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评估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32 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按重型肝炎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ALSS 治疗。结果 ALSS 治疗后,重型肝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等明显好转。治疗组好转率46.9%,对照组为23.2%;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重型肝炎早、中、晚期应用ALSS 治疗,好转率分别为80.0%、50.0%和10%。结论 ALSS 治疗重型肝炎疗效肯定,宜在早、中期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单肓、平行对照、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塞患者分为2组:尼莫地平组(n=60)在使用甘露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注射液3 mg/d静脉滴注;对照组(n=60)单用甘露醇治疗。结果 尼莫地平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 %和71.7 %,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1)。尼莫地平组病情程度轻型的疗效优于中、重型,病程1天内的疗效优于超过3天的疗效。其疗效不受性别及年龄的影响。尼莫地平组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比对照组更迅速、更显著(P<0.01)。尼莫地平组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降低15.7%(P<0.01);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及大脑前动脉(ACA)的血流速度比治疗前分别增加15.4 %及11.4 (P均<0.05)。对照组对血小板聚集、脑血流速度无明显影响(P> 0.05) 。尼莫地平组不良反应以头痛、头晕为主,其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国产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疗效确切、作用迅速、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有价值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张凤兰  赵均和  李岩 《金属学报》2002,7(4):351-352
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兰索拉唑对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病人123 例(脑梗死72 例, 脑出血51 例)随机分成2组:兰索拉唑组:给予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30 mg, 每日1 次, 口服;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死亡率和副作用。结果: 兰索拉唑在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 降低死亡率较常规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 兰索拉唑能降低急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 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变化, 观察iloprost 对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 以PBI-Ⅱ型损伤装置制成兔中度颅脑创伤, 以iloprost 治疗脑损伤(30 μg·kg-1, i.v)。采集伤后1、6、24 h 的血样, 用Low Shear 30 测量表观粘度, 同时测红细胞压积。比较各组的乘幂函数系数及红细胞压积为0.40 时的表观粘度。结果 颅脑创伤后1 h 其血液粘度即明显增加, 伤后6 h 持续增加, 伤后24 h 较伤后6 h 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 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增加在低切下更为明显。iloprost 可明显降低损伤组和对照组的血液粘度。结论 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变化可能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一定作用, iloprost 可能成为治疗颅脑创伤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国产那格列奈片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入那格列奈组和瑞格列奈组,以瑞格列奈作阳性对照,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指尖及静脉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治疗8 周后瑞格列奈组空腹指尖血糖改善值优于那格列奈组。结论: 那格列奈片能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神经生长因子颅内注射治疗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将90 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 组, 每组30 例:对照组, 微创清除术后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 ml 颅内注射, 4 d 后改为每日注射用水2 ml 肌注;治疗1 组, 微创清除术后每日给予生理盐水2 ml 颅内注射, 4 d 后改为每日神经生长因子2 ml 肌肉注射;治疗2 组, 微创清除术后每日给予神经生长因子2 ml 颅内注射, 4 d后改为每日神经生长因子2 ml 肌肉注射, 3 组疗程均为14 d 。采用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 量表评分及死亡率等方法对治疗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3 组病例死亡率分别为对照组(13. 3 %) 、治疗1 组(10. 0 %) 、治疗2 组(10. 0 %) (P >0. 05); 治疗1 组和治疗2 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 %, 66. 67 %) 和(70 %, 80 %), 比对照组(20 %、36. 67 %) 高(P<0. 05); 治疗1 组和治疗2 组ADL 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 05) 。结论: 神经生长因子能提高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降低致残率, 明显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颅内注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UTI)治疗各型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2 组,对照组51 例(轻症38 例、重症I 型13 例);治疗组51 例(轻症38 例、重症I 型13 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按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级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轻症有效率为92.1 %,重症I 型为84.6 %;对照组轻症有效率为71.1 %,重症I 型为38.5 %,两组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对腹痛、血尿淀粉酶、白细胞和TB等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用于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重症I型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8.
周颖  金前  柴秀娟 《金属学报》2012,17(3):334-337
目的: 探讨福多司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0人及对照组50人,两组均使用广谱抗生素、吸氧、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 同时治疗组给予口服福多司坦片 40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氨溴索片(沐舒坦片)60 mg, 每日3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评价中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在安全性评价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福多司坦治疗AECOPD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庆元 《金属学报》2015,20(3):323-326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和试验组(合奥美拉唑联合黄芪建中丸组),治疗4周。结果: 对照组患者痊愈20例,显著有效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试验组痊愈30例,显著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9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的主要症状明显得到缓解,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Hp清除率分别为78%、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黄芪建中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比单用奥美拉唑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MIDS患者208例分为正常治疗组、卡巴胆碱组、胸腺素组和联合治疗组,用流式细胞仪测量HLA-DR及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正常治疗组与其他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胆碱组与胸腺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巴胆碱和胸腺素治疗可以提高MODS病人的免疫功能,联合使用效果更佳。结论: 卡巴胆碱和胸腺素在MODS病人的治疗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证明新建的透光法测定局灶性脑缺血梗死灶的实用性。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 造成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 于缺血后24 h 进行Bederson's症状评分和爬板、悬挂试验, 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和分析脑缺血梗死体积、脑半球面积、皮层及皮层下神经元密度;在大脑中动脉线栓手术前3 d和术前1 h 分别腹腔注射Pranlukast 0.1 mg°kg-1 或尼莫地平0.4 mg°kg-1, 观察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透光测定的梗死体积与TTC 染色测定的梗死体积、神经元密度密切相关, 与神经症状综合评分具有等级相关。Pranlukast 和尼莫地平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脑半球的缺血侧/非缺血侧比值, 减轻神经症状和神经元死亡。结论:透光法结合神经症状综合评分法可用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定量分析和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评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丹参酮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 设立对照组、缺氧缺糖损伤组、丹参酮20 mg·L-1组和丹参酮200 mg·L-1组。利用2, 3, 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 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 、免疫组化、电镜评价不同浓度丹参酮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片胞内钙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丹参酮(20 、200 mg·L-1) 抑制脑片OGD 损伤所致的TTC 染色降低, 减少LDH 释放, 减轻神经元凋亡, 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OGD 损伤增加bax 和bcl-2 蛋白表达和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同浓度丹参酮(20 、200 mg·L-1) 进一步上调bcl-2 蛋白表达, 降低bax 蛋白表达, 同时抑制胞内钙离子浓度。与丹参酮20mg·L-1相比, 丹参酮200 mg·L-1作用较强。结论: 不同浓度丹参酮具有脑保护作用, 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导致的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过程, 且丹参酮对于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焦传安  宋标  陈志武 《金属学报》2012,17(6):648-653
目的: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为一种假定的血管内皮衍生超极化因子(endothelium- derived hyperpolarizing factor, EDHF),本研究探讨外源性H2S,即外源性假定的EDH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动物行为功能、脑组织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用HE染色法观察脑组织学改变。结果: 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 i.v.) 0.195、0.390、0.780 mg/kg 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状态,降低缺血再灌注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降低脑含水量,显著地抑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MDA含量和LDH活性,并不同程度地改善大鼠脑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论: NaHS可明显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性损伤,提示外源性EDHF (H2S)有抗脑缺血再灌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三七皂甙(PNS)及三七皂甙单体(Rb1、Rg1)对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后脑血流量(CBF)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7组:其中第7组为假手术对照组(SO);第1组为MCAO对照组;第2,3,4组MCAO前30min及MCAO后即刻分别静脉给予Rg120μg·kg-1,Rb120μg·kg-1,Nim5μg·kg-1;第5,6组分别于MCAO前灌胃PNS200mg·kg-1及400mg·kg-1连续10d。结果 与MCAO对照组比较Rb1,Nim,PNS400mg·kg-1组,CBF明显增高(P<0.01),Rg1组CBF无明显增加。PNS能明显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一氧化氮(NO)含量。超微结构显示,Rb1,Rg1,PNS和Nim能明显减轻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其中Rb1,Nim,PNS400mg·kg-1组优于Rg1和PNS200mg·kg-1组。结论 Rb1,Nim和PNS400mg·kg-1能明显增加MCAO区CBF,其机理可能与扩张血管有关;Rg1不能增加CBF。Rb1,Rg1,PNS有减轻脑缺血坏死作用。其机理可能与提高脑细胞内SOD活力、降低细胞内Ca2+及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5.
罗慧英  程体娟 《金属学报》2008,13(9):972-975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 建立脑缺血模型, 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试剂盒检测脑组织中NOS、NO 含量, 并计算脑组织含水量判定脑水肿情况;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 考察两药对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均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组织中NOS、NO 含量;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对脑水肿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结论: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小剂量丹参注射液在降低脑水肿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优于小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大剂量甘西鼠尾草注射液在降低脑血管通透性方面优于等剂量的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陈志  朱刚  唐卫华  刘智  吴南  王宪荣  冯华 《金属学报》2004,9(5):540-543
目的 观察血性脑脊液(BCSF) 对培养的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essel endothelial cells, BmvECs)损害作用和蜕皮甾酮(ecdysterone, EDS) 的干预效应。 方法 将培养的BmvECs 分为对照组、BCSF组和EDS 组, 通过病理形态学改变、细胞计数、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评估其损害和增殖状况。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BCSF 组内皮细胞出现明显的病理形态学改变, 贴壁细胞数量减少, MTT吸光度下降,G0 ~ G1期细胞比例减少。EDS 对BCSF所致上述内皮细胞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结论 EDS 对BCSF 所致的内皮形态和增殖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可能在慢性脑血管痉挛治疗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罗慧英  杨林  杨焕  刘渊 《金属学报》2012,17(4):387-391
目的: 探讨当归挥发油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建立脑缺血模型,到达再灌注时限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脑梗死体积比、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血清NO、NOS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结果: 当归挥发油可有效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降低脑梗死体积比、脑血管通透性和脑含水量;降低血清 NO、NOS含量; 增强SOD和GSH-Px活性。结论: 当归挥发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降纤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肾血管型高血压大鼠(RHR)70只,随机分为降纤酶组、对照组和伪手术组,按Longa氏方法改良复制成可再灌注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2h 后恢复灌注。降纤酶组经股静脉给予降纤酶10U·kg-1体重,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脑片行TTC及HE染色,观察两组在不同时间点的梗死灶的大小、脑微血管损害的表现及并发出血情况。结果 降纤酶组的梗死灶的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脑微血管损害减轻,镜下出血灶减少。结论 降纤酶具有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拟全麻复合连硬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0)和参麦组(S组,n=20)。S组患者麻醉前 10 min 将参麦注射液 0.5 mL/kg 加入 100 mL 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C组则使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0)、单肺通气后 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时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和肺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桡动脉血 3 mL 迅速离心,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NF-α、IL-6及IL-10浓度。结果: 与T0比较,C组T1-4 时Qs/Qt、A-aDO2均升高(P<0.05),S组Qs/Qt、A-aDO2仅T4 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 时Qs/Qt、A-aDO2均降低(P<0.05)。与T0比较,C组T1-4时TNF-α、IL-6和IL-10均升高(P<0.05),S组TNF-α、IL-6和IL-10仅T4 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TNF-α、IL-6和IL-10均降低(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有效抑制单肺通气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和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肺换气功能,对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