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镇原—泾川地区邻近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湖盆沉积中心 ,上三叠统延长组暗色泥岩厚达 2 5 0m。文章利用前人资料和最新地化资料 ,论述了该区烃源岩地化特征 ,探讨了油气勘探前景。综合烃源岩地化特征认为 :上三叠统延长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较高 ,有机质类型为Ⅱ1~Ⅲ型 ,是本区主力烃源岩。生烃强度、资源丰度、资源量显示延长组烃源岩具有形成中型油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从沉积特征、岩性分布以及烃源岩厚度展布特征人手,对四川盆地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烃源岩在平面上的分布进行了描述,并结合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等烃源岩评价指标,对飞仙关组烃源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生烃条件较差,但在川东部分地区具有局部生烃能力。图6表l参7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四川盆地三叠系碳酸盐岩和暗色泥质烃源岩的地化特征,认为上三叠统烃源岩有机碳丰度普遍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达到了成熟到过成熟热演化阶段。中下三叠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低,但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腐泥型,目前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对烃源岩定量评价及资源潜力进一步分析,预测四川盆地三叠系天然气潜在资源量及资源丰度都相对较高,储集条件好,具备形成有效气田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侏罗系源岩分布及地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展布特征研究,总结了侏罗系烃源岩在盆地内的分布特征,指出川中、川北和川东地区烃源岩厚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对中、下侏罗统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进行研究,得出盆地中部、北部和东北部有机质丰度高于西部和西南部,一部分源岩为Ⅲ型,另部分源岩为Ⅱ型,少数源岩为Ⅰ型,其有机质类型优于上三叠统,源岩已达到成熟到高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双1井烃源岩特征的研究,在南盘江坳陷新发现了一套高有机质丰度的烃源岩——下石炭统泥岩,笔者认为南盘江坳陷主力烃源岩有泥盆系、下石炭统和上二叠统泥岩等三套,均具有丰度高、类型好的特点。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已进入了过成熟阶段。烃源岩生烃期在早三叠世晚期至中三叠世晚期,与该生烃期匹配关系较好的一些丘台以及继承、叠加在丘台基础上的构造,是最有希望获得突破的构造。  相似文献   

6.
根据延额1井室内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及现场地化录井资料,利用热模拟法对额尔登苏木凹陷的各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分析,确定有效烃源岩发育情况,计算各层段烃源岩的生烃和排烃能力,并预测凹陷资源潜力,研究表明额尔登尔苏木凹陷下白垩统腾一段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是下步重点的资源勘探层位。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和生排烃理论为基础,利用研究区钻井所获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资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巴布亚盆地侏罗系主力烃源岩的特征。研究表明,侏罗系主力烃源岩自下而上可分为迈格布组、巴里科瓦组、科伊-昂基组、依姆布鲁组及远端马利尔组,主要分布于巴布亚盆地中西部地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w(TOC)主要分布于0.5%~2.0%,中、下侏罗统丰度高于上侏罗统;有机质类型以Ⅱ2-Ⅲ型为主,整体偏生气;烃源岩生油门限为埋深2 500 m,整体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局部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烃源岩生排烃理论为指导,依据有机质丰度指标中w(TOC)和热解S1的相关关系,确定了侏罗系有效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下限为1.0%;结合侏罗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热演化程度分布特征,预测侏罗系有效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弗莱台地中部地区和巴布亚褶皱带局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已于多个层位取得油气勘探发现。然而,上三叠统厚层泥岩能否作为盆地有效烃源岩一直没有明确的定论,亟需开展全盆范围内上三叠统烃源岩评价工作并进行有效源灶分布预测,为该层系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为进一步明确准噶尔盆地上三叠统烃源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生烃潜力,落实有效烃源灶分布范围内生烃强度,基于资料收集、剖面实测、钻孔岩屑观察采样和有机地球化学测试,利用多个地化参数开展了全盆范围上三叠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评价,优选关键参数利用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圈定有效源灶范围。结果表明,上三叠统烃源岩分布范围广(基本全盆分布)、厚度大(可达350 m)、腹部埋深大(最大埋深11 km);烃源岩TOC含量为0.75%~8.3%,平均值为1.74%;S1+S2平均为2.78 mg/g,氯仿沥青“A”平均为0.354%;有机质类型以Ⅲ型和Ⅱ2型为主,陆源高等植物输入占优,相对较好的母质类型主要沿盆1井西凹陷—阜康凹陷方向分布,有机质成熟度处于低成熟—成熟热演化阶段,局部达高—过成熟阶段。按照中国煤系泥...  相似文献   

9.
八宝山盆地上三叠统八宝山组为一套以陆相为主的碎屑岩和火山岩沉积,沉积岩中发育多层厚度不等的烃源岩。通过路线地质调查、钻孔施工及样品采集测试等工作,系统分析了八宝山盆地上三叠统八宝山组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结果表明:八宝山组烃源岩中暗色泥页岩有机碳含量(TOC)平均值为2.23%,属于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属(腐殖型)Ⅲ型;有机质成熟阶段(RO)平均值为2.53%,其热演化程度为高成熟阶段,孔隙发育程度中等—较好,沉积环境为河流—湖泊相沉积体系。通过研究认为八宝山盆地上三叠统八宝山组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0.
川中-川南过渡带须家河组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可供勘探面积大,以此作为目的层的探井少,研究程度低。从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A”含量、 干酪根显微组分特征、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镜质体反射率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研究区须家河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并对研究区烃源岩进行了初步评价。分析认为该区须家河组烃源岩总体属于中等-较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殖型为主,煤及泥岩大多仍处于成熟阶段为主的生烃高峰期。总体上须家河组有一定的生烃物质基础,有望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1.
渤海海域沙三段烃源岩评价及排烃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利用加权平均的方法,对单井烃源岩地化指标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采用单井地质地化数据与地震反演、沉积相、构造埋深等资料“点-面”相互结合、验证的方法,对烃源岩厚度、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进行了平面预测与评价。根据这些预测结果,应用生烃潜力法建立了3种类型有机质的排烃模式并对烃源岩排烃特征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沙三段烃源岩具有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的特征,但各凹陷差别较大;Ⅰ、Ⅱ、Ⅲ型有机质对应的排烃门限分别为2740m、2795m和2850m,总排烃量为174.66×108t,主要分布在渤中、辽中、黄河口、歧口等凹陷,馆陶组和明化镇组沉积期是主要的排烃期。综合而言,沙三段烃源岩排烃量大,且大部分凹陷属于晚期排烃,具有良好的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12.
塔城盆地石炭系烃源岩特征及其生烃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塔城盆地野外露头和塔参1井钻井烃源岩发育特征与有机地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石炭系烃源岩的生烃潜力。通过烃源岩岩性与有机质丰度分析认为,较好的烃源岩主要为泥质岩,其次为碳质泥岩和煤,上石炭统泥岩总体要好于下石炭统。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具有倾气型特征。烃源岩演化程度普遍达到了高—过成熟阶段,但仍有一定的残余生烃潜力。应加强烃源岩主要分布区及其生烃史与盆地构造演化的匹配关系和成藏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皖南巢县马家山地区油苗产出层位主要集中在下三叠统南陵湖组,为了查明其烃源岩,基于详细的野外剖面资料和采样记录,对该区古生界和中生界海相优质烃源岩层段进行系统研究和准确标定,在下二叠统栖霞组、上二叠统大隆组和下三叠统南陵湖组发现有机质相对富集的优质烃源岩小层。生物标志化合物指纹特征和绝对浓度定量分析表明,南陵湖组烃源岩样品的三环萜烷、四环萜烷、三萜类化合物、倍半萜烷及甾烷分布模式和组成特征与油苗样品相似,其藿烷、三环萜烷和甾烷绝对定量浓度也与油苗样品接近,而栖霞组和大隆组烃源岩样品与油苗样品具有明显差别。马家山地区油苗与南陵湖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是南陵湖组烃源岩的原生油气。图8表1参23  相似文献   

14.
利用虎渡河-资福寺向斜周缘钻井地化资料对新沟嘴组下段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等烃源岩特征进行生烃潜力评价及烃源岩平面分布的确认,纵向上主要以Ⅱ油组为主,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为成熟—高成熟烃源岩;平面上烃源岩主要分布在天鹅洲—虎渡河—资福寺一带,厚度可达100m。总体评价虎渡河—资福寺向斜陷烃源岩属于中等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在此基础上本次采用盆地模拟的方法进行资源评价,根据资福寺向斜及周缘生烃区域分布面积和生烃强度计算新沟嘴组下段资源号约4700万t。并指出下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多项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指标描述了天2井暗色泥岩的生烃潜力特征。研究成果揭示,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热演化处于成熟阶段,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应该是天草凹陷的主力烃源岩;下白垩统苏红图组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但其烃源岩成熟度不高,为天草凹陷的次要烃源岩;石炭系和侏罗系烃源岩虽有机碳高,但生烃潜量值低,有机质类型为Ⅲ型,现今Ro>3.0%,处于过成熟阶段,属枯竭的烃源岩。在对研究区可能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组合特征广泛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气相色谱、定量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从生物标志物指纹和绝对浓度特征确认了天2井原油与下白垩统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有成因联系,指出巴音戈壁组下段烃源岩为天草凹陷主力烃源岩。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多项地球化学分析资料,建立了利1井下古生界烃源岩地球化学剖面,对有机质丰度、母质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本井有机质丰度较低,母质类型好,志留系一上震旦统有机质均已进入过成熟阶段,应以找干气为主。并运用有机质丰度、多参数计分方法对各层烃源岩的优劣及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为下寒武统烃源岩最好,上震旦统和奥陶系烃源岩其次,志留系较差。  相似文献   

17.
前人研究认为玛德莱德迪奥斯盆地上泥盆统是“世界级”的烃源岩。通过对比玛德莱德迪奥斯盆地上泥盆统Cabanillas群和 Tomachi组烃源岩在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生烃潜力等方面的差异,证明二者不是同一套烃源岩。并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认为Cabanillas群是Tomachi组的上覆地层。因此,玛德莱德迪奥斯盆地上泥盆统不是“世界级”的烃源岩。同时,通过对Cabanillas群烃源岩演化特征研究以及综合地质分析认为,Cabanillas群烃源岩以生气为主,盆地的主要资源类型以天然气为主,勘探效益较低。  相似文献   

18.
乍得Bongor盆地西部凹陷K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ngro盆地西部地区勘探程度低,对其含油气前景认识有限。利用西部凹陷2口探井烃源岩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从烃源岩生烃潜力、生烃史以及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等方面,对Bongor盆地西部凹陷下白垩统K组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凹陷K组地层暗色泥岩、页岩发育;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整体评价为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好,主要为Ⅱ1型有机质;K组下部烃源岩处于成熟热演化阶段,K组上部烃源岩处于低成熟热演化阶段。生烃史模拟表明,K组下部烃源岩分别于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进入生烃门限和成熟热演化阶段,而K组上部烃源岩在地质历史时期一直没有进入成熟热演化阶段,现阶段处于低成熟阶段。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表明,K组烃源岩形成于半咸水—淡水、弱氧化—弱还原的湖相沉积环境,其有机质组成为典型的湖相混合型有机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法对昌图断陷泉1井揭示的下白垩统烃源岩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沙海组2套湖相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结果表明,昌图断陷下白垩统烃源岩发育,沙海组和九佛堂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较好,且均已进入生烃门限。氯仿沥青"A"法估算昌图断陷南部资源量达0.4892×108t,说明该区具有形成中小型油气田的物质条件,勘探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长岭地区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地区主要分布有上白垩统嫩江组和青山口组,下白垩统登娄库组和沙河子组-营城组烃源岩,介绍了长岭地区主要烃源岩的分布特征,有机质丰度,类型及热演化程度,描述了烃源岩中有机质族组成特征,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甾烷,三萜烷系列化合物分布特征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等,并根据这些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不同层位烃源岩的母质类型,生烃环境及有机质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