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现有的功率因数校正电源模块(PFC)直接并联后均流精度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主均流技术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该策略在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引入负电压采样电路和自主均流电路,实现了功率因数校正电源模块的自动均流,提高了电源模块并联后的均流精度。基于Saber仿真软件搭建了基于自主均流技术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仿真结果不仅验证了该电路的有效性,而且也表明了电源模块的均流精度在轻载并联时能控制在5%以内。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无线充电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制约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推广的主要因素:一是电能传输效率较传统充电技术具有一定差距;二是大功率无线充电设备的使用给电网带来了谐波污染。该文从源头解决问题,在无线充电系统电能变换的第一级—整流滤波环节,增加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电路。通过分析其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FAN9673的三级交错并联的Boost电路拓扑结构,并计算了电路的主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网侧输入端电流跟随输入电压变化且无相位差,网侧功率因数在0.99以上,电能传输效率大于97%,APFC电路的输出电压稳定,系统动态性能好,为无线充电系统中后续电路的供电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3.
大容量逆变电源IGBT并联应用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臧小惠  惠晶  沈锦飞 《计算机仿真》2006,23(2):197-199,218
该文针对逆变电源向大功率发展时受单管IGBT(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电流容量限制的问题,受MOSFET(电力场效应晶体管)并联扩流成功应用的启发,提出采用多IGBT的并联技术,解决进一步提高逆变电源容量的难题。在分析IGBT工作机理基础上,给出了电路拓扑及其工作原理,并对并联器件产生的均流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推荐了IGBT并联应用的厚膜集成驱动电路。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大容量逆变电源中采用IGBT并联技术是有效可行的,它可以显著增加整机的电流容量,提高电源的有效功率。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概况、特性及并联应用的栅驱动设计、均流、散热设计应考虑的问题.介绍了几种并联应用时采用的栅驱动电路、均流措施、过压过流保护电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UCC29002的电源均流电路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常用的均流方法,选择最大电流自动均流法,采用UCC29002设计了电源的均流控制电路。该均流电路结构简单、均流效果好、可靠性高、应用范围广。通过两台模块电源并联实验,验证了该均流电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功率IGBT并联运行能够承受更高的负载电流,但是大功率IGBT并联设计时需要考虑静、动态均流问题。PSpice仿真分析表明,影响静态均流的主要因素是IGBT模块的饱和导通压降和集电极、发射极引线的等值电阻;影响动态均流的主要因素涉及驱动电路、IGBT器件参数和主电路布局。提出了IGBT并联均流的措施,分析了IGBT并...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种用电设备容量的增加,对大功率电源的需求日益迫切。由于大容量的单体电源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多电源模块并联运行技术成为解决当前实际需求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提出了一种电源模块基于主从控制的数字均流改进算法。该算法在主从控制的基础上,通过限制主模块最大输出电流、电路启动时主模块采用软启动控制等技术,使输出电压分段上升,降低了并联电源主从控制中主模块出现故障和系统瘫痪的概率。针对不同电源模块的电路特性,设定系统响应时间慢的电源模块为主模块,并且设置从模块PWM调节速率大于主模块,可以降低PID参数对于每个电源模块调节稳定性和均流精度的影响,减少实际PID参数调试时间。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实现较好的系统稳定性且均流精度高,均流误差低于1.5%,而且硬件电路设计简单。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开关电源因输入电路采用不可控二极管或相控晶闸管整流而存在输入电流谐波含量大、功率因数低的问题,提出了两种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案,分析了采用APFC技术和PWM整流技术来提高开关电源功率因数的原理,并采用Matlab7.6仿真软件对单相全桥电压型PWM整流电路和APFC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WM整流技术的开关电源能更好地实现高功率因数,减少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9.
有源功率校正技术(APFC)在解决开关电源功率因数方面得到了很好地应用。本文采用单相有源功率校正技术来提高开关电源的功率因数,主电路采用Boost型电路,控制采用电流模式控制的电压、电流双闭环。用Simulink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不间断电源中整流环节对电网产生的谐波污染问题,提高网侧功率因数,基于Boost型单相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将分数阶理论、模糊控制理论与传统PID控制器相结合,应用到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系统中,使其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在MATLAB环境下对APFC电路进行搭建,并利用Simulink库中的Fuzzy单元设计模糊控制器。通过系统仿真对控制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引入模糊和分数阶控制的APFC系统具有总谐波畸变率(THD)低,动、静态性能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This survey is focused on the numerous dynam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ower plants and power systems. Examples from two applications are used in this paper to show:
  • •the advantages of model-based power control concepts for steam power plants, being robust against internal power-plant disturbances and external power-system disturbances, not only during normal interconnected grid operation, but also in the cases of isolated grid conditions, and
  • •the influences of steam and hydro power plants, as well as of the frequency-dependent load, on the damping behavior of slow inter-area power-system oscillations.
Finally, essential control tasks for both power plants and power systems are sorted and classified.  相似文献   

12.
在对贵州电力系统发电厂通信电源现状调研的基础上,针对通信电源设备管理和运行维护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应对风险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功率LED脉冲驱动电源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脉宽调制电路(PWM)原理,研究设计大电流小占空比驱动大功率LED直流脉冲电源,实验测试比较了不同占空比脉冲方式下,点亮LED的实际消耗功率、瞬态光亮强度、温升情况等,探索通过脉冲电源驱动提高LED发光效率的实现方案,并取得初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高功率因数电源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模拟控制技术实现功率因数校正(PFC)时,存在功率因数、效率过低,总谐波畸变率(THD)过大,系统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高功率因数电源和改进型算法。该电源在现有模拟电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采用DSP数字双闭环控制,通过对改进型算法的分析,得出电压环、电流环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设计并实现了交错并联Boost PFC新型电源。经过大量实验和测试可知,该电源的功率因数达到0.99以上,效率在0.95以上,THD小于3%,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实验和测试结果完全验证了新型电源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Low power DCVSL circuits employing AC power suppl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 view of changing the type of energy conversion in CMOS circui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low power CMOS circuit design, which adopts a gradually changing power clock. First, we discuss the algebraic express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perties of clocked power signals. Then the design procedure is summed up for converting complementary CMOS logic gates employing DC power to the power-clocked CMOS gates employing AC power. On this basis, the design of differential cas-code voltage switch logic (DCVSL) circuits employing AC power clocks is proposed. The PSPICE simulations using a sinusoidal power-clock demonstrate that the designed power-clocked DCVSL circuit has a correct logic function and low power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an interface circuit to convert clocked signals into the standard logic levels of a CMOS circuit is proposed, and its validity is verified by computer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17.
Coil power     
《Displays》1980,2(2):60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路理论,分析了配电网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补偿容量的确定及补偿后的效益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西北地区城网改造中配电删无功补偿方式的合理选择及遵循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以晶闸管为开关器件,输出电压连续可调的直流电源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该系统目前已应用在某高校船舶电站模拟实验室,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