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研究空间诱变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S18-116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将48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模型组、原始菌株GS18组和SS18-116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8 w建立高脂血症模型,期间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GS18和SS18-116组按照109 CFU/mL以3.0 mL/kg bw连续灌胃8 w。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AI)。结果表明,高脂饲养8 w后,与高脂模型组和GS18组相比,SS18-116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5),AI显著降低(P<0.05),而相较于高脂模型组AAI显著(P<0.05)升高。综上所述诱变植物乳杆菌SS18-116具有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总木脂素(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SCL)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血脂调节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小鼠60 只,随机抽取30 只设为正常对照组(CON)和正常+SCL 组(CON+SCL 100 mg/kg),每组15 只,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30 只小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 周,确定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SCL治疗组(模型+SCL 100 mg/kg),全部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2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检测小鼠脂/体比,检测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中TC、TG、LDL-C、AI及脂/体比均显著增高(P<0.01),HDL-C含量降低,肝组织中TG和TC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SCL 显著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AI及脂/体比(P<0.01或P<0.05),升高了HDL-C含量,并降低了肝组织中TC和TG含量(P<0.01)。结论:SCL 可以减轻高脂血症小鼠脂肪含量,对小鼠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植物乳杆菌L01对喂食高脂膳食的大鼠脂质代谢中的降胆固醇功效。SD大鼠被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正常组喂食基础饲料,对照组喂食高脂饲料,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在喂食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分别喂食低剂量(植物乳杆菌L01含量10~8 cfu/mL)和高剂量(植物乳杆菌L01含量10~(10) cfu/mL)的植物乳杆菌L01,饲养4周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正常组、对照组、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的SD大鼠的脏器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植物乳杆菌L01对大鼠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SD大鼠的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植物乳杆菌L01对高脂血症大鼠有一定的降胆固醇作用;实验组Ⅰ和实验组Ⅱ的SD大鼠的胰岛素和瘦素水平较低,说明植物乳杆菌L01对胰岛素和瘦素水平的调节有重要影响,植物乳杆菌L01可能是通过调节瘦素水平和胰岛素水平控制了血脂水平调节,降低了血脂中的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4.
刘鸿铖 《中国油脂》2020,45(12):49-55
探究注射级玉米卵磷脂(CLFI)对高脂膳食诱导的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将6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 组,即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1.2 g/kg大豆卵磷脂)和CLFI高(2.4 g/kg)、中(1.2 g/kg)和低(0.6 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2 周后开始对阳性对照组和CLFI各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6 周,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给予蒸馏水10 mL/kg。试验结束后考察大鼠血清血脂水平变化,检测大鼠体重、腹腔脂肪蓄积系数(AFC)、血清及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水平等指标,并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表明:CLFI能有效抑制高脂膳食诱导大鼠的体重增长,降低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D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血脂综合指数(LCI),并且降低AFC和肝脏中MDA水平;此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SOD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肝脏脂肪变性情况也得到改善。CLFI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较好的降血脂和预防肝脏脂肪变性的作用,可为CLFI后续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维生素D改善肥胖大鼠脂代谢的作用。建立肥胖大鼠模型,正常组、模型组、高剂量组(2.40μg/mL)、中剂量组(1.20μg/mL)、低剂量组(0.60μg/mL)、奥利司他组(0.10 mg/mL)。统计体重、体长、Lee’s指数、附睾脂肪垫质量、脂肪体重指数,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观察大鼠脂肪细胞形态学,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瘦素、线粒体解偶联蛋白(UCP)蛋白表达。高剂量组大鼠体重250.76 g、Lee’s指数2.52%、附睾脂肪垫质量5.05 g、脂肪体重指数1.41 g、TC 1.96 mmol/L、TG 0.83 mmol/L、LDL-C 1.05 mmol/L低于模型组大鼠,HDL-C 0.59mmol/L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高剂量组大鼠PPAR-γ、瘦素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大鼠,高剂量组大鼠UCP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大鼠(p0.05)。维生素D通过调控PPAR-γ、瘦素、UCP蛋白表达,改善大鼠脂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湿热处理多孔玉米淀粉对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32 只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 组,其中1 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另外3 组为高脂组,分别为高脂空白组、多孔淀粉组(porousstarch,PS)和湿热处理多孔淀粉组(heat moisture treatment starch,HTMPS),饲喂基础饲料,适应1 周后,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组分别饲喂相应高脂饲料。饲喂4 周后解剖,检测大鼠血脂、肝脂及小肠和粪便中胆汁酸等指标。结果:饲喂多孔淀粉和湿热处理多孔淀粉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non-HDL-C)、抗动脉硬化指数(atherosclerosis index,AI)、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G/HDL-C)、肝脏TC、肝脏总TC和腹部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粪便中粪醇、胆固醇等中性固醇排泄量增加,粪便中胆汁酸排泄量显著增加(P<0.05)。PS组与HTMPS组相比,大鼠血浆中TC、AI、腹部脂肪含量、肝脏总脂肪含量较低,粪便中胆汁酸及小肠内容物中胆汁酸较高。结论:多孔淀粉降血脂降胆固醇效果优于湿热处理多孔玉米淀粉,可降低高脂饮食造成的高脂血症风险,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阿瓦提慕萨莱思成品酒、红提葡萄原汁、实验室自酿慕萨莱思及酒泥中镁(Mg)、铁(Fe)、铜(Cu)、锰(Mn)、锌(Zn)、钙(Ca)、铅(Pb)、镉(Cd)、镍(Ni)、铬(Cr)、钴(Co)、钾(K)、钠(Na)和硒(Se)14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慕萨莱思葡萄酒中富含Na、K、Fe、Mg、Ca和Se,其Pb、Cd和Cr等重金属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限量,但阿瓦提慕萨莱思葡萄酒中Fe含量显著高于实验室自酿慕萨莱思(P<0.01),为12.13~13.35 mg/L,已超出我国葡萄酒国家标准(≤8 mg/L),但未超出新疆地方标准的限量(≤15 mg/L)。此外,酒泥中富含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和Se。由此,实验室自酿慕萨莱思的酿制工艺可有效降低Fe含量。  相似文献   

8.
燕麦β-葡聚糖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燕麦β-葡聚糖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脂大鼠的血脂及生长的影响.5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n=10)和模型组(n=40),分别饲喂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饲养3周后,将造模成功的高胆固醇血症大鼠随机分为高脂对照组、添加燕麦β-葡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饲喂含0、6、12、24 g β-葡聚糖/kg的高脂饲料6周.在实验的2、4和6周末测定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6周末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实验结束时对各组大鼠称重并计算平均采食量.结果表明:给与不同剂量β-葡聚糖能够极显著降低大鼠空腹血浆TC、LDL-C水平(P<0.01),而对HDL-C、TG无显著影响,并具有明显剂量和时间依赖性;饲料中添加β-葡聚糖后大鼠体重和采食量均有所下降,这表明燕麦β-葡聚糖能够促进脂代谢,具有降胆固醇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对火麻籽多肽进行降血脂功能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60 只SD雄性大鼠,适应性饲养1 周后,分成正常对照组(10 只)、模型组(50 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连续饲喂4 周建立高血脂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平均分为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kg mb)和火麻籽多肽低(200 mg/kg mb)、中(400 mg/kg mb)、高(800 mg/kg mb)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饲喂4 周后测定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血液流变学变化,肝脏病理切片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火麻籽多肽能够抑制大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肝脏指数和血清中TC、TG、LDL-C、AST、ALT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改善大鼠血流变学指标,降低大鼠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结论:火麻籽多肽对高脂饮食喂养大鼠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沙葱(Allium Mongolicum Regel)乙醇提取物抑制实验小鼠高脂血症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用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饲料空白模型组和沙葱剂量组,沙葱剂量组是在高脂饲料中每克分别添加0.025 mL/g、0.075 mL/g和0.15 mL/g的沙葱提取物(相当于0.25 g、0.75 g和1.5 g新鲜沙葱),分别为沙葱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实验持续6周,每周称量小鼠体重,每2周采血一次,检测血脂相关指标,计算对照组、高脂饲料空白模型组和沙葱各剂量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血脂综合指数(LCI)。结果 用高脂饲料成功建立高脂血动物模型;从第二周开始,相对于空白组小鼠,沙葱中、高剂量组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I、LCI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第六周时,与空白组相比,高剂量组小鼠TC、TG、LDL-C、AI、LCI分别下降了 36.25%、58.79%、37.78%、54.98%、78.61%。结论 沙葱提取物可有效抑制高脂饲料小鼠血浆TC、TG、LDL-C,和AI、LCI的升高,可抑制实验小鼠高脂症的形成,其降血脂作用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有可能预防并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利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淼  邬应龙 《食品科学》2012,33(1):244-247
目的:考察甘薯抗性淀粉(SPRS)在大鼠形成高脂血症过程中的降血脂及促进肝损伤修复的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雌雄各半,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G)、高脂模型组(HL)、甘薯抗性淀粉低剂量组(SPRSL)、甘薯抗性淀粉高剂量组(SPRSH)。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甘薯抗性淀粉组在高脂饲料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甘薯抗性淀粉10、20g/(kg·d),45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及观察肝脏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薯抗性淀粉能显著降低TC、TG、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甘薯抗性淀粉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现象明显轻于高脂模型组。结论:甘薯抗性淀粉对高脂饲料致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明显改善大鼠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高脂膳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考察了银杏肽的辅助降脂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模型组、银杏肽低剂量(100 mg/kg)、银杏肽中剂量(200 mg/kg)、银杏肽高剂量组(400 mg/kg)和阳性对照组(10 mg/kg辛伐他汀),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测定小鼠体质量、肝脏指数、摄食量、脂肪表观消化率;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和冠心指数(coronary heart index,CHI);测定肝脏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组银杏肽干预均显著降低了高脂血症小鼠体质量和肝脏指数(P<0.05),提高了脂肪表观消化率(P<0.05),对小鼠摄食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降低了小鼠血清TC、TG、LDL-C(P<0.05)水平,升高了HDL-C水平(P<0.05);抑制了炎性因子IL-6和TNF-α水平;降低了小鼠AI和CHI(P<0.05);提高了肝脏T-AOC和T-SOD水平(P<0.05),降低了MDA水平(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的肝脏指数、摄食量、脂肪表观消化率、TG、TC、HDL-C、CHI、IL-6、TNF-α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银杏肽对高脂膳食诱导的高脂血症小鼠具有辅助降脂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金花葵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芸  杨秀松  何计国 《食品科学》2012,33(1):248-251
目的:探讨金花葵黄酮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制作动物高脂血症模型;其中金花葵黄酮分为3、30、90mg/(kg·d)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灌胃洛伐他汀片10mg/(kg·d);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灌胃10mL/(kg·d)蒸馏水,连续6周。每两周测定血脂相关指标,最后一周测定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结果:3个剂量组大鼠血清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ox-LDL明显降低。结论:金花葵黄酮能缓解大鼠高脂血症,降低ox-LDL水平,延缓泡沫细胞的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石榴籽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石榴籽油对高脂血症和脂质过氧化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榴籽油高、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除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结果:12w后,血清与肝脏TC、TG、MDA、LDL-C、AI等指标,高脂模型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HDL-C/TC、SOD活力均下降(p<0.05或p<0.01);石榴籽油小剂量组血清与肝脏TC、TG、MDA、血清LDL-C、AI等指标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HDL-C/TC、SOD活力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石榴籽油对大鼠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硫辛酸对高脂日粮大鼠脂类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验研究了硫辛酸(LipoicAcid,LA)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脂肪代谢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24只SD大鼠分成3组,分别是常规日粮对照组,高脂日粮组和高脂日粮+LA(0.1%)组。结果表明饲喂高脂日粮可导致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与高脂模型组相比,日粮中添加LA可显著降低大鼠血清TG、TC、LDL-C的含量,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降低(p<0.05),显著增加血清HDL-C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LPL和HL的活性;使血清和组织T-AOC、SOD活性、GSH含量显著上升(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添加LA对饲喂高脂日粮大鼠的血脂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可有效抑制脂质过氧化,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李文治 《中国油脂》2021,46(11):87-92
研究了藻油及其与火麻仁油混合物的辅助降血脂作用。将8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7组,其中6组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周以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即进行4周干预实验,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0.85%生理盐水,药物组每日灌胃3.33 mg/kg立普妥,混合物组每日灌胃800 mg/kg藻油混合物,藻油干预组每日分别灌胃150、300、600 mg/kg藻油。实验过程记录大鼠的体重、进食量与饮水量,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的血液、附睾脂肪、肝脏,检测大鼠的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肝脏与附睾脂肪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造模后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LDL-C水平显著上升;中、高剂量藻油及其混合物均可使大鼠血清TC(混合物除外)、TG、LDL-C水平显著降低,藻油呈现剂量依赖;藻油及其混合物干预后大鼠肝脏中含脂滴的肝细胞和多灶性泡沫细胞聚集例数减少。说明藻油及其混合物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堆积有一定改善作用,藻油及其混合物均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研究探讨酶法提取的南瓜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和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er,SDF)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通过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以南瓜膳食纤维含量为2.5%、5%和10%的复合饲料分别喂养4周,计算粪便脂肪含量、脏体比、肝脏脂肪含量等指标,测定其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in,LDL-C)水平,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AI),同时进行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南瓜膳食纤维能增加大鼠的排便量、粪便含水量和粪脂含量,并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脂饮食所致的肝脏脂肪化。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南瓜膳食纤维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提高(P<0.05);且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效果优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结论:南瓜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