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极限温度下的电力电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电力电子学在各个领域中的深入应用所涌现出的各种新技术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高温环境下的新型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各种器件的冷却散热技术、模块化功率电路和热电模块,以及低温环境下的电力电子技术、高温超导体技术等.指出了未来电力电子技术在极限温度下的一些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以电力电子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交互和多媒体技术开发出电力电子学CAI课件.介绍了课件的开发过程及应用效果,说明了课件具有课堂演示、实验仿真、系统分析计算、科研和设计等功能.教学实践表明:该课件界面友好、互动性强,利用此课件可改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仿生学在电力电子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将电力电子仿生学作为电力电子学中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提出来 ,阐述了其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讨论了电力电子系统和生物系统之间的内在相似性。论述了电力电子学可向生命科学借鉴和学习的主要内容 ,它们包括生物系统的高度可靠性、生物系统的高效能量流动、奇妙的生物智能、先进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以及性能优良的生物材料等五个方面。本文的研究工作对仿生学在电力电子学中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前言早在30、40年代,人们应用电机组、汞孤整流器、闸流管、电抗器、接触器等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而这些器件构成的变流装置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直到1957年晶闸管的出现,带来了电力电子学的技术革命,使之走出了雏形期,到60年代逐渐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学的出现,是半导体器件向两个方向发展的结果:其一向集成电路发展形成微(弱)电子学,即所谓的信息电子学,它主要研究信息的检出、传送和处理;其二向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并结合变流技术的发展形成强电子学,即现时所称的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技术),…  相似文献   

5.
受国家教委委托,笔者参加了1988年在日本举行的IEEE PESC会议,并宣读了论文。今将参加会议和访问情况总结如下。一、PESC简介IEEE电力电子学专家会议(Power ElectronicsSpecialists Conference)简称PESC,自1970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学术年会。前几年IEEE下属的十个学会联合建议IEEE设立了电力电子委员会(PECouncil)这说明电力电子学是系统、电路、器件及应用等若干学科的交叉,引起各技术领域的普遍  相似文献   

6.
通过电子学的科研成果在电气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电子真空开关,解决了一般电力开关不能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的问题。指出从事电力开关设计制造的工程师和厂商们,若能努力提高自己的电子学理论知识水平,在新产品的设计制造中,自觉主动地应用电子学的研究成果,必将提高创新能力,设计和制造出高质量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7.
电子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力军,电力电子就是电力电子学又称功率电子学,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力机械或电力装置进行系统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主要研究电力的处理和变换,服务于电能的产生、输送、变换和控制。  相似文献   

8.
《电气技术》2008,(11):1-4
企业简介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简称"西电所")是专门从事电力电子技术研发和制造的科技型企业,国家电力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电力电子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EC-TC22(电力电子学)中国委员会、全国电力电子行业协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等机构  相似文献   

9.
一、何谓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又称功率电子学.它主要研究各种大功率的电子器件,以及用这些功率电子器件去构成各色各佯的电路或装置,以完成对电能的快速高效转换和控制,其功能如图1报示.电力电子学是电子学在强电(高电压、大电流)或电子领域的一个分支,也是电子学在弱电(低电压、小电流)或电子领域的延伸.它是以功率处理、能量转换为主要对象的工业电子技术,是强弱相结合的新学科.大家知道,电能有直流(DC)和交流(AC)两大类,前者有电压幅值和极性的不同,后者除电压幅值外,还有频率和相位的差别.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在两种电能之间,或者同种电能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和相位等)进行变换.这些变换亦称变流,共有四种基本形式,这就是:  相似文献   

10.
▲优秀教师潞媛在辅导学生▲沈阳电力专科学校第二教学楼▲青年教师李振中在为沈海热电厂进行烟囱的模化试验 ▲整洁明亮的学生宿舍 , 4_^▲学生在进行电子学实验—调试电视机 ▲学校举办的第二届文化节开幕式沈阳电力专科学校掠影(续)$沈阳电力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11.
对电力电子学的再认识——历史、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电力电子系统起源及定义的历史演绎,探讨了电力电子学的内涵和外延及其未来走向,分析了电力电子发展脉络、微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及差异、以及电力电子未来的发展有可能给电能变换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基于这些探讨分析,尝试提出一种对电力电子学的再认知框架,以使对电力电子系统建模、分析、设计及其控制的研究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背景和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概述近年来,由于大功率晶体管、可关断晶闸管、晶闸管等功率半导体元件的迅猛发展,再加上包括微处理机、集成电路等模拟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促使了功率电子学(或称电力电子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所谓功率电子学是指:使用现代可控的半导体开关元件(晶闸管、可关断晶闸管、  相似文献   

13.
风力发电系统中逆变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宋平岗  赵莉 《电力电子技术》1999,33(2):18-19,28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特性,利用风力能源的电力电子学界面,设计了与电网联接的IGBT逆变器,此逆变器能以功率因数为1的方式向电网输送能源,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逆变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500 kV架空输电线路自动化巡检,设计制造了适合于高纬度寒区应用的机载电力巡线光电稳定吊舱系统。根据我国寒区电力巡检特点及任务,确定了系统主要技术参数;根据目标最小分辨率设计了光学成像系统;采用了主动式陀螺稳定技术、被动式机械减振和电子稳像技术保证了系统的高稳定精度,采用三闭环结构提高了系统的控制带宽;采用抗低温设计保证系统的低温工作性能。系统稳定精度测试及寒区外场架空输电线路巡查试验结果表明,机载电力巡线光电稳定吊舱系统稳定精度优于30μrad,80 m距离内可清晰识别销针、R/M销等微小零件,其80 m目标最小分辨率优于2 mm;系统满足我国寒区冬季电力巡线应用要求,高纬度和低温环境下(40℃)应用优势明显。测试和实验结果验证了高寒区机载电力巡线光电稳定吊舱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蔡宣三 《电气技术》2006,18(7):69-72
电力电子学从不被重视到脱颖而出,[1]发表于1973年,作者WilliamE.Newell博士,这篇讲演是电力电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幸的是,这篇讲演发表三年后,Newell博士英年早逝.本文简要评述Newell博士的这篇论文,以纪念这位国际电力电子先驱者逝世30周年。  相似文献   

16.
电力前沿技术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郑健超 《中国电力》1999,32(10):9-14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大功率电力电子学的应用、状态维修、电磁兼容等电力前沿旆 述了其出现背景、关键技术和未来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分析了 3种不同磁性材料绝缘漏电流传感器的低温性能 ,发现冷轧硅钢不适宜低温环境而应采用坡莫合金 ,或超微晶合金 ,这为选择适应低温环境工作的绝缘漏电流传感器提供了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出现,以及变流技术、控制技术、微处理机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学技术的发展,电力电子学已在国民经济、国防技术和现代科学高技术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并对其发展起重大影响。它终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技术学科。本文将上述内容及该学科的发展趋势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电力电子学和微电子学的发展在交流传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近代交流传动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电力电子拓扑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一些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对偶法、类比法、叠加法、替代法等)运用到电力电子学电路拓扑的研究中。通过对一些基本的电路拓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电力电子学拓扑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现有拓扑的工作原理,简化分析过程,还可以促进、加快更多新型拓扑的产生,从而对电力电子学电路拓扑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