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某电厂660MW超超临界锅炉的研究,在改变锅炉负荷、运行氧量、SOFA风量和配风方式等情况下,测定锅炉脱硝入口处NOx排放浓度,分析燃烧调整对NOx排放的影响。通过研究表明:在额定负荷运行时,氧量3.0%时,NOx排放最低;中负荷500MW运行时,氧量3.3%时,NOx排放最低。燃烧试验煤种时,当煤粉细度R90降低到25%时,NOx排放降低了4.2%;降低一次风量可以使NOx的排放降低;在额定负荷下,缩腰型配风方式NOx排放最低。  相似文献   

2.
对DG420/137-Ⅱ2型四角切圆无烟煤锅炉开展了燃用非设计混煤燃烧优化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预测的煤粉燃尽率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正宝塔配风能提高煤粉燃尽率,有利于提高锅炉燃烧效率,推荐采用;倒宝塔配风会使煤粉燃尽率和锅炉燃烧效率明显降低;均匀配风和缩腰配风的煤粉燃尽率则处于正宝塔配风与倒宝塔配风的两者之间。锅炉采用优化研究成果后,锅炉效率明显提高,有效改善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燃煤电站锅炉NO_X排放的人工神经网络建模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燃煤锅炉氮氧化物生成的因素很多且规律复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使用某一电厂低NOx排放燃烧优化试验的数据,建立了该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模型.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结果可信.通过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分析了配风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腰型配风方式较佳,而倒宝塔型配风方式优于正宝塔型配风方式.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为燃煤锅炉通过优化燃烧降低NOx排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满承波    高超  欧阳子区    潘清波  田继林  刘敬樟    朱建国     《热力发电》2021,50(9):160-166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实现煤粉高效低NOx燃烧,开发了煤粉预热燃烧技术。煤粉首先进入流化床预热燃烧器,与较低当量比的空气发生部分燃烧反应产生热量将自身预热至800 ℃以上,在高温强还原性气氛下析出并脱除部分燃料氮,预热后的燃料随后进入煤粉炉炉膛,在炉内通过分级配风进一步控制NOx生成。某40 t/h煤粉预热燃烧锅炉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该锅炉可实现高效运行和低NOx排放的协同控制;锅炉NOx排放质量浓度随锅炉负荷的提升而逐渐升高,提高内二次风比例和延迟三次风配入等手段均有利于降低NOx排放质量浓度;二次风当量比在0.4左右时NOx排放质量浓度最低;锅炉热效率可达到93.08%,在50%~100%负荷范围内可实现NOx原始排放质量浓度≤119 mg/m3(φ(O2)=6%)。  相似文献   

5.
《电站系统工程》2016,(6):35-37
减少电站锅炉NO_x生成是降低NO_x排放的重要方面。针对对冲燃烧锅炉,通过调整运行氧量、二次风配风方式、磨煤机组合方式、燃尽风率、煤粉细度等参数,在较小影响锅炉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条件下,将NO_x生成量降低了约22%。结果表明,降低主燃区氧量是减少NO_x生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燃烧调整对NOx排放及锅炉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控制NOx排放,在1025t/h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通过改变氧量、上三次风、燃尽风以及二次风配风方式等因素,研究不同工况下NOx浓度及锅炉效率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不同氧量工况下炉内火焰平均温度基本不变,随氧量增加,燃料型NOx急剧增加,锅炉效率升高;随上三次风比例增加,NOx和锅炉效率都下降; 随着燃尽风挡板开度增大,炉内火焰平均温度下降,NOx排放浓度下降,锅炉效率变化较小;不同配风方式下,束腰型配风工况的锅炉效率最高,NOx排放量最低,均匀配风工况下NOx排放浓度增加了14.20%.在保持一定锅炉效率的前提下,燃烧调整可以降低NOx排放浓度10%~20%.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NO_x排放,某电厂对其超临界对冲旋流燃烧锅炉进行了低氮改造,改造后NO_x排放质量浓度平均降幅达到50%以上,但锅炉燃烧器周围及燃尽风区域均发生严重结渣问题。在现场测试和分析燃烧器特性的基础上,找出了锅炉结渣的原因,通过变旋流强度试验、变煤粉细度试验、变氧量试验及变燃尽风风量试验,解决了锅炉结渣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一台燃烧福建无烟煤的75t/h中温旋风分离CFB锅炉进行低氮燃烧改造,将布风板有效截面积由13.43m~2缩减为11.38m~2,二次风率从40%提高到45%。工业热态试验证明该低氮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NO_x排放质量浓度从210mg/m~3左右降低到180mg/m~3左右,可满足NO_x排放质量浓度200mg/m~3限值要求;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q4降低了0.3%~0.6%,CO排放质量浓度也有所降低,提高了CFB锅炉的运行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青岛电厂1025t/h锅炉燃烧调整降低氮氧化物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证锅炉安全、经济性条件下 ,通过试验分析侧二次风门开度、三次风、过量空气系数、二次风配风方式、油配风方式及负荷的不同对氮氧化物排放影响的特点 ,找出通过燃烧调整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300 MW电厂四角切圆锅炉不同SOFA风率(15%、20%、25%)对燃烧及排放特性展开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的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比较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SOFA风率的增加,炉膛出口处的CO浓度和飞灰含碳量逐渐上升,而NOx排放浓度逐渐下降;考虑经济性与排放要求,SOFA风风率20%能达到高效低NOx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煤加石灰石混合燃料时脱硫工艺对锅炉热效率计算的影响。得出在使用GBl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计算热效率时,混合燃料的发热量、烟气量不需修正而灰分有必要进行修正的结论。并结合实例计算出修正前后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12.
600MW超临界锅炉机组无炉水循环泵开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临界锅炉机组启动系统设置炉水循环泵,提高了水冷壁的质量流速,热量和介质得到回收,提高了启动速度和效率,而对于超临界锅炉机组在炉水循环泵故障时机组如何操作没有可借鉴的经验。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进行无炉水循环泵运行开机时,提出了锅炉的运行方式、注意事项和具体操作过程、要点。  相似文献   

13.
利港电厂为解决2台进口FW锅炉投产以来再热器管壁严重超温问题,在2号锅炉上进行了在再热器进口侧加装节流管圈的改造,在1号锅炉进行了改变燃烧器旋向分布的改造,使再热器金属温度分布均匀性均有了很大改善,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再热器金属超温的问题。在锅炉燃烧系统低氮改造后,又通过多次试验找到了在运行中用调整OFA(燃尽风)风量来调整再热器金属温度分布控制超温的方法,使再热器金属温度分布均匀性有了进一步改善。根据2台锅炉的改造效果分析,在一台锅炉上同时进行再热器进口加装节流管圈和改变燃烧器旋向分布的改造,完全可以解决采用前墙燃烧的FW锅炉再热器金属超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锅炉尾部烟道改造前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永恒 《广东电力》2001,14(3):74-76
通过分析妈湾电厂300MW机组引风机带高负荷运行时的运行工况,判断引风机运行不稳定的原因是锅炉尾部烟道阻力过大。针对这种情况。利用机组大修时,取消2号、3号、4号炉尾部烟道除尘前后的大风箱,改为前后Y型三通道式结构布置并加装导流板,对空预器回装了空气炮清灰装置。改造后,锅炉尾部烟道阻力下降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16.
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点火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建伟  薛雷  姜义道 《黑龙江电力》2004,26(3):163-166,170
对目前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上点火、床下点火和联合点火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阐述了联合点火装置的结构与性能,强调采用联合点火方式具有可靠、经济等优点,确定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投煤温度,提出了断续试投煤等有关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和掌握Sanicro 25钢锅炉管在630 ℃以上高参数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高温受热面中 的适用性,对华能南京电厂700 ℃关键部件验证试验平台上实炉验证的Sanicro 25锅炉管进行多次取样和检测。采用力学性能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运行时间(0、10 523、24 014、32 796 h)的Sanicro 25钢过热器管进行测试、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anicro 25钢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稳定性,虽运行后室温塑性和韧性下降,但高温塑性和韧性仍保持良好水平;经长期高温运行的过热器管Sanicro 25钢在晶界析出链状M23C6,晶内析出细小弥散分布的Z相、MX相、M23C6和富Cu相,一次Z相下发生了退化,在其周围形成了约50 nm厚的M23C6“墙”,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晶界附近的立方块状M23C6数量增多,晶内Z相、MX相、M23C6、富Cu相均未见明显长大;Sanicro 25钢在过热器壁温651~665 ℃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抗蒸汽氧化性能和抗烟气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风冷式干排渣系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各典型负荷下该系统炉底漏风对锅炉温度场、燃尽率、NOx生成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渣机冷空气漏入后,炉内整体温度水平降低,对中下层燃烧器层的稳燃能力影响较大,低负荷下底层燃烧器中心截面烟气温度可下降100 K;煤粉不完全燃烧损失增大,NOx生成量亦有所增加,特别是当系统密封不严时,其影响不容忽视;炉底漏风产生后,空气预热器X比减小,可使锅炉排烟温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戴船龙 《中国电力》2002,35(6):23-26
为解决直流锅炉运行可靠性和调峰性能差的问题,谏壁发电厂对1000t/hUP型直流锅炉进行了改造,即将直流炉改为控制循环汽包炉,并将原双炉膛改为单炉膛。改造后的锅炉运行状况表明,锅炉运行可靠性、经济性和调峰能力均有显著提高,锅炉改造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可在3a内收回全部投资成本,为国内同行进行类似的锅炉改造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荣伟 《湖南电力》2005,25(Z2):49-50
0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电力工业也进一步发展壮大,机组由小容量发展到大容量,锅炉压力由中压、高压、超高压发展到亚临界、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设备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发展大型超临界压力机组已成为了我国“十五”期间重点发展的目标。机组基建调试行业面临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超临界压力锅炉的吹管就是之一,它作为机组调试阶段的一个重要步骤也越来越得到业内的重视。1吹管的方式选择新安装的锅炉机组在向汽轮机供汽之前,必须通过对蒸汽管路的冲洗,使在安装时遗留在蒸汽管路的什物及粘附于管路内壁的焊渣、锈垢、氧化铁皮等杂物能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