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原理以及在吴江第二水厂的应用。运行数据表明: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CODMn、氨氮和二甲基异莰醇的去除效果优于传统处理工艺,多项水质指标得以改善,出水水质更加良好。  相似文献   

2.
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良好,臭味物质、微量有机物能被较好去除,与常规工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实际运行中也陆续发现了新问题,如活性炭如何选用、活性炭使用寿命、炭滤池运行过程缺少量化指标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活性炭使用寿命、深度处理工艺中活性炭的效能优化、炭滤池运行控制、活性炭循环利用等综合应用技术,对水厂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的运行管理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连清 《净水技术》2020,39(7):18-23
江苏某水厂提标扩建总规模为30×10~4 m~3/d,采用"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出水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的要求。文中介绍该水厂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设计特点、经济技术指标和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的珠江流域的水质不断受到污染,珠海市给水厂的水源也受到污染.建议通过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研究采用小试试验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进行研究.重点考察了臭氧质量浓度为1.0 mg/L、活性炭柱空床时间为15 min和臭氧质量浓度为1.5 mg/L、活性炭空床时间为30 min这两个工况下,2-甲基异莰醇、土臭素、TOC、UV254、浑浊度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控制效果,并通过分子量分布和三维荧光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发现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很好地去除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三卤甲烷和含氮类消毒副产物的前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对于HAAs卤乙酸类的DBPs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不佳.同时,文中也给出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运行工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可 《广东化工》2023,(8):134-136
河南省安阳市某水厂为安阳市利用南水北调原水供给城市高品质生活用水的重点民生工程,净水处理工艺采用网格絮凝池+平流沉淀池+气水反冲洗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预留预臭氧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建设用地。介绍了水厂原水水质、工艺设计、工程特点及其实际生产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中从水处理所关注的处理后水中三卤甲烷总量、藻类、铝、有机物、浊度、耗氧量及微小颗粒等水质指标对常规处理A水厂与深度处理B水厂出厂水质相比较。水库水经常规处理能符合生活饮用水GB 5749—2006的要求,但与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相比,出厂水水质特别是三卤甲烷总量、溶解性有机物、COD_(Mn)及铝还存在一定差距,而深度处理在浊度及微小颗粒物方面,则较常规处理略差。通过两工艺出水水质比较为进一步改进两水厂水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毕爱军 《净水技术》2020,39(8):36-43
针对水源水质存在的微污染问题及出水水质提升的需求,在水厂常规处理工艺基础上增加了后置下向流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解决了一般常规处理工艺难以消除的微污染问题,使处理水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工艺设计上对布置形式、池型选择、设计参数、设备选型进行了优化,将深度处理工艺后置,采用较厚炭层和砂层的下向流活性炭翻板滤池,并在预臭氧和后臭氧-炭滤工艺处分别设置超越管,保证了深度处理效果优良及工艺运行操作灵活。通过对工艺的技术和经济分析总结,为水质提升工程提供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8.
奉贤第一水厂以金泽水库为水源,处理工艺综合考虑了微污染原水的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及深度处理构筑物的设计。针对原水有机污染较高、常规处理出水耗氧量超标的问题,通过开展工艺论证,奉贤第一水厂在常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增加臭氧预处理和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以实现水厂出水水质的优化。同时,为满足深度处理水力流程要求,使清水池保持合理的水位,通过开展用地核算和运行费用分析,确定采用活性炭滤池后置砂滤池与叠合沉淀池设计方案。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还取消了厂内二次提升,降低了长期运行费用。对于地势平坦的地区,叠合沉淀池方案的确定与实施,不仅区别于其他水厂,还实现了水厂的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9.
针对长江微污染原水,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较为适宜,能够有效去除饮用水水源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使处理水水质明显提高。臭氧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中,主要起到两大作用:一是将难降解有机物氧化为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二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以某水厂为例,目前该水厂臭氧系统由原料气储存、臭氧制备、臭氧投加及尾气破坏组成,已投产将近10年,就该厂臭氧系统工艺介绍及设备日常维护做经验总结,为净水厂深度处理改造中臭氧系统的建设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套臭氧-生物活性炭给水深度处理中试装置,以南方某市Ⅲ~Ⅴ类微污染水源为原水,经过1个水文年的中试,研究了深度处理工艺对水中营养物质,如氮、磷、碳、铁、锰等的去除效果,通过与同水源常规处理工艺水厂出水水质的对比,探讨了深度处理工艺对去除水中营养物的优势.结果表明,对于水中的营养性指标(氨氮、总磷,铁、锰,AOC),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较常规工艺出水有了大幅度的降低,出厂水的营养状况下降明显,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增加了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介绍了国内一自来水公司三个水厂的两个原水水质、净水工艺及出厂水水质。结果显示第一水厂的出厂水质较为理想,第二水厂次之,第三水厂为第三。第三水厂由于水源的问题导致出厂氨氮季节性超标,建议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水源水质,以提高出厂水质。第二水厂需进行工艺改造,实施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以进一步提高供水水质。第三水厂一期系统臭氧生物活性炭池置于砂滤池后较二期活性炭滤池置于砂滤池前出水有机物CODMn及TOC略低,但两者基本相近。建议第三水厂采取必要的措施改进水源水质,或再增加一道臭氧生物活性炭工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工艺、超声强化臭氧催化氧化和低压抗污染渗透膜技术三种新型给水深度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为解决我国城市供水污染问题提供指导建议。对国内外典型水厂深度处理工艺与处理规模进行了论述。研究可看出,采用给水深度处理系统成为当前各国改善供水水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特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水源水水质复杂,北方水厂常规水处理设施不能满足其处理要求,南水北调水源水的净化处理问题已格外重要和迫切。文章对南水北调水源水水质进行分析研究,讨论了净水设施升级与改造的新型处理技术,在北方水厂原有工艺基础上,一方面增加预处理工艺和深度处理工艺,采用生物预处理法对污染物进行初步去除,并用臭氧活性炭法氧化降解剩余有机污染物;另一方面将常规沉淀、过滤设施升级改造为高密度沉淀池和翻板滤池,处理设施更加简便、高效。  相似文献   

14.
净水厂臭氧处理系统的设计要点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给水深度处理工艺中臭氧系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结合铁西水厂臭氧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建设,详细介绍了臭氧系统中臭氧气源制备、臭氧发生系统、接触反应、尾气破环系统等的设计方法及建设经验。实际运行中,该水厂臭氧系统运行稳定、出水达标。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源污染的不断加剧以及饮用水标准的日益提高,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选取江苏省以长江、太湖、淮河和沂沭泗水系为水源的地表水厂,分析其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前后长达一年的水质数据,发现原水受水厂在进行深度处理改造后,出厂水浑浊度月平均值均有明显的降低,仅为0.1-0.4 NTU,对浑浊度的最大去除率可达98.7%;出厂水COD_(Mn)月平均值也有明显的降低,为1.0~2.7 mg/L,对COD去除率最大提升27.2%;不同水系水源出厂水中三卤甲烷含量降低了19.4%~78.7%。运行结果分析表明: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较常规水处理工艺能够有效改善出厂水水质,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郁新华  胡翔  陈玲瑚  王晋宇 《净水技术》2011,30(1):12-14,19
为研究含溴原水深度处理中溴酸盐生成的影响因素,对苏州地区X水厂原水,各工艺段的出水,以及出厂水中的溴酸盐、溴化物、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考察了各类水质指标与出厂水溴酸盐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X水厂深度处理工艺过程中,溴酸盐浓度的峰值出现在主臭氧后,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或者原水氨氮浓度的降低,出厂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调查了淮南市某自来水厂原水、各处理工艺单元出水中4种邻苯二甲酸酯(DMP、DEP、DBP、BBP)。结果表明,4种邻苯二甲酸酯在原水中均检出,质量浓度为0.010~0.142μg/L;DMP和DEP仅在部分水样中检出,在管网水中没有检出;DBP和BBP在各水样中均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1.702~2.897μg/L、0.248~0.676μg/L,说明现行常规净水处理工艺不能完全去除邻苯二甲酸酯,需要进行深度处理。研究采用臭氧氧化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和臭氧-活性炭技术对该水厂原水中的2种邻苯二甲酸酯(DBP、BBP)去除情况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技术不能完全去除原水中的DBP和BBP,去除率为61%~65%;活性炭吸附技术能够完全去除原水中的DBP和BBP;臭氧-活性炭技术对原水中的DBP和BBP去除率达到100%。该技术可以作为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去除DBP和BBP的主要单元。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水源污染物的复杂性,传统净水工艺已无法满足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为了有效去除饮用水水源中的各种有机污染物,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应运而生。该文主要概述了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和膜处理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以及各深度处理工艺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微污染水源和城市供水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坤明 《净水技术》2010,29(4):19-23
该文介绍了我国水源微污染的概况,评述了水源微污染的危害性,并提出了饮用水安全的目标——"全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2006~2020",要求在"十一五"期间重点解决205个设市城市及350个问题突出的城镇饮用水安全问题。综述了城市给水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的应用现状(全国仅1%的城市水厂及0.4%的供水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运行效果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等六个方面,其中微生物安全性(如剑水蚤)和臭氧化副产物溴酸盐是关注的热点。提出积极推动给水深度处理工艺的应用,加强对水源水质的检测,全面识别水中污染物的特性,有针对性地选择给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臭氧-生物活性炭和薄膜技术等给水深度处理技术在城市水厂中的应用,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对其工艺与处理效果进行了论述,运行表明采用深度处理技术的水厂出水水质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