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韩功波  张锋 《中华纸业》2011,32(6):68-71
随着高速纸机的发展,稀油润滑技术在其应用上显出诸多不足,为此提出应用油气润滑技术。在稀油润滑与油气润滑机理对比的基础上,分析了两种润滑方式下轴承产生和散失热量的情况,引用生产实际数据说明了油气润滑在用油量、油箱体积等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油气润滑作为一种新型节能技术,应用于高速纸机干燥部中,能够克服现有稀油润滑技术的诸多缺陷,改善高速纸机干燥部轴承的润滑效果。本文介绍了油气润滑技术和高速纸机干燥部轴承润滑的技术现状,并在模拟实际工况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高速纸机干燥部轴承油气润滑实验装置,为验证相关理论设计参数提供技术论证,进而为优化实际工艺参数提供良好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相关分析与油气润滑技术的结合已经成为研究油气润滑机理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对油气润滑技术在高速纸机干燥部轴承温度场以及供气速度冷却润滑效果进行研究,以CFD理论为基础,对纸机干燥部轴承腔内的温度场和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在相同滚子生热条件下,油气润滑能够达稀油润滑同样的...  相似文献   

4.
高速纸机网部轴承使用集中稀油润滑的特性与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探讨高速纸机网部轴承使用集中稀油润滑的必要性和轴承工作条件.以导辊为例,重点介绍了高速纸机的轴承装置,即防水装置、密封原理和集中稀油润滑系统.  相似文献   

5.
结合稀油润滑系统的机理及其系统组成,介绍了中高速纸机稀油循环润滑系统中存在的诸多弊端,详细阐述了现有对稀油润滑系统的研究优化改进的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技术———油气润滑技术,对现有的润滑技术加以改革或改进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油气润滑技术在高速纸机干燥部的应用,建立起结构简单的主站+卫星站润滑系统模式。通过对关键部件的选取、部件的设计、部分参数的选取,特别是对油气润滑技术对在高速纸机上应用过程中废气、废油的处理、控制点的监测等内容的完善,大大提高了油气润滑技术在纸机干燥部上的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油气润滑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加以应用,将此技术改进后应用于造纸设备上,能够解决现有造纸设备润滑上的诸多问题。以某造纸厂干燥部设备现有稀油润滑系统实例为对比分析,将干燥部同样配置油气润滑系统,两者进行运行成本方面分析,结果表明油气润滑技术在造纸设备上应用的经济可行性,为造纸设备的润滑提供一个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油气润滑技术工作原理及其系统基本结构的基础上,讨论了油气润滑技术在高速纸机干燥部的应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9.
徐卫东 《金属制品》2000,26(B09):35-37
对油雾润滑和油气润滑原理进行对比分析,并介绍油气润滑在高速线材轧机导卫装置上的运用及其对高速线材生产和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翊稷  熊琦 《金属制品》2021,47(2):44-46
LZ-9/1200直进式拉丝机减速机采用飞溅润滑方式,润滑效果不好是造成减速机轴承和齿轮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稀油集中润滑系统采用压力喷射润滑,能够保证拉丝机多个润滑点润滑效果,润滑系统电气自动控制使得减速机润滑管理更简单有效,降低了减速机故障和零件损耗.阐述LZ-9/1200直进式拉丝机采用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优点,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介绍稀油集中润滑系统电气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拉拔润滑方法易堵塞炉管,钢丝扭转值不达标、扭转断口分层,模具和钢丝表面黏结等问题,采用涂敷器和压力模润滑技术进行改进,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际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压力润滑技术进行拉拔,钢丝表面的润滑膜层面质量比用传统的拉拔方法增加50%~80%;低速拉拔时,压力模和涂敷器组合应用比只用压力模效果要好;钢丝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在强度增加的同时,扭转值也增加,且断口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孙文阁 《造纸化学品》2009,21(1):38-39,42
通过对传统的机械油在中低速纸机和高速纸机上的应用以及对干燥部的工况分析.发现传统的机械油不能满足大型高速纸机的烘缸循环润滑;同时对选用的无灰矿物循环油如何更换及使用.对循环系统如何维护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设备润滑的类型、润滑材料的功能分析与基本要求以及相关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申宝武 《中国造纸》2007,26(9):37-40
就生产中涉及到的重要润滑部位和油品的更换参考数据、润滑管理等内容进行综述,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润滑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淀粉对饼干口感润滑质地的影响规律,本研究采用质构仪、流变仪、模拟口腔摩擦、及感官差异检验等手段,通过添加六种淀粉考察其对饼干质地、口腔润滑及感官属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淀粉后,不同淀粉饼干的明度(L*),黄蓝色(b*),硬度、酥脆性、弹性、咀嚼性和回复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动态流变学结果显示绿豆、小麦、玉米淀粉的添加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面团中淀粉分子之间发生交联,形成稳定的凝胶网络结构。口腔摩擦学结果显示,添加淀粉可以改善饼干的润滑特性,绿豆、红薯、豌豆、马铃薯淀粉对饼干润滑度的提升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淀粉饼干的润滑性结果为:马铃薯淀粉饼干>豌豆淀粉、红薯淀粉饼干>绿豆淀粉饼干,其结果与感官差异分析结果一致。淀粉作为润滑质地调节剂,可以提高饼干产品口腔润滑性能,同时该研究也为口腔摩擦学用于主观感官分析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