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宏伟  郑云涛 《水泥》2008,(6):55-55
1现有工况 我公司有两条新型干法窑,其中1号窑规格为Ф3.2m×44m.该窑前窑口用两环挡砖圈,规格均为50mm×60mm,在挡砖圈上使用250mm高的铝碳耐磨异形砖接窑口浇注料,该砖规格、形状见图1.后窑口使用高强耐碱异形砖,该砖的规格、形状见图2.前、后窑口用砖砌筑情况见图3.  相似文献   

2.
江西永丰南方水泥有限公司5 000 t/d熟料生产线2010年6月投料,回转窑窑口浇注料自2012年中修以来使用周期均低于6个月,最短的只有2个月,严重影响窑的安全运行与经济效益。整改实践证明,延长窑口浇注料长度(建议0.8~1.0 m),在窑口增加一道挡砖圈,可使浇注料整体强度有所提高,筒体刚度增强,从而有效保护窑口护铁、挡砖圈、窑筒体,避免其烧损变形增加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3.
闫禄军 《水泥》2006,(12):61-62
我公司煅烧氧化铝熟料回转窑为湿法直筒窑,采用单筒冷却机,窑规格为Φ4.5m×100m. 1 原窑口结构 原窑口筒体安装结构示意见图1.筒体前端直接安装窑口护铁,在距窑口700mm的位置设置挡砖圈,在挡砖圈与窑口护铁之间采用浇注料保护筒体.  相似文献   

4.
杨远志 《水泥》2002,(5):48-49
我厂Φ4m/3.5m/4m×145m湿法窑的窑口内衬采用普通磷酸盐耐火砖和浇注料浇注,在生产运行中,由于耐火砖移位和炸裂掉砖及浇注料的磨损脱落,不能有效地保护窑口,时常停窑维修,影响回转窑的正常运行。1窑口耐火材料的使用情况1.1普通磷酸盐砖的砌筑和使用情况我厂普通磷酸盐砖的砌筑形式见图1。图1窑口及耐火砖砌筑形式由于窑口耐火砖设计的缺陷,在回转窑热态运行中,窑口A型砖易炸裂、脱落、移位、抽签,造成整个窑口内衬松动、垮落,使窑口护板烧坏、变形,见图2。又由于筒体窑口护板变形,耐火砖很难按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淑萍  刘栋强  胡燕明 《水泥》2003,(11):30-30
1HN-DFB1高铝质早强防爆浇注料在窑尾的应用我厂3号、4号、5号窑为Φ3.5m/3.0m×60m的中空干法窑,热端扩大,变径长度为5m,从窑头至窑尾分别镶砌磷酸盐耐磨砖、不烧镁铬砖、磷酸盐砖和粘土砖。扩大带砖的厚度分别为200mm和180mm,缩小带的粘土砖厚度为120mm。为防止耐火砖向窑口方向窜动,窑内焊有数道挡砖圈。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窑内经常出现耐火砖脱落现象,尤其是窑尾端,频繁掉砖,或掉数十块,或近1m长度上粘土砖全部脱落,严重地影响了窑的正常运转。由于HN-DFB1高铝质早强防爆浇注料与低水泥用量型浇注料相比,能缩短2/3的脱模、养护及烘烤…  相似文献   

6.
吕洪湘 《水泥》1992,(5):37-37
我厂φ2.2/2.0×42米回转窑挡料圈一直采用粘土质耐火砖镶砌,用砖型号多,砖型不够合理,施工不易保证质量,砖与砖之间挤不紧,磨损快,容易抽签掉砖,致使挡料圈塌落并使保护窑筒体的铁砖脱落,导致窑口筒体变形而被迫停窑,使用周期一般在50天以内,最短时只有10多天。后经过分析研究,重新设计试制高铝质窑口耐火砖,效果较好,使用周期达到100天以上,提高了窑的运转周期和熟料产量质量。挡料圈耐火砖的理化分析一年多的现场观察分析,认为造成挡料圈耐火砖脱落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因:  相似文献   

7.
龚腾  王建强 《水泥工程》2019,32(5):57-58
由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承接的伊拉克某5030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生产运营项目,在回转窑生产运行7个月时发现回转窑烧成带红窑。进窑检查发现:窑口挡砖圈部位耐火砖由于挤压破碎较多,局部出现掉落;烧成带和次烧成带耐火砖由于窑皮的剥蚀耐火砖厚度只剩80 mm左右;过渡带耐火砖磨损超过40 mm,不得不停窑更换烧成带和次烧成带耐火砖。为了提高回转窑内衬的使用寿命,公司技术人员对耐火砖使用情况的分析,查找资料,制定方案,反复论证,最终根据硅莫砖耐磨性能好、导热系数低、热振稳定性高、抗腐蚀能力强的特点,制定了回转窑窑口挡砖圈和窑内耐火砖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8.
赵传裕 《水泥》2015,(8):29
<正>我公司4500t/d生产线回转窑规格为Φ4.8m×72m。2014年3月18日11:47窑系统大修后点火升温,28日8:30窑筒体扫描仪显示筒体50m处温度高达338℃,而此部位前后的温度均在200℃左右,29日下午停窑处理。待窑冷却后入窑检查发现,50m挡砖圈前的耐火砖纵向前移窜窑,使部分挡砖圈直接暴露在炙热的气流中,造成此处筒体温度超高。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Φ5郾8m×97m回转窑是国内最大规格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窑口耐火砖使用寿命短一直制约窑的运转周期。多年来,我们致力于提高窑口耐火砖寿命的研究并实施多次技术改造,2003年上半年窑口耐火砖使用寿命达到了157d,积累了一些经验。1生产状况2000~2003年因窑口掉砖红窑换砖情  相似文献   

10.
王杰 《水泥》2014,(5):52
<正>我公司2010年10月投产的带TTF分解炉的2 500t/d生产线,2011年4月出现分解炉下部大面积耐火砖掉落现象,随即停窑抢修。1原因分析耐火砖掉落、壳体烧红的位置在分解炉下部第二环和第四环砖处(每两个托砖板之间的砖视为同一环),见图1。分析后认为,耐火砖掉落并不是其自身磨损所致,主要原因是:托砖板处的浇注料磨损后掉落,特别是托砖板上部的290mm的浇注料磨损严重,托不住耐火砖造成掉落。个别耐火砖未掉落的部位,托砖板处的浇注料也磨损较重,并露出托砖板,耐火砖已经  相似文献   

11.
我公司Φ3/2.5m×40m预解窑窑口内衬采用FA早强型浇注料,在长期生产过程中窑口受热变形,经常出现 窑口与浇注料脱离、耐火砖外窜的事故,每3~4月停窑检修一次,严重影响回转窑运转率。2001年元月停窑对窑  相似文献   

12.
我厂自行设计的03.3X52.36m的亲外分解密,窑口来用的是较重的铁砖。由于窑口温度高,该处简体极易变形,导致亲口砖经常抽出和脱落,使用周期非常短,据统计最长的也只有8天,严重地影响着密的长期安全运转。为提高窑口耐火砖的使用周期,我们曾在窑口打过《次耐火浇注料,但使用最长的也只有45天左右,加之浇注料需要养护,造成停赛时间较长,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针对上述情况,我厂有关技术人员经过多次研究论证,自行设计了异型亲口砖,经在该赛上使用后,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具体做法(1)采用高强度、低水泥耐火浇…  相似文献   

13.
唐明权 《水泥》2005,(11):20-21
我公司1997年建成投产的半干法预分解窑,由于冷却带短,出窑熟料温度高达1 300℃以上,加之二次风及其扬砂对窑口的冲刷,开、停窑时窑口骤变的温差等因素使窑口热工环境十分恶劣.我们曾在窑口用过磷酸盐砖、高荷软镁铬砖等,但使用周期都只有3~4个月.为此,在2004年3月大修期间,我们用刚玉质浇注料代替原砖衬,对窑口1.2m的耐火材料进行了改进,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镁铁尖晶石耐火砖替代直接结合镁铬耐火砖,降低Cr6+对环境的影响,但其导热系数大,挂窑皮性能差等缺点,造成使用周期短,筒体温度高和红窑等问题。采用镁铁铝尖晶石耐火砖,兼顾镁铁尖晶石和镁铝尖晶石的优点,优化砖的实物质量和窑内配砖是基础,窑皮维护是关键。日常生产中要关注结皮值,做到窑皮平整,避免结圈结蛋等工艺事故。同时关注升温、降温过程,及浇注料和煤管运行状态,均可提高窑内烧成带的耐火砖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15.
王广强 《水泥》2007,(6):65-66
回转窑窑砖的寿命越来越长,而与之配置的窑口浇注料的寿命则太短。我厂2号回转窑燃烧带和次燃烧带窑砖的寿命就已达14个月,在此期间,窑口浇注料更换了3次,最终也没能保住窑口护铁,30mm厚的窑口护铁最后热腐蚀的仅剩10mm厚,如不更换就要危及窑口简体。为延长窑口浇注料的寿命,采取了以下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1存在的问题 我公司6号窑Ф4m×56m回转窑自2001年运行以来,正常生产中难免有浇注料脱落现象,导致窑口护板严重烧蚀,引起窑口段节和冷风套有不同程度的烧蚀变形,对回转窑的正常运转存在隐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窑口段节有变形扩大化趋势,影响到了镶砖的质量,窑体的径向跳动较大;冷风套的烧蚀大大降低窑口的密封效果,风沙较大且密封摩擦片磨损较快。  相似文献   

17.
韩涛 《水泥技术》2010,(1):103-103
1前言 我公司6号Ф4m×56m回转窑自2001年运行以来,由于浇注料的脱落,导致窑口护板严重烧蚀,引起窑口段节和冷风套不同程度变形,对回转窑的正常运转造成隐患。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窑口段节变形有扩大化趋势,影响到了镶砖的质量,窑体的径向跳动较大。(2)冷风套的烧蚀大大降低窑口的密封效果,  相似文献   

18.
挡砖圈具有阻挡砖的轴向滑动和增加筒体刚度的作用。对于它在窑内的位置和数量,要根据窑的规格、工艺、耐火砖的品种及其使用寿命来考虑。  相似文献   

19.
孙雪静  奚凯 《水泥》2012,(8):34-35
我公司叙利亚5 000t/d项目使用的是Φ5.0m×74m回转窑,燃料为挥发分22%~37%,灰分12%~15%的烟煤。窑口0.66m浇注料往后的冷却带用的是奥镁公司的镁铁尖晶石砖。1窑口冷却带耐火砖破损情况2010年12月24日点火投料到2011年1月9  相似文献   

20.
我公司Φ4.8m×72m回转窑2008年投产,在计划停机更换回转窑内耐火砖时,发现距窑头端面约39m的挡砖圈前后筒体内表面腐蚀磨损成环状深沟带,该磨损带又出现多处直径3~5mm的孔洞;而且原焊接在该部位的挡砖圈已大部分被腐蚀脱落和变形;该部位在距原设计的筒体环向焊缝不到50mm,如果不及时处理将威胁回转窑的安全运行。因此在停窑期间对该部位的问题进行了处理,并取得明显效果,本文就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