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位素》2001,(4)
探讨了99Tcm-MIBI肿瘤阳性显像在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静脉注射99Tcm-MIBI15~30min后,用美国GE公司SPX-6型SPECT行病变局部平面和断层显像,计算肿瘤与本底比值(T/B),当T/B≥1.5时判定显像结果为阳性;肝脏肿瘤诊断则比较胶体显像和阳性显像时肿瘤部位是否有填充,若有填充则为阳性.21例受检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17例,良性肿瘤4例.17例恶性肿瘤99Tcm-MIBI阳性显像15例阳性,2例阴性;4例良性肿瘤患者显像结果均为阴性.本组病例99Tcm-MIBI阳性显像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6.7%,准确率为90%.结果表明99Tcm-MIBI阳性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99Tcm(V)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显像和99Tcm枸缘酸(Citrate)显像在骨转移癌和骨及骨关节炎症诊断中的意义,对骨转移癌患者和骨及骨关节炎症患者各18例分别进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MDP)、99Tcm(V)DMSA和99TcmCitrate全身显像,并比较了它们的显像结果。18例经病理学、CT或MRI证实有骨转移癌的患者,99TcmMDP显像共检出64个病灶,99Tcm(V)DMSA显像显示在与99TcmMDP显像相同部位同检出49个病灶,而99TcmCitrate显像仅检出1个病灶。18例经细菌学、CT或MRI证实的骨及骨关节炎症患者,99TcmMDP显像共检出22个病灶,99Tcm(V)DMSA显像显示在与99Tcm MDP显像相同部位同检出17个病灶,99TcmCitrate显像检出16个病灶。本组病例99Tcm(V)DMSA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为76.56%,特异性为22.73%; 99TcmCitrate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仅为1.56%,特异性为27.27%。99Tcm(V)DMSA显像诊断骨及骨关节炎症的灵敏度为77.27%,特异性为23.44%;99TcmCitrate显像诊断骨及骨关节炎症的灵敏度为72.73%,特异性为98.44%。以上结果表明,99Tcm(V)DMSA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癌和骨组织炎症时应该慎重,因为它不能区分骨组织的良恶性病变性质,其对骨组织的良恶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应排除外骨组织炎症、骨折等骨组织良性病变的干扰。而99TcmCitrate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99Tc^m(V)-二巯基丁二酸钠(DMSA)显像和^99Tc^m-枸缘酸(Citrate)显像在骨转移癌和骨及骨关节炎症诊断中的意义,对骨转移癌患者和骨及骨关节炎症患者各18例分别进行^99Tc^m-亚甲基二膦酸(MDP)、^99Tc^m(V)-DMSA和^99Tc^m—Citrate全身显像,并比较了它们的显像结果。18例经病理学、CT或MRI证实有骨转移癌的患者,^99Tc^m-MDP显像共检出64个病灶,^99Tc^m(V)-DMSA显像显示在与^99Tc^m-MDP显像相同部位同检出49个病灶,而^99Tc^m—Citrate显像仅检出1个病灶。18例经细菌学、cT或MRI证实的骨及骨关节炎症患者,^99Tc^m—MDP显像共检出22个病灶,^99Tc^m(V)-DMSA显像显示在与^99Tc^m-MDP显像相同部位同检出l7个病灶,^99Tc^m-Citrate显像检出l6个病灶。本组病例^99Tc^m(V)-DMSA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为76.56%,特异性为22.73%;^99Tc^m-Citrate显像诊断骨转移癌的灵敏度仅为1.56%,特异性为27.27%,^99Tc^m(V)-DMSA显像诊断骨及骨关节炎症的灵敏度为77.27%,特异性为23.44%;^99Tc^m-Citrate显像诊断骨及骨关节炎症的灵敏度为72.73%,特异性为98.44%。以上结果表明,^99Tc^m(V)-DMSA显像在诊断骨转移癌和骨组织炎症时应该慎重,因为它不能区分骨组织的良恶性病变性质,其对骨组织的良恶性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应排除外骨组织炎症、骨折等骨组织良性病变的干扰。而^99Tc^m—Citrate显像对于骨及骨关节炎症诊断特异性比^99Tc^m-MDP骨显像和^99Tc^m(V)-DMSA骨显像都高。  相似文献   

4.
^99Tc^m—MIBI肿瘤阳性显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99Tc^m-MIBI肿瘤阳性显像在多种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静脉注射^99Tc^m-MIBI 15~30min后,用美国GE公司SPX-6型SPECT行病变局部平面和断层显像,计算肿瘤与本底比值(T/B),当T/B≥1.5时判定显像结果为阳性;肝脏肿瘤诊断则比较胶体显像和阳性显像时肿瘤部位是否有填充,若有填充则为阳性。21例受检者中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17例,良性肿瘤4例。17例恶性肿瘤^99Tc^m-MIBI阳性显像15例阳性,2例阴性;4例良性肿瘤患者显像结果均为阴性。本组病例^99Tc^m-MIBI阳性显像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66.7%,准确率为90%。结果表明^99Tc^m-MIBI阳性显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良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使用亲肿瘤显像剂99Tcm(Ⅴ)-DMSA,对16例经153Sm-EDTMP治疗2~8个疗程后的骨转移癌患者进行随访显像研究.结果表明,中轴骨转移灶的消失率为48.1%,四肢骨转移灶消失率为41.9%,总的骨转移灶消失率为45.8%.99Tcm(Ⅴ)-DMSA具有亲肿瘤特性和亲骨性,对于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疗效的随访,具有理论上的可信性和客观性;对于153Sm-EDTMP治疗方案的选择、剂量的确定及病人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SPECT/CT骨显像在肝癌骨转移诊断方面较全身骨显像的增益价值.97例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行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检查.由2名核医学医师首先对全身骨显像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再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分别给出肿瘤骨转移、非肿瘤骨转移和不能确定的诊断.与临床诊断比较,将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对...  相似文献   

7.
血清BAP和PSA测定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季鸿  于建芳  袁志斌  朱瑞森 《核技术》2005,28(4):309-312
我们分析、比较了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意义,并探讨了二者在前列腺癌骨转移分级中的应用价值。对68例前列腺癌病人进行骨显像,根据骨显像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骨转移组与非骨转移组。骨显像依Soloway分级标准分为五级(M0—M4)。对所有病人进行血清BAP与PSA检测,各组之间BAP值及PSA值比较采用t检验。对转移级别的升高与BAP值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骨转移的级别升高与BAP呈正相关。(r=1.1083,P<0.01)。PSA仅在M0与M1—M3之间有显著差异。BA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最佳检测范围为25—35u/L,阳性预测率为96.6%,阴性预测率为75%。BAP与PSA值分别为35u/L和20ng/mL时,骨转移阳性预测率为97.5%。BAP与PSA值分别为25u/L和20ng/mL时,阴性预测率达73.9%。由此我们得出:1.BAP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比PSA有效,并且BAP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分级有诊断价值;2.BAP与PSA联合应用可提高前列腺癌病人骨转移的阳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人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HO8910接种裸鼠形成移植瘤,以锝标记抗卵巢癌单克隆抗体(~(99m)Tc_OC125)对其行放射免疫显像,设置锝标记正常小鼠IgG、锝标记抗HO8910抗体作为不同显像剂对照;以脑胶质瘤作为不同肿瘤间对照,显像摄片并解剖后测定计算T/NT比值。结果表明卵巢癌皮下瘤裸鼠注入 ~(99m)Tc-OC125后4~6 h显像清晰,T/NT比值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在动物实验取得良好结果的基础上,对16例临床诊断为卵巢肿瘤(或卵巢癌术后)患者行20例次放射免疫显像,结果与手术结果相比符合率极高,并且能检出卵巢癌术后复发的早期病灶,其灵敏度高于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测及一般影像学检查,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卵巢癌的诊疗,证实放射免疫显像在卵巢肿瘤的定性及术后随访中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18F-FDG PET全身显像对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价值,对52例肿瘤患者同时进行^18F-FDG PET显像及^99mTc-MDP骨显像,骨转移灶的最以组织病理、或CT、MRI影像学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为依据。52例患者共检出骨转移灶106处,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89.6%)高于PET(63.2%)。PET对肋骨及头颅骨转移的检测灵敏度较低,且单纯应用PET定位存在困难。因而对^18F=  相似文献   

10.
~(99m)锝-特丁基异腈(~(99m)Tc-TBI)是第一个较成功地进入临床试用阶段的~(99m)锝标记心肌显像剂。~(99m)Tc-TBI可用还原法或配体交换法标记。本文采用自制的TBI与改进的配体交换法药盒,检测15例,进行静息与运动试验时的平面与断层显像,并与~(201)Tl心肌显像对照,以探讨~(99m)Tc-TBI临床应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缪蔚冰  刘茁  吴晶 《核技术》2005,28(8):630-632
为探讨^99Tc^m标记人免疫球蛋白(HIgG)显像在白塞氏病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对已确诊的5例慢性结节性红斑及6例伴有结节性红斑样损害的白塞氏病患者进行了^99Tc^m HIgG显像,并在治疗后进行重复显像。结果:5例慢性结节性红斑患者^99Tc^m HIgG显像:在皮下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区。治疗后,原放射性分布增高区消失或淡化。6例白塞氏病患者^99Tc^m HIgG显像:在皮下及大血管周围见异常放射性浓聚区。其中2例患者,尚可见关节周围异常放射性分布增高区。治疗后显像:血管周围及关节部位的异常浓聚区基本消失。结论:^99Tc^m-HIgG显像是一种简便、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它有助于早期诊断白塞氏病,改善患者预后,及评估疗效,指导临床进一步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探讨了新型示踪剂99Tcm-HYNIC-3PEG4-E[c(RGDfK)]299Tcm-3PRGD2)用于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转化可行性。用免疫组化实验测定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的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将PANC-1胰腺癌细胞种植于BALB/c裸鼠肩部,建立合格的动物模型。以联肼尼克酰胺(HYNIC)作为双功能连接剂,采用无亚锡一步法制备99Tcm-3PRGD2。在0.5~6.0 h,每隔0.5 h行一次荷瘤鼠99Tcm-3PRGD2全身平面显像,观察全身分布情况,于肿瘤及健侧勾画感兴趣区(ROI, region of interest),计算肿瘤与本底(T/NT)的比值。对6例胰腺肿瘤患者行99Tcm-3PRGD2单光子发射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评估对胰腺癌的检出率。结果表明:PANC-1胰腺癌细胞以及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整合素αvβ399Tcm-3PRGD2标记率大于99%。荷瘤鼠显像显示肿瘤对示踪剂摄取好,0.5 h时即可见肿瘤显影,1.5 h时T/NT达最大值,6.0 h时肿瘤仍可清晰显示。99Tcm-3PRGD2 SPECT显像可检出6例患者的胰腺肿瘤原发灶和肝转移灶,检出率为100%。99Tcm-3PRGD2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示踪剂,特异性结合整合素αvβ399Tcm-3PRGD2 SPECT对胰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骨显像是临床有价值的核医学检查项目。HMDP(Hydroxymethylene Diphosphonate)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较好的二膦酸盐类骨显像剂。 我室与核药学研究室联合研制成功了HMDP药盒,并在大白鼠体内做了~(99m)Tc-HMDP、~(99b)Tc-MDP、~(99)Tc-PYP分布比较,在家兔体内做了~(99m)Tc-HMDP、~(99m)Tc-MDP血清除率、尿排泄率、显像质量的自身对照。  相似文献   

14.
邓怀福  胡平 《核技术》2005,28(7):525-529
为了探讨99^Tc^m-TRODAT-1 SPECT脑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在帕金森病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本研究对20例帕金森病(PD)患者组、14例正常组分别行99^Tc^m-TRODAT-1 SPECT显像,利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技术计算双侧纹状体与小脑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ST/CB)及两侧纹状体特异性放射性摄取比值的不对称指数(AIPD、AICON),同时对PD患者进行LPDRS评分,以及改良Hoehn-Yahr法分级。结果显示PD患者双侧ST/CB均值与病情Hoehn-Yahr分级、UPDRS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评分呈显著负相关,AIPD与PD病程呈正相关;P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不对称指数有显著性差异,前者高,后者低。因此,99^Tc^m-TRODAT-1 SPECT脑DAT功能显像能够监测PD的病情,反映PD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5.
99mTc-SC动态显像定位诊断41例乳糜尿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99mTc-SC动态显像定位诊断乳糜尿的显像图类型与特点及其临床价值.41例肉眼乳糜尿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41.7岁),男性33例,女性8例.41例病例全经膀胱镜检查,其中33例经手术证实,8例无手术结果.99mTc-SC动态显像方法:在双下肢足趾间蹼皮下注射99mTc-SC各3.7×108 Bq,同时使用GE公司VG Hawkeye型SPECT作动态显像.1、双侧乳糜肾显像图表现:动态显像早期双肾或肾盂同时显影,此时膀胱内无放射性.2、单侧乳糜肾显像图表现有多种:①早期显像见单侧肾显影;②早期显像仅见单侧肾盂显影;③早期显像见患侧髂淋巴管增粗显影.99mTc-SC动态显像是一种高灵敏、无创伤性定位诊断乳糜尿的方法,帮助临床诊断是双侧乳糜肾还是单侧乳糜肾及来自何侧,根据单侧乳糜肾显像图表现类型可评估乳糜尿的程度.99mTc-SC动态显像诊断乳糜尿是一种简便、灵敏、无创伤性的定位诊断乳糜尿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99mTc标记的帕米膦酸盐(Pamidronate,PAM)的骨分布特点,以氯化亚锡为还原剂,优化99mTc直接标记PAM的条件,研究SnCl2(Ⅱ)含量、配体用量、pH及反应时间对标记率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标记条件;考察99mTc-PAM的体外稳定性;评价99mTc-PAM在正常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尤其是骨摄取情况,比较99mTc-PAM与99mTc-MDP在正常小鼠体内的骨摄取。实验结果表明,PAM的99mTc标记方法简单,标记率大于95%,标记物体外稳定性好。正常鼠体内分布实验发现,99mTc-PAM骨摄取很高,且滞留时间长,在血液中清除快,在体内主要通过肾代谢;正常大鼠SPECT显像骨组织清晰可见,具有很好骨显像效果。与99mTc-MDP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结果比较表明,99mTc-PAM的骨放射性摄取及骨与血放射性摄取比在不同时相均优于99mTc-MDP。研究表明,99mTc-PAM具有理想的骨显像性能,可用于骨显像、骨损伤探测以及肿瘤骨转移检测等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索新肝胆显像剂~(131)I-CGT的临床治疗价值,我们首先将其应用于裸鼠肝癌的研究。分化较好的肝癌细胞能保留正常肝细胞生成胆汁的功能,但肝癌瘤体中缺乏有功能的胆管系统供胆汁排泄,这是~(99m)Tc-PMT肝癌阳性显像的形态基础。我们将~(131)-CGT与~(99m)Tc-PMT相对照,静注于几种不同接种部位的肝癌裸大鼠体内,选用~(99m)Tc-PMT最佳显像时间2-5h处死,取有关组织测定放射性,其肝癌/肝脏的放射性比值明显高于~(99m)Tc-PMT,说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Hasegawa等报道~(99m)Tc-PMT肝胆显像剂用于肝癌显像在临床上已获成功,尚未见有关肝癌动物模型实验报道,这或许是肝癌裸鼠模型不适用于PMT,或许CGT比PMT更具亲肿瘤特性,有可能在临床上获得良好的结果。加之CGT是~(131)I标记,预期在治疗中晚期肝癌方面能显示出潜在的价值,因此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柴雪红  宋艳平 《同位素》2001,14(1):59-61
对87例经临床、血清放免测定确诊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了甲状腺双时相^99Tc^mSPECT,以了解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99Tc^m显像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结果显示:87例中血流及静态摄取一致性减低者有38例(44%);血流及静态摄取一致性增高且多为均匀放射性分布者有11例(14%),均为年青患者;3例核素显像结果完全正常。这表明血流及静态摄取一致性减低为其核素显像典型特征,部分年青病例核素显像特征与“甲亢”相似,因此应注意鉴别诊断,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19.
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所获得的室壁增厚信息在判断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存活心肌的价值.26例确诊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男性患者,均在2周内完成12导联心电图(EKG)、99mTc-MIBI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代谢显像,所有病人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在双核素心肌显像结果提示为缺血存活心肌的心肌节段中,MIBI分布缺损但室壁增厚(WT)正常的心肌节段占双核素显像结果提示为缺血存活心肌节段的68.2%;在双核素心肌显像结果提示为梗死心肌的心肌节段中,MIBI分布缺损且WT异常的心肌节段占双核素显像结果提示为梗死心肌节段的96.8%.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所获得的血流灌注和室壁增厚信息与99mTc-MIBI/18F-FDG双核素心肌显像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故在单纯的心肌血流灌注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室壁增厚信息与传统的心肌灌注显像相比有助于检出更多的存活心肌.  相似文献   

20.
杨志  胡晓倩  李二秋 《核技术》2003,26(11):849-852
为了研究99Tcm标记的抗乳腺癌单抗6C6及嵌合抗体6C6CHI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及在荷瘤裸鼠肿瘤中的摄取情况,采用改进的Schwartz法进行99Tcm标记抗体。标记后的抗体由小鼠尾静脉注射,观察不同时间的小鼠血液清除、全身清除以及两种99Tcm标记的抗体在荷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裸鼠中肿瘤的摄取情况,并在γ相机下于注射后不同时间显像。结果表明,99Tcm标记两种抗体的标记率均大于90%,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大于80%。99Tcm-6C6的全身清除半衰期为4.1 h,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分别为Tα=0.55 h、Tβ=12.42 h;99Tcm-6C6CHI的全身清除半衰期为4.28h,在血液中半衰期分别为Tα=0.98h、Tβ=12.42h。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中的体内分布结果是:在注射99Tcm-6C6后23h肿瘤和血的%ID·g-1分别为7.42±0.85和5.67±1.44。除肾外,T/NT(肿瘤/非肿瘤)比值均大于1。在注射99Tcm-6C6CHI后23h肿瘤和血的%ID·g-1分别为4.23±0.64和6.97±0.23,除瘤/血、瘤/肾比值小于1外,其余组织的T/NT均大于1。荷瘤鼠γ显像结果显示:在注射标记抗体后24h,肿瘤显像清晰,除肾外其它脏器无异常浓聚。抗乳腺癌单抗6C6在肿瘤中有较好的特异性,而人源化抗体6C6-CHI的肿瘤摄取稍低于6C6抗体,且血中放射性比6C6抗体高,但肿瘤显像清晰,而其它脏器的T/NT比值大于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