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是谦谦君子,梅是巾帼女将,二者代表着大众对理想人格的崇敬与追求。在中国传统艺术品中,竹与梅常以各种形式出现,体现着古典艺术美与中国人的审美预期。"竹里梅"是一件以竹与梅为主题的陶刻艺术品,本文将以文化视角为切入点,对该作品陶刻技法的运用与变化以及空间构图的方式进行分析,体会陶刻艺术的魅力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紫砂壶创作从广阔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能量,始终坚持精工细作的高标准与高雅的中国古典艺术格调,注重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创新,关注文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展示了中国紫砂壶艺术的魅力与中国审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陶制茶具中的典范,是中国茶道文化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型装饰多样的紫砂壶是中国古典艺术生命力的体现。以"拾趣·果子"紫砂壶套组为例,探讨其主题意境与艺术特征,感悟紫砂壶艺术之中的自然、匠心与灵气。  相似文献   

4.
筋纹器是紫砂壶艺术中重要的类型之一,以独特的肌理美与模仿之真实著称,体现出中国古典艺术形式中包含的现代结构美,兼具传统与现代因子。"弦月筋纹壶"独具创意地将弦月与筋纹结合起来,使这两种造型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准确传达出紫砂筋纹器的特征与其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紫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是一种审美的表现形式,它既是一种陶瓷艺术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形式。紫砂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紫砂壶的创作既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而来,也是要满足大众对于美学的享受,既有精致的工艺,又具有文化韵味,既有实用功能,又突破传统。紫砂壶"龙带壶"的创作富有韵味,是一款别具匠心的壶器名品。  相似文献   

6.
蒋益 《江苏陶瓷》2021,54(6):28-29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化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紫砂非陶非瓷,以其优越的可塑性和适茶性,让紫砂制成的茶壶可以成为兼具实用性、工艺性、文化性和艺术性的手工作品.正是因为浓郁的人文气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含量构成了它高贵的文化价值,而深受海内外爱好者和收藏家的膏睐.人有千面,壶有万象,每把紫砂壶都代表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其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审美和内涵,根据实用的需要,古为今用、研习创新,既有古作之形韵,又有现代之雅趣,让人爱不释手.在强调树立文化自信的今天,本文以紫砂"大道壶"为例,浅谈在传统器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传统哲学思维,创作富有人文内涵的紫砂壶作品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7.
传统艺术品既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象征着某个地域、民族或时代的气质。紫砂壶毫无疑问是一种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茗器,在其十分有限的壶身中往往融合着诸多因素,因此给人创造了广阔的审美空间。本文将通过对此件"太白韵"紫砂壶的分析来谈谈其构造极其展现出的风采,从而在由外表至内涵的分析中更好地感悟紫砂壶艺术。  相似文献   

8.
意境美是中国传统审美的基本范畴之一,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气质与中国人的精神追求.《禅韵》一壶融入了"禅"的精神,清新脱俗,显示了紫砂壶的"精简"品质.此件作品的独特之处在于意境,这是实现隽永耐看的关键.文章通过对作品艺术构建的分析说明了其意境构建,由浅至深,由工艺设计到文化内涵,揭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紫砂壶是现如今最受人关注的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品之一,创新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紫砂壶艺术注入新时代活力。"金韵"壶造型传统简练,在泥料色彩与质感上既灿若晚霞流云,又具淳朴之气,在返璞归真中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五彩斑斓之美与创意智慧。  相似文献   

10.
鲍玉梅 《江苏陶瓷》2020,53(2):58-59
宜兴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凝结了人们的丰富智慧和情感,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既具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具有时代的痕迹,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发展至今,紫砂壶可以说是世界所有壶类中样式最多的,其工艺之丰富、造型之精巧,美轮美奂,让无数人为之叹服。人有千面,壶有万象,每把紫砂壶都代表了作者自身的思想和审美情趣,其造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审美和内涵,根据实用的需要,古为今用、研习创新,既有古作之形韵,又有现代之雅趣,让人爱不释手。本文以紫砂壶"聚宝葫芦"为例,浅谈其传统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1.
"热"与"冷"     
  相似文献   

12.
赵全生 《中国涂料》2005,20(8):13-14
对“涂料”与“油漆”词语内涵的历史演变,国家标准、辞典的注释进行解读和讨论,并提出对“涂料”、“油漆”、“漆”、“水性漆”及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定义。  相似文献   

13.
江宁 《粘接》2010,31(8):33-33
人类多少年的发展模式,让经济与环境成了一对“冤家”,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现在人类终于找到了能让“冤家”变“亲家”的模式,就是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4.
李旭 《粘接》2011,(5):40-40
近日,笔者发现有些企业的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喜欢坐在办公室里抓安全,坐等职工的电话,坐等基层的汇报,坐等上级安排的统一检查行动。除此之外,就乐于坐在办公室里,造计划,写规章,办一下安全宣传板报之类的事。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陶瓷艺术界,只要一提起阎夫立的名字,业内人士就会想起由他发明的名闻遐迩绿色环保高温低碳新瓷种"郑商瓷"。阎夫立教授现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陶瓷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市郑商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省管优秀专家、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作为我国陶瓷界的领军人物,新中国绿色环保艺术陶瓷的创始人,他被誉为"东方瓷魂"、荣获国家级德艺双馨艺术家的称号、成为我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个人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相似文献   

16.
张海 《中华手工》2004,(4):51-52
我国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品类繁多,其中许多优秀民间文化品种堪称国之瑰宝,在中国长期的农耕时代对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发生过重大影响。以我所在的河南为例,河南民间文化蕴藏量极为丰富,除史诗之外,我国民间文学的所有类型都在这里存在。  相似文献   

17.
所谓"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形容的是陶瓷坯体最后经过柴窑"火"的烧炼后,成为了精美的瓷品.这是一道难过的"坎",这期间陶瓷坯和"马尾松柴"以及窑炉三者都发生化学与物理的变化,演绎出了用什么样的"柴",什么样的"窑",什么样的火温烧出什么样的"瓷"的神秘变化.  相似文献   

18.
解决温饱问题以后,我国的消费品行业在二十世纪末摆脱了定量计划供应的困境,提出了"提高有效供给,满足人民需求"的目标.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和谐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加快调整.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包涵了"精神的"和"物质的"两大领域,洗涤用品和化妆品与这两大领域都有着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绿色纤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绿色纤维的特征 ,介绍了分别来自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人工合成的 3大类绿色纤维。其中 ,各种取自天然可再生原料的绿色棉纤维、Lyocell纤维、麻类纤维、大豆蛋白纤维、甲壳素纤维、聚乳酸纤维 ,具有远大的战略意义 ;各种可回收的合成纤维 ,如涤纶、锦纶 ,具有紧迫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旭化成工业公司近年来新开发的氟橡胶的品级情况,氟橡胶多元醇硫化品级脱模性、耐压缩水久变形性优异,而过氧化物硫化的品级能耐汽车发动机油。同时旭化成工业公司还开发了非粘着化技术,大幅度地降低了氟橡胶表面的粘着性,提高模压成型时制品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