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轩小波  刘妮  刘道平 《制冷技术》2010,(2):44-47,51
介绍了近几年国内外气体水合物空调蓄冷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气体水合物作为新型蓄冷工质在空调蓄冷应用中的重要性。二氧化碳水合物浆是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固体颗粒悬浮于水溶液中的浆状流体,其生成条件相对容易,具有很好的流动性。本文分别从生成方法、分解焓、流动特性、添加剂的影响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二氧化碳水合物浆在空调蓄冷应用中的可行性。为气体水合物浆蓄冷技术特别是二氧化碳水合物浆技术尽快走向实用化提出了研究方向,并对其应用作了相关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二氧化碳试气过程中,经常会在井筒上部和地面流程形成水合物,形成的水合物严重地影响正常试气,甚至会危及人、井与设备的安全。为了避免形成水合物,需要知道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的压力及温度条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本文介绍了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的原因及条件,绘制了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预测图版,介绍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智慧  杨红伟 《低温与特气》2006,24(6):36-37,42
从万金塔二氧化碳气田向气站内输送原料二氧化碳过程中,经常发生二氧化碳与水形成水合物堵塞输气管道的现象,给二氧化碳的净化提纯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应用统计热力学方法来求取二氧化碳形成水合物的具体条件,并且基于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防止水合物形成的预防方法,对二氧化碳气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CO2热泵系统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环保天然工质二氧化碳以其优良的热物性成为热泵系统中合成工质最有潜力的替代物之一。近年来 ,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二氧化碳热泵系统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着重介绍CO2 热泵系统的原理、它的应用前景和近几年的开发研制状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理论方面探究制冷剂气体水合物的相平衡分解条件,应用经典的van der Waals-Platteeuw水合物热力学模型预测了R22,R23,R125和R143a水合物的分解条件。在模型预测过程中,应用SRK状态方程对气相和液相进行了模拟计算。该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分别为1.21%,2.84%,2.23%和1.02%,并得到了制冷剂水合物相平衡图及四相平衡点。同时对制冷剂水合物分解热进行了计算,对比发现Ⅱ型制冷剂水合物的分解热大于Ⅰ型。  相似文献   

6.
水合物技术应用可归纳为分解应用和生成应用,本文就这两大应用方向对水合物进行了分类综述。从水合物分解角度,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探开发、管道水合物解堵、水合物抑制防控等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从水合物分解的逆过程(生成)角度,阐述了水合物储气、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海水淡化、溶液提浓、污水处理、混合气体分离、蓄冷等应用技术。同时论文结合气体水合物发展历程,概括了气体水合物技术在诸多领域的应用,指出了水合物技术发展取得的诸多成果,也提出了新形势下水合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希望能为今后水合物技术的发展带来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7.
温室效应是如今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而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最大,因此发展研究捕集CO2的新型高效节能技术及相关理论,对避免温室效应,保护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将膜分离法和水合物法结合起来即水合物膜法,并利用自行组建的水合物膜法分离二氧化碳实验系统初步探索了多孔陶瓷管的孔径,体系的压力、温度、气体...  相似文献   

8.
材料热物性是对特定热过程进行基础研究、分析计算和工程设计的关键参数,是材料最基本的性能之一.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工业生产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也是各行业节能技术发展的基础.通过对材料热物性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比较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防护热板法导热系数装置研究上的差距.阐明了热物性测试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在材料热物性测试领域仍未建全量值传递体系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从美国、日本引进的气体热物性数据库、氦热物性数据库、流体热物性数据库、混合物热物性数据库的内容、性能、特点、计算范围和可求解的物性参数等,并给以消化、改进。  相似文献   

10.
CO2跨临界循环在太阳能热泵或热泵热水器等逆循环方面的应用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文章对CO2和PAG润滑油的混合物热物性进行了研究.选用润滑油热物性关联式对PAG润滑油的热物性进行了计算,根据已知实验数据对一些关联式进行了修正.采用热力学状态方程模型计算了CO2在PAG润滑油中的溶解度,并对CO2/PAG混合物的热物性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1.
进气方式影响CO2水合物喷雾合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进气方式对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特性的影响,利用自行设计的喷雾强化水合物制备实验系统,分析和比较连续式进气和振荡进气两种进气方式下喷雾合成水合物的耗气量和反应釜内温度的变化,研究其生成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振荡进气方式,相对连续进气方式,单位时间内耗气量更多,生成的水合物速率更快。该方式下可以产生较大的驱动力,这种气体间变化性的扰动,使得水合物快速生长。在前期溶解阶段,适当调节进气阀门,加大进气速率,利于水合物生长。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有着特殊的物理性质,在工业领域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的常用物性参数,包括密度、比热容、黏度、压缩因子、导热系数、表面张力、饱和蒸气压、自扩散系数等,同时分析了其受温度、压力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二氧化碳在超临界压力区热物理性质统一的显式计算模型。该模型为显式形式,不存在迭代,既可以保证计算模型的高速性和稳定性,又可以达到较满意的精度:同时所有热物性的计算模型形式统一性也便于系统编程和仿真调用。使用REFPROP7的数据作为数据源,对制冷剂环保替代中重要的自然工质二氧化碳的热物性在超临界压力区(压力7.40-22.2MPa,温度Tpc-100~Tpc)的数据范围内进行拟合,并将该快速计算模型与REFPROP7数据源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所有快速计算模型的总平均偏差小于0.5898%,最大偏差小于13.30%;速度比REFPROP7的计算速度提高了2—4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VB与Matlab的混合编程,应用ActiveX自动化技术,对溴化锂溶液的热物性数据进行了处理.实现了热物性数据的可视化计算.  相似文献   

15.
封面图说明     
《低温与特气》1984,(3):74-74
化工部光明化工研究所在开展石油、化工绝热工程技术服务中,可承担绝热材料的热物性测定、绝热工程设计,亦可全面承包绝热工程设计。图为该所节能保温研究室为测定保温材料和其它物质在热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以及发生热反应的温度所使用的热物性测试仪器之一——CDR-1型差动热分析仪。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一维圆柱面传热模型的定解问题出发,分析热线法测量材料热导率的局限性,推证热针法瞬态测量材料热物性的基本原理、热扩散系数和热导率的计算公式,设计和开发针式热物性瞬态测量的软硬件,试制SHT-C针式热物性瞬态测量仪,实现对材料热物性的瞬态测量,并实测证明该测量仪有很好的重复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烟气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全寿命周期成本为目标函数,编制溴化锂水溶液、烟气、水及水蒸气的热物性计算程序,分别建立机组各运行工况的数学模型,并将热物性程序及数学模型应用于整个机组的优化设计软件。该软件能够提高设计人员优化冷水机组结构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天然气水合物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基于双相多孔媒质理论,分析和研究在孔隙中天然气水合物发生相变过程引起的多孔介质物性的变化而导致的声波传播的改变,可以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对于研究岩芯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在模拟岩芯中天然气水合物发生相变过程中,纵波和横波速度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减小;衰减随着孔隙度的增大而增大,这些结果表明了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基本吻合,并为进一步的实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食品热物性的多项式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晶  施骏业  瞿晓华 《制冷》2004,23(4):6-10
食品中含有大量的水,食品在冻结阶段水分发生相变,食品中的水分大部分结成冰晶,而水的热物性和冰的热物性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了食品热物性在冻结过程中发生较大变化,本文阐述了食品热物性模型的重要性,并根据已有的食品热物性经验公式进行编程计算,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回归分析出食品热物性随温度变化的分段多项式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侯森  胡长青  蒿超凡 《声学技术》2019,38(3):258-262
海洋中水合物在分解后会形成大量气泡并向外辐射噪声信号。基于水合物分解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描述水合物分解的非理想气泡的振动模型,并通过数值方法分别对辐射噪声的频率和辐射声压做了仿真模拟。结合测量二氧化碳水解噪声的实验数据,对分解得到的不同半径气泡辐射噪声频率和声压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该研究对监测水合物的泄漏分解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