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φ90mm低铬铸球在做落球试验中过早出现开裂现象。将该铸球材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定及金相组织观察。分析结果表明,该铸球的材料中夹杂物含量较高,其硬度值又偏高,铸球内部又存在严重缩松及其铸态组织中存在大量奥氏体转变产物,致使铸球在落球试验中过早开裂。经过工艺措施的改进,解决了铸球出现过早开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AlCuFe准晶与纯Al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洲  李小平  王硕  邢新 《材料导报》2002,16(12):68-70
分析了压铸的纯Al-AlCuFe准晶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行为,以及原始铸态的AlCuFe准晶组织,发现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行为与铸态AlCuFe准晶的原始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要获得良好的界面,必须控制好铸态AlCuFe准晶及其类似相的相对含量和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3.
稀土钇对7055铝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实验手段,研究质量分数为0%~0.3%的钇对7055铝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Y含量在小于0.25%范围内时,随含量增加细化效果增加;当Y含量为0.25%时,铸态组织中基体晶粒细化效果显著,晶粒减小到40μm左右,第二相球化并细化;当Y含量超过0.25%时,合金的铸态组织随着其含量的增加又逐渐粗化,Y加入7055铝合金中主要形成Al6Cu6Y与Al3Y,并且弥散分布在晶界上.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Ti含量对一种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铸态组织以及在1000℃长期时效后的组织演化.结果表明:随着Ti含量的增加,铸态组织中枝晶间区域面积以及枝晶间区域的γ/γ'共晶含量逐渐增加;长期时效后随着Ti含量的增加,筏形化程度越来越严重,逐渐有TCP相析出.  相似文献   

5.
结合金相组织观察及能谱分析、DSC热差分析、JMat Pro 5.0软件计算和室温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低频电磁铸造新型高强Al-Mg-Si-Cu合金铸态、挤压态和T6态的组织性能。结果表明,该新型合金系的均匀化温度和固溶温度可分别确定为540℃和550℃。Mg_2Si强化相能显著细化合金铸态组织且细化程度随其含量增大递增,而过量Si或过量Mg均能减弱细化剂和Mg_2Si相对合金铸态组织的细化作用。Mg的过量添加不会降低合金强度但可提高其延伸率至19%以上。该新型Al-Mg-Si-Cu合金中,当Mg质量分数为1.60%、Si质量分数为1.15%时,可获得较高强度(抗拉强度419 MPa、屈服强度362 MPa)而又不损害其塑性(延伸率18.75%)。  相似文献   

6.
孙松  叶荣昌  龙毅  吴云飞 《功能材料》2013,44(11):1607-1611
用真空电弧炉熔炼了LaFe10.8-xNbxCo0.7-Si1.5C0.2(x=0、0.01、0.07、0.10、0.14、0.36和0.74)合金,并对其铸态及退火态的显微组织、相成分及体积分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的添加可细化铸态组织中的树枝晶,并促进退火过程中1∶13相的形成。其中当x=0.07时,铸态组织的细化作用最为明显,退火后可得到接近单一的1∶13相。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的结果表明,LaFe10.8-xNbxCo0.7Si1.5C0.2(x=0、0.01、0.07、0.10、0.14和0.36)合金在相变点附近发生了二级磁相变,且相变温度随Nb含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Mn对AZ91铸态镁合金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是腐蚀机制方面仍不清楚。采用静态失重、电化学及盐雾腐蚀法研究了Mn含量对AZ91铸态镁合金微观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AZ91铸态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腐蚀形貌,采用能谱(EDS)仪、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其物相组成。结果表明:AZ91铸态镁合金中的Mn主要以颗粒状的低电化学活性物质Al2Mn形式存在,阻碍了其腐蚀过程的进行;Mn能使AZ91铸态镁合金中的有效腐蚀相β-Mg17Al12减少,分布更弥散,从而使合金的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降低,腐蚀速率降低,耐腐蚀性能增强;含0.8%Mn的铸态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添加Bi元素对AZ61镁合金铸态、固溶态和挤压态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向合金中加入Bi后,铸态合金基体中析出了片状和颗粒状的Mg3Bi2相,挤压态合金的组织得到了细化。当加入2%(质量分数)Bi后,挤压态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39.4和322.6 MPa。随着Bi含量的进一步增加,粗大的Mg3Bi2相显著增多,加载时割裂基体,导致力学性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铸态和退火态ReNi3.5Co0.3Mn0.3Al0.4Fe0.5—xSnx(x=0—0.4)贮氢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XRD分析表明,铸态和退火态的无Sn合金均为单相CaCu5型结构;而在含Sn合金中,除CaCu5型结构的主相之外,还存在有LaNiSn第二相,且第二相的含量随合金Sn含量(x)的增加而增多;退火处理可以减少含Sn合金中第二相的含量。电化学测试表明,Sn含量对铸态合金的活化性能没有影响,但Sn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合金的放电容量降低;退火处理可使Sn含量x≤0.2的合金的活化次数及放电容量略有增加,但使Sn含量更高(x>0.2)的合金的活化性能及放电容量明显降低。随Sn含量x的增加,铸态合金的放电电位平台、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循环稳定性均有所降低;退火处理能显著改善含Sn合金的放电电位平台和循环稳定性,但使合金的高倍率放电性能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0.
通过XRD,SEM,EDS分析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Fe含量对CrMoVNbFe_x高熵合金铸态组织的相结构变化、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Fe含量的增加,合金相结构由单一的bcc结构固溶体逐步转化为bcc和σ两相结构。合金的铸态组织为典型树枝晶,Mo主要分布在枝晶内,Fe和Cr主要分布在枝晶间,随Fe含量的增加,Nb在枝晶间的含量增加。随Fe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组织显著细化,而且显著提高合金的硬度,最高硬度达到HV9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