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变换的切屑图像阈值去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在金属切削加工时通过CCD相机采集的切屑图像含有大量噪声,因此如何有效地去除噪声,获取切屑边缘信息是分析切屑形态参数,实现切屑控制的关键。目前小波变换图像去噪效果较好,而复数离散小波变换比实数小波变换具有更多优势,如:平移不变性、方向性等。并可提高图像的去噪能力。为了提高切屑图像的去噪能力,提出了一种采用双树复数小波变换进行切屑图像去噪的方法,即在原信号(噪声标准方差)未知情况下,采用GCV准则选取去噪阈值,双树复数小波变换进行去噪。典型图像与切屑图像去噪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屑图像的噪声去除及屑形边缘检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使用三维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基于AFM针尖的不同结构(FCC,BCC)的单晶金属(铝,铁,铜,镍)的纳米切削过程,研究了单晶金属延展性能对切削过程工件材料变形的影响。使用Morse势计算工件原子之间,工件原子和刀具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观察和分析了切削过程中切屑形成,工件变形区域,以及系统势能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单晶金属延展性能对基于AFM的纳米切削过程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理论截槽以及切屑图的绘制原理,使用Matlab编程实现了截割头切削过程的模拟,画出了切屑图,并给出了每一个截齿在不同工况下的切屑面积和偏载荷系数。应用该程序可快速判断截齿排列在给定的截割参数下是否合理,为截齿排列的设计和检验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4.
切屑控制过程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切屑控制过程专家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该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推理机、知识获取及动态仿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钛合金铣削加工中刀具磨损严重,加工效率低等问题,应用专用金属切削有限元仿真软件Advant Edge FEM,对钛合金TC4的铣削加工过程进行二维切削仿真。研究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的分布情况,及刀-屑接触区温度随切削速度变化的规律,为提高刀具寿命以及切削参数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高速切削在铸铁和合金钢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速切削技术和目前应用在模具制造中的铸铁和合金钢高性能加工方面的进展.文章内容主要包括:(1)在高硬度材料高速铣削过程中,刀具崩刃和刀具寿命的理论及试验研究;(2)在加工雕塑曲面时,通过改变主轴转速和进给速率优化数控程序,来保持几乎恒定的切屑负载;(3)预测切削刀具上的切屑流、应力和温度及加工曲面层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混合知识表示的专家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混合知识表示的重要性,介绍了知识表示应具备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运用混合知识表示方法设计了切屑折断过程与槽型CAD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机械产品特征造型设计过程的分析,以EUCLID-IS、AUTOCAD等为软件平台,利用软件二次开发技术建立机械产品特征造型系统,论述了系统建模方法、系统结构及系统功能,阐明应用系统实现机械产品特征造型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9.
滑油中金属屑末的数量和种类反映了发动机润滑部件的磨损情况,对其进行监测可以预测早期故障和减少维修费用。为了获取在线屑末传感器的输出特性,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对不同种类金属屑末的检测机理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建立传感器模型,着重分析了滑油中不同尺寸金属屑末的感应特性。建立了不同种类金属屑末的尺寸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映射曲线,为传感器的标定提供了理论依据。采用标准金属屑末进行了传感器输出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输出与金属屑末半径的幂函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如何利用AutoCAD内嵌的AutoISP、DCL以及其它命令在AutoCAD中实现金属车削过程的动态仿真的方法,并对仿真过程中的数据库技术,切屑形成机理以及仿真程序设计作了较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申飞  史峥  藩伟伟  严晓浪 《计算机工程》2011,37(22):225-227
研究成品率分析芯片的特点和设计流程,提出适用的LVS方法。该方法结合传统的LVS及形式验证,能够解决成品率分析芯片中违反设计规则、版图和电路图不匹配等特殊结构的验证问题。将该方法与传统验证流程相融合,用于成品率分析芯片的设计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成品率分析芯片验证流程具有正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微机械陀螺管芯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分布参数陶瓷探针卡和卡上前置放大器的静电驱动测试方案,解决了微机械陀螺管芯测试中分布参数的影响问题,测得准确的频率特性,获得应用、评估中必需的谐振频率、品质因数(Q值)等参数。在将管芯与测试电路分离、结合的过程中,四维精密位移台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显微视频系统使观察、记录更加准确方便。虚拟仪器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系统为快速剔除不合格产品、测试评估各项性能指标提供了快速有效途径,在促进微机械陀螺技术发展与产业化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J.  I. R.  C. R.  D. D.  P.  A.   《Sensors and actuators. A, Physical》2004,110(1-3):3-10
We present a SU-8 bas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chip with integrated platinum thin film heaters and temperature sensor. The device is fabricated in SU-8 on a glass substrate. The use of SU-8 provides a simple microfabrication process for the PCR chamber, controllable surface properties and can allow on chip integration to other SU-8 based functional elements.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FEM) and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PCR chamber is homogeneous and that the chip is capable of fast thermal cycling. With heating and cooling rates of up to 50 and 30 °C/s, respective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hip is comparable with the best silicon micromachined PCR chips presen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SU-8 chamber surface was found to be PCR compatible by amplification of yeast gene ribosomal protein S3 and Campylobacter gene cadF. The PCR compatibility of the chamber surfaces was enhanced by silanization.  相似文献   

14.
单片机系统的硬件抗干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单片机系统中干扰的特性和主要窜入渠道。提出应根据干扰的机理,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文中从供电系统、过程通道、电路配置等方面讨论了硬件抗干扰的可能方法和工艺措施,并给出了相应的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M Cortex-M3核的SoC架构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基于ARM Cortex-M3核的SoC设计方法及不同架构对芯片整体性能的影响。首先从Cortex-M3的结构特点尤其是总线结构特点出发,分析了基于该核的SoC架构设计的要点。然后通过EEMBC的CoreMark程序,对实际流片的一款Cortex-M3核芯片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STM32F103 MCU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实例说明了不同芯片架构对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影响SoC芯片性能的因素,包括芯片架构、存储器速度、工艺、主频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一种型砂含水率的在线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叙述了用电阻法测量物料含水率的测试原理 ,提出了一种灵敏度高 ,结构简单 ,耐磨性好的电阻式水分传感器。介绍了利用单片机对检测信号进行线性化处理的型砂水分在线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一种低成本、快速、自动化的离心式微流控生化分析芯片。该芯片通过整合样本前处理和多生化指标检测,采用了多级微流道与虹吸微阀相结合的方式把样本的前处理、样本输送、样本与生化试剂反应等过程集成于一体,并通过比色检测获得各个生化检测项目的结果。实验结果显示芯片比色孔光程的精密度的变异系数在0.08%~0.52%,通过血糖结果的精密度评估的芯片对样本和稀释液定量以及两者混合的精密度变异系数为1.4%,同时使用芯片测定15个生化项目的日间和批内精密度均小于3.5%,这表明该离心式微流控生化分析芯片符合临床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基于PSD31 1的单片机智能系统在导弹绝缘电阻测试中的应用。阐述了单片机智能测试系统的设计 ,以及绝缘电阻测试系统的组成。给出了采用PL/M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流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硅-蓝宝石压力传感器芯片外延硅层上调整电阻的设计和应用,通过设计调整电阻来实现芯片的电桥平衡,达到了调整其输出特性、改善传感器性能、提高芯片适用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设计中采用微阵列结构的电极设计方案可提高芯片上微电极的数量,使细胞电融合芯片向高通量、高效率、高集成度的芯片实验室方向发展。通过设计微小尺度的电极间距,降低了对细胞电融合信号高压的要求和融合信号源的制造难度,提高了融合过程的安全性。对微电极形状、融合信号进行优化设计,提高细胞电融合的效率。同时,对芯片制造技术和芯片材料加以优化选择,提高了芯片制造的可靠性和电气与生化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