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产天然胶乳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35%、0.60%和0.80%的氨进行处理,经离心处理后分离成为浓缩天然胶乳(干胶含量60%)和胶清胶乳(干胶含量约5%)。再通过加入质量分数0.65%~0.75%(以胶乳计)的NH;、月桂酸铵和水,将浓缩胶乳调节为高氨型胶乳,在室温下贮存30~120 d,考察了贮存时间和原产胶乳中的氨含量对胶乳碱度、力学性能稳定时间(MST)、挥发性脂肪酸(VFA)值、凝胶含量和磷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胶乳的MST、VFA值、凝胶含量和磷酸盐含量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原产天然胶乳中加入过量氨后,由于[Zn(NH_3)_n)^(2+)络合物的生成,使浓缩天然胶乳中的凝胶含量增加。当浓缩天然胶乳和胶清胶乳二者中的氨含量增加,且原产胶乳的贮存时间延长时,胶乳的稳定性得到提高,胶清胶乳中不易产生凝聚物。  相似文献   

2.
何映平  李南平  黄长春 《橡胶工业》2006,53(11):667-670
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阳性天然胶乳的pH值、硅酸钠和丙烯酸在干胶中的质量分数以及硅酸钠在阳性天然胶乳中的酸解时间4个因子对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的优化工艺条件为:阳性天然胶乳的pH值3.5,硅酸钠在干胶中的质量分数0.015,丙烯酸在干胶中的质量分数0.001,硅酸钠在阳性天然胶乳中的酸解时间2h。在此条件下二氧化硅原位改性NR的拉伸强度预测值为30.27MPa,实测值为28.30MPa。  相似文献   

3.
谭海生  陈鹰 《弹性体》1998,8(3):32-36
对天然胶乳及生胶所制备的硫化胶进行网络结构和性能测试 ,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硫化胶结构与性能影响。结果表明 ,胶乳胶膜的交联速率、效率、硫化胶强度及耐老化性能都比相应干胶的大 ;对普通硫化体系 ,生胶硫化胶的单、双硫键密度占总交联键密度的比例随硫化时间的延长有较大幅度增加 ,而配合胶乳胶膜的则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硫脲修饰交联壳聚糖对天然胶乳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聚氯氰为活化剂制备硫脲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对产物进行了初步表征;研究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处理对天然胶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以及处理时间、处理温度和鲜胶乳氨含量对硫脲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处理鲜胶乳后所得浓缩天然胶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硫脲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处理鲜胶乳再经离心机浓缩处理可显著降低天然胶乳的蛋白质含量。在适宜的条件下,胶乳胶膜的氮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0.430%降至0.132%。鲜胶乳氨含量和处理时间对胶乳的蛋白质含量有较大影响.而处理温度则影响不显著。红外谱图分析表明.硫脲修饰戊二醛交联壳聚糖主要通过与蛋白质形成氢键的形式吸附胶乳中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5.
周慧莲 《中国橡胶》2000,(24):13-14
在商品浓缩胶乳的检验中,干胶含量是重要的指标之一。干胶含量是浓缩胶乳使用时的有效成分,在胶乳配料时,它又是计算配合剂用量的基本依据。胶乳干胶含量过低,不仅要求浓度较高的某些橡胶制品无法制造,而且对于能够成型的制品也会增加不少麻烦。因此,测定浓缩胶乳的干胶含量,对控制制胶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测定天然浓缩胶乳的干胶含量是按国家标准GB8299-87《天然浓缩胶乳干胶含量的测定》,要取得准确的检测数据,须要注意几个操作环节。本文总结提高检测数据精确度的一些经验,以供同行参考。1.测定方法干胶含量是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胶…  相似文献   

6.
研究5个橡胶树品系天然胶乳的季节性干胶含量和天然橡胶(NR)的理化性质、贮存性能、硫化特性、物理性能。结果表明:各橡胶树品系胶乳的干胶含量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GT1胶乳的平均干胶含量最大,且胶乳的干胶含量随季节波动最小;云研77-4和云研77-2 NR的贮存性能较好;GT1 NR的t90最短,RRIM600和云研77-4 NR的t90较长;GT1和PRI107 NR的物理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用热裂解气相色谱(PGC)内标法测定天然胶乳中干胶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以丁苯橡胶(SBR)为内标物和以纯天然橡胶(NR)为标准物绘制的标准曲线线性好;以标准曲线为基准,在天然胶乳中添加内标物后进行PGC测试,即可直接得出天然胶乳中的干胶含量。PGC法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就近年来国内外使用微波测定发测量天然橡胶中新鲜乳胶的干胶含量时,对影响干胶含量测量结果准确性一些关键因素进行梳理,着重介绍了天然橡胶的胶乳自身因素、微波测量频率以及测量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影响天然胶乳干胶含量测量值的白糖、食盐、淀粉、尿素、氯化铵、硫酸铵、碳酸氢钠、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和石灰粉11种可能的天然胶乳掺杂物检测,重点讨论掺入高岭土、碳酸钙、滑石粉和淀粉的天然胶乳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旨在建立一套简单、快速、准确、可行的掺杂天然胶乳检测方法,以利于收胶站及橡胶加工企业评价天然胶乳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超  刘晓媛  刘爱芹 《橡胶工业》2016,63(2):115-117
研究热裂解气相色谱法测定天然胶乳中的干胶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干胶含量与裂解主要产物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天然胶乳中的干胶含量,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4%,与国标法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1%,定量分析结果准确,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1.
进行新型天然胶乳生物保存剂(简称生物保存剂)在标准胶制备中的应用研究,并与传统保存剂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生物保存剂和氨质量分数的增大,天然胶乳的保存时间延长,当生物保存剂的质量分数大于0.010(按干胶计)时,天然胶乳的保存时间超过10 h;与采用氨保存的天然胶乳制备的标准胶相比,采用生物保存剂保存的天然胶乳制备的标准胶凝固用酸(甲酸)量大幅度减小,回收率较高,灰分含量、杂质含量、挥发分含量和塑性初值较大,塑性保持率和门尼粘度较低,胶料物理性能无明显差异,生产成本较低,生产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新型天然胶乳生物保存剂(简称生物保存剂)在标准胶制备中的应用,并与传统保存剂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生物保存剂和氨质量分数的增大,天然胶乳的保存时间延长,当生物保存剂的质量分数大于0.010(按干胶计)时,天然胶乳的保存时间超过10 h;与采用氨保存的天然胶乳制备的标准胶相比,采用生物保存剂保存的天然胶乳制备的标准胶凝固用酸(甲酸)量大幅度减小,回收率较高,灰分含量、杂质含量、挥发分含量和塑性初值较大,塑性保持率和门尼粘度较低,胶料物理性能无明显差异,生产成本较低,生产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3.
胶乳和乳液     
李子东 《粘接》2003,24(4):45-45
胶乳 (latex)和乳液 (emulsion)都是聚合物在水介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多分散体系 ,其区别在于胶乳是橡胶微粒的水分散体系 ,而乳液则是树脂微粒的水分散体系。胶乳旧称乳胶 ,可分为天然胶乳、合成胶乳和改性胶乳3类。天然胶乳是从橡胶植物中用采割或浸出等方法获得的 ,按性质和用途分为通用天然胶乳、特种天然胶乳及改性天然胶乳。通用胶乳即是 3种浓缩胶乳 ;特种天然胶乳有高浓度天然胶乳 (干胶质量分数 6 4 %以上 )、阳离子胶乳、耐寒胶乳、接枝胶乳等。浓缩胶乳按保存系统用氨量多少分为高氨浓缩胶乳和低氨浓缩胶乳 ,离心浓缩胶乳即分高…  相似文献   

14.
《弹性体》2017,(3)
将天然胶乳离心得到的黄色沉淀物按不同比例加入浓缩胶乳中,并研究不同浓缩胶乳的胶体性质及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发现添加黄色沉淀物会促使浓缩胶乳残渣含量及挥发酸值升高,会促使干胶含量及机械稳定度降低,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硫化胶膜的物理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15.
胶乳行业目前使用的天然胶乳质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然浓缩胶乳国标和《胶乳工业原材料技术条件与试验方法汇编》为依据,对8个胶乳制品厂提供的17个国内外天然胶乳样品。通过对总固体含量、干胶含量、非橡胶固体、碱度、机械稳定度、挥发脂肪酸值、粘度和氧化锌机械稳定性8个项目的检验,其中合格样品只有5个,合格率仅29%,不合格样品12个,不合格率高71%。特别曙产天然胶乳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在10个样品中,合格的样品只有2个,合格率仅有20%;不合格样品  相似文献   

16.
蒸发浓缩天然胶乳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真空旋转蒸发工艺制备浓缩天然胶乳(蒸浓胶乳),讨论了高温下胶乳的保存体系,研究了温度、压力、转速以及不同操作方式对真空旋转蒸发浓缩速率的影响,考察了蒸浓胶乳的总固含量、干胶含量、挥发性脂肪酸值等指标,并与离心浓缩胶乳的有关值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真空度为0.075~0.080 MPa、中等转速、操作温度为70℃为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用硫酸铝对天然胶乳进行化学造粒,并研究造粒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胶乳质量分数为0.33时,较佳工艺参数为胶乳pH值9.5~9.7,硫酸铝质量分数0.1,硫酸铝用量占干胶比例4.1%~4.4%;当胶乳pH值较高或浓度较低时,应适当提高硫酸铝用量;与酸凝固天然橡胶相比,化学造粒天然橡胶的灰分、氮、挥发分含量和塑性初值较高,塑性保持率较低;化学造粒天然橡胶硫化胶拉伸强度和定伸应力较高;化学造粒天然橡胶热氧稳定性稍低于酸凝固天然橡胶。  相似文献   

18.
采用Dunlop发泡法制备天然胶乳发泡材料,研究硫化剂(硫黄)、发泡剂(油酸钾)和凝胶剂(氟硅化钠)用量及硫化工艺对天然胶乳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黄和氟硅化钠用量对天然胶乳发泡材料的成型有较大影响,而油酸钾用量主要影响天然胶乳发泡材料泡孔结构,进而影响其性能,硫黄、油酸钾和氟硅化钠最佳用量分别为2.5,1.5和0.5份;硫化温度对天然胶乳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大于硫化时间,天然胶乳发泡材料最佳硫化条件为120℃×30min,硫化模具开排气孔有利于提高天然胶乳发泡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天然胶乳凝固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新鲜天然胶乳转变为天然生胶,胶乳凝固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天然胶乳凝固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凝固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天然胶乳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用带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KH-560对SiO2粒子进行表面修饰改性,并用其对天然胶乳中的蛋白质进行吸附分离。结果表明,KH-560通过化学键牢固地结合在SiO2粒子表面,并通过环氧基与蛋白质反应,达到降低天然胶乳氮含量的目的。当pH=8~9,改性SiO2粒子的质量分数为1%,处理时间为6 h时,胶乳中氮含量(质量分数)降低到0.229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