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许多城市进行大规模更新和改造,使城市历史街区保护面临极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城市更新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桂林市正阳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讨论城市发展中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方法,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存,对提升桂林文化旅游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城市文化的集中反映,对塑造城市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不仅要保护其物质层面的遗产,更重要的是要增强其造血功能,使其成为生机勃勃的活态城市遗产,而非"物质躯壳"。本文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案例,在研究国内外历史街区更新理念的发展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再生的视角,梳理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与历史街区空间重构等核心问题与困难,并通过实践研究从历史街区更新的价值认知和更新技术判定为技术手段,继而提出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街区面临失去自我演化与蜕变的内生动力问题。对历史文化街区形态演变特征和演变驱动力因素研究有利于制定发展策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更新活化。该文借助形态类型学的分析法,回顾南宁三街两巷形态演变的历史过程,并构建形态特征与驱动力因素的印证关系。从自然力、政府力、市场力、社会力和军事力五大驱动力因素角度,分析三街两巷演变的动因,探讨未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卢健松  唐韬  徐峰 《华中建筑》2012,(11):87-91
该文以长沙化龙池历史街区(2007年-2012年)功能、空间的演化过程为案例,研究城市历史街区自下而上的演化机制;同时,对城市统一更新改造后的历史街区予以跟踪,反思政府主导的,整体式的历史地段更新方法在资金筹措、功能组织、风格引导等方面的缺失。该文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文献查阅等工作手段,梳理还原了长沙化龙池历史街区在2007年之后的演化历程。2007年,在市民经营的推动下,化龙池发展为长沙小酒吧的聚集地。小规模、民间自发的改造活动对该历史地段空间体系的演变产生了主导性的作用。历史街区的自组织再更新有利于构造城市公共环境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大量的人文细节,实现历史地段的动态的,自适应的可持续更新。但由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以及涨落周期的不确定,自发的、自组织的更新模式不能解决所有的城市问题,仍需要合理的控制与引导,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对历史街区进行分层面研究,探讨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类型学方法及其应用步骤。尝试通过对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历史街区市场路南新桥片区更新改造的城市设计实践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为类型学方法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运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颖异  柳肃 《华中建筑》2013,(10):147-150
城市中的传统商业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商业文化,延续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多数的传统商业街区处于旧城中心位置,随着经济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它们已经成为存在问题最多、急需进行更新改造的地区,否则将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命运.此时政府行为的介入往往决定着传统商业街区的转折与重生.该文通过对长沙市晏家塘小古道巷建国以来空间生长的梳理,探讨传统商业街巷的自身发展规律和以政府行为为代表的他组织机制对街巷生长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当下传统商业街衰败的根源,找出适合的发展策略,为传统商业街区的转型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类型学视野中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问题,通过对类型学理论的解析,试图探索在类型学方法上解决历史街区中历史、现在与未来如何辩证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当前盛行的大规模高层建筑开发开始摧毁厦门老城区的特征和结构。本文基于城市形态学的方法,研究厦门营平片区九条巷街区。从城市形态学的街道系统和建筑类型两个角度剖析九条巷街区的历史空间形态和演变,发现并挖掘九条巷街区城市形态演变的背后隐藏着的社会逻辑因素。进而对营平片区新一轮的旧城更新与改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历史街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明确历史街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历史街区与历史地段、历史风貌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异同。同时,探讨了历史街区规划的类型学方法,将类型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中,使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更具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陈雯  胡书野 《山西建筑》2010,36(10):32-33
针对城市建设中旧区改造对历史建筑的破坏问题,在介绍温州市古巷——七枫巷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旧城更新中的"有机更新"理论,提出了一些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观点以及对七枫巷的具体改造措施,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城镇历史街区景观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晴 《华中建筑》2008,26(6):138-140
镇历史街区是区别于传统古村落及城市历史街区的一种历史遗迹,它既有城市有序的规划格局,又与自然,乡村有着紧密有联系,其景观表现出双重性,景观特色异常明显,文章针对城镇历史街区帚观的特点,分析了城镇历史街区的景观元素,景观的构成关系,并提出相关保护层次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在以控制为主、强调原封不动的传统静态保护模式下,出现的物质环境全面衰退、孤立于城市发展之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问题,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强调整体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理论为研究视角和理论工具,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深入研究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以动态的思想处理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开发等关系,提出了保定古城中心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的目标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禹州传统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街区现状梳理,风貌保护和更新措施的研究,提出挖掘-永续-再生理念,达到保护与更新相协调,延续历史风貌,提升历史街区活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历史街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也在引发了社会各个层面关于价值与保护的思考。本文在对比景德镇历史街区静态保护模式的分析下,试图在整合性保护规划的理论框架下,以整合性的策略处理历史街区的城市空间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以及公众参与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的概念、性质及作用分析,指出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界面是历史街区保护及城市居民认知其环境的重要因素,并从成都市大慈寺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出发,分析了该街区的景观界面构成,探讨了历史街区景观界面的保护与更新设计方法及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浙江绍兴市蕺山历史街区更新保护为例,探索了如何摒弃惯常的单一风貌保护的做法,而在历史街区更新中拟定社区与街区风貌双重“保护”的目标,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历史街区“补丁”式的更新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薛浩  刘骜  林挺 《华中建筑》2014,(1):137-141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保护是街区改造工作中的新课题,在更新改造中,不但要注意旧式格局与建筑的沿承,同时也要注重新兴元素的引入。改造设计,一方面需要通过空间的梳理、古建的维护、传统生活状态的展示来重现历史街区风貌;另一方面需要有机地注入现代社会新生活力,拓展街区脉络、演变建筑风格、转变建筑功能,更新建筑结构,使文脉得以沿承。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传统街区改造的传与承问题,并通过湖州府庙街区改造这一具体项目设计的全程思考,从空间、建筑、景观的角度探讨了传统街区的开发策略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过4年多的"渐进更新"和低成本的旧建筑再利用,一个典型的传统山地街区在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同时创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和就业岗位.街区的更新模式与建筑策略有别于普遍的"大拆大建"做法,是旧城改造新模式的探索.文中强调渐进更新和旧建筑再利用是"政府引导"、"群众动员"与"规划设计"共同作用的良性结果,并分析了规划设计与实践的方法、手段、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街区今天依然处于持续更新之中.  相似文献   

19.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