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验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液膜流量下,饱和温度对R134a在水平光管外降膜蒸发传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膜流量较小时,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着液膜流量的增大迅速增大,当液膜流量较大时,降膜蒸发传热系数随着液膜流量的增大维持在一个稳定值;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降膜蒸发传热系数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随着饱和温度的升高,这一趋势增强;当热流密度较小时,饱和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降膜蒸发传热,当热流密度较大时,较高的饱和温度不利于维持液膜的完整性,从而不利于降膜蒸发传热。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R404A在Y形翅水平强化管外降膜蒸发换热特性,分别在喷淋密度Γ=0.039~0.056 kg/(m·s)、蒸发温度t=5~20℃、热流密度q=15~35 kW/m~2的实验条件下对其进行降膜蒸发实验。采用热阻分离法和改进的Wilson-Gnielinski图解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管外传热系数,并探究了各参数变化对其换热性能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得出,热流密度对其降膜蒸发传热系数影响最大,喷淋密度的影响紧随其后,蒸发温度的影响最小。当Γ=0.046 5 kg/(m·s)、t=20℃、q=20 kW/m~2时对应的降膜蒸发传热系数最高。采用量纲一分析及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对Y形翅水平管降膜蒸发传热关联式进行了拟合。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热管传热效率,提出螺旋槽重力热管,并对这种结构强化换热机理进行了分析.对光滑重力热管和螺旋槽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做了对比性实验.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得知螺旋槽重力热管蒸发段和冷凝段的传热系数较光滑管均有一定的提高,蒸发段的传热系数能提高10%~15%左右,冷凝段的传热系数能提高5%~10%左右;倾角对螺旋槽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影响较大,不同螺距和槽深热管的最佳倾角也不同,本实验用螺距50mm、槽深0.75mm的螺旋槽重力热管的最佳倾角在75~90°之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水平管外降膜蒸发传热时,涉及到管外液膜流动状态以及液体与管内蒸汽的传热、传质等问题.通过对FLUENT进行二次开发,建立水平管降膜蒸发的数学物理模型,模拟考察传热管外液膜流动状态及液膜状态对传热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与模拟结果趋势一致,误差<10%,说明模拟计算方法是可行的.模拟及试验研究表明,传热管外液膜及其汽液界面对传热性能有重要影响,是过程控制热阻之一,对管外液膜及界面的研究是今后水平管降膜蒸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存在传热系数低、制水成本相对较高等缺点,开展了中高温条件下水平管降膜蒸发海水淡化的研究,考察了海水蒸发温度、海水喷淋负荷和传热温差等因素对海水淡化过程中传热性能和结垢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海水蒸发温度、降低传热温差可以增大海水淡化传热系数;海水喷淋量不足和不均是导致换热管结垢的主要原因,结垢产物主要为可化学清洗的碳酸钙,在蒸发温度为90℃时还产生了少量的硫酸钙.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型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新型溴化锂制冷机发生器,该发生器以热管为热源,使用双螺旋形换热管进行喷淋式换热,具有很好的换热性能.对双螺旋形换热管的降膜蒸发换热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了小倾角下降膜蒸发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并获得了喷淋密度与表面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以及Nu-Re的量纲一公式,为新型制冷机发生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过热蒸汽型热网换热设备的开发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过热蒸汽放热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研制了一种以过热蒸汽为加热介质的城市热网换热器。采用冷轧高肋片管作为传热元件,并对肋片管表面几何尺寸进行了优化分析,采用自由旋转化传热技术,在提高换热系数的同时,降低了污垢的生成速度,换热器由主、副换热器两部分组成,采用复合流程结构,使凝结水过冷,消除了二次蒸汽损失,凝结水出口不必再装疏水器。  相似文献   

8.
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由于占地面积小、取热量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描述了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建立了单孔、双孔及四孔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揭示了多孔地埋管传热研究中叠加降维方法的应用,基于相应的工程项目分析了模拟数据的变化情况。当多孔地埋管以对称方式分布时,对比了单孔、双孔和四孔之间取热量的变化,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钻孔间距、大地热流、循环液流量、岩土导热系数、回填材料导热系数及内管导热系数对套管式换热器名义取热量的影响和不同间距对进出口温度的影响。此外,对比了四孔非对称分布时不同排列方式对名义取热量的影响以及进出口水温的变化。其研究结果为多孔中深层地埋管换热器的工程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进一步促进中深层地热能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降膜蒸发技术具有换热效率高、传热温差小、液体充注量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等领域。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真空条件下的水平单管降膜蒸发传热传质问题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液膜厚度以及液膜内速度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污水换热器是制约着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关键部件,采用淋激式换热器代替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沉浸式换热器用于污水侧取水换热是解决污水换热器结垢、除垢和堵塞有效途径。在小温差下对水平椭圆管采用淋激方式对其换热表面的换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管内Re、管外喷淋密度、管间距d和入口温度t对传热系数的影响,得到了小温差下水平椭圆管淋激换热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从而为淋激换热装置设计提供技术指标。结果表明:增大管外喷淋密度和提高管内入口温度能够有效提高换热管传热系数,而提高换热管内流速和增加管间距对传热系数影响不是很明显;淋激方式下水平横管管间距应该设置在40mm处,换热管内流体流速控制在一个合理经济流速范围内即可。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液-液热管换热器的计算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液-液换热试验。利用试验数据修正了传热准则方程式,分析了液-液换热中,结构参数对热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减轻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2个支管间的热短路损失、提高地源热泵系统的单位井深换热量进行了研究。在对竖直U型地埋管钻孔内准三维传热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竖直U型地埋管换热器有、无隔热板2种情况下的换热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热水器翅片式冷凝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分析了冷凝翅片换热器传热过程和主要参量,提出了天然气热水器冷凝翅片换热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建立了并联双U型桩基埋管换热器传热问题的三维数学模型,利用江苏某工程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所建立模型数值解的准确性。对不同循环液流速,不同桩基长度和不同运停比等工况下埋管出口水温,单位桩深换热量,桩周温度以及桩周土壤温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出口水温、单位桩深换热量等性能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桩身和周围土壤温度改变而产生的热堆积现象,提出了单位桩身温度变化换热量β1和单位土壤温度变化换热量β2,评价了不同工况对换热性能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高流速可以增强换热,但高流速工况下为了产生更多的换热量而带来的代价是更高的桩身和土壤温升,不利于长期运行。长桩基长度工况和运停工况可以在有利于长期运行前提下提高埋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且运停工况对换热性能的提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大过冷度制冷——高温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对该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过冷器进行了选型和计算。在液——液换热型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无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板式蒸发器的传热特性和管式液——液热交换换热器与管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的比值来估算板式过冷器的传热系数或传热单元数。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大过冷度制冷-高温水蓄冷空调系统原理,对该系统中的关键设备过冷器进行了选型和计算。在液-液换热型板式换热器传热特性无资料的情况下,根据板式蒸发器的传热特性和管式液-液热交换换热器与管式蒸发器式蒸发器的传热系数的比值来估算板式过冷器的传热系数或传热单元数,实验证明,这种设计方法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毛炳文  余跃进 《建筑节能》2011,(9):27-31,56
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及适用条件,讨论了影响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因素,包括土壤热物性、回填材料、地下水流动、土壤冻结、埋管之间的热干扰以及管内循环流速,总结了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并指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不同防腐层烟气冷凝换热器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新型防腐层烟气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得到换热器表面防腐层对烟气冷凝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给出了3种不同防腐层换热器换热实验关联式。非晶态镍磷复合化学镀层再上涂有机涂层的冷凝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2月,深圳汉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光公司)喜迎成立20周年庆典。汉光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城市基础能源(水、电、气、热、冷等)的能耗数据采集、运营监测、节能管理等产品与软件开发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20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取得了全面的发展。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汉光公司结合国家智慧城市、节能减排以及物联网产业政策,始终坚持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不断拓宽产品领域,逐渐形成了汉光品牌,依托深圳辐射全国市场,目前产品已遍布北京、天津、深圳、宁波、济  相似文献   

20.
以线热源理论为基础,结合格林函数法中的持续热源法,建立了桩基螺旋地埋管换热器准三维模型,采用Matlab程序对模型进行编程计算。在设定条件下,分析了土壤热导率、土壤初始温度、螺旋地埋管螺距、桩基半径、管内流体流速对桩基螺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