高预紧力,优化注浆参数和工艺等。现场表明,该巷道修复支护技术有效控制了底抽巷的持续变形。  相似文献   

3.
基于河东矿23采区皮带下山围岩软弱破碎、锚网索支护困难的问题,分析巷道失稳破坏的原因,并建立巷道复合支护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围岩性质差、埋深大及支护体与围岩不耦合是巷道破坏的主要因素;U型钢-锚网索联合支护能够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使支护体与围岩构成统一的承载体,确保巷道的稳定;巷道主体采用U36型钢支护,配合高强预应力锚杆(索)加强支护,现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22采区皮带上山巷道变形强烈,底鼓严重现象,针对巷道变形失稳特征,对其底鼓严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一次锚网支护、帮顶锚网索补强支护和全断面锚网索加固支护三种支护形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巷道实际地质条件,采取全断面锚网索加固的支护方式对底鼓进行控制,并对底板锚网索快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经后期巷道表面位移观测结果表明:累积顶底板移近量59mm,两帮移近量55mm,巷道维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为控制22采区皮带上山巷道变形强烈、底鼓严重现象,针对巷道变形失稳特征,并结合巷道实际地质条件,对其底鼓严重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一次锚网支护、帮顶锚网索补强支护和全断面锚网索加固支护三种支护形式,采取全断面锚网索加固的支护方式对底鼓进行控制,并对底板锚网索快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巷道支护原则,阐述了深井巷道弱结构面加强支护的重要性及锚网索+U型棚联合支护方案的支护原理,验证了深井回采巷道锚网索+U型棚联合支护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裴沟煤矿42采区泵房围岩岩性差,服务年限长,埋藏深应力大且受断层影响,残余构造应力也大。通过分析原U型钢棚支护,巷道掘出后不久即严重变形的原因,提出了通过围岩注浆,顶帮部棚索协同支护增加结构稳定性,提高其承载能力,底板锚网索支护控制底鼓。通过方案实施后的现场实测,该方案有效控制了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8.
韩阳 《现代矿业》2010,26(2):94
分析了深井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机理、巷道支护原则,阐述了深井巷道弱结构面加强支护的重要性及锚网索+U型棚联合支护方案的支护原理,验证了深井回采巷道锚网索+U型棚联合支护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孤岛工作面临空巷道矿压显现剧烈,支护难度大,尤其是自身强度较低的厚伪顶巷道更为显著。本文针对22121首个孤岛工作面的实际条件,基于临空巷道围岩稳定性特征及U型钢-锚网索耦合支护机理,探索孤岛工作面厚伪顶临空巷道支护技术。结果表明:临空巷道覆岩弧形三角块结构对巷道围岩稳定和应力起决定因素;孤岛工作面临空巷道采用巷内U型钢支护、临空侧巷旁锚杆加强支护、巷顶及临空侧肩窝锚索加强支护,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许疃煤矿82联巷原有支护方式为36U型钢支架喷浆支护,受巷道上方煤柱上高支承压力的影响,巷道变形强烈。根据巷道现有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其破坏内在原因,采用FLAC2D6.0软件对不同的支护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棚索协同支护+全断面注浆加固+底板高强锚网索支护,有效改善了巷道浅部围岩结构,现场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小,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